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豆芽育兒記
寶寶學習走路是很重要的環節,很多寶媽希望寶寶更好學習走路,可謂是煞費苦心,然而錯誤地學習走路,不但寶媽自己很累,還會對寶寶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正確學習走路真的很重要。
牽著寶寶學走路並不好
寶媽在教寶寶走路的手都會在寶寶前面,雙手牽著、扶著寶寶帶著向前走,這樣方法看似很簡單,也很有用,但只有經歷過的寶媽才知道,這樣彎著腰真的很累。
然而除了腰酸背痛的辛苦,很多寶媽並不知道,牽著寶寶學走路,對寶寶來說也不好,可是說是費力不討好的一件事!
首先,寶媽牽著寶寶學走路的時候,寶寶很容易踮腳走路,這樣就會養成不好的走路習慣。
其次,寶媽牽著寶寶學走路的時候,雙手需要抓著寶寶的胳膊或者小手,如果用力稍有不對,寶寶的胳膊就會不舒服,用力過猛可能會出現骨折、脫臼的情況。
再次,寶媽在牽著寶寶學走路,寶寶在媽媽的幫助下,雖然可以很穩地往前走,長時間會影響寶寶平衡能力的發展。
最後,因為寶媽長時間牽著寶寶學習走路,寶寶對寶媽會有依賴,如果哪天寶媽放開手,寶寶會非常害怕,甚至沒有辦法自己邁開步。
那麼平時我們需要如何教寶寶學習走路,我們在教寶寶學習走路時都應該注意什麼?
寶寶學習走路的正確方式
如果寶媽想要讓寶寶正確學習走路,那麼一定要記住,先站立,後扶走,最後獨走。
寶媽讓寶寶練習走路之前,一定要確保寶寶可以站得很穩,剛開始可以扶著東西站立,到最後可以獨自站立。
等寶寶可站得很穩之後,寶媽在讓寶寶扶著東西邁步,比如扶著沙發,沿著沙發邊緣向前邁步,也可以扶著小椅子,讓寶寶推著椅子向前邁步,也就是扶走。
寶寶鍛鍊一陣陣扶走之後,寶媽可以開始讓寶寶開始獨行走,我們可以給遞給寶寶喜歡的玩具和食物,讓寶寶鬆開雙手,然後向前走。剛開始寶寶肯定因為走路不穩摔倒,寶媽不要著急,也不要因此氣餒,我們可以讓寶寶多多練習。
另外,我們常見的學步車、學步帶之類的,對寶寶身體多少會有影響,建議儘可能不要給寶寶使用。
然而在讓寶寶學習走路之前,有一點寶媽千萬要記住,那就是一定要給寶寶打好基礎,鍛鍊寶寶下肢力量。
下肢力量的重要性
寶寶學習走路的時候,需要寶寶下肢有力,如果下肢力量不夠,寶寶不但容易受傷,而且學習走路還會比較慢。所以為了讓寶寶下肢更有力,寶媽一定要讓寶寶多鍛鍊。
寶寶抬頭、翻身、坐臥、爬行等等最好一步一步進行,這樣不但會鍛鍊寶寶四肢的骨骼肌肉,鍛鍊四肢力量,還有利於寶寶的平衡感。
尤其是爬行、蹲起,寶媽一定要讓寶寶多加練習,平時多給寶寶自由活動的時間,引導寶寶鍛鍊爬行和蹲起。
比如我們可以讓寶寶鍛鍊蹲下撿玩具,或者用玩具引導寶寶爬行追逐等等,這些都可以鍛鍊寶寶的下肢力量。
小豆芽有話說
寶寶在學習走路的時候,寶媽千萬不要太心急,也不要太早讓寶寶學習走路,大部分寶寶在1歲左右可以開始學習走路,如果太早走路對寶寶骨骼發育並不好。
當然寶寶走路早晚,很大一部分還是取決於寶寶自己,有些寶寶小心謹慎學走路就會比較晚,有些寶寶好奇心比較重學走路就會比較早,寶媽這時候只要跟著寶寶的節奏就好。
今日話題:你們家的寶寶多大開始學習走路的?
關注小豆芽,小豆芽幫你輕鬆帶娃,少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