川普拒與蔡英文再次通話 專家:他不會跨過紅線

2020-12-13 搜狐網

  4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接受英國路透社專訪時,回應「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再次直接通話的建議」說,不會在中國幫助美國解決朝鮮問題的時候給中國製造麻煩,並且稱肯定會先與習近平主席談談。

  中國外交部28日在就此事做出回應時表示,中方注意到了美方有關反應。外交部發言人耿爽指出,臺灣方面也應該注意到了美方的這個反應。中方一貫反對同中國建交的國家與臺灣方面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這一立場非常明確,也是非常堅定的。

  「川普已經認識到臺灣問題的敏感性和危險性,」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說。

  信強表示,川普對蔡英文通話建議的拒絕,一方面表明川普高度重視中美關係,不會為了臺灣問題損害中美關係;另一方面,川普現在已經非常清楚,臺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對蔡英文的回應就說明他不會越過這條紅線。此外,川普的回應也顯示出川普對臺灣島內的一些小動作的不滿。

  蔡英文再提通話暗藏三重意圖

  「我們有機會與美國政府進行更加直接的溝通,」4月27日早些時候,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接受英國路透社採訪時聲稱,「我們不排除給川普總統本人打電話的機會,但是這取決於形勢的需要以及美國政府對地區事務的考慮。」

  去年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曾打破美國四十多年來的外交慣例與蔡英文通話,此後更多次質疑作為中美關係政治基石的「一個中國」原則,一度引起中美關係的緊張。但今年2月9日,川普在與習近平主席通電話時承諾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4月初,川普與習近平還在美國佛羅裡達海湖莊園舉行了一次十分成功的會晤。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教授認為,蔡英文提出再次與川普通話有三重意圖。首先,兩岸關係目前處於停滯,蔡英文希望有所突破,因此打出「美國牌」。信強教授分析說,蔡英文的邏輯就是向大陸展示美臺關係密切,從而向大陸要價。

  信強表示,其二,不排除臺灣地區當局與美國方面已經有所溝通,蔡英文提出這樣的建議,也是要試探在中美元首會晤之後川普在「一個中國」原則上態度的變化,是否還有空間。其三,蔡英文此舉最重要的恐怕是向島內傳遞信息,為島內政治服務。

  「蔡英文原先說所謂『維持現狀』,事實上現狀根本無法維持,兩岸關係惡化,對臺灣的政治、經濟、社會、民生影響越來越大,」信強教授指出「在島內對其執政表現不滿的情況下,蔡英文唯一能做的就是顯示和美國關係依然良好,給島內吃個所謂的『定心丸』。」

  看重中美關係川普拒絕通話

  對於蔡英文4月27日提出的再次通話的所謂建議,川普並沒有買帳。在蔡英文接受路透社採訪的同一天晚些時候,川普也接受了路透的專訪,並且當場拒絕了蔡英文的所謂建議。

  「我的問題是,我與習主席建立了非常好的個人關係。」川普稱,「我真的覺得他在盡他的能力幫我解決一個大問題(註:指朝鮮問題),所以我不想現在給他製造麻煩。」

  「我想他作為領導人正在做一件了不起的工作,我不想做任何阻礙的事情,」川普說「所以,我肯定會首先跟他談談。」

  信強教授表示,川普此次回應表明他高度重視中美關係,不會為了臺灣問題損害中美關係;其次,川普現在已經明白,與蔡英文通話這樣的事情是對中國核心利益的挑戰,川普這次表態就是表明自己不會越過這條紅線;最後,信強表示川普的表態也顯示出對臺灣一些小動作的不滿。

  「我認為上次與蔡英文的通話川普實際上被利用了,」信強表示,「美國從中沒有得到任何好處,蔡英文從中獲利,而中美關係和美國的利益其實受到了衝擊,我認為川普已經明白這一點了。」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4月28日在回應相關問題時表示,中方的態度很明確,我們始終願意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基礎上,同美方發展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這一態度自始至終沒有改變。

  耿爽說,川普總統就任以來,習近平主席同他通過各種形式保持密切溝通,並建立了良好的工作關係和個人友誼。這對推動雙邊關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雙方目前正在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推動雙邊關係沿著正確的軌道向前發展。

