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障礙!著急上趕娶個媽寶女,一見傾心嫁個自戀男

2020-12-18 禾火心理

自戀的人有愛美的心,這很正常。現在戀愛中的年輕人,分分合合也最正常不過了。不過,許多人戀愛過程卻有很多不正常的事情,過於自戀的人就比較危險了,下面我簡單分析幾種情感中自戀型的男男女女。

現在獨生子女很多,也備受寵愛,養成了自以為是的性格,自戀型人格障礙一開始也能收穫無數少女的青睞。但是在情感中自戀的人,如果著急上趕娶個媽寶女,一見傾心嫁個自戀男,曾想過她/他總是太自戀,憑什麼讓人喜歡你。

01 人,過於自戀,嫉妒心比常人強

有一類人,自我感覺是一個完美主義者,事事追求高標準的操作和結果,對所有愛她的人都深信不疑,覺得他們沒有理由不愛我。然而自己不知道原來這些高標準其實是對自己的一個情感阻礙。

都說天秤座的人是外貌主義協會,追求完美比較自戀,必須有很高的情商。

禾火心遇到過這樣的事情,一朋友畢佳非常喜歡她的男朋友,很寵男朋友,因為男朋友是一個獨生子,家裡比較有錢,畢佳也很喜歡照顧男朋友的生活,總是喜歡操控,把男朋友安排的好好的,但是突然間畢佳發現男朋友與他人相處的越來越好,哪怕是他的男同事,畢佳總是不明白,你變得不再花時間陪我,我成天把你的生活照顧好,你為什麼出賣我?

「我愛你,所以我要佔有你」

「你的心中沒有住著別人」

不是你做得不好,而是你的愛被扭曲了。這是對你男朋友的壓力,而不是輕鬆的愛。

在我看來,戀愛中的人壓根沒有智商,女生情商高的太氣人?男生情商低的太感人?

02 人,過於自戀,異性被拒之門外

有一個男人患有自戀型人格障礙,但是無數少女對他一見傾心,可太氣人了。

這個人源於希臘神話裡,死後化為水仙花。他的名字叫做納喀索斯,納喀索斯是河神刻菲索斯與水澤神女利裡俄珀之子,他出生後,就有人警告,納西瑟斯只要不看到自己的臉,就能長壽。

為了更了解古希臘愛情神話,在學習古希臘文學的時候,也深刻認識到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情感是扭曲的。

當納喀索斯沉迷於自己的容顏,不吃不喝,一直躺著湖旁邊欣賞這世間絕美的容顏。這要是放在21世紀,他估計早就被人打了哈哈。

納喀索斯本身也很美,男子魅力大,美貌讓全希臘的女性為之傾倒,但他愛上了自己,應該是說湖中的自己,只是對所有前來求愛的女人都無動於衷,最終投湖而死。

過於自戀的人,不自知,納喀索斯沒有認識到自我本性,他到死的那一刻也沒有發現水中的影子就是他本人,終於有一天他赴水求歡溺水死亡,死後化為水仙花。

一個自戀的人聽不到他人對他的愛意,無法理解別人的感受,只愛自己。只是沒了自我,最終只能被拒之門外。

神話故事中那樣,有自戀症的人無論對於自己,還是對於愛自己的人來說都具有毀滅性的。情感的自戀,人性的隱藏,不禁讓人聯想到人與人之間相處的關係正是在「自我」中相互烘託。這些都值得我們去發現。

03人,過於自戀,工作和生活都沒有責任感

毋庸置疑,個人感情優先於責任感,就是自戀的人。

一個人她在工作上表現得很完美、很出色,但她並沒有發現她的完美將會是職場上的刀劍。因為她沒有社會原則性性、關自己做到完美又怎麼樣,自己做好分內的事情,想獲取別人的讚美卻渾然不覺自己的言行已經讓與她共事的同事、朋友最終忍受不住而離開,而這些都是她自己沒辦法想通的結果。

這種自戀的人在職場上,經常的對他人的事情指手畫腳:你們總是這樣做方案,做事不認真,如何能把事情做好。

大部分朋友都為這種人而感到不快,因為每一件事並不能達到最完美。專家分析梅根辭職心理:個人感情優先於責任感,你這就是自戀。

自戀的人缺乏責任感,這不過就是一種自私逃避的表現,一切能解釋出來的話統統是藉口而已。

自戀型人格障礙的人生是空白的,那麼,自戀型人格是怎麼來的,是一個病嗎?

