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A股買什麼?外資瞄準了這些核心主線丨投資人說

2020-12-13 騰訊網

嘉賓簡介:

齊晧,瀚亞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股票投資總監。此前曾就職於交銀施洛德基金,歷任高級分析師、QFII投資經理、權益投資部副總監及跨境投資部投資總監;並曾任職於ING霸菱證券及安達信會計師事務所。

觀點集錦:

A股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不斷增大 外資增配A股大勢所趨

明年繼續關注海外流動性溢出 配置上輕行業重個股

判斷「造車新勢力」走多遠為時尚早 判斷估值應看投資維度

動力電池看龍頭 沒有必要現在布局燃料電池

從全球行業聯動的角度挑選科技公司

採訪實錄:

A股對海外投資者的吸引力不斷增大

第一財經 薛一婧:齊總好,歡迎做客《投資人說》 ,首先請您介紹一下您的投資框架。

瀚亞投資 齊晧:今年疫情以來,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 GDP獲得正增長的經濟體,中國經濟的高增速帶來的好的中國資產的隱含回報率,從全球投資者的維度來看,不管是資產回報率或者無風險收益率的角度來說,是我們自上而下宏觀框架衡量的一個角度。

隨著中國經濟不斷走強,人民幣國際化逐步推進,我們相對看好人民幣匯率的強勢。從外資的角度來說,穩定或者持續升值的貨幣也是對海外資金吸引力不斷增大的非常重要的宏觀框架。這是外資的角度。第二,我們作為投資人的角度來看,中長期的經濟結構決定了我們未來投資的方向。中長期的話,所有投資人現在都有一個共識,就是消費升級、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相關的行業機會。

外資增配A股大勢所趨

第一財經 薛一婧:您剛剛提到了匯率,今年下半年來,人民幣匯率一路大幅升值。匯率這個因素對你們的投資決策會有多大的影響?

瀚亞投資 齊晧:匯率的影響有兩個維度。一個決定了全球資產配置的方向,在一個比較走強的匯率預期下,外資肯定有增配中國資產的趨勢。

第二,從個股或者行業的影響來說,要看具體的行業和公司的盈利對匯率彈性如何。我們在自下而上的調研和公司分析中發現,隨著中國製造業競爭力不斷加強,匯率影響相對比以前要小很多。特別是製造業,正向產業鏈的高端轉移,產品的毛利有擴大的趨勢,匯率影響不會像以前對低端製造業的影響這麼強。

第一財經 薛一婧:從全球視野來看,歐洲正處在復甦前夕,股票估值甚至更便宜,您怎麼看待A股在全球市場的比較優勢?新的一年,你們會不會增加對A股的配置?

瀚亞投資 齊晧:外資流入A股的趨勢是不會改變的。MSCI逐步提高A股的成分比例,外資在源源不斷地流入。我們也跟海外機構投資者溝通,大家都覺得A股是一個非常大的單一市場,可以容納很多龍頭或者二線龍頭。外資投A股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A股跟全球市場的關聯度是相對比較低的,獲取投資阿爾法的概率比在全球市場的或者在發達市場的概率要更高一點,可選的標的也更多一點。

明年繼續關注海外流動性溢出

第一財經 薛一婧:年底了,我們也採訪了很多機構投資人。大家普遍認為,2021年要放低預期收益率,市場賺錢難度加大。您怎麼看明年的宏觀環境?有哪些核心因素將影響市場波動?

瀚亞投資 齊晧:大家的預期是明年央行會收流動性。傳統來說,流動性是影響A股市場估值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但國內投資者現在要考量一個比較新的增量因素,就是外資。因為全球流動性還是比較寬泛,特別是海外疫情還有反覆,所以我們預期至少海外的流動性在明年上半年還是非常充裕的。國內投資者除了要考慮國內的流動性情況,還要看海外流動性泛濫會不會也有溢出效果。

自下而上來看,我們發現經歷這次疫情後,有很多公司的競爭力是在加強的。所以,自上而下的話,整體市場在指數方面看不到很大的起伏,但從自下而上的角度,有很多新的龍頭、新的行業,也有很多中國企業在全球的競爭格局中脫穎而出。

配置上輕行業重個股

第一財經 薛一婧:你們跨年度布局怎麼做?2021年重點看好哪些領域的投資機會?

瀚亞投資 齊晧:明年還是輕行業重個股。我們持續看好中長期比較看好的一些行業的結構性機會。比如某些類別的消費行業,還有高科技、特別是新能源相關的一些子行業。

判斷「造車新勢力」走多遠為時尚早

第一財經 薛一婧:我們接下來細聊一下最近大熱的新能源車板塊。新能源汽車板塊是否存在過熱現象?如何看待目前的估值?