  對臺出售F-35可能性較低

  蔡英文在當天路透社的專訪中還提出,臺灣地區需要從美國購買最先進的F-35隱形戰鬥機。目前,美國是臺灣地區唯一的軍火提供者。

  「我們不排除任何對我們的防衛以及防衛戰略有意義的項目,F-35(戰鬥機)就是這樣的項目。」蔡英文說。

  27日晚些時候,川普也對蔡英文購買F-35的想法做出回應稱:「我還沒有得知這件事。我得考慮一下,我要跟我的人說一下。他們(臺灣當局)確實從我們這裡買了不少裝備。」

  4月27日在中國國防部每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防部發言人楊宇軍表示,中國一貫堅決反對任何國家向臺灣地區出售武器,任何「以武拒統」的企圖都註定沒有出路。

  信強表示,對臺軍售是美國幾十年一以貫之的政策。但這個事情跟川普與蔡英文的通話不一樣,通話具有高度象徵意義的,是史無前例的,相當於又突破了一條新的紅線。

  「雖然川普還是要對臺軍售,不管他如何表態這一點是肯定的,關鍵是下一步對臺軍售的規模數額武器的質量和性能。」信強表示。

  此前,日本《讀賣新聞》4月2日援引多個消息來源報導,美國正在考慮一批新的對臺軍售,其中包括過去美國政府未曾同意出售的尖端武器F-35戰機以及最先進的飛彈防禦系統「薩德」,這批軍售最快可能今年夏天就會宣布。

  《讀賣新聞》報導稱,這批軍售的價值可能是有史以來美國售臺武器中金額最高的一次,而臺灣當局受到預算限制,可能無法全部購買美國有意出售的武器。

  信強也認為,美國對臺灣地區出售F-35戰鬥機的可能性不大,而臺灣恐怕也無力購買。即便這一軍售實現,兩岸的軍力對比也不會因為幾架F-35而實現平衡,政治意義遠大於軍事意義。

  「F-35戰機美國自己都沒裝備多少,沒有那麼大的產能。就算美國願意賣、也有的賣,臺灣也買不起。一個是價格高昂,另外那只是飛機,還有武器系統,另外以後的維修保養,飛行員的訓練,這都是巨額花銷。就給臺灣那點防務預算,哪夠買F35?」信強說。

news.sohu.com false 澎湃新聞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673715 report 2973 4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接受英國路透社專訪時,回應「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再次直接通話的建議」說,不會在中國幫助美國解決朝鮮問題的時候給中國製造麻煩,並且稱肯定

