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幾個月開始學走路?過早走路並不好,這些走路知識爸媽要了解

2020-12-12 凝媽悟語

有媽媽提問說:我家寶寶馬上十四個月了,還不怎麼會走路,鄰居家的寶寶剛12個月就走得很好!多大的寶寶學走路比較好?要讓寶寶學會走路,爸爸媽媽們應該做什麼工作,有什麼注意事項呢?

雖然寶寶會走路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一旦看到寶寶落後於其他孩子,爸爸媽媽們難免會有些焦慮。關心寶寶的大動作發展,很有必要,但是如果採用不正確的方式「強迫」孩子走路,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發育。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學走路

「三翻、六坐、八爬、周會走」這是最經典的嬰兒成長規律,不過,每個孩子的發展順序也不會完全一樣,存在個體差異,首先要明確這一個問題,不要刻意和其他孩子比較,把自己的焦慮情緒傳遞給孩子。

美國兒科學會指出,孩子在9-18個月開始獨立行走都屬於正常。育嬰師培訓教材中總結了嬰兒大動作發展的規律,85%的孩子符合下列規律:2個月會抬頭、4個月會翻身、6個月會坐、8個月會爬、10個月會站、12個月會走。

孩子學走路,一般會經歷這樣的步驟:

扶雙手可以邁步——扶欄可以走來走去——扶一手可以走——開始走1-2步——獨走幾步較穩——獨自走路。

爸爸媽媽們要有耐心,等待著寶寶成長,放平心態,你會發現,孩子一旦開始走路,速度是相當驚人的。有時候孩子前一天才剛剛會扶著走一兩步,第二天就能自己獨走了,給你一個大大的驚喜。

橙寶大約從8個月開始學站、學邁步,到1歲10幾天正式學會走路。之後發展得特別快,幾乎一周一個樣,從自己會走到走得很穩,大約花了1周的時間。又過了一周,走路速度越來越快,幾乎要跑起來。

寶寶早走路好嗎

有朋友認為孩子早走路好,能代表孩子發育得好,還會成為炫耀的資本。如果順其自然,孩子早走路,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孩子的發育還沒有跟上進度,就「拔苗助長」,試圖讓孩子早走路,就會影響孩子的發育。

湖南省兒童醫院的劉華醫生解釋說:

寶寶骨組織中含膠質多、鈣質少,骨質比較柔弱,容易受外力的影響而變形;在寶寶肌肉組織中,肌纖維細軟,含水分多,肌肉組 織比較嬌嫩,肌力較弱。寶寶太早練習走路,雙腿過早負重,容易使雙腿彎曲和變形,從而增加 「X」形腿和「O」形腿的發生概率,影響寶寶以後的生長發育和體形。寶寶出生後視力發育尚不健全,過早學走路,寶寶因看不清較遠的景物,要努力調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來注視景物,這樣會對寶寶嬌嫩的眼睛產生疲勞損害,時間長了則可能損傷視力,導致近視。

所以,爸爸媽媽們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按照寶寶的正常發展順序,在寶寶發出要走的信號時,再幫助寶寶學走路,且不可貪早,一不小心踩了「坑」。

寶寶要走路的信號

爬得飛快寶寶在走路之前首先會爬行,當爬行自如的時候,說明他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已經發展得不錯,為站立行走做好了準備。當發現寶寶爬行時,特別喜歡滾來滾去的,爬得飛快,就說明寶寶已經為走做了充分的準備。有的寶寶不會爬就會走,也不用擔心,只要寶寶能夠使用手腿配合移動,就完全沒問題。

爬樓梯用雙手寶寶很喜歡爬樓梯,開始是大人扶著寶寶用兩腳交替爬樓梯,寶寶還沒有能力自己用手爬。當寶寶能夠用雙手扶著向上爬樓梯的時候,說明寶寶的手腳協調能力已經足夠強大,為行走打好了基礎。

螃蟹走寶寶能扶著欄杆站起來,並且做出橫著走的姿勢,先邁一隻腳,另一隻腳隨後跟上,開始在地上挪步,這說明寶寶正在為自己向前行走做準備。多給寶寶提供這樣的機會,寶寶走路會更加順利。

寶寶學走路,父母做什麼

給寶寶準備一雙合適的鞋子當寶寶已經表達了要走的願望,父母就要給寶寶準備一雙合適的鞋子。鞋底帶有顆粒狀或者半圓球狀凹凸底紋設計,起到防滑的作用,而且要有一定的彈性,防止被硬物墊疼。鞋子的碼數稍微大半個碼,便於寶寶的腳趾自由使勁。鞋幫要高過寶寶的腳踝,並且有一定的硬度,防止寶寶受傷。

