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個月開始學走路?如何訓練寶寶學走路?

2020-12-11 zhangyefang0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學走路

嬰兒動作發展的基本順序是:頭、肩、胳膊、腰、腿、腳,大概7、8個月的時候嬰兒可以坐起來,一旦能坐起來便開始爬行。但也有的嬰兒跳過爬行直接能扶東西站起來,從發育過程看,爬行並不是站立行走的前一個階段。

由扶著東西能夠站起來到能夠扶著東西走路的過渡比較快,大多數嬰兒在9-12個月開始邁出人生的第一步,1周歲後基本能單獨行走。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孩子1歲3個月還不能行走也沒有問題,但是1歲6個月還不能單獨行走,就需要接受診查,以及早確定原因。

寶寶學步期的發育情況

第一階段(十至十一個月):此階段是嬰兒開始學習走路的第一階段。當父母發現放手時嬰兒可以平穩站立時,他們可以開始嘗試走路!

第二階段(十二個月):蹲是現階段的重要發展過程。父母應注重寶寶站——蹲——站連貫動作的訓練,這樣做可以增加嬰兒腿部的肌肉力量,並可以訓練身體的協調度。

第三階段(超過十二個月):此時,嬰兒可以扶著東西走路,然後嬰兒必須學會放開手,可以走兩到三步。這個階段需要加強寶寶的平衡訓練。

第四階段(約13個月):此時,除了繼續訓練腿部的肌肉力量以及身體和眼睛的協調性之外,父母還應著重於訓練嬰兒適應不同地面的能力。

第五階段(13到15個月):嬰兒能夠很好地走路,對周圍事物的探索也逐漸增加。父母此時應該滿足他的好心,並使其朝著積極的方向發展。

寶寶學走路的好處

一些父母認為爬行對於嬰兒來說是很自然的事情。不注意創造條件讓寶寶早點學爬和多爬,甚至覺得不會爬就直接走也沒關係,其實這對寶寶來說是其成長路上的一大遺憾。

1.改善平衡與協調功能

爬行時,嬰兒必須抬起頭和脖子,將胸部和腹部抬離地面,並使用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這不僅使手,腳,胸部,腹部,背部,手臂和腿部的肌肉逐漸發育,而且爬行是一種全身運動。它必須依靠手和腳運動的協調才能快速,順利地攀爬,這也使嬰兒的身體平衡和協調功能得到改善,從而為將來的站立,行走和跳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刺激大腦變得更聰明

嬰兒學會走路後,它會擴大視野和接觸範圍,通過使用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覺來刺激大腦,並促進各個方面的協調,這對於大腦的發育具有重要意義。以及智力的發展。

3.嬰兒多吃多睡

走路還會增加嬰兒的新陳代謝水平,從而有助於身體的生長發育。對於嬰兒來說,走路是一項艱巨的運動。它消耗大量能量。這種活動消耗的能量是坐著和躺下的兩倍。隨著身體能量消耗的增加,嬰兒會吃得更多,睡得更香,並且身體會更快,更強壯。

嬰兒走路前的準備

寶寶學走路之前要準備的工作

1.準備一個安全的家庭環境

家中凡是寶寶練習走路能夠到的地方都要加強防護措施。

首先檢查桌椅是否有尖角,布置是否整齊,並應留有足夠的空間供嬰兒練習走路。

其次,請檢查門窗,因為嬰兒在練習走路時經常會走路門把手。為防止兒童被門縫夾住,最好使用門防夾墊,以免發生危險。如果窗戶是嬰兒可以夠到的地方,最好有防護圍欄。窗簾不要選有簾繩的,以免發生可能導致嬰兒脖子窒息的事故。

家中的電源插座要遠離孩子,或者可以給它們套上塑料殼,寶寶的好奇心很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

寶寶剛學走路的時候容易摔倒父母也可以夠買一個護頭枕給寶寶帶上,以免摔倒頭部。寶寶摔倒會習慣性後仰,容易摔傷後腦勺,所以這款神器必不可少!

