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人的名字裡都要取一個「字」呢?有什麼具體的含義嗎?

2020-12-11 趣評歷史

現在的古裝劇有很多,大家都看過一些,特別是像《三國演義》這樣的影視劇大家更是耳熟能詳,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發現裡面有這麼一個點,就是不管是哪個人物出來,他的名字後面總有一個「字」,像劉備,字玄德;曹操,字孟德等等,這些名字後面的「字」都是什麼含義呢?其實就像我們現代的人一樣,我們是因為有了新一代的交流工具與虛擬平臺,在這些平臺上面,我們都會給自己取一個叫得比較舒服點的名字,但是在古代卻是不行,古代沒有網絡,交流工具方面更是少得可憐,所以就取一個「字」來代表自己的志向或者抱負。在《禮記·檀弓》中就有這樣的一個解釋:幼名,冠字。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古人在出生的時候,父母會給起名字,然後到了二十歲的時候,父母會根據這麼多年來孩子的走向再給取一個「字',這個字基本就代表了自己的志向,古代的女性是在十五歲時取字。

名和字在意義上是有聯繫的,大多都是同義詞或者近義詞,比方說:諸葛亮的「亮」和孔明的「明」就是一組近義詞,再如屈原,名平,字原。在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看不懂名與字之間的聯繫,這個主要是因為,由於社會的發展,語義比起現在有了很大的改變。

在周朝有這樣的一些習俗,在貴族男子的字前面加上伯、仲、叔、季來表示排行,在字的後面加上「父」或者「甫」來表示性別,以此來構成對男子的全稱。周朝貴族額女子字的前面加上姓氏,姓的前面加上伯、仲、叔、季來表示輩分排行,字的後面加上「母」或者「女」來表示性別,構成女子的全稱。到了春秋時期,男子取字最普通的方式是在字的前面加上「子」,用來對男子表示尊敬。

一般來說,嬰兒在出生的時候,父母和長輩都是沒有辦法斷定孩子將來的德行,所以剛開始給孩子取名就比較寬泛一點,等到自己的孩子長大了之後,被外面的人都了解了之後,再去斷定孩子的德行或者志向,這就是文章開頭說的「字」的取法。這裡的字既又表揚的意思,也有敦促的意思,可見古人的感情相對來說要含蓄很多。

除了姓氏之外,古人還比較喜歡給自己定一個「號」,像「青蓮居士」、「香山居士」等等,都是古人給自己定的號,當然這並不是所有人都會有的東西,號只是少數人擁有的。

參考文獻:

《禮記·檀弓》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
    所謂「名字」,應是「名」和「字」的合稱。「古者;名以正體,字以表德。」所以古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舊說上古嬰兒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命名,男子「年二十而冠」,即二十歲時舉行冠禮(結髮加冠),並取字。有了字,就表示進入了成年。
  • 為什麼古人有了名字,還要取「字」?這個「字」代表了什麼意思?
    看過古裝片的人都知道,古人都有一個「名」和一個「字」;比如《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字雲長;劉備,字玄德;曹操,字孟德等等,那麼,為何古人的名字裡面都要取一個「字」呢?這個「字」有代表什麼意思呢?
  • 為什麼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麼意思呢?可別亂取哦!
    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姓名」和「名字」意思是一樣的,在平常我們更加習慣使用「名字」這個詞。但是在正式文件中都是使用「姓名」這個詞,例如你的戶口本,因為我們今天只有「姓」和「名」,沒有「字」了。其實,「字」最早在商朝便出現了,到了周朝,「字」這一制度開始盛行,許多著名的歷史人物都有自己的字。根據《禮記·檀弓》的說法,男子在加冠後便正式步入社會,需要和許多人打交道,互相之間如果只呼其名,顯得不夠尊重,於是迎來二十歲的男子,就要在本名外另取一個「字」。
  • 古人的名字為何有「字」?「字」是什麼意思,它代表什麼?
    前幾天剛追完一部古裝劇《陳情令》,除卻裡面高顏值的演員,讓我比較感興趣的就是他們各自的「字」了。例如魏嬰,字無羨;藍湛,字忘機。那麼古代人為什麼名字裡會有「字」呢?它的具體意思指的是什麼?難道和現在一樣,算是一個人的乳名嗎?
  • 古人名字中為何有「字」?「字」又代表著什麼
    但對於古人來說,他們除了必要的名和姓,還有「字」。那麼「字」究竟有怎樣的由來與故事,咱們追根溯源一探究竟。在那個蠻荒的年代,鬼神論普遍盛行,取名字也是一項相當神聖的職責,並非現在父母所決定,伴隨一生的名字,他的教法和規則也要遵循一定的規律。
  • 古人有了名字還不夠,為何還要取字?原來是這個意思
    再比如我們都很熟悉的唐朝大詩人白居易,他的名叫白居易,字叫樂天,他也有個號是香山居士古人的名字確切地說,應該是分為名、字、號這三種。名就是對自己的正式稱呼,字就是對這個稱呼的延續,號則表示自己的志向。那麼為什麼古代人要這麼麻煩,不光有名,還要有個字呢?原來這都要從古代的一本書說起。
  • 古人起名的時候為什麼有字?字有什麼意義或者規律嗎?
    很多古人都是有名有字。比如我們熟悉的桃園三結義哥仨,大哥劉備劉玄德,三弟張飛張益德,二哥關羽關雲長,曹操曹孟德等。古人為什麼有字呢?古人的名都是父母給起的。古人的字有沒有規律呢?這個說不好,首先不是每個人都有字的,再者不是每個人的字都有什麼含義的,最後不是每個人給自己起字都有章可循的。But,也還是有些規律的大多數字都和名意思相近比如:嶽飛,字鵬舉趙雲,字子龍諸葛亮,字孔明,周瑜,字公瑾(都是玉)反過來,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字子瑜。
  • 古人有名有姓,為什麼還要取字和號?
    通俗地說,姓和名誰都有,但字要是有身份證的人才有,因為這標誌著這個人已經成年,而號,一般是文人或有身份地位的人才有。一個人在小時候,父母長輩之外的人,也可以稱呼他的姓名,但是在成年以後,為了表示尊重,一般要稱他的字了。當然,稱字一般是在同輩的朋友之間,要是長輩,就可以直呼其名。
  • 古人不但有名有姓,還會取字和號,為什麼呢?
    現在的人們一般都有一個名字,但是在古代人們不光有名有姓,還有字,甚至還有號,比如諸葛亮,他有個字叫孔明,然後又號稱臥龍,還有我們很熟悉的唐朝詩人白居易,他的名字叫做白居易,他的字是樂天,他還有個號是香山居士。古人的名字確切的說可以分為名,字,號這三種。
  • 娛樂圈四字名字的明星,顏值都很高,但你知道他們名字的含義嗎?
    四字名字在生活中是屬於比較少見的一類名字,在娛樂圈中也是相對較少的。因此,四字名字的明星也更具辨識度。那麼娛樂圈中到底有哪些四字名字的明星呢,他們的名字又有什麼含義呢?今天我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易烊千璽現在要說哪個00後最紅,易烊千璽應該是當之無愧的吧。這個少年偶像,如今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兼任歌手、舞者、以及演員等多重身份的他,長相清秀出眾,性格幽默風趣,品學兼優,唱跳俱佳。之前在某節目中,易烊千璽就給大家解釋過他名字的含義。