注意家居環境安全將寶寶走路的區域進行清理,把玩具、小顆粒、容易碎的物品全部收走,給寶寶提供一個安全空曠的空間,防止受傷。寶寶開始走路容易摔倒,可以讓寶寶在床上練習走,摔倒也不可怕。等寶寶能走幾步了,再讓寶寶在地上行走。地面上可以鋪上軟硬適中的墊子,而且固定牢靠,保護寶寶安全。

鼓勵寶寶走路寶寶學走路,要順其自然,注意觀察寶寶要走路的信號,及時提供幫助,讓寶寶有機會自己學會走路。

1、學站:當寶寶有站的欲望時,扶著寶寶站在床上,然後撒手,讓寶寶獨佔片刻。和寶寶進行親密擁抱,鼓勵他站立的能力。

2、學挪步:當寶寶有走路欲望的時候,讓寶寶扶著欄杆或者扶著牆面,練習邁步。有輔助物可以給寶寶一定的膽量。寶寶首先會學會挪步,然後有向前走的願望。

3、學邁步:爸爸媽媽站在寶寶對面,離寶寶幾米遠,用玩具逗引寶寶,吸引寶寶向前走。寶寶會因為想要爸爸媽媽抱或者想要玩具,忘記恐懼,向前邁步。寶寶可能會半途而廢,鼓勵寶寶,堅持嘗試。

4、學走:當寶寶想自己走的時候,可以將一條圍巾拴在寶寶的腋下,讓寶寶解放雙手,自己保持平衡。爸爸媽媽在寶寶的後面拽好圍巾,保護寶寶,防止摔倒。等寶寶走路熟練之後,慢慢放鬆圍巾,讓寶寶靠自己的平衡力走路,寶寶會逐漸忘記恐懼,做到大膽向前走。

也可以給寶寶準備一個學步推車,讓寶寶推著走,但一定找重量較大的推車,寶寶可以推著慢慢走,對於重量較輕的推車,容易讓寶寶摔倒。

5、獨走:當寶寶走穩當以後,爸爸媽媽不需要再給寶寶拴圍巾保護寶寶,只要在後面跟好寶寶,隨時處理突發狀況。

大多數寶寶從能夠站直到獨立行走,需要經過大約1000小時的練習,所以爸爸媽媽們靜心以待,寶寶經過不斷地練習,自然會學會走路。

寶寶學走路少踩「坑」

牽著手走路有的爸爸媽媽喜歡牽著寶寶的手走路,或者將手扶在寶寶的腋下,幫助寶寶走路,這些方式,如果操作不當,就容易發生危險。

在寶寶還沒有做好準備的時候,強行牽著寶寶的手學走路,如果寶寶出現側翻摔倒,爸爸媽媽下意識地使勁一拉,容易造成寶寶手肘脫位。

扶在寶寶的腋下讓寶寶學走路,容易讓寶寶形成錯誤的走路習慣。爸爸媽媽身材比較高,彎著腰扶著寶寶,會感到不舒服,當抬高身體的時候,寶寶的腳後跟就會提高,寶寶容易養成踮著腳走的習慣。

使用旋轉式學步車Dr.魏說,使用學步車讓寶寶學走路,實際上是讓寶寶學會了使用學步車的技能,而沒有掌握走路的技能

美國有研究表明,使用學步車的寶寶通常會比不使用的寶寶晚走路至少一個半月。

將寶寶放入學步車,寶寶的身體和大腦並沒有主動動起來,只是被拖著走,寶寶經常會飄起腳在裡面滑行。長期使用學步車,寶寶產生依賴心理,鍛鍊自己能力的意識被削弱,反而會耽誤學習走路。

如果寶寶的身高比學步車矮,還容易出現踮著腳走路的現象。學步車也容易發生危險,使嬰兒在學步時摔倒受傷。所以不要給孩子使用旋轉式學步車。

使用學步繩還有的媽媽會使用學步繩,朋友也送給我一個。我在使用過程中發現,學步繩無法將寶寶安全固定。寶寶開始學走路時很容易摔倒,學步繩不能起到防止寶寶摔倒的作用,形同虛設,所以建議爸爸媽媽們不要寄希望於學步繩。

這些情況要當心

如果發現寶寶2歲左右還遲遲不會走路,或者勉強會走路,步態不穩定、走路時一高一低的,或者像鴨子一樣搖擺,容易摔跤,這時一定要及時去看醫生。不要誤以為是兩條腿不一樣長,可能是髖關節脫位或者缺乏造成的,要注意檢查髖關節。

侄女就是這種情況,1雖多走路時一瘸一拐的,到醫院測量腿長,發現沒有問題。後來到了省城大醫院才發現是沒有髖關節,在2歲時做了髖關節手術,在8歲時拆除鋼釘,後續沒有不良影響。

寶寶學走路是成長的重要階段,也是一個自然發育的過程,破繭成蝶需要慢慢等待,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操之過急,給寶寶更多的支持和鼓勵,保證寶寶的安全,和寶寶一起享受這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吧!