2.提供物質條件以幫助步行

好的設備可以讓寶寶學會走路而不會分心。首先,孩子應該穿合適的尿布。最好有褲襠的設計,要舒服、貼身、乾爽,側面的彈力要好,有足夠的拉伸度。其次是選擇合適的鞋子,最好是稍大一點,因為寶寶長得很快,此外鞋底要適當軟一些。

3.衣服必須合身

太大的衣服很容易擋住嬰兒的視線,此外,可能會絆倒嬰兒,只需為嬰兒穿緊身的衣服即可。

4.營養應該全面

給兒童添加更多富含鈣和蛋白質的食物,此外還要多曬太陽促進骨骼發育,身體健康的孩子才更有活力。

如何訓練寶寶學走路?

第一階段:

父母可以多讓寶寶在自己的腿上蹦蹦,扶著他在腿上、床上或者沙發上走幾步,尋找一下走路的姿勢感覺。

第二階段:

幫助寶寶練習蹲起的動作,最好通過做遊戲的方式練習,有時寶寶自己丟東西在地上就讓他自己撿起來,既可以培養他不亂丟的習慣又可以練習蹲起的動作。

第三階段:

父母分開站和寶寶玩遊戲,讓他從爸爸那裡走到媽媽這裡,多給寶寶鼓勵和信心。

第四階段:

住樓房的父母可以讓寶寶學著自己爬樓梯,或者在家裡讓寶寶來回上下自己的小椅子做上下的動作練習。

第五階段:

