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 薅平臺羊毛的機會即將到來

2020-12-11 瀑布先生

社區團購不是個新鮮詞,因為幾年前就不斷有人嘗試。得出結論,是這個模式很難搞。因為投入大利潤小,像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所以只有一些堅韌的散兵遊勇在持續啃這塊骨頭。但計劃趕不上變化,2020年風雲突變,幾大主要網際網路商業平臺,幾乎全部湧入這個市場,並都喊出必勝的口號。

其中騰訊系的參戰最為引人注目,作為大股東的騰訊,旗下美團、京東、滴滴、拼多多悉數加入,而且普遍CEO親自掛帥表態,要拿下這個市場。滴滴程維甚至直接聲稱,投入不設上限,要誓奪第一。阿里是固有的電商老大,旗下餓了麼、盒馬鮮生此領域布局較早,自然無法涉身事外。一場大戰在所難免。

發生這個情況,普遍認為原因有三:一是快遞、冷鏈、驛站、騎手等基礎設施逐漸完善、且急需擴大需求。二是疫情以來,避免人群聚集的到家模式得到較好的市場教育。三是線上線下流量枯竭,而社區團購是最後的堡壘,不僅離消費者近,而且剛需高頻。我個人認為這裡,原因三是關鍵。

就利潤而言,幾大網際網路平臺都資源眾多,盈利能力強大,社區團購這一塊的利潤,還真是雞肋,可能大部分平臺都不放在眼裡。社區團購,商品的非標、易變屬性。消費者分散,價格敏感。傳統模式成熟,競爭激烈等特點,想從這一塊獲得高利潤幾乎不可能。所以,巨頭們湧入這個市場,肯定另有原因。這個原因,就是線下流量入口。

這個流量入口的重要性,關係到企業的命運。如果大家都不去碰,可以相安無事,但一旦有任何一個平臺大舉介入,其它平臺必須跟進,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就是說這是一場輸不起的爭奪,平臺可以不贏,可以不賺錢,但就是不能輸。社區不只離消費最近,它可以說就是消費者的基層單位,是設置在消費者家門口的流量入口,誰佔據了這裡,對其他競爭者就似一場災難。所以,可以預計,不管戰局如何,幾乎不會有參與者退出。

這些參與者都是國內排名前十的網際網路企業,總市值十幾萬億人民幣,實力和能力有目共睹。領軍人物都是王者式的存在,沒有一盞是省油的燈,不要指望誰會輕易言敗,也幾乎不可能出現一騎絕塵獨領風騷的場面。建立一種新的市場平衡是最可能的結果,也是大家都能接受的唯一結果。