你家寶寶是多大學會走路的?有什麼好的方法嗎?

#0-3歲育兒經#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相關焦點

  • 寶寶幾個月學走路最好?爸媽注意這些信號,做好準備少踩「坑」
    導讀:寶寶幾個月學走路最好?爸媽注意這些信號,做好準備少踩「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幾個月學走路最好?爸媽注意這些信號,做好準備少踩「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越早開始走路"智商越高嗎?"關於寶寶學走路,爸媽一定要看
    可是等到寶寶一歲了甚至一歲半了,咦,怎麼還不開始走路呀?這可是急死我們了,買了學步車,寶寶也不會用,腿沒有絲毫可以走的跡象。這可怎麼辦?難道是孩子缺鈣還是智商發育不良?我們很擔心,那麼關於孩子走路,今天我們結合兒童康復學來具體地說一說。
  • 寶寶走路過早會影響腿的正常發育,那麼寶寶多大走路最好?
    作者:寶寶知道 火夕夜前幾天在我一篇文章的評論下,有位寶媽說自己的孩子八個月就會走了,寶媽覺得這是個很自豪的事,比別的孩子早了好幾個月。有一句俗語這樣說「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孩子過早的站立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 寶寶幾個月開始學走路?如何訓練寶寶學走路?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學走路嬰兒動作發展的基本順序是:頭、肩、胳膊、腰、腿、腳,大概7、8個月的時候嬰兒可以坐起來,一旦能坐起來便開始爬行。但也有的嬰兒跳過爬行直接能扶東西站起來,從發育過程看,爬行並不是站立行走的前一個階段。
  •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學走路?媽媽注意,過早過晚都不好
    寶寶通常在10個月後開始能扶著家具,凳子能站立,慢慢的能走兩步,接著發展到可以鬆開手走幾步,在1周後骨骼發育更完善了,這時候可以正式教寶寶走路了。如果寶寶還沒有到達學走路的年齡,而且本身也缺乏走路的意願,那就不能強迫寶寶去學走路,否則很可能對肢體發育產生不良影響。
  • 寶寶走路時間早晚,能判斷孩子智商高低?你家寶寶多大開始走路?
    寶寶學會走路的時間越早,寶寶就越聰明嗎?其實這兩個因素聯繫並不大。孩子與孩子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他們學會走路都是有一定的規律的。爸爸媽媽可千萬不要打破孩子的這個規矩,不要強迫自己的孩子去學走路,因為孩子學會走路的時間越早並不意味著孩子月越聰明,反而寶寶過早的學習走路,會對寶寶造成傷害。
  • 寶寶一歲了,怎麼教他學走路呢?
    民間有一句話叫做:三翻六坐八爬九扶立周會走,但很少有寶寶能在這麼準確的時間裡學會這些能力,大部分寶寶學走路都是在9~18個月之間,每個寶寶的個人情況不同,有的寶寶在九個月左右就可能要學著走路了,但也有的孩子在將近一歲半左右才開始學會走路,所以孩子學走路和學說話一樣,有的孩子走的早,有的孩子走得晚,因此家長們都不要過於擔憂。
  • 寶寶開始學走路,有些問題你必須知道!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寶寶在10個月到1歲半左右開始學走路都屬於正常,因為有的寶寶運動功能的發育可能比以上規律稍早些或稍晚些,所以,家長不必過於糾結孩子到底從多大開始學步。但是大部分專家認為寶寶不要過早地學走路。因為嬰兒時期的生理特點,骨骼中的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容易變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發育還不完整。
  • 寶寶走路晚=智商低?家長存在這些誤區,你家寶寶幾歲會走路?
    03其實,孩子走路晚不代表著智商低,相反的是,寶寶過早走路會有一些不好的影響▼ 會影響寶寶的腿型和步態因為寶寶骨骼發育可能還未完全,過早的學會走路會讓寶寶的腿承受過大的壓力足弓還比較稚嫩的時候讓寶寶學會走路,會讓足弓承受身體的重量而導致這個「弓」被壓直,也就是出現了扁平足,影響寶寶走路的同時也造成了走路姿勢的不美觀。▼ 會影響寶寶的身高過早的學走路會影響到寶寶脊柱的發育,從而引發脊柱發生彎曲變形,這會逐漸影響到孩子以後的身高發育。
  • 一歲不會走路?別把寶寶想得那麼強大,太早走路並不好
