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賓簡介:
齊晧,瀚亞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股票投資總監。此前曾就職於交銀施洛德基金,歷任高級分析師、QFII投資經理、權益投資部副總監及跨境投資部投資總監;並曾任職於ING霸菱證券及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
觀點集錦:
A股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不斷增大 外資增配A股大勢所趨
明年繼續關注海外流動性溢出 配置上輕行業重個股
判斷「造車新勢力」走多遠為時尚早 判斷估值應看投資維度
動力電池看龍頭 沒有必要現在布局燃料電池
從全球行業聯動的角度挑選科技公司
採訪實錄:
A股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不斷增大
第一財經 薛一婧:齊總好,歡迎做客《投資人說》 ,首先請您介紹一下您的投資框架。
瀚亞投資 齊晧:今年疫情以來,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 GDP獲得正增長的經濟體,中國經濟的高增速帶來的好的中國資產的隱含回報率,從全球投資者的維度來看,不管是資產回報率或者無風險收益率的角度來說,是我們自上而下宏觀框架衡量的一個角度。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走強,人民幣國際化逐步推進,我們相對看好人民幣匯率的強勢。從外資的角度來說,穩定或者持續升值的貨幣也是對海外資金吸引力不斷增大的非常重要的宏觀框架。這是外資的角度。第二,我們作為投資人的角度來看,中長期的經濟結構決定了我們未來投資的方向。中長期的話,所有投資人現在都有一個共識,就是消費升級、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相關的行業機會。
外資增配A股大勢所趨
第一財經 薛一婧:您剛剛提到了匯率,今年下半年來,人民幣匯率一路大幅升值。匯率這個因素對你們的投資決策會有多大的影響?
瀚亞投資 齊晧:匯率的影響有兩個維度。一個決定了全球資產配置的方向,在一個比較走強的匯率預期下,外資肯定有增配中國資產的趨勢。
第二,從個股或者行業的影響來說,要看具體的行業和公司的盈利對匯率彈性如何。我們在自下而上的調研和公司分析中發現,隨著中國製造業競爭力不斷加強,匯率影響相對比以前要小很多。特別是製造業,正向產業鏈的高端轉移,產品的毛利有擴大的趨勢,匯率影響不會像以前對低端製造業的影響這麼強。
第一財經 薛一婧:從全球視野來看,歐洲正處在復甦前夕,股票估值甚至更便宜,您怎麼看待A股在全球市場的比較優勢?新的一年,你們會不會增加對A股的配置?
瀚亞投資 齊晧:外資流入A股的趨勢是不會改變的。MSCI逐步提高A股的成分比例,外資在源源不斷地流入。我們也跟海外機構投資者溝通,大家都覺得A股是一個非常大的單一市場,可以容納很多龍頭或者二線龍頭。外資投A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A股跟全球市場的關聯度是相對比較低的,獲取投資阿爾法的概率比在全球市場的或者在發達市場的概率要更高一點,可選的標的也更多一點。
明年繼續關注海外流動性溢出
第一財經 薛一婧:年底了,我們也採訪了很多機構投資人。大家普遍認為,2021年要放低預期收益率,市場賺錢難度加大。您怎麼看明年的宏觀環境?有哪些核心因素將影響市場波動?
瀚亞投資 齊晧:大家的預期是明年央行會收流動性。傳統來說,流動性是影響A股市場估值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但國內投資者現在要考量一個比較新的增量因素,就是外資。因為全球流動性還是比較寬泛,特別是海外疫情還有反覆,所以我們預期至少海外的流動性在明年上半年還是非常充裕的。國內投資者除了要考慮國內的流動性情況,還要看海外流動性泛濫會不會也有溢出效果。
自下而上來看,我們發現經歷這次疫情後,有很多公司的競爭力是在加強的。所以,自上而下的話,整體市場在指數方面看不到很大的起伏,但從自下而上的角度,有很多新的龍頭、新的行業,也有很多中國企業在全球的競爭格局中脫穎而出。
配置上輕行業重個股
第一財經 薛一婧:你們跨年度布局怎麼做?2021年重點看好哪些領域的投資機會?
瀚亞投資 齊晧:明年還是輕行業重個股。我們持續看好中長期比較看好的一些行業的結構性機會。比如某些類別的消費行業,還有高科技、特別是新能源相關的一些子行業。
判斷「造車新勢力」走多遠為時尚早
第一財經 薛一婧:我們接下來細聊一下最近大熱的新能源車板塊。新能源汽車板塊是否存在過熱現象?如何看待目前的估值?