瀚亞投資 齊晧:特斯拉今年的漲幅非常可觀,國內標的公司主要是在美股上市的「造車新勢力」。 我覺得怎麼算估值要看投資人的投資維度。特斯拉其實已經不是一個車企,它賣的是它的生態系統,所以估值更會對標一個軟體公司。它的作業系統、自動駕駛是它主要的盈利來源,所以它的估值,對標了一個平臺型的無人駕駛的預期在裡面。

國內的造車新勢力,我覺得投資者有一些照搬了對特斯拉的預期,但到最後誰能走出來,其實現在說還太早。它們在海外上市,海外特別是歐洲市場投資人,現在對 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關注特別高,中國也承諾了到2060年碳排放為零,也不排除我覺得有很多大型投資機構為了提升投資組合ESG的分值,表示對ESG的承諾。第二,因為中國這麼大的市場,這些公司從市值對應市場規模的比例來說,還不是那麼的誇張。

判斷估值應看投資維度

第一財經 薛一婧:那現在還能上車嗎?

瀚亞投資 齊晧:說回來就是看你的投資期限。如果你是長期投資者,你看好的話,因為現在也看不出誰能跑得出來,我覺得你可以買一個一攬子的或者買一個ETF,總有贏家會出來,因為行業的市場規模和容量在那裡。

第一財經 薛一婧:最近還有一個消息,歐盟計劃到2025年,生產出足夠的電池,解決新能源車電池進口依賴,同時推進建設15家大型電池工廠。這會對中國的鋰電池和新能車產業鏈產生怎樣的衝擊呢?A股新能源車板塊上漲的大邏輯會不會被打破?

瀚亞投資 齊晧:我覺得這是好事,建造這些電池工廠說明歐洲市場對新能源汽車的重視,只有把電池產能做上去,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才會變得更親民,就會有更高的滲透率。中國企業可能出口比較多,因為歐盟是比較早給出補貼的,但是我們覺得中國電池製造廠商的競爭優勢還是相當強的,只看中國市場的話,國內產能還是遠遠不夠的。

第一財經 薛一婧: 後續怎麼來布局A股新能源車產業鏈?

瀚亞投資 齊晧:不管是什麼路線,材料肯定是必不可少的。從這個角度來看,材料的需求量還是會比較大的。

動力電池看龍頭 現在沒有必要布局燃料電池

第一財經 薛一婧:電池這塊怎麼布局?

瀚亞投資 齊晧:在布局動力電池這一塊,龍頭還是不能忽視的。

第一財經 薛一婧:燃料電池有沒有機會?

瀚亞投資 齊晧:從現在來看,我覺得燃料電池的規模還沒有出來,作為二級市場投資者,我覺得沒有必要這麼早去下注一個技術,或者是還沒有成規模的一個行業。

從全球行業聯動的角度挑選科技公司

第一財經 薛一婧:我看到你們在最新的市場展望中,對科技股的投資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策略。其實機構對投科技還是有分歧的。科技一定是未來5年的黃金賽道,但回調之後,現階段估值依舊偏高,大家覺得,中短期確定性更大的還是順周期品種。你們買科技的邏輯是什麼?對比國內的機構投資者,外資投資科技的認知有什麼不同?

瀚亞投資 齊晧:總體來說,我們覺得科技行業是在歷史估值的上限,還是需要盈利的增長來消化它。作為海外投資者,一方面我們會從全球科技行業聯動的角度來分析國內的科技行業。挑選科技行業的公司,我們更看重管理層的質地,公司長期發展的方向和布局是不是契合全球科技發展的方向。海外投資者更傾向投資一些長期比較穩健發展的科技公司,在所處的領域裡有一定國際競爭優勢的子行業和子公司。

第一財經 薛一婧: 子行業是哪些行業?

瀚亞投資 齊晧:科技行業我們還是以精選個股為主要策略。第一,我們會對全球範圍內的龍頭企業進行深度跟蹤,深入挖掘相關的供應鏈機會,尋找有明確成長機會的供應鏈公司。

第二,我們會布局這個行業核心賽道中繞不過去的有絕對競爭力的優質公司。這些公司往往布局比較早,然後有持續的研發投入。這類標的一般很少能夠擇時,要隨時跟蹤這些公司的研發投入和它的發展方向,是我們比較注重的一個投資方式。

我們還會深入了解具有本土基因的新型的科技上市公司,這也是我們科技公司的投資方向。

第一財經 薛一婧:個股選擇上,你們更偏重龍頭股?