讓寶寶走斜坡,可以帶他到公園的有坡地的地方走一走,但是傾斜度不能太大,而且父母最好還要提供一些支撐,防止寶寶滑下來,這樣的練習可以進一步鍛鍊寶寶的腿部肌肉。

這五個階段的練習是依據寶寶的不同發展階段而定,家長要依據自己寶寶的發展狀況採取適當的方法。

學走路是每個寶寶的必經階段,寶寶從呱呱落地,會爬到會走路,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父母要有耐心陪伴他們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學走路如何階段式訓練
    寶寶出生後,爸爸媽媽有沒有幻想著有一天寶寶會喊著「爸爸」、「媽媽」,然後向你奔跑過來,撲在你的身上?這樣的場景,想想也會覺得幸福。不過,寶寶學走路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爸爸媽媽需要給寶寶階段式的訓練。那麼,究竟如何教寶寶學走路呢?
  • 寶寶幾個月開始學走路?過早走路並不好,這些走路知識爸媽要了解
    孩子學走路,一般會經歷這樣的步驟:扶雙手可以邁步——扶欄可以走來走去——扶一手可以走——開始走1-2步——獨走幾步較穩——獨自走路。爸爸媽媽們要有耐心,等待著寶寶成長,放平心態,你會發現,孩子一旦開始走路,速度是相當驚人的。
  • 寶寶學走路,用錯方法等於幫倒忙,父母如何科學訓練寶寶
    一般寶寶是從9-15個月開始學走路,有些寶寶9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蠢蠢欲動,躍躍而試,有些寶寶比較謹慎15個月時才開始學走路。這都是個體差異化,父母們不必過於焦慮,只要在18個月前學會走路都是正常的。寶寶不宜過早進行走路訓練,他們的骨骼1歲的時候才發育好,如果過早進行走路的話,會導致骨骼變形,造成「O」形腿。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過早學走路且體重比較重的寶寶身上。
  • 如何教寶寶學走路?正確引導兒童學走路,長大擁有大長腿
    隨著生長期的增長,寶寶每天都會給寶媽許多新驚喜,像第一次牙牙學語、學翻身、學走路等,這些特殊的時刻,總會讓寶媽們歡喜不已。寶寶成長中,一點點的身體變化,不僅說明寶寶的發育很健康,還關係著他未來的成長發育問題。所以當寶寶在某個階段學東西時,寶媽要及時關注寶寶的學習情況,並做輔助讓寶寶學習更快。
  • 寶寶學走路那些事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給大家介紹過寶寶學走路的安全措施,很多心急的爸爸媽媽也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給寶寶買了學步車,讓寶寶儘早學會走路。殊不知,過早使用學步車學走路,反而會學得更慢哦!使用學步車到處跑來跑去,很容易在爸媽看不到的地方磕磕碰碰,一旦碰到椅子、茶几等障礙物時,很容易「人仰車翻」,如果寶寶頭先著地很容易有致命危險。而且寶寶活動範圍擴大,他們有機會接觸到危險品,這樣寶寶的危險係數也增加不少哦!  2.不利於生長發育  寶寶9個月開始學走路,這個階段的寶寶骨骼中含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正是身體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
  • 牽著寶寶學走路,不僅費力對寶寶還不好,想正確學走路這點很重要
    然而除了腰酸背痛的辛苦,很多寶媽並不知道,牽著寶寶學走路,對寶寶來說也不好,可是說是費力不討好的一件事!首先,寶媽牽著寶寶學走路的時候,寶寶很容易踮腳走路,這樣就會養成不好的走路習慣。其次,寶媽牽著寶寶學走路的時候,雙手需要抓著寶寶的胳膊或者小手,如果用力稍有不對,寶寶的胳膊就會不舒服,用力過猛可能會出現骨折、脫臼的情況。再次,寶媽在牽著寶寶學走路,寶寶在媽媽的幫助下,雖然可以很穩地往前走,長時間會影響寶寶平衡能力的發展。
  • 寶寶學走路,何時開始進行階段訓練?三種方式引導,輕鬆學走路
    但是很多家長不清楚,他們只是覺得,寶寶越早學會走路就意味著寶寶越聰明,於是直接繞過了之前的階段,強行幫寶寶學走路,這就是「拔苗助長」。要知道,寶寶的爬行期只有短短七八個月,如果在最開始的時候沒有助推寶寶學會爬行,就相當於浪費了很多時間。
  • 牽著寶寶學走路,這樣做對嗎?
    你是怎樣教寶寶學走路的呢?攙著手臂?扶著腋下?還是把寶寶放學步車裡讓TA自己學?90%的爸爸媽媽,都曾牽著寶寶手學走路,但是這樣是正確的嗎?本期【好之屁屁課堂】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牽著寶寶走路的危害。如果牽著寶寶雙手學走路,不能及時訓練TA自己控制邁步的力氣,很容易讓寶寶養成錯誤的走路習慣,比如踮腳走。踮腳走不僅走路姿勢不美觀,而且很容易影響寶寶的足弓發育。
  • 寶寶一歲了,怎麼教他學走路呢?
    民間有一句話叫做:三翻六坐八爬九扶立周會走,但很少有寶寶能在這麼準確的時間裡學會這些能力,大部分寶寶學走路都是在9~18個月之間,每個寶寶的個人情況不同,有的寶寶在九個月左右就可能要學著走路了,但也有的孩子在將近一歲半左右才開始學會走路,所以孩子學走路和學說話一樣,有的孩子走的早,有的孩子走得晚,因此家長們都不要過於擔憂。
  • 寶寶學走路總是摔跟頭,7個月-2歲寶寶學走路這些誤區你要知道!
    寶寶學走路總是摔跟頭,可能跟日常訓練方式有關,孩子一怕被「揠苗助長」教走路,二怕後腦勺著地撞壞頭部。可可出生第10個多月了,從小大動作發育比較好的她,超級愛動,真的是屬於那種一分鐘閒不下來的那種寶寶,不是在爬就是在爬著走的路上,一分鐘不看著就會闖禍。
  • 寶寶學走路最佳時機是幾個月?學步期的兩個誤區,很多家長都犯了