瀚亞投資 齊晧:特斯拉今年的漲幅非常可觀,國內標的公司主要是在美股上市的「造車新勢力」。 我覺得怎麼算估值要看投資人的投資維度。特斯拉其實已經不是一個車企,它賣的是它的生態系統,所以估值更會對標一個軟體公司。它的作業系統、自動駕駛是它主要的盈利來源,所以它的估值,對標了一個平臺型的無人駕駛的預期在裡面。
國內的造車新勢力,我覺得投資者有一些照搬了對特斯拉的預期,但到最後誰能走出來,其實現在說還太早。它們在海外上市,海外特別是歐洲市場投資人,現在對 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關注特別高,中國也承諾了到2060年碳排放為零,也不排除我覺得有很多大型投資機構為了提升投資組合ESG的分值,表示對ESG的承諾。第二,因為中國這麼大的市場,這些公司從市值對應市場規模的比例來說,還不是那麼的誇張。
判斷估值應看投資維度
第一財經 薛一婧:那現在還能上車嗎?
瀚亞投資 齊晧:說回來就是看你的投資期限。如果你是長期投資者,你看好的話,因為現在也看不出誰能跑得出來,我覺得你可以買一個一攬子的或者買一個ETF,總有贏家會出來,因為行業的市場規模和容量在那裡。
第一財經 薛一婧:最近還有一個消息,歐盟計劃到2025年,生產出足夠的電池,解決新能源車電池進口依賴,同時推進建設15家大型電池工廠。這會對中國的鋰電池和新能車產業鏈產生怎樣的衝擊呢?A股新能源車板塊上漲的大邏輯會不會被打破?
瀚亞投資 齊晧:我覺得這是好事,建造這些電池工廠說明歐洲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只有把電池產能做上去,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才會變得更親民,就會有更高的滲透率。中國企業可能出口比較多,因為歐盟是比較早給出補貼的,但是我們覺得中國電池製造廠商的競爭優勢還是相當強的,只看中國市場的話,國內產能還是遠遠不夠的。
第一財經 薛一婧: 後續怎麼來布局A股新能源車產業鏈?
瀚亞投資 齊晧:不管是什麼路線,材料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材料的需求量還是會比較大的。
動力電池看龍頭 現在沒有必要布局燃料電池
第一財經 薛一婧:電池這塊怎麼布局?
瀚亞投資 齊晧:在布局動力電池這一塊,龍頭還是不能忽視的。
第一財經 薛一婧:燃料電池有沒有機會?
瀚亞投資 齊晧:從現在來看,我覺得燃料電池的規模還沒有出來,作為二級市場投資者,我覺得沒有必要這麼早去下注一個技術,或者是還沒有成規模的一個行業。
從全球行業聯動的角度挑選科技公司
第一財經 薛一婧:我看到你們在最新的市場展望中,對科技股的投資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策略。其實機構對投科技還是有分歧的。科技一定是未來5年的黃金賽道,但回調之後,現階段估值依舊偏高,大家覺得,中短期確定性更大的還是順周期品種。你們買科技的邏輯是什麼?對比國內的機構投資者,外資投資科技的認知有什麼不同?
瀚亞投資 齊晧:總體來說,我們覺得科技行業是在歷史估值的上限,還是需要盈利的增長來消化它。作為海外投資者,一方面我們會從全球科技行業聯動的角度來分析國內的科技行業。挑選科技行業的公司,我們更看重管理層的質地,公司長期發展的方向和布局是不是契合全球科技發展的方向。海外投資者更傾向投資一些長期比較穩健發展的科技公司,在所處的領域裡有一定國際競爭優勢的子行業和子公司。
第一財經 薛一婧: 子行業是哪些行業?
瀚亞投資 齊晧:科技行業我們還是以精選個股為主要策略。第一,我們會對全球範圍內的龍頭企業進行深度跟蹤,深入挖掘相關的供應鏈機會,尋找有明確成長機會的供應鏈公司。
第二,我們會布局這個行業核心賽道中繞不過去的有絕對競爭力的優質公司。這些公司往往布局比較早,然後有持續的研發投入。這類標的一般很少能夠擇時,要隨時跟蹤這些公司的研發投入和它的發展方向,是我們比較注重的一個投資方式。
我們還會深入了解具有本土基因的新型的科技上市公司,這也是我們科技公司的投資方向。
第一財經 薛一婧:個股選擇上,你們更偏重龍頭股?
瀚亞投資 齊晧:還有可能是成為龍頭潛力的一些二線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