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著寶寶學走路,家長純粹是在「幫倒忙」,如何循著生長規律引導

2020-09-05 媛媽育兒日記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前日在樓下散步,看見一位老婆婆哄著小孫子學走路。

「寶兒,來,往奶奶這兒走,給你好吃的。」

小寶寶估計是剛學會站立,手扶著旁邊的牆不敢動,老婆婆看哄著沒用,心急之下乾脆雙手託住孩子的腋下,半拖著他向前走。

可沒幾分鐘孩子就累了,彎起小短腿再不肯往前走了,沒辦法,即便面有不悅,但老人只得放棄。

從言語中可知,也不怪她如此心急,鄰居家的孩子跟她孫子一樣都九個月大,現在已經可以溜達著玩了,但自家孫子連邁幾步都難。

但她不清楚的是,孩子學走路,腳下的每一步都需要用自己的雙腳探索。牽著寶寶學走路,家長純粹是在「幫倒忙」!

為何不建議牽著寶寶學走路?

大人將手架在寶寶的腋窩下,牽著他往前走,以為這樣能讓寶寶正確把握平衡,另一方面也是怕孩子摔倒。

這樣是不對的,成年人不能掌握孩子走路的節奏及力量,牽著走時若用力過猛,很可能會拉傷孩子的胳膊,嚴重時或導致脫臼。

而且這樣做,孩子走起路來會很彆扭,不利於他的身體感知。

長時間下來,學不會正確的走路姿勢不說,也會對大人產生依賴,到時就不願意自己走路了,可別好心辦壞事。

沒有孩子學不會走路,最好是自己探索

只要是健康的寶寶,學會走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根本無需家長過多幹預。

你只需給孩子提供一個舒適安全的鍛鍊環境,他們自己就能走會跳了,時候到了,進入該掌握這項技能的時候,他學習的速度將會超乎你預料。

不要同別家孩子比誰走得更早,正常的兒童發育中,所有孩子都是周歲左右學會走路的,早一點晚一點並不能代表什麼,畢竟每個人的發育速度不一。

想讓孩子早點學會走路,平常就不要總把他抱在懷裡,放在地上讓他們自己到處爬,盡興伸展四肢、煅煉身體。

運動能力、身處環境以及中樞神經系統發育,是影響孩子學會新運動技能的三個必要條件,沒到時候就是揠苗助長。

  • 身體運動能力:幼兒的雙腿力量能支撐他站立,且能長時間保持平衡。
  • 身處環境:有足夠的空間探索,有嘗試雙腳站立行走的機會。
  • 中樞神經系統發育:任何運動都需要在大腦的支配下進行。

因此,孩子都是先學會簡單的各種小動作,再組合成更複雜的動作系統,成為新動作。

只要滿足了前面說的三個條件,孩子必然能學會走路,否則無論大人怎麼教也是徒勞。

有人覺得學走路越早越好,早點鍛鍊就能讓他們走在別人家孩子前面,但這事真沒那麼重要,符合生長發育規律的才最好。

還有兩種錯誤的學步方式,家長要注意

1、用學步車

主要問題是不安全,不可否認,學步車確實幫了家長大忙,忙家務無暇看孩子時放在學步車裡,省心之餘,還能讓他學學怎麼走路。

但學步車隱患較大,孩子無法完全控制,如果到處亂走,可能會出現危險。

而且,學步車也不能讓孩子學會正確的走路姿勢,對脊椎的發育也不利,難以學習到正確的肌肉發力及平衡感。

2、學步帶

有的家長喜歡用學步帶拎著孩子學走路,以免長時間彎腰,可其實你根本輕鬆不下來。

而且,孩子被學步帶拎起,只有腳著地,也沒辦法正確控制身體的發力,走路姿勢會很奇怪。

再者,學步帶控制在家長的手中,他自己無法體會自由行走的樂趣,學走路也不會太積極。

那麼,如何循著生長規律科學引導孩子?