  • 為什麼90%日本女生名字裡都有「子」?原來竟有這樣一層含義
    為什麼90%日本女生名字裡都有「子」?原來竟有這樣一層含義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專屬的名字,不止人類世界上的萬物都有自己的名字。世界各國的語言都不相同,都是以自己國家的母語來取名字。
  • 關於古人的名字,他們為什麼有姓、氏、名、字、號這麼多講究
    但是通過對歷史的了解,我們知道與我們如今簡單構成的姓名不同,古人的名字是有很多講究的,「姓」、「氏」、「名」、「字」、「號」一個都不能少,那麼它們究竟有什麼區別呢?「姓」:起源要說到母系社會的時候,那個時候是以女性為部族首領的,男性在部落之中並沒有地位,因此由這一個女性始祖誕生的後代都是以這個女性的姓為傳承,而上古的姓也大多是以女字旁為偏旁,比如「姬」、「姜」等,傳承的是血緣,目的是為了進行區別,「咱們倆是一個姓,咱倆就是一個媽」,這樣可以防止出現同一部族之間的近親通婚的現象。
  • 如何才能取一個大吉的名字?
    不過八卦有先天後天之分,命運為先天,後面這些都可以稱為後天的因素。古人講,先天為本,後天為用,也就說後天因素對一個人的影響也是很大的。當八字命理有缺陷的時候,我們可以通過風水調理來改善,也可以多做善事,積德行善,多學習,再取一個好的名字等等,都是可以改善命運,讓我們生活的更加順利。而名字排在第六位,故而所產生的影響也是很大的。那麼我們如何才可以取一個大吉的名字呢?
  • 為什麼很多日本女生名字中都有「子」字?今天終於知道原因了!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所以家長在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也會仔細斟酌名字中每一個字的意義,其實,我們也可以從一個人的名字中感受到這個人家裡的教學素養問題!在五六十年代,我們會發現大多數的名字都含有國、建、華等等,知道現在,我們仍然會發現很多人名字中總有那麼一個字是一樣的為什麼很多日本女生名字中都有「子」字?今天終於知道原因了!這就讓我聯想到日本,雖然日本跟中國是兩個不同的國家,但是在取名字這件事情上似乎不謀而合!
  • 古人言:男不帶天,女不帶仙,啥意思?關於取名字說法,有道理嗎
    古人言:男不帶天,女不帶仙,啥意思?關於取名字說法,有道理嗎名字可真的不是能夠胡亂起的一個東西,確實是有著很多的講究的。而在接下來就為大家講這樣的一個名字上的避諱,就是男不帶天女不帶仙了,他的意思就是,在給男孩子取名字的時候,名字不能帶有天字的,女孩子取名字的時候忌諱帶仙字,什麼會有這麼一個奇怪的說法呢?
  • 子配什麼字好聽有什麼含義-可愛點
    從古到今,子字在取名中出現的頻率是非常高的,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一些子配什麼字好聽的內容,來看看吧。在字典中,子的本義是指兒女、子嗣,用在取名中意為有學問、有德行的人,當然也有暗指君子的意思,所以子字取名的含義是非常好的。
  • 古代文人都會取一個「字」,它有什麼深刻的含義?是怎麼來的?
    對古代歷史文化稍有研究的人都會發現古代人除了名字之外還有一個稱呼,那就是「字」,字也被稱為表字,是除了名之外的另一個稱呼。而這個稱呼的來源是什麼,它又有什麼深刻的含義呢?說起古代人名字的表字,幾乎每個人都能說出幾個,例如最常見的關羽又叫關雲長,劉備字玄德等。但是對於這個字的具體起源卻是鮮有人知道,其實它是起源於商朝時期,當時全國最高的統治者是王,而除了王之外,排在第二位的就是祭司,祭司是負責和神靈溝通的,所以他們的身份極其高貴,因此一般人是不能直接稱呼祭司名字的。
  • 顧名思義:古人是怎麼給孩子取名字的?
    長大之後,男子到了20歲,要舉行結髮加冠之禮,這就標誌著已經成年了,即將要進入社會,這時候就要取字。 而女子則等到15歲,也就是到了可以嫁人的年齡,這時也要取字。 但是在上古時期,人們起名還比較簡單,一直到漢朝末年,隨著社會的進步,人的名字才越來越講究,有時甚至代表了一個人一生行為處事的準則。
  • 《三國演義》人物名字為什麼都是一個字,有沒有雙字的名字?
    《三國演義》裡的雙字名人物只有有數的幾個:如胡車兒、龐德公、傅士仁、刑道榮、黃承彥、嚴白虎、呂伯奢、武安國等。 這些人的名字有一些特點: 1。小說和相關史料中並沒有記載這個人物完整的字和名。如龐德公、胡車兒、黃承彥等。
  • 「王引」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呢,你身邊有名字裡帶「引」字的人嗎
    王引,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呢?你身邊有名字裡帶引字的人嗎?有人說引,這個字,字的兩個偏旁,代表的是人,彎曲的弓,代表一個人,豎著的1又代表一個人,彎曲的這個代表,屈,豎著的代表,伸展,也就是說,有能屈能伸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