    導讀:一歲不會走路?別把寶寶想的那麼強大,太早走路並不好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歲不會走路?別把寶寶想得那麼強大,太早走路並不好!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幾個月才能學走路?「走太早」有哪些壞處?新手媽媽須知
    但其實寶寶在不同階段,發育情況也因人而異。不同年齡的寶寶,應該怎麼學走路呢?過早學習走路很多家長認為寶寶學習走路越早越好,這樣說明寶寶身體健康,發育的比別的孩子好。但寶寶年齡越小,骨骼中的鈣含量少,寶寶腿部壓力過大,走路時就會導致腿部變形,出現O型腿的情況。
  • 從走路早晚決定孩子智商高低?你家寶寶多大才開始走路
    看著小寶寶,從無力翻身,到四處亂爬,再到蹣跚學步,是一個令爸媽興奮不已的過程。但朋友小徐近日發信息來說,真替寶寶擔心,因為隔壁家1歲的孩子明明已經獨自走路了,聽說走路早,智商一定高,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
  •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走路才正常?寶寶走路晚怎麼辦?
    孩子開口晚,家長要怎麼引導?連結奉上,有興趣的爸爸媽媽們可以了解一下今天,我們要來揭秘一下寶寶為什麼走路晚?以及對寶寶有什麼影響?以及爸爸媽媽該如何正確的引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大部分的家長都希望寶寶儘早學會走路,這種急切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做每一件事都要循序漸進,一步登天只存在於神話世界裡。寶寶們學會走路之前,首先學的就是坐、爬、站。
  • 寶寶走路的這個小動作,家長千萬要注意
    寶寶過了1周歲,媽媽們見面問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你家寶寶會走了嗎?孩子學走路是個大問題,最近有寶媽在後臺留言問奔哥:「寶寶一歲三個月了,在學走路,剛開始的時候還是很正常的,可是最近發現他走路有點踮腳,是否要帶去醫院做檢查?
  • 寶寶走路早晚代表著智商高低?你家孩子多大會走路的?
    貌似從寶寶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媽媽們就義無反顧地踏上了與三姑六婆、小區大媽鬥智鬥勇的勵志徵程。這不,媽媽們就帶著寶寶去小區裡溜達一會兒的功夫,一場成長大賽悄然拉開了序幕......唉呀呀,你家孩子都1歲多了吧,怎麼還成天抱在手上?隔壁老王家的孩子9個月大就開始走路咯~聽說走路早的寶寶比較聰明,走路比較晚的就...要不給你家孩子補補鈣吧!
  • 寶寶用學步帶學走路 好不好
    現在很多準媽媽都會給寶寶買學步帶,用它繫著寶寶,讓寶寶站著走路,自己用後面兩條帶子控制寶寶,這樣可以讓寶寶不摔倒,但是用學步帶幫寶寶學習走路對寶寶好不好呢?
  • 注意這些,寶寶才能更好的邁出「人生一步」!寶寶學走路的禁忌
    寶寶開始走路,才算是真正的邁出「人生」的一大步。每個爸爸媽媽都或多或少在寶寶走路這個事兒上或糾結或焦慮或不知所措。很多時候寶寶走路就如同寶寶喝水吃飯一樣,自然而然的會發生。那麼在寶寶學走路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的學會引導,等待邁出那一步的激動時刻就好。
  • 寶寶早學走路更聰明嗎?爸媽別再被騙了,學步不能過早也不能晚
    前言:寶寶出生以後,每一次變化都給爸爸媽媽帶來很多驚喜,新手爸媽們應該時時刻刻關注寶寶發育的每一個節點,每一個階段都有特定的身體特徵變化,過早或過晚對寶寶都會有不利的影響,學習走路可謂至關重要,這是寶寶從「爬行動物」變成獨立行走的小人物的過程。
  • 寶寶走路早晚與智商掛鈎?寶媽別再上當了,過早走路不是好事
    前幾天,看到小區裡溜娃的家長們在一起討論孩子走路的事情,想必這也是很多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孩子從呱呱落地的小嬰兒,成長為一個能跑,能跳,能獨立思考的人,要經歷很多個成長階段,而走路就是很重要的一項大運動。
  • 寶寶過早走路真的好嗎?
    今天,我的公公說老家和小葡萄一樣大的寶寶都可以走路,看來小葡萄很缺少鍛鍊。我說:爸不用擔心她現在正在通過爬行鍛鍊腿部肌肉,很快她就會走了。其實,寶寶學會走路,大人不需要擔心,18個月以內的寶寶學會走路都是很正常的,如果超過18個月了,那麼就要到醫院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