瀚亞投資 齊晧:還有可能是成為龍頭潛力的一些二線的股票。

相關焦點

  • 2021年A股買什麼?外資瞄準了這些核心主線
    從外資的角度來說,穩定或者持續升值的貨幣也是對海外資金吸引力不斷增大的非常重要的宏觀框架。這是外資的角度。第二,我們作為投資人的角度來看,中長期的經濟結構決定了我們未來投資的方向。中長期的話,所有投資人現在都有一個共識,就是消費升級、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相關的行業機會。
  • 投研大咖「論劍」A股行情 科技與消費主線成共識
    10月23日,在由上海證券報社主辦、海通證券協辦的「2020年上證報投研高峰論壇」上,近40家主流證券研究所的所長及投研負責人齊聚一堂,就註冊制下的投資生態進行了深度研討。滬指年底能否走出3100點到3500點的區間?明年的「大牛」會出現在哪些賽道?「核心資產」已經太貴了嗎,還能不能買?
  • 大咖錄|退市新規讓A股成為源頭活水 明年的投資主線是這些
    2021年隨著新冠疫苗逐步接種,美國疫情擴散的情況可能會有所改變。 這樣的話美聯儲放水的力度會減少,美國股市可能會出現高位回落的走勢。而A股市場將會延續慢牛長牛的走勢,一方面是經濟面穩步復甦帶來的支撐,另一方面,在房住不炒的政策下,大量的居民儲蓄通過買基金來入市,將會給股市帶來源源不斷的增量資金。
  • 2021年A股怎麼玩?興業證券:市場整體波動向上 基本面與流動性交替...
    2020年只剩下一個多月時間了,馬上A股也要進去2021年了,那麼新的一年A股投資策略是怎樣呢?哪些方向最值得關注。興業證券分析認為,2021年作為「十四五」開局之年和A股「三十而立」後的第一年,無論在制度環境、投資者結構、還是上市公司質量上都呈現出一片新氣象,2021年市場整體將波動向上。全球經濟基本面從疫情中恢復向上,流動性預期變化是引導行情的主要矛盾。同時,興業證券強調,歲末年初是重要的投資時點:基本面持續向上,內外經濟改善,景氣向上補庫存品種有望成為受益方向。
  • 每經專訪天風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劉晨明:2021年三條投資主線值得...
    2021年,建議按照順周期、內生高景氣度、核心資產做底倉三條主線進行配置。  預期未來半年到一年內宏觀政策表態不會有太大變化  NBD:股市是宏觀經濟晴雨表。近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剛剛結束,引發市場熱議。2021年您預期宏觀政策相比2020年將有怎樣的變化?對A股市場又有怎樣的影響?  劉晨明:2021年的政策組合可能將是「貨幣緊平衡+邊際收緊信用」。
  • 2021北上南下呈現哪些新格局?|a股|外資|港股|港股通|滬股通|深股...
    2020年企業IPO和再融資全面放開,四季度A股迎來融資高峰期。IPO方面,假設2021年企業IPO數量略有回落,384家企業融資3,232億元。再融資方面,創業板和科創板審核流程全面提速,引入包括小額快速融資等方式,可參考2014年和2020年再融資平均水平。
  • 2019年最強主力:外資爆買5400億 年度掃貨清單曝光
    來源:東方財富網外資向來被視作A股市場的「聰明錢」,2019年外資開啟爆買模式,市場估計國際三大指數納入A股帶來了5400億增量,其中滬深港通北向資金淨流入近3500億,創出歷史新高。更重要的是,外資的舉動已經成為市場風向標,他們正在並將繼續深刻地改變A股的生態。
  • A股比較優勢提升:整體估值偏低 外資做多中國
    對於美股最近的大跌,我認為不能說其牛市終結了,因為在牛市中出現30%的波動也是正常的。」在橡樹資本、高騰資本、新加坡五福資本、多夫曼基金等海外投資人看來,不管是歷史縱向比較,還是與美股橫向比較,A股市場還是比較便宜的,長期投資者可以考慮在投資組合中做一些A股配置。
  • 基金早班車:2021年A股會怎麼走?公募看到了哪些投資機會?
    (證券日報)   國際:2021年如何投資?一文覽盡十大投行關於港美股的觀點精華   每年年底,各大投行紛紛發布2021年市場展望。整理了高盛、大摩、中金、中信等國內外十大投行對明年市場的投資觀點,幫助大家更好地備戰2021年的資本市場。
  • 十大券商看後市:A股做多窗口繼續,戰略看多周期核心資產
    此前市場普遍擔憂2020年MSCI暫緩影響外資流入。然而我們反覆強調外資入場趨勢不會改變,今年仍將維持大幅流入。從2019年11月底MSCI完成第二階段的最後一次擴容以來,外資持續保持大幅流入。 去年12月淨流入規模達到729.94億的歷史新高,而1月至今也已再度流入343.02億。外資加速流入,內部環境整體偏暖,A股做多窗口繼續,周期核心資產價值重估也將繼續。