寶寶學習走路是分階段性的,4月齡就開始蓄力,從學會獨立坐起開始,從這時訓練大動作比較合適。

7個月時寶寶已經可以不藉助任何支撐自己坐起來了,並進階到爬行階段,這時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擁有可以自由爬行的安全環境,促進觸覺和認知發展。

到了8-10個月,寶寶的四肢在爬行中得到了足夠的煅煉,開始學習扶牆站立,如果寶寶不敢站起,就教他先學會蹲。

10-12個月,寶寶會扶著牆開始巡邏他的「領地」,此時要注意清理家中的物品,保證地面的光潔無障礙物,大件家具要固定好。

最好讓寶寶光著腳走路,這樣他更能很好地控制腿腳靈活性;

寫到最後

如果寶寶在沒有任何輔助的情況下,正式邁出獨立的第一步,恭喜你,這說明他已經學會走路了。

家長要多鼓勵,接下來只需要讓他繼續探索著前進,就會越走越穩的。不要怕寶寶摔倒,誰又不是在磕碰中長大的呢?偶爾失敗也能鍛鍊寶寶的心性,讓他更堅強。

二胎寶媽、營養師,為大家分享育兒生活中的心得;圖片皆源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另外,碼字不易,如有個別錯別字,請別介意哦~

相關焦點

  • 拽著寶寶雙手學走路,純粹是「幫倒忙」,遵循孩子生長規律是關鍵
    寶寶開始學走路,家長切忌盲目牽著寶寶雙手,可別好心辦壞事。相信很多的父母都希望寶寶趕緊長大,趕緊學會走路。這樣父母就不用天天抱著寶寶,當然也不會那麼累了,然而在寶寶學習走路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牽著寶寶的兩隻手,讓寶寶學習走路,其實這種行為是一種誤區。
  • 寶寶學走路,家長多數是在幫倒忙!正確學走路方式,這樣做!
    寶寶學步期,牽著寶寶學走路,純屬幫倒忙在公園或者小區,經常會看到家長牽著寶寶或者使用學步帶讓寶寶「學走路」,自己還累的腰酸背疼,過後還抱怨看孩子真累。牽著寶寶走路,容易形成寶寶錯誤的走路習慣,比如踮著腳走;牽著寶寶走路,容易對寶寶的骨骼造成損傷,大人不注意力道會導致寶寶胳膊骨折或脫臼 ;大人牽著寶寶走,不利於寶寶前庭平衡能力的發展;家長過多的幹預,容易讓寶寶的依賴性會更強。
  • 教寶寶學走路,又牽又扶純粹是幫倒忙,原來這麼多年家長都做錯了
    牽寶寶學走路釀成大禍其實生活中有不少的家長,會擔心孩子走路不穩、走的很慢,發生些磕碰的情況,不忍心就會牽著寶寶走,但雖然大人放慢了腳步,孩子也很難跟上。浙江的一位奶爸王先生,就在自己的家長用一隻手牽著寶貝女兒學習走路
  • 牽著寶寶學走路 竟然是錯的?
    一直以來,走路早似乎都被大家看作是寶寶大腦聰明、身體健壯的表現。如果寶寶稍晚點才開始學走路、走得不穩、老是不敢邁出步子……不僅家長擔心,各種關心也會撲面而來:  「你得多牽著寶寶走!多走幾回就會走了!」  「對啊!每個孩子都要爹媽牽著走才能學會走路的,你可不能偷這個懶!」
  • 牽著寶寶學走路,這樣做對嗎?
    你是怎樣教寶寶學走路的呢?攙著手臂?扶著腋下?還是把寶寶放學步車裡讓TA自己學?90%的爸爸媽媽,都曾牽著寶寶手學走路,但是這樣是正確的嗎?本期【好之屁屁課堂】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牽著寶寶走路的危害。如果牽著寶寶雙手學走路,不能及時訓練TA自己控制邁步的力氣,很容易讓寶寶養成錯誤的走路習慣,比如踮腳走。踮腳走不僅走路姿勢不美觀,而且很容易影響寶寶的足弓發育。
  • 牽著寶寶學走路,不僅費力對寶寶還不好,想正確學走路這點很重要
    牽著寶寶學走路並不好寶媽在教寶寶走路的手都會在寶寶前面,雙手牽著、扶著寶寶帶著向前走,這樣方法看似很簡單,也很有用,但只有經歷過的寶媽才知道,這樣彎著腰真的很累。然而除了腰酸背痛的辛苦,很多寶媽並不知道,牽著寶寶學走路,對寶寶來說也不好,可是說是費力不討好的一件事!首先,寶媽牽著寶寶學走路的時候,寶寶很容易踮腳走路,這樣就會養成不好的走路習慣。