社區團購,在一場不能輸的豪門爭奪中,每家的資源、能力,定位可能不一樣,戰局必然會有起伏。但任何平臺想要在平衡中保住自己位置,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投入,因為輸不起,所以投入就難以設定上限。國內最富的一堆平臺,進行一場輸不起的流量入口爭奪戰,短時間無法結束。唯一能預料的就是,補貼不能停,薅平臺羊毛的機會即將到來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買菜 有多少「羊毛」可以薅
    在網際網路巨頭的資本裹挾下,社區團購正值「風口」,這場席捲了幾乎所有社區小店的燒錢大戰也被業界形象地稱為「百團大戰」。「百團大戰」中,百姓們忙著「薅羊毛」,同時,又有各種不同的業界聲音在質疑著社區團購的走向與未來,不知道「風口」過後,會是什麼局面。
  • 被資本收割前,不妨多薅一把社區團購羊毛
    巨額補貼的刺激之下,現階段社區團購平臺上同一商品的客單價,往往比傳統商超便宜20%~50%。 那麼用戶對此的反應呢?他們似乎都變成了「遊戲玩家」。 武漢的王先生告訴懂懂筆記:「我在這幾個社區團購平臺都註冊了,新人特權每家都用了一遍。
  • 社區團購站上風口:消費者可以一直薅羊毛嗎?
    消費者也瘋狂薅羊毛,15元2.7斤的土雞、1分錢一袋鹽,1元多1斤的蔬菜比比皆是,新用戶甚至可1分錢買一份菜,社區團購補貼後的價格與大型超市的形成巨大反差,怎麼買怎麼合適。   某社區團購平臺對中新網記者表示,其平臺上大多數商品是市場價格的5折,部分爆款商品的價格不到市場價的2折。   為何社區團購先盯上了賣菜?
  • 補貼大戰下,社區團購沒有羊毛、只有雞毛
    眼前的「羊毛」,日後的「雞毛」不過,隨著網際網路巨頭在社區團購市場的範圍勢力快速擴張,外界對它們的批評聲也隨之而來。近日,人民日報甚至直接點評社區團購:「別總惦記幾捆白菜和幾斤水果,科技創新的未來更讓人心潮澎湃。」社區團購真的一點都不可取嗎?顯然不是。
  • 阿里騰訊美團入局,網際網路巨頭「燒錢」賣菜,消費者:薅羊毛真香
    在社區團購最強風口上,阿里、騰訊、拼多多、滴滴、美團等巨頭紛紛入局,燒錢大戰愈演愈烈,消費者再次迎來薅羊毛的大好時機。1分錢一袋食鹽、一分錢一個橙子……搶到的消費者直呼:薅羊毛真香。問題是,巨頭為何不惜燒錢也要將賣菜進行到底,這次薅羊毛的機會,又會持續多久呢?
  • 觀察| 社區團購買菜,這把羊毛你薅到了嗎?
    ,你薅了嗎?而如果你恰巧在社區周邊擁有一家店面,無論它是超市、快遞點、奶站,還是副食店、奶茶店、鞋店,那麼恭喜你——你應該被各種社區團購平臺的業務員們反覆「拜訪」過,搞不好你已經兼任著多個社區團購平臺的「團長」。你會定時在「團購群」裡發送「秒殺」信息,商家把貨送到後,再在群裡通知居民來店裡取。
  • 網際網路大佬集體燒錢賣菜,你薅羊毛了嗎?
    來源:中國新聞網消費者能薅多久羊毛?「1分錢一袋食鹽」「9毛錢一份青菜」「1分錢一個橙子」……從瓜果蔬菜到肉禽蛋奶,應有盡有,你買了沒?沒錯,這就是正站在風口上的社區團購,號稱是中國零售最後一戰。這一波,你準備好薅羊毛了嗎?新用戶專享1分錢購買蔬菜。某社區團購平臺截圖。網際網路巨頭瘋狂入局燒錢目前各個平臺對社區團購的理解不盡相同,一般來說,社區團購是以社區為單位,以社群為交易場景,依靠團長向社區居民推薦商品、促成交易的一種電商模式。
  • 資本內卷百姓遭殃,「社區團購」起死回生對我們生活有什麼改變
    社區團購從2015年開始已經存在5年了,本來我覺得已經涼透了,沒想到2020年,社區團購靠在這些資本大鱷的補貼下,又復活了,不得不說我作為一個農民的兄弟、正義的使者,看到1分錢就能買個吃,也是禁不住誘惑了(真香),這個薅資本大鱷的羊毛可是太爽了,如果能一薅那就能一直爽
  • 機會叢生:「薅羊毛」是怎樣做成大生意的?
    專門在各個社交群和論壇分享電商平臺優惠商品信息的人則被稱為:淘客或者推客,通過在社群和論壇中撒羊毛廣告,他們能夠收取到高額的佣金;據了解,擁有一個500人以上羊毛群的群主,月收入平均在一萬元左右,有些大群群主甚至月收入可達十萬元以上。做的比較好的淘客APP,月收入甚至能夠達到數千萬元。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加入到薅羊毛生意的隊列?薅羊毛生意為何會如此火熱?
  • 大批資本入駐社區團購,平臺與團長爆發信任危機
    #從今年1月份開始,社區團購平臺十薈團已經陸續完成了B、C1、C2、C3輪融資,總計融資金額高達4.457億美元。另一類則本身就是社區生鮮從業者,它們是實體店主、果蔬售貨櫃運營商等,原本就具有自己的客群,他們加入社區團購的目的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就是規避風險,薅平臺羊毛。