相關焦點

  • 川普拒絕與蔡英文再次通話,專家:他不會跨過臺灣問題紅線
    4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接受英國路透社專訪時,回應「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再次直接通話的建議」說,不會在中國幫助美國解決朝鮮問題的時候給中國製造麻煩,並且稱肯定會先與習近平主席談談。中國外交部28日在就此事做出回應時表示,中方注意到了美方有關反應。
  • 川普拒與蔡英文再次通話:我不想給習主席添麻煩
    4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接受英國路透社專訪時,回應「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再次直接通話的建議」說,不會在中國幫助美國解決朝鮮問題的時候給中國製造麻煩,並且稱肯定會先與習近平主席談談。 「川普已經認識到臺灣問題的敏感性和危險性,」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信強教授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說。 信強表示,川普對蔡英文通話建議的拒絕,一方面表明川普高度重視中美關係,不會為了臺灣問題損害中美關係;另一方面,川普現在已經非常清楚,臺灣問題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對蔡英文的回應就說明他不會越過這條紅線。
  • 求通話被拒不足一月 蔡英文再託人向川普致意
    海外網5月23日電 蔡英文23日接見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共同主席裴杜奇,再次聲稱希望未來「讓臺美關係更上一層樓」,並表態「臺灣會持續扮演美國在區域安全可信賴的夥伴」。蔡英文還請裴杜奇代為向美國總統川普、以及白宮幕僚長普利巴斯致意。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蔡英文今天(23日)接見美國「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共同主席裴杜奇(Bob Paduchik)訪問團一行。這項行程未公開,蔡英文辦公室會後發布新聞稿。蔡英文強調稱,「美國的持續支持及協助,對臺灣爭取擴大國際空間,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 川普蔡英文越過紅線,難道還要咱們陪個笑臉嗎?
    甚至,美國當地媒體也開始指責川普,稱他犯了菜鳥級別的錯誤。對此,喜歡在網上發言的川普則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發推文說:「美國賣給臺灣數十億美元的武器,我卻不應該接個恭賀電話,真有趣。」真的「委屈」嗎?真的「有趣」嗎?其實不然。這次,川普結結實實地在中美關係的紅線上踩了一腳。
  • 川普與蔡英文通話,臺學者:臺海關係不會出現大變動
    「換句話說他是把所謂通話跟軍購是劃等號的,他並不是說因為臺灣是美國長期的朋友,或者臺灣堅持所謂民主自由這個價值,而是因為臺灣買了美國的軍購。你可以看出來,他完全是從商業利益的角度來思考這次通話。」因此,張亞中認為川普未來與臺灣建立的關係更多是「從商業角度」。「他或許為了對中國大陸施壓,會賣更多的武器,但前提是臺灣付更多金錢。
  • 蔡英文再提「川菜通話」,川普「一腳蹬開」
    【文/觀察者網王驍】27日,蔡英文宣稱有可能將和美國總統川普再次進行通話。美國當地時間27日,川普接受路透社訪問時稱,無意和蔡英文通話,不希望製造中美矛盾。(圖:川普在白宮接受路透社訪問)路透社27日在白宮採訪了美國總統川普,川普直接將蔡英文再次進行「川菜通話」的提議一腳踢開。稱:「瞧,我的情況是我已經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建立了良好的私人關係。在目前這個關鍵時期,他正在提供巨大的幫助……所以,我不想和他惹任何的麻煩。我認為他已經做得很棒了,所以如果要通話,我肯定希望和他先通話。」
  • 哈佛大學宋怡明:美國不會支持臺灣越過「紅線」
    哈佛大學宋怡明:美國不會支持臺灣越過「紅線」 2018-01-12即使這一草案最終通過,也不會讓美國與臺灣之間的溝通出現很大變化。  宋怡明表示,「當然可以理解,中國大陸會對此表示關切」,但在實際層面上不必太在意。  國際上有輿論揣測,所謂「臺灣旅行法」草案的出臺,是不是繼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電話以後,川普政府又一次準備拿臺灣問題在中美關係上做文章。宋怡明對此也不以為然。
  • 蔡英文竟用如此代價換來與川普的通話機會 最終卻是這個結局
    大家都知道,就在美國新總統川普上任之際,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就曾經與他進行過電話溝通。那一次「川菜」對話已經攪亂了本身並不安定的兩岸關係,以及中美關係。究竟是誰挑起了這一事件呢,一直是外界媒體所關注的事情。
  • 外媒:川普蔡英文通話蓄謀已久 顧問明將訪問臺灣
    今天(5日)他接連在社交媒體上抨擊中國,6日,過渡團隊顧問、與臺灣綠營關係深厚的葉望輝(Stephen Yates)還將抵臺訪問五天,並與蔡英文進行不公開會面。 葉望輝被視為是在幕後促成川普和蔡英文通電話的關鍵人物之一,但他本人否認了這個說法。 葉望輝4日還投書美媒,雖然他也辯稱川普接電話是「出於禮貌」,但也毫不遮掩讚許之意。
