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寶寶知道 火夕夜
前幾天在我一篇文章的評論下,有位寶媽說自己的孩子八個月就會走了,寶媽覺得這是個很自豪的事,比別的孩子早了好幾個月。有一句俗語這樣說「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孩子過早的站立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孩子過早的學會走路,上身的重量會增加下肢的負擔,進而使孩子的脊柱和下肢變形,會使孩子形成O型腿、X型腿。這是很難在後期矯正的,會影響孩子的外在形象。
孩子走路不應過早,那什麼時候站立最好呢?
9-11個月的寶寶應該坐的比較穩也學會爬了,在這個時候可以適當的增加輔食,從稀飯到粘稠的粥,從肉末到小塊碎肉;這個階段的寶寶能夠學習站立,可以扶著東西自己站一會,但是時間不要太久,每次5-8分鐘,一天站了兩三次就行。
當寶寶12個月時,可以訓練寶寶蹲著然後站起來這一連貫動作。蹲站可以增強寶寶腿部力量,為以後走路打下基礎。
當寶寶一歲時就可以練習走路了,但每次聯繫的時間不要太長,控制在十分鐘左右就好,距離也不用太遠。家長要陪護在寶寶周圍,因為寶寶還控制不好平衡,防止寶寶摔著。
寶寶剛學走路時,一定要穿合適的鞋。寶寶剛開始走路,為了讓身體保持平衡,雙腿會彎曲並岔開,雙腳腳尖朝內並慢慢向前移動。寶寶穿的鞋一定要防滑,鞋子可以稍微比寶寶的腳大一釐米左右,一定要合腳。
寶寶站立或者走路過早會對寶寶的骨骼發育產生影響,每個階段的寶寶都有要完成的使命,要遵循科學規律,不能急於求成。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