    到了二寶這裡,我並沒有這樣做,一切都是他自己學的,而且比大寶要更早一些。不知道你家寶寶多大開始學走路的?寶寶多大學走路最好?其實,每個個體不同,孩子學走路的時間也有區別,《年糕媽媽輕鬆育兒百科》中提到:一般寶寶9~15個月開始學走路,都是正常的。學會走路6個月後,大部分寶寶就能走的很好了。有些寶寶天生是「冒險家」,他們不怕摔跤、勇於嘗試,很早就開始學走路了。
  • 這才是寶寶學走路的最佳時期
    學走路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當寶寶的肢體運動日益增強,在經歷了抬頭、翻身、坐、爬行、站立之後,走路就成了寶寶成長發育中一項重要的肢體運動。寶寶學走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個寶寶學走路的時間都不盡相同,有的寶寶學走路時間會早一點,有的寶寶學走路的時間會晚一點,因此爸爸媽媽需要根據寶寶的自身發展情況而定。
  • 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聽聽專家怎麼說
    寶寶學走路,是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走路早甚至被看作是智商高的表現。寶寶稍微晚走一點或姿勢和別家寶寶不一樣,就會引發各種擔心!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寶寶走路的那些事兒~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NO!每個寶寶的生長節奏都不一樣就像有的寶寶出牙晚、說話晚而有的會相對早一點學走路這件事,也是一樣!什麼情況要提高警惕?
  • 寶寶學走路搖搖晃晃像「醉漢」,孩子走路不穩當,媽媽莫心急
    ,表妹一個同事家的寶寶九個月就已經健步如飛了,一問才知道,是同事早早就開始訓練寶寶走路。第三階段是12個月以上,經過前兩個階段的訓練和成長發育,寶寶在這個階段已經能夠扶著東西走的不錯了,寶媽正在這個階段應該開始訓練寶寶不扶東西走一兩步了。
  • 寶寶開始學走路,有些問題你必須知道!
    寶寶走路太早好嗎? 10個月左右開始,一般寶寶就會有嘗試走路的強烈願望,這是寶寶學走路的黃金時間,家長應該好好把握這個時期,幫助寶寶順利學會走路。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寶寶在10個月到1歲半左右開始學走路都屬於正常,因為有的寶寶運動功能的發育可能比以上規律稍早些或稍晚些,所以,家長不必過於糾結孩子到底從多大開始學步。但是大部分專家認為寶寶不要過早地學走路。因為嬰兒時期的生理特點,骨骼中的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容易變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整。
  • 這麼教寶寶學走路,可能會害了TA
    你是怎樣教寶寶學走路的呢?攙著手臂?扶著腋下?還是把寶寶放學步車裡讓TA自己學?90%的媽媽都曾牽著寶寶手學走路。但這種方式完全錯誤! 對寶寶可是有危害的哦!如果牽著寶寶雙手學走路,不能及時訓練TA自己控制邁步的力氣,很容易讓寶寶養成錯誤的走路習慣,比如踮腳走。踮腳走不僅走路姿勢不美觀,而且嚴重了很容易影響寶寶足弓的發育。
  • 學步車能幫寶寶學走路嗎?訓練寶寶走路,這4個方法才有用
    家長給寶寶使用學步車,初衷是幫助寶寶學走路,但是研究表明,使用學步車對學會走路的幫助效果不大,並且學步車還會對寶寶身體發育造成不利影響。經調查發現,將寶寶放入學步車之後,寶寶不需要自己控制平衡也不會摔倒,這樣不利於寶寶練習走路和控制平衡。
  • 寶寶學走路的原則和環境
    1歲多的寶寶,開始蹣跚學步了,作為父母,除了鼓勵加油之外,最重要的是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安全的走路環境,助寶寶一臂之力。寶寶學走路的原則   注意時機  學走路是一種很自然的過程。隨著寶寶肢體運動能力的日益增強,在經歷翻身、坐、爬、站之後,走路就被提到日程上來。  每個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時間都不相同,甚至可能出現較大的差距。因此,學走路並沒有所謂最適當的時機,必須視自身的發展狀況而定。這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般來說,寶寶在11~14個月時開始學走路。如果在11個月以前就有學走路的意願,也不會有太大影響。只要寶寶在1歲6個月之前能獨立走路,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 寶寶學走路需要注意的問題
    當寶寶開始蹣蹣跚跚地學習走路了,爸爸媽媽在充分享受寶寶的成長帶來的這份驚喜的同時,也要注意以下三大問題:注意時機學走路是一種很自然的過程,隨著寶寶肢體運動能力的日益增強,在經歷翻身、坐、爬、站之後,走路就被提到日程上來了。每個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時間都不同,甚至可能出現較大的差距。
  • 寶寶多大學走路?7種親子遊戲讓寶寶輕鬆學會走路
    學習走路是寶寶1歲半之前的一項重要發展指標,寶寶學走路的大致時間段如何劃分?寶寶學習走路的階段,家長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寶寶什麼時候開始學走路?嬰兒動作發展的基本順序是:頭、肩、胳膊、腰、腿、腳,大概7、8個月的時候嬰兒可以坐起來,一旦能坐起來便開始爬行。大多數嬰兒在9-12個月開始邁出人生的第一步,1周歲後基本能單獨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