04自戀不是病,但它是來自母親

生活中總會有這樣的人,他們總是有很多朋友。在任何情況下,它們就像水中的魚,無論走到哪裡,它們都會遊刃有餘。

他們可能不漂亮,可能沒有令人眼花的身份或地位,但必須具有明顯的特徵,即高情商。這類人就像納喀索斯一樣可以獲得更多人愛,只是自己沒有選擇被愛。

所以,自戀的出發點是追求愛和被愛。自戀母親會將自戀情感帶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沒有生過小孩的可能沒辦法體會,這也是來自自戀母親和女兒的典型情感困境,現在媽寶男或者媽寶女都有一個自戀型的媽媽。

憑什麼要讓孩子承擔父母的「自戀」?

在《母愛的羈絆》中自戀母親具備9大特質,而朱雨辰的媽媽佔了其中6條:

①誇大自己的成就,「用整個生命去愛兒子」;②不切實際的想法,對未來兒媳婦的標準太過完美;③需要過度的崇拜,「為兒子沒有了自我」;④覺得自己享有特權,兒子就像一個桶,什麼都往裡倒;⑤缺少同情心,從不了解兒子內心的需要,對女兒缺少了應有的關懷;⑥態度偏頗,大多數女孩自己都不喜歡,覺得配不上自己的兒子。

依戀是一個人的情感,但是沒有正面看待這種情感,就會形成扭曲,依戀的反面是「自戀」。而這種自戀情愫是來源於母親,

溺愛不是父母的正確教育方式,母親或者父母應該如何教會自己的孩子不過於自戀,應該利用自己來幫助孩子們建立聯繫,並給孩子們一個積極的回應,告訴他們這個世界,是自己可以掌握,要學會伸展和表達自己的能量,親切注意到對象和萬物的活力。