  • 白宮再回應川普蔡英文通話堅持一中政策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查希】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6日報導,美國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在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就美國當選總統川普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電話一事,現任總統歐巴馬政府正與中國政府進行接觸。歐內斯特稱:「歐巴馬政府正與中國政府進行接觸。美方在2次電話中清楚表明,我國堅持已經實行40年的『一個中國』政策。」
  • 川普拒絕與蔡英文通話:我和習主席關係很好 不想給他添麻煩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環球網4月28日報導報導)「川普表示可能與朝鮮爆發『重大、重大』的衝突,但尋求外交方式解決。」路透社(Reuters)4月27日以此為題發布獨家報導稱,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周四表示,美國與朝鮮在核武和飛彈計劃上的對峙,可能會發生重大衝突,但相對爭端,他更願意取得外交成果。
  • 克拉夫特去不了臺灣,與蔡英文通話談什麼?|北京觀察
    一位不願具名的臺灣問題專家對深圳衛視&直新聞記者表示,外交是內政的延續,美國這種朝令夕改的政策,本質上說明美國內部矛盾複雜激烈,川普下臺前處於一片亂象之中。重要的不只是我們反對什麼,更重要是我們主張什麼。中方的底線立場就在這裡,美國人沒有這個決心硬闖。臺灣「自嗨」落空,但克拉夫特似乎不願放過這個「出風頭」的機會。
  • 川普拒絕與蔡英文通話 稱不想給習主席添麻煩
    路透社4月27日以此為題發布獨家報導稱,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周四表示,美國與朝鮮在核武和飛彈計劃上的對峙,可能會發生重大衝突,但相對爭端,他更願意取得外交成果。  即將迎來執政百日,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接受路透社的採訪時表示:「我們最終有可能與朝鮮發生重大、重大的衝突。絕對是這樣的。」
  • 川普拒絕與蔡英文通話稱不想給習主席添麻煩
    【環球網報導記者趙衍龍烏元春】「川普表示可能與朝鮮爆發『重大、重大』的衝突,但尋求外交方式解決。」路透社4月27日以此為題發布獨家報導稱,美國總統唐納·川普周四表示,美國與朝鮮在核武和飛彈計劃上的對峙,可能會發生重大衝突,但相對爭端,他更願意取得外交成果。
  • 外交部今天回答了16個「川普蔡英文通話」問題
    問:川普和蔡英文通話是否會改變中方對川普的看法? 答:我知道美國媒體對川普先生在競選期間的言行以及他當選美國總統有很多評論。但是就中方而言,我們從來不對其他國家的政治人物及其風格和性格作評論。我們評論的只是有關政策、特別是涉華政策。
  • 敏感時刻,蔡英文和川普會不會玩一把大的?
    可是美國總統川普拒不承認這一選舉結果,意味著從現在開始,直到明年1月20日總統權力交接時,美國將會處於一個「多事之期」。這時候,有好事者猜測川普會不會孤注一擲,在臺灣問題上玩一把大的。比如,川普「訪臺」,或者川普邀請蔡英文「訪美」。
  • 基辛格評「川普與蔡英文通話」:對中國領導人的平靜印象深刻
    關於日前發生的川普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話(「川菜通話」)這一意外事件,基辛格表示,他對中國領導人所表現出的平靜回應印象深刻(impressed)。 據路透社、鳳凰衛視等6日報導,基辛格與柯林頓政府時期的國務卿奧爾布賴特,昨天在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舉辦的「領導者講話」的論壇上,都表示了中美關係友好發展的重要性,同時也表達了對目前雙方政策方向前景的產生了審慎觀望態度。
  • 川普要挑戰「一個中國」政策? 專家:他認識膚淺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繼與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通話後,11日再次發出令外界錯愕的言論。中國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11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川普這麼說,不意味著他已決定要挑戰「一個中國」政策,下這種定性判斷還為時過早。這可能是他一些保守派顧問的想法,但未必是他自己的真實想法。川普的行事風格,具有高度不可預測性,他同時也有高度的善變性,過一陣子說不定又變了。
  • 白宮再回應川普蔡英文通話:中美現政府正接觸 堅持一中政策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查希】據俄羅斯衛星網12月6日報導,美國白宮發言人歐內斯特在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就美國當選總統川普與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通電話一事,現任總統歐巴馬政府正與中國政府進行接觸。歐內斯特稱:「歐巴馬政府正與中國政府進行接觸。美方在2次電話中清楚表明,我國堅持已經實行40年的『一個中國』政策。」
  • 探究川普蔡英文通話門道
    國際社會政治高層過招,向來都是成交才能成局,成局才能成行;舉凡政治高峰會談,抑或是掌握政治實權者相互間之通話與致意,舉手投足動見觀瞻,有時重點不是在於相互溝通內容,而是在於未能公諸於世之諒解與共識。要探究川蔡通話之門道,首先要回顧川普勝選後,就不斷以各國政要通話與否,作為宣傳炒作手法。最後搞到日本安倍按捺不住,甚至不惜專機赴美朝覲;此等政治表態之供需關係,其實就可看出未來川普入主白宮,何者對其有求,何者其須有求之國際政治市場行情。其次就是要從對外公布之訊息來觀察,高層過招都是依據雙方早就議定劇本演出,臺詞走位早經幕僚多次推敲,並且精算可能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