  • 社區團購火爆 河南有供應商停止向社區團購平臺供貨
    正當大佬們在資本市場上廝殺得面紅耳赤,吃瓜群眾在家薅羊毛薅得不亦樂乎之時,「寒冬」悄然而至。除了被詬病「只惦記著幾捆白菜、幾斤水果的流量」,網絡上還接連爆出有供應商「禁止給嚴重低價的社區團購平臺供貨」。維護價格市場秩序,也成為河南一些供應商之間的默契。超市生鮮板塊、農貿市場均被「搶食」去年已經開始「涼涼」的社區團購,在疫情發生後出現復甦。
  • 你在買菜APP上薅的每一根羊毛,都將加倍奉還!
    除此之外,社區團購領域本就有靠自己做起來的「土著」,比如2014年成立的「興盛優選」和2018年成立的「十薈團」,他們也分別獲得了騰訊和阿里巴巴的融資。放眼望去,半個網際網路都參與了這場社區團購的爭奪戰,而且戰局正在不斷擴大。
  • 社區團購將迎來大結局?
    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將社區團購「翻新」成為風口後,一時間各方勢力爭相追逐,中國零售業最慘烈的大戰,正在上演。今年下半年,美團、拼多多等網際網路巨頭再次加碼社區團購。>11月,阿里旗下的「盒馬優選」在武漢正式上線;12月,京東宣布7億美元戰略投資興盛優選,後者是社區團購賽道目前的頭部選手。
  • 聊聊今年爆火的「社區團購」
    此外,各大社區物業、生鮮超市、具有配送力的快遞物流,以及有渠道的個人玩家也都紛紛加入這場戰局。可以說,社區團購即將迎來激烈的「百團大戰」。02社區團購是什麼?要想聊社區團購,必須先了解社區團購的定義和基本業務模式。
  • 社區團購火爆,「賣菜革命」苦了誰樂了誰?
    近來在太原許多小區,社區團購平臺迅速蔓延開來,親民價格的商品涵蓋日常生活所需的瓜果蔬菜、肉禽蛋奶等,小區居民普通消費進入了每天快樂的「薅羊毛」模式。小區周邊賣菜的商販減少了蔬菜進貨量。 本報首席記者 齊澤萍 攝1月11日,記者在北中環橋西一小區了解到,僅這個小區就有美團優選、多多買菜、橙心優選、唐久優品團等多家平臺入駐。
  • 社區團購野蠻生長何時休
    近期,隨著大量資本進入,各大社區團購湧向城市的大街小巷,引發社會熱議。消費者、「團長」、平臺、菜市場等相關主體正在「用腳投票」作出選擇。業內人士認為,社區團購平臺競爭仍處於初級階段,激戰或將持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亟須加強精準監管,釋放網際網路技術在民生領域應有的潛能。
  • 對資本巨頭來說,或許「社區團購」就是他們的星辰大海!
    其實社區團購多年前就有了,為啥最近幾大網際網路巨頭進入後,一夜之間主流媒體上巨頭參與的"社區團購"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對象呢?支持資本進入"社區團購"的網友們認為:1、可以薅一段時間資本的羊毛,難道不香嗎?補貼讓小販死掉一批,補貼過了小販再出來不就得了?
  • 你想薅羊毛賺錢,問題羊毛還能薅多久?
    以前也有寫過很多的文章,還包括一些平臺的測評。因為,我覺得這是網際網路金融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所以我們也看到很多的傳統企業,控股集團都開始燒錢來組建自己的網貸平臺。於是,最近這幾年網貸行業發展迅猛。既然有人燒錢,那一些聰明的朋友就想到,是不是可以去薅一把羊毛呢。據我了解,現在有的朋友靠薅網貸平臺的羊毛也賺了不少錢。有的號稱是年化收益達到20%的,甚至還有更高的。
  • 豫論場丨社區團購,別再重複「跑馬圈地割韭菜」的套路
    這兩天,先是滄州市華海順達糧油調料有限公司發布「關於禁止給社區團購平臺供貨公司供貨通知」,稱收到多方投訴,以多多買菜、美團優選等位代表的社區團購平臺出現嚴重低價現象,甚至個別產品遠低於出廠價,影響嚴重,損害客戶利益。然後是京東發布公告稱,將以7億美元戰略投資社區團購頭部玩家興盛優選,社區團購「燒錢大戰」再掀波瀾。
  • 社區團購翻不起大浪
    兩年前開始關注社區團購,一直埋伏在幾個團長群觀察,我家也是多個團購平臺的用戶。兩年來,我的觀點一直是:社區團購翻不起大浪。沒怎麼寫這方面的文章,就是因為持這個觀點。社區團購的商業邏輯是成立的,「翻不起大浪」有三點意思:第一,平臺規模不會很大,缺乏「想像空間」,未來大概率是巨頭大平臺的一個頻道;第二,團長模式是過渡模式,未來是去團長化的。去團長化的團購,不就是另一個拼多多嗎?第三,社區團購的用戶是電商平臺的最後一批城市用戶,也是低淨值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