  • a股是什麼意思 新手買股票選a還是b股
    然而,參與炒股的朋友都知道股票分很多種,可以劃分為A股、B股、H股、N股和S股等不同種類,那麼,大家知道a股是什麼意思嗎?要是新手買股票選a還是b股呢?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總所以說,B股和A股之間有著一定的差異,不過,一家公司是可以同時擁有AB兩種股,仔細研究你可能又會發現同樣的公司,在B股的交易量遠低於A股,連價格都普遍比A股便宜。至於新手買股票選a還是b股?這個問題我們不能一概而論,畢竟我們不能一概而論要審慎分析,A股和B股都有機會讓你獲得可觀的收益。
  • 2021年一季度A股風往哪吹?中信建投策略會幹貨來了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預計2021年GDP增速中樞為9.5%」「把握明年一季度行情」「明年首個主線或是出口領域內優秀的消費和製造類板塊」……儘管近日A股大盤震蕩走低,但布局「春耕行情」已成為投資者關注的方向。
  • 2021年龍頭股將出現分化!國泰君安黃燕銘:A股很難站穩3500點 投資...
    2日上午,國泰君安證券研究所所長黃燕銘就來年「市場大勢與投資策略」發表開幕致辭,他認為,2021年的投資依然是在局部的結構性機會,對板塊、風格的把握依然是重點,突出投資人對行業和個股的研究能力,是一個更加強調基本面研究的時代。
  • 外資進入中國證券市場升溫,花旗銀行高管詳解QFII新機遇
    經濟觀察網:金融業對外開放是2018年來中國資本市場的主線之一。蔡美智:我們路演了十幾年,很多投資機構知道中國的發展潛力非常好,可是進不來。因為以前有額度管制,雖然後來額度(或增加額度)的申請很快,可是還是要一個月的時間。另外,以前有匯出的限制,雖一直不斷地開放,可是最終卡在一條稅務規定-根據稅法規定,所有的外國投資人,只要是從中國獲益的這部分錢必須繳稅,這是很合理。
  • A股市場不懼疫情:2020年逆勢突圍,2021年保持希望
    A股2021年開門紅,20201年第一個交易日,A股市場放量大漲,成交額破萬億元,滬指站上3500點,創業板指一度漲幅逾4%.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是牛市結束的假設,但滬深a股、上證指數、創業板指的估價走勢表明,市場的牛市也許還未結束。
  • 用腳投票:外資為何瞄準成都
    一頭擔著城市的發展,一頭擔著企業的未來,營商環境是一座城市走向世界的名片,是城市參與全球合作的核心競爭力。2019年一開篇,中國多地政府就相繼召開會議或出臺文件,圍繞「優化營商環境」推出硬舉措,幫助市場主體在不確定性的環境中尋找「確定性」機遇。
  • A股最全投資寶典,30位新財富最佳分析師把脈2021|中國資本|大類...
    三、個股:買銀行LV,出廠價LV。未來十年的銀行業類似過去十年的水泥行業,大浪淘沙,K型分化——有的向上一提、有的往下一捺。未來2.0倍PB的銀行和0.2倍PB的銀行並存,漲2-3倍的銀行和跌20%-30%的銀行並存。好比女人拎包的價格,LV比普通品牌功能和質地最多好一倍,價格卻高出N倍。重視銀行估值分化LV現象,要買銀行股中的LV,尤其是出廠價LV。
  • 每經專訪中銀證券管濤:中國經濟前景比較確定,外資也對A股產生興趣
    現在我們科技研發投入並不少,但是對於核心技術、高端技術、基礎技術投入太少,下一步要提高科技自主自強的能力,擺脫關鍵技術被掣肘的情況。這些年外循環有很大的變化。過去外循環存在雙循環,美國買中國商品,中國買美國國債。而現在大國關係發生了變化,過去外循環存在堵點和痛點,要堅持用全球和多邊來反對雙邊和保護主義。
  • 海外丨外資銀行看好「一帶一路」,花旗、渣打、滙豐...
    海外丨外資銀行看好「一帶一路」,花旗、渣打、滙豐...「一帶一路」,花旗、渣打、滙豐都收穫了什麼?》劃重點❶ 在新一輪金融業對外開放政策鼓勵下,「一帶一路」沿線業務等成為各外資銀行資源傾斜重點。❷ 截至2018年6月末,外資銀行在華設立41家外資法人銀行、115家外國銀行分行和156家代表處。業務範圍擴大的同時,業務種類也不斷增多。
  • 富蘭克林鄧普頓、新興市場教父等六大海外資管巨頭押注A股2021...
    世界繼往開來,離不開中國這個火車頭,中國權益市場也因此備受外資關注,而A股更是重中之重。外資渴望參與到中國機會當中,這或是2021年A股牛市格局的風向標之一。  2021年是全球「資產配置的金光大道」  《紅周刊》:如果您已經寫了或想寫一篇2021年展望報告,您會起一個怎樣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