成年人也一樣,追求愛,找到到問題,積極解決問題並回到健康的情感世界是很寶貴的。

相關焦點

  • 男性有「三不娶」,女性也推出了「三不嫁」,媽寶男又不幸入圍
    作為父母,當孩子到了可以婚娶的年齡,都想他能找個滿意的對象。比如在前些年,在許多有兒子的家庭中流行男性「三不娶」(不娶護士、幼師、銀行女),當然,女性中也出現了「三不嫁」:不嫁有殘疾人的家庭、有遺傳病史的家庭、父母離異的家庭。
  • 嫁人莫嫁媽寶男,娶妻不娶伏地魔
    (1) 網上有個套討論,說說你遇到的媽寶男和伏地魔都是什麼樣子。網友共同的結論是:娶妻莫娶伏弟魔,嫁人不嫁媽寶男.因為這兩種人都不獨立,和不獨立的人結婚,只能是自己活該,自己受虐。
  • 「不嫁媽寶男,不娶扶弟魔」:男人有這三個特點,準是媽寶男
    作者:新咖聊情感點擊上方「關注」,和我一起,說出故事。相信所有適婚的男女青年都聽過這句話: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扶弟魔。在「扶弟魔」這個詞出現之前,每個女人聽到「媽寶男」三個字的時候,後背都會覺得涼涼的。由此可見,這種男人對女人的殺傷力是怎樣的巨大。媽寶男雖然在年齡上可以稱為成年人,但是,他們的心理年齡還是未成年。心理學專家形容這樣的人為——巨嬰,精神上還沒有「斷奶」呢。他們承擔不起一個家的責任,卻仍然懵懂不知地有了自己的家庭,甚至過早地開啟了「父親」這個角色。
  • 農村俗語:「娶妻不娶伏弟魔,嫁漢不嫁媽寶男」是啥意思?
    前兩天上網查閱資料時我看到了這麼一句俗語:「娶妻不娶伏弟魔,嫁漢不嫁媽寶男」。說句實在話,這句俗語應該屬於「新時代」的俗語,因為這句俗語裡出現了晦澀難懂的詞彙----「伏弟魔」和「媽寶男」,像這樣的詞彙是不會出現在古老的俗語中的,所以,應該確認這句俗語屬於「新時代」剛剛總結出來的俗語。
  • 聽過扶弟魔,躲過媽寶男,田園女又是什麼梗?
    文|小胖有愛圖|來源網絡我是小胖有愛,有愛的小胖,一個喜歡用文字分享生活,交流情感的小胖友,同頻的朋友可以點個關注與分享接地氣的情感生活。網上流行過一句話: 娶妻不娶扶弟魔,嫁人不嫁媽寶男。媽寶男和扶弟魔都是可怕的原生家庭衍生的角色,遇上這樣的人讓你一生疲憊不堪,婚姻終會走向失敗或解體。而最近網上又流行出一個新詞「田園女」被拉入了相親黑名單,這又是個什麼梗呢?相對於扶弟魔和媽寶男,田園女又是怎麼來的?01 扶弟魔是怎麼來的?
  • 女人嫁人慎嫁「媽寶男」,男人娶妻慎娶「扶弟魔」
    嫁人慎嫁媽寶男,娶妻慎娶扶弟魔。相愛本就不容易,何必自私又自利。這是我根據網上一些讀者的評論改編的一首詩《警婚》。這首詩的題目《警婚》寓意是指挑選自己的婚戀對象一定要嚴謹,不要被外在的表象所迷惑,一定要看重自己婚戀對象的內心。
  • 那些嫁了媽寶男的姑娘,後來都怎麼樣了
    那些嫁了媽寶男的姑娘,後來都怎麼樣了用一顆心感受世間萬物與冷暖圖片來源於網絡媽寶男是指聽媽媽的話,總認為媽媽是對的,以媽媽為中心的男人。他們過度的依賴母親,像沒斷奶的娃娃,嘴裡總是掛著「我媽說……」媽寶男常出現在這樣的家庭中:家裡母親過於強勢的女強男弱的家庭、對孩子所有事情總愛大包大攬的家庭、父母聚少離多父親缺席孩子教育的家庭。那些嫁了媽寶男的姑娘都過得怎麼樣了?
  • 我那個「媽寶男」前夫,在二婚娶了個厲害女人後,終於得到了教訓
    01、男不娶伏弟魔,女不嫁媽寶男,這似乎是現代人在擇偶時的一個很重要的規則。現在的人擇偶標準各式各樣,喜歡的人各不相同,但大體上還是有很多共同點的,比如大多數男人,不願意娶一個結了婚還一心想著娘家和弟弟的女人,而大多數女人,都不願意嫁給一個唯父母之命是從的媽寶男,以後整日受罪。
  • 俗語:「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扶弟魔」,是什麼意思
    「女人不嫁媽寶男,男人不娶扶弟魔」,這句話中前一句相信很多人都十分熟悉,尤其是對於女人來說,不嫁媽寶男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至理名言。而後一句,卻是在現在男人面對一些社會現象。一、嫁人不嫁媽寶男媽寶男就是指無論什麼事情都聽從、順從媽媽意見的男人,如果媽媽和媳婦之間有矛盾,他一定是站在媽媽這邊,一點也不維護自己的妻子,以後的婆媳關係會很難相處。
  • 為什麼說「媽寶男」不能嫁,姑娘們擦亮眼睛,再「剩」不嫁媽寶男
    為什麼說「媽寶男」不能嫁,姑娘們擦亮眼睛,再「剩」不嫁媽寶男說起「剩女」,這一定是一個很心酸的話題,被長輩催促著要男朋友,偏偏遇不到合適的人,於是著急了就容易隨便挑一個滿足父母。但是女孩子們一定要擦亮眼睛了,在眾多男人當中有一種一定不能嫁,碰到了也一定要遠遠地離開,這一種就是媽寶男。媽寶男,就是那些和媽媽關係國都親密,導致成年之後也不能和媽媽分開,國都依賴媽媽導致沒有自我意識,把媽媽的要求當作聖旨的男生。為什麼媽寶男不能嫁呢,下面就讓小編為大家詳細地解釋一下吧!第一:媽寶男不把媳婦兒把自己人。
  • 為什么女不嫁「三男」,男不娶「二女」?過來人竟說大實話!
