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升學季,培訓學校裡老師忙得連軸轉
    周末,成都市內的培訓學校裡人頭攢動,這註定又是繁忙的一天――「升學季」已到來,培訓學校裡老師的工作也在不斷「加碼」。4月10日,天府早報記者來到城西某培訓學校蹲守,記錄老師們的工作和生活:每堂課兩小時,中間間隔10分鐘,老師們忙得連軸轉,幸好中午可以休息一小時。
    記者調查發現,每天要上4堂課的老師並非個例,有的甚至一周7天都沒有休息。
    培訓老師的一天
    6:30―8:00
    一路小跑從溫江趕公交,到學校附近買早點,邊走邊吃
    8:30―10:30
    上第一堂課。下課後她顧不喝水,給一個孩子聽寫英語單詞
    10:40―12:40
    上二堂課。課間休息時,她坐在辦公室給家長發微信
    13:30―17:40
    上第三、第四堂課
    「早晨坐上車,最重要的事是補覺」
    人物:王小菊 某培訓學校英語老師
    4月10日,星期天,對於王小菊來說,這和平時的工作日並沒有什麼區別。早晨6點半,大多數上班族還窩在被窩裡時,王小菊已經走出家門,一路小跑著去公交站。穿著高跟鞋,但用跑的方式前進,在王小菊看來這很平常――她掐準了時間,要坐第一班從溫江開往市區的公交車。
    擔心遲到,早餐邊走邊吃
    王小菊在成都交大路某知名培訓學校教英語,如果沒有早自習,她的第一堂課是從早上8:30開始的。還好,趕到學校差不多8:00,她還有時間去附近買些早點,邊走邊吃。
    8:20左右,王小菊提前幾分鐘趕到教室,將一疊資料、一個水杯、關了靜音的手機放在黑板旁的小書桌上,轉身拿起黑色馬克筆,在黑板上畫了一幅可愛的漫畫,並用英文寫下一句見面用語「nicetomeetyou」――第一堂的授課對象是小學二三年級的4位小學生,為了增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王小菊費了一番心思。
    課上,王小菊教給了孩子們一首新的英文歌,她先唱,孩子們跟著唱,「這是一首歡快的歌,我們還要唱得更快一點。」說罷,她又示範了一次。
    上午10:30,第一堂課結束,教室門打開,一位小女孩看到了在門口等候的媽媽,開心地跑了過去。王小菊幫著其他孩子收拾資料、紙筆,還不忘叮囑一句「回家以後要記得練習哦」。「這個班是剛開的,有些小孩還沒有養成每天讀英語的習慣。」她有些擔心。
    課間10分鐘,還在給家長錄語音
    這天,王小菊一共有4堂課,上午和下午分別兩堂,按照學校安排,每堂課兩個小時,中間有10分鐘的休息間隙。也就是說,上午的課程從8點半開始,到12:40結束,下午從1:30開始,直至5:40。
    第一堂結束後,王小菊沒有回辦公室,水杯放在小書桌上,她沒顧上喝一口――來上下堂課的孩子已經等在教室外了。王小菊在一個孩子身邊坐下,讓她拿出一張用紅色筆批改過的試卷,聽寫上次做錯的英語單詞――這個小姑娘即將參加小升初考試。
    王小菊的學生裡,小學低年級的、小升初的、即將高考的都有,「小學的東西比較簡單,除了讓孩子在課上學到東西,我還需要做到課後監督。高三的備課負擔就相對更重,所以備課時間更側重於高三。」王小菊所說的「課後監督」,基本上就是每天要給家長發一段微信語音提醒,有的時候是在上下班的路上做,有的時候就在課間。「今天第一堂課上,我教孩子們唱了一首英文歌,課後一位小女孩的媽媽讓我給她錄段語音過去,她擔心『不曉得娃娃唱沒唱對』。」11點半,第二堂課的課間休息,王小菊坐在辦公室裡,開始給家長發微信,消息發送出去,女孩的媽媽很快有了回覆:「王老師,剛才那個聲音有點小,可不可以麻煩你再錄一遍嘛。」王小菊點開剛發送的語音聽了聽,將手機湊得更近了些,她得再認真錄一次。
    12下一頁 12下一頁
    每天中午,桌子上趴10分鐘也滿足
    王小菊家住在溫江,上下班途中加起來差不多要3個小時。來回奔波,偶爾一兩次或許還能承受,但王小菊天天如此――高考前的課程相對緊張,最近,她沒休息過一天。「就是累並快樂著吧。」王小菊笑笑說:「早晨坐上車,最重要的事是補覺。我的瞌睡還是可以,一上車就能很快睡著,有的時候還要坐過站。」
    中午12:40,王小菊終於結束了上午的課程。老師中午有一個小時的休息時間,多數老師願意將其用來睡覺。「我一般都帶飯,中午在微波爐裡熱熱吃,但昨天(周六)7點下班,回家太晚了,沒時間煮飯,今天中午只有和其他老師一起點餐了。」王小菊一般都點酸辣粉之類的快餐,花10幾分鐘就能解決完午飯,「每天中午必須要在桌子上趴一會兒,哪怕是10分鐘。」
    這天,老師們中午點了一鍋豆花兒飯送到辦公室,熱騰騰的,滋味飄香。走到辦公室的王小菊,突然想起還要給學生送一份批改好的試卷,又急急忙忙地下了樓……
    一個多月只休息了兩天
    心聲
    對於我來說,就是不要想自己還有一下午的課,就管現在的事,課堂把氛圍調整好,心就沒那麼累。」
    記者:最近多久沒休息了?
    鮮其銳:從2月18(19)日開始到現在,就休息了3月28日、29日兩天。
    記者:如此高強度的工作,最開始習慣嗎?
    鮮其銳:最開始肯定不習慣,開始的時候嗓子容易發炎,到了晚上的時候會有一些疲憊。工作六七年了,也慢慢習慣了。當然,也不是說一年到頭都這麼高強度工作,只是在春季的時候會這樣,特別是初、高中的孩子,要中考和高考,他們提分的欲望更強,需要學習的時間就更長。中考考完過後,暑假和秋季就會比較輕鬆點。
    記者:你是怎麼調節的呢?
    鮮其銳:對於我來說,就是不要想自己還有一下午的課,就管現在的事,課堂上把氛圍調整好,心就沒那麼累。相對於其他的工作,我們可能累一點,思想上壓力大一點。
    記者:課間十分鐘都幹啥呢?
    鮮其銳:課間十分鐘,首先是喝水,然後把第二堂課的資料準備好。中午的時候就是吃飯、休息,睡個十多分鐘,狀態完全就不一樣了。下午五點半後就輕鬆了,晚飯後去外面走一走,放鬆放鬆心情。(天府早報記者段禎實習生馬家文攝影趙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