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者網綜合】自從川普「電話撩妹」闖禍,不少人發現,這幾天,美國媒體似乎比誰都不淡定。儘管川普團隊已經出面降溫,稱接電話是「出於禮貌」,但美媒當地時間4日卻說,事情根本沒那麼簡單,這通電話可是蓄謀了幾個月之久。
與此同時,川普的「小動作」依然不少。今天(5日)他接連在社交媒體上抨擊中國,6日,過渡團隊顧問、與臺灣綠營關係深厚的葉望輝(Stephen Yates)還將抵臺訪問五天,並與蔡英文進行不公開會面。
葉望輝被視為是在幕後促成川普和蔡英文通電話的關鍵人物之一,但他本人否認了這個說法。
葉望輝4日還投書美媒,雖然他也辯稱川普接電話是「出於禮貌」,但也毫不遮掩讚許之意。他還抱怨道,北京因為電話風波發怒,但美國建制派與其媒體夥伴竟然比北京還憤怒,這是犯了「重大錯誤」。
蓄謀已久川普?
「蓄謀幾個月的挑釁」
據《華盛頓郵報》消息,「川菜」通話是一場蓄謀幾個月的挑釁之舉。報導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為了這通電話,川普方面悄悄準備和考慮了好幾個月,而早在他成為共和黨總統參選人之前,他的顧問們就開始考慮對臺新策略。
另據幾個熟知川普團隊這幾個月涉臺討論的消息人士透露,這次事件也反映出川普身邊強硬派的觀點,那就是慫恿川普給中國來一個「下馬威」(a tough opening line)。
川普顧問葉望輝將訪臺並見蔡英文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5日消息,川普過渡團隊的顧問、與臺灣綠營關係深厚的葉望輝(Stephen Yates)6日將抵臺訪問五天,並與蔡英文進行不公開會面。
綜合臺媒報導,葉望輝是應臺灣國安體系智庫「遠景基金會」之邀,參加討論「美中(中國大陸)臺關係」的閉門研討會。
葉望輝是美國傳統基金會研究員,是現任愛達荷州共和黨主席。他曾擔任美國前副總統切尼的亞洲顧問,也是將《與臺灣關係法》和「對臺六項保證」納入共和黨黨綱的起草人,是公開挺臺的前美國官員。
曾在臺灣任傳教士
信奉摩門教的他曾於1987到1989年間在高雄任傳教士,不但說得一口流利的中文,還有綽號叫「阿輝仔」。由於他是從年輕時就體會臺灣的民主化過程,又是從草根社會開始接觸臺灣,因此對臺灣有更深的感情。
據傳,除傳統基金會創辦人福伊爾納(Edwin Feulner)以外,葉望輝也是在幕後促成川普和蔡英文通電話的另一個關鍵人物,但葉望輝否認自己是牽線人。
他與綠營人士關係深厚。風傳媒引述綠營人士說,被川普任命為白宮幕僚長的普裡巴斯(Reince Priebus)與葉望輝熟識,加上葉望輝對東亞情勢長期關注,他有可能進入川普執政團隊,這將對臺灣相當有利。
在美國,川普與蔡英文通電也引起軒然大波,葉望輝4日與小布希政府時代的國務院資深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聯名投書福斯新聞網(Fox news),為川普此舉叫好,並指這通電話會引起震驚,正好凸顯美中政策已變得多荒謬。
在題為「川普和臺灣總統說話為什麼是正確」的文章裡,兩人寫到,關於中國大陸與華府的外交政策,建制派以為他們能告訴川普,可以跟誰與不可以跟誰講電話,他們想錯了。
文章指出,北京因為川普接了蔡英文的電話,還稱她為「臺灣的總統」而發怒,但美國外交政策建制派與其媒體夥伴竟然比北京還憤怒,聲稱這是犯了「重大錯誤」。這類的高傲態度,正是為什麼已故參議員赫姆斯(Jesse Helms)曾開玩笑說美國國務院需要的是「一張美國辦公桌」,以提醒一些人,他們究竟該為誰的利益服務。
文章也稱,川普與「蔡總統」通話,不必然是美國更廣泛政策的改變,川普在明年1月20日以前都還不是美國總統,他接了另一個民選領袖的道賀電話是一個簡單禮貌,也是履行了他在競選期間所說:會開誠布公與想和美國維繫良好關係的外國領導人對話。
文章總結,如果一通簡單的禮貌性致電,一點「關於臺灣的真相」,都會如專家所說的,將威脅太平洋的和平,美國的防務體系需要重新評估與改進。川普對這些把美國帶入歧途的專家置之不理,反而是個好的開端。
中方回應川普社交媒體言論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針對「川菜通話」一事,周末王毅外長、外交部發言人和國臺辦發言人都已經表明了中方的嚴正立場。
另外,川普5日又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質疑中國貨幣政策,指責中國故意貶低人民幣匯率、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高額關稅並在南海建立龐大軍事設施。
對此,中方5日回應:多年以來,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一直是高度互利共贏的,否則不可能發展到今天這樣的狀況。要維持這一良好的發展勢頭,需要中美雙方在堅持兩國關係重要原則基礎上,繼續共同努力。
外交部發言人還表示,關於川普當選總統及其團隊一些作法背後的原因,中方不作揣測,但我們必然會對涉及中國的問題表明立場和態度。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