    其實這兩句詩句都非常有道理,其實這也是古人交給我們的忠告,在尋找愛情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而已,那麼為什麼在當今的社會中,會說:女不嫁「三男」,男不娶「二女」呢?女不嫁「三男」都有哪些?沒有主見的男人沒有主見也是最可怕的,不管什麼事情都會聽從自己母親,或者是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而且這樣的男人被稱為「媽寶男」,再這樣的環境下生存,難免會變成一個沒有主見的人,並不是說在戀愛中沒有主見,他在戀愛中沒有主見還是在乎你的感受的。
  • 「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伏弟魔」這句話你認同嗎?
    在婚姻裡,通常會聽到「嫁人不嫁媽寶男,娶妻不娶伏弟魔」這樣的話語,媽寶男和伏弟魔,你覺得哪個更可怕呢?而作為女人來講,最害怕的是嫁給「媽寶男」,因為媽寶男沒有主見,沒有自我,做事情都聽媽媽的指揮,只要是媽媽說的都是對的。所以女人一旦選擇媽寶男,那就註定著小兩口之家是不平靜的。他們有哪些特點呢?
  • 為什麼「媽寶男」不能嫁,「扶弟魔」也不能娶?
    所以媽寶男也應該屬於渣男範疇,其實媽寶真的非常多,而且有男有女,就是一切以媽媽為中心,一切聽媽媽的話,他的口頭禪就是我媽說,我媽說做家務是女人的事,所以我可以不做了;我媽說女人就該帶孩子,所以不要讓我帶;女媽寶說:我媽說,你賺的錢就該給我用,否則你就是不愛我;
  • 女兒當家的婚俗——「女娶男嫁」
    但在甘肅省隴南市康縣南部地區,女娶男嫁卻是這裡盛行的婚俗。康縣毗鄰四川、陝西兩省,其南部陽壩是隴南有名的風景區,這裡山清水秀。因為這裡海拔較低、植被茂密、氣候適宜,被稱作「天然氧吧」。日前,記者專門來到陽壩鎮一帶了解這裡與眾不同的婚俗。村民李幫楊的婚姻就屬於女娶男嫁這樣的情況。
  • 姑娘不要嫁媽寶男,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寶的男人受不了
    歡迎來到百家號(夢歌情感),我是你們的朋友夢歌,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姑娘不要嫁媽寶男,世上只有媽媽好,媽寶的男人受不了。媽寶男多指那些成年以後還事事唯母命是從,對母親的話無條件遵守,缺乏自我主見的男性。
  • 嫁個媽寶男比渣男更可怕!!!你知道媽寶男的心理成因嗎?
    是生孩子時看清身邊的男人是個不折不扣的媽寶男。看完上面的聊天記錄,是不是氣得想一腳將這個媽寶男踹飛?老婆在醫院生孩子,自己忙著加班嶽父嶽母在醫院陪著就算了,還一口一聲「我媽我媽」的傳御旨。「不準打無痛,我媽說這些亂七八糟的對孩子不好。」「太好了,還好不是女的。你跟你爸媽說可以回去了,我媽過去照顧你。」
  • 一個36歲媽寶男憑實力單身:不伺候我媽的女人不能娶!
    導語:一個36歲媽寶男憑實力單身:不伺候我媽的女人不能娶!婚姻從來都是平等的,沒有誰應該照顧誰,也沒有誰應該伺候誰,而一個男人,整天只想著娶一個女人進家門給自己做飯,照顧自己的父母。其實這樣的男人,缺的不是一個妻子,而更應該去找一個女保姆!
  • 婆媳關係不好,重要原因是你嫁了個「媽寶男」
    #媽寶男#小楠今年25歲,跟現在的男朋友在一起三年了,眼看著這就要談婚論嫁了,可就在前幾天小楠突然發現她的男朋友是個「媽寶男」。小楠被氣得不行,說還好現在分手了,如果以後真的結了婚還不知道日子過成什麼樣呢,媽寶男真的太可怕了,我寧可單身也不要嫁給這樣的。這話我倒是同意的,如果我是個女人的話,我也寧可單身也不會願意嫁給媽寶男,因為媽寶男實質上根本就沒有長大,他們依附於自己的父母,從小就被嬌慣著,寵著,以至於長大以後失去了獨立行走的能力。
  • 農村婚嫁,女人不嫁「媽寶男」,男人不娶「扶弟魔」,有啥說法?
    農村人向來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觀念,特別是在過去的幾十年當中,人們的這種觀念已經根深蒂固,很多的家庭都特別希望能夠生兒子,對待兒子也是百般的溺愛,這就導致很多農村的男人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媽寶男。而有些女孩子從小就被父母教育,結婚之後要多幫襯娘家,特別是有弟弟的女孩,因為自己是姐姐,弟弟還沒有結婚,自己就應該要多幫他一些,慢慢的就變成「扶弟魔」。
  • 三農:俗語裡的娶妻不娶活漢妻,嫁夫不嫁媽寶男,是什麼意思!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俗語裡面的「娶妻不娶活漢妻,嫁夫不嫁媽寶男」這句話,這句話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吧。,過上人人羨慕的幸福生活,但是什麼樣的男人才值得嫁呢?在農村朋友們看來媽寶男就只適合談戀愛,但是卻不能和這樣的男生結婚,這裡說的媽寶男值得就是,生活,工作以及感情上的事情,不管大小事都順著自己的媽媽,什麼事情都聽媽媽的,而且還張口閉口都是「我媽說,我媽怎麼怎麼」等等這些類似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