  • 寶寶學走路不要牽手幫倒忙,全職寶媽教你用遊戲鼓勵寶寶邁開腿
    我家帥帥快12個月啦,從十一個開始我就輔助寶寶走路,用我的手牽著寶寶走路,後來查了很多資料才知道,這個動作一直影響著寶寶。所以我決定對娃放手,給他機會這6個你以為的幫忙輔助,其實是在幫倒忙應該這麼做:平時家長需要多給寶寶做腿部訓練,做到不幹預孩子自然生長的前提,認真觀察寶寶,少抱,多給孩子創造自己扶走的空間,如果孩子到了要走的時候而父母執意不讓走,容易使寶寶放棄走路的念頭,最後晚於正常走路時間好久
  • 寶寶學走路的2大誤區,90%的媽媽都做錯了
    經常會聽到有媽媽們在聊天的時候會問:你家寶寶幾歲會走路的啊?寶寶走路的早與晚,經常會成為媽媽間「攀比」的話題有的寶寶學走路早,有的寶寶學走路晚那麼到底寶寶多大開始學走路最合適呢?在寶寶背後扶著寶寶學走路不但對大人的腰不好,對寶寶其實也不好哦。例如:1、牽著走會讓寶寶產生依賴心理,一旦沒有了我們這個「拐杖」,寶寶就會失去探索的興趣。
  • 為什麼醫生都不建議牽著寶寶學走路?危害太多,別再讓無知害了娃
    可這樣放心讓寶寶自己學走路的家長並不多,他們喜歡牽著娃走路,時間久了,不由得仰天長嘆:哎呀,我的老腰!事實上,寶寶並不需要寶爸寶媽這樣累死累活地教他們走路,他們很聰明,自己就可以學會。牽著寶寶走路,不僅大人難受,對寶寶也有不少的壞處:家長牽著寶寶的胳膊走路,會使寶寶受到向上的牽拉,走路腳尖先著地,久而久之,就養成了踮腳走的走路習慣;同時,成人的步伐跟寶寶的步伐不一致,牽著走很容易出現寶寶跟不上大人的情況,導致寶寶摔跤,如果大人不注意牽拉力道,還會使寶寶手臂脫臼
  • 學步車對寶寶走路更有益?兒科醫生勸你別浪費錢,不安全還幫倒忙
    有不少家長認為學步車不但能夠解放父母的雙手,而且對孩子走路更有益,那麼這種說法真的正確嗎?其實不然。專業的兒科醫生就曾指出:學步車只是輔助孩子學習走路的一種工具,使用不恰當很可能給孩子的身體帶來嚴重的損傷,所以醫生也勸父母們別再浪費錢,學步車不但不安全,有時還會幫倒忙。
  • 寶寶學走路,新手爸媽方法不對,累得夠嗆還「幫倒忙」
    寶寶學走路,父母常出現的錯誤1、 牽著孩子一隻胳膊走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父母會牽著孩子的一隻胳膊,讓他們慢慢的練習走路,其實這樣的方法並不正確,不但父母累得腰酸背疼,而且也起不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幫孩子學走路,先看看有沒有達到條件其實每個寶寶學會走路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這主要是因為孩子身體發育的水平各有不同,因此父母幫助孩子練習走路,首先要看看他們有沒有達到條件。例如:身體的靈活度怎樣,能不能夠來回的轉移,可不可以扶住某個物體輕輕的站起,這些都代表孩子是否發育到可以練習學走路的成熟地步。
  • 別再牽著孩子手學走路,費力不討好
    幾乎在每一個廣場公園都可以這樣的畫面,90% 的爸爸媽媽肯定也都這樣牽著娃學過走路吧。但這些年我們認為的正確的幫助寶寶學走路的方式,不但對大人的腰不好,對寶寶其實也不好哦。123rf.com.cn 正版圖片庫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比觀察過國內外家長的帶娃方式,相比起國外家長對於孩子的「不管不顧」,國內的家長總是會對寶寶「過分關注」,包辦一切,從吃飯到穿衣,甚至是走路。
  • 你是不是也牽著寶寶學走路?原來這麼多年我們都做錯了,趕緊改吧
    大多數的爸爸媽媽在寶寶出生之後應該都會有幫助寶寶學習走路的經驗,但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的方法是否是正確的,其實很多爸爸媽媽用的方法多多少少都會出現一些錯誤,如果你用的方法不夠正確,不但對大人的腰不好,對寶寶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今天就給大家詳細的解釋一下為什麼牽著走對寶寶不好,並且給爸爸媽媽傳授一些正確的方法,幫助寶寶學會走路。
  • 還在牽著寶寶學走路?這樣不好,4招教你更快更好的學步方式!
    「寶寶學走路,你不扶著他,不教他,他怎麼學?」外公有些不理解。牽著寶寶的手,或者架起寶寶雙手教他們走路,是許多爸爸媽媽都做過的事情。這種固有的觀點是如此深入人心!但實際上,如果用這樣的方式去幫助寶寶,家長彎著腰不舒服不說,寶寶自身能力的發展也受到了限制。
  • 這才是寶寶學走路的最佳時期
    學走路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當寶寶的肢體運動日益增強,在經歷了抬頭、翻身、坐、爬行、站立之後,走路就成了寶寶成長發育中一項重要的肢體運動。寶寶學走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個寶寶學走路的時間都不盡相同,有的寶寶學走路時間會早一點,有的寶寶學走路的時間會晚一點,因此爸爸媽媽需要根據寶寶的自身發展情況而定。
  • 寶寶學走路,用錯方法等於幫倒忙,父母如何科學訓練寶寶
    一般寶寶是從9-15個月開始學走路,有些寶寶9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蠢蠢欲動,躍躍而試,有些寶寶比較謹慎15個月時才開始學走路。這都是個體差異化,父母們不必過於焦慮,只要在18個月前學會走路都是正常的。寶寶不宜過早進行走路訓練,他們的骨骼1歲的時候才發育好,如果過早進行走路的話,會導致骨骼變形,造成「O」形腿。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過早學走路且體重比較重的寶寶身上。
  • 如何教寶寶學走路?正確引導兒童學走路,長大擁有大長腿
    如果寶寶學步太晚,寶媽也不用擔心,只要進行合理的訓練,相信寶寶不久就能學會走路了,並且在訓練寶寶學步時,還要注意讓他穿著一雙舒適的學步鞋,好的學步鞋鞋底的1/3處帶有彎折部位,可以幫助寶寶走路時更好的起步,再加上輕盈的材質,寶寶學路更輕鬆。
  • 寶寶學走路最佳時機是幾個月?學步期的兩個誤區,很多家長都犯了
    在帶寶寶學走路的時候,你也可以嘗試等等,或許寶寶會給你驚喜呢!我家二寶剛開始學走路,其實就是自己學的。當時我在忙工作,有時他跟著哥哥一起玩耍,為了抓玩具,就不自覺站起來,慢慢扶著沙發往前走,再到自己能不用扶著走路,一切很自然的發生了。如果你不是焦慮型媽媽,也可以耐心等等。
  • 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聽聽專家怎麼說
    寶寶學走路,是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走路早甚至被看作是智商高的表現。寶寶稍微晚走一點或姿勢和別家寶寶不一樣,就會引發各種擔心!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寶寶走路的那些事兒~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NO!寶寶如果8個月不能獨坐,13個月不能獨站,16個月不能行走,家長就要注意及時就醫檢查了。
  • 這麼教寶寶學走路,可能會害了TA
    你是怎樣教寶寶學走路的呢?攙著手臂?扶著腋下?還是把寶寶放學步車裡讓TA自己學?90%的媽媽都曾牽著寶寶手學走路。但這種方式完全錯誤! 對寶寶可是有危害的哦!如果牽著寶寶雙手學走路,不能及時訓練TA自己控制邁步的力氣,很容易讓寶寶養成錯誤的走路習慣,比如踮腳走。踮腳走不僅走路姿勢不美觀,而且嚴重了很容易影響寶寶足弓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