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走路的這個小動作,家長千萬要注意

2020-12-23 寶寶知道

寶寶過了1周歲,

媽媽們見面問得最多的事情就是,

你家寶寶會走了嗎?

孩子學走路是個大問題,最近有寶媽在後臺留言問奔哥:「寶寶一歲三個月了,在學走路,剛開始的時候還是很正常的,可是最近發現他走路有點踮腳,是否要帶去醫院做檢查?好擔心」

應該有很多寶媽對這個問題都心存疑慮,學走路期間的寶寶很可愛,可是走路踮腳總是讓寶媽擔心不已,害怕身體會有什麼問題

為什麼會踮腳走路?

一歲多的寶寶學走路出現這樣的現象,一般是正常的,剛開始學走,寶寶會用腳尖試探著行走,是生長發育必經階段。

這個時候的寶寶剛學走路,重心並不穩,所以身體是向前傾的,小腿的肌肉也比較緊張,身體的協調度不夠,對不同的地面還沒適應,缺乏觸地感,從而產生了踮腳尖這種走路方式。另外,也有可能是觸覺過度敏感的原因,他想減少腳和地面接觸的面積,像突然踩到冰涼地板的時候,寶寶就會墊腳尖。隨著生長發育,腳尖踮地走路會逐漸消失。

但是,如果寶寶長期足尖著地不消退,並且有伴隨運動發育落後,聽力不明顯或者有一些其他的異常姿勢的話,要謹防存在一定程度的腦損傷或腦發育異常,屬於病理性足尖,應該引起重視。

寶寶踮腳走路怎麼糾正

大部分情況下寶寶踮腳尖走路是正常發育的,但也有可能受到一些外部因素影響,比如說鞋子不合腳,穿的襪子不舒服,還有可能是寶寶養成了這樣走路的錯誤習慣,需要糾正。

1

告別學步車

有部分寶寶因為過早使用學步車,不僅在學步階段用腳尖走路,長大一些後走路的姿勢還是不正確。所以,爸媽注意,寶寶學走路,儘量少用學步車,並且不要長時間用學步車。一般告別了學步車,寶寶就不再墊腳走路了。

2

選擇合適的鞋子

有的寶寶這樣走路也可能是因為鞋子的問題,所以給學步階段的寶寶選擇合適的鞋子也很重要。最好選擇前掌比較容易彎曲的鞋子,有利於起步,也有利於培養正確的走路姿勢。

3

鍛鍊赤足走路

寶寶在家的時候,可以和ta在木板或柔軟的地毯上赤足行走,多增加寶寶的觸地感和抓地感,培養其平衡力。但要注意,保持地板乾淨、清潔很重要。還可以鍛鍊一下寶寶斜坡上走路的能力,這樣有利於鍛鍊小腿肌肉。

訓練寶寶走路的方法

1

慢慢拉起坐立

常常趴著的寶寶比較快學會爬、坐和走,還未學爬階段可以讓寶寶多趴著。另外,如果寶寶躺在床上的話,可以用手輕輕將他拉起來坐著(像做仰臥起坐一般),這樣可以鍛鍊脖子肌肉,以及上半部身體的肌肉。(不能太用力)

2

放在床上翻滾

把寶寶放在床中間,陪著他,鼓勵他,讓他在床上多翻滾,這也可以訓練寶寶的肌肉,讓他更有力。多跟他玩一些遊戲,讓他習慣手腳在移動的感覺。

3

蹬蹬腿腳

雙手託住寶寶的腋下,託起寶寶,讓他做蹬腿彈跳動作,練習寶寶腿部的伸展能力。

4

攀攀爬爬

當寶寶會站立後,可以訓練他簡單走路。將一些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與他差不多高的沙發或者茶几上,鼓勵他站起來。

5

練習放手站立

剛學走路的寶寶肯定會害怕放手站立,爸爸媽媽可以用一些他喜歡的玩具來誘導他,然後不知不覺中放手。(注意安全保護)

6

扶走訓練

學走路的寶寶經常會扶著牆面、沙發、茶几、小床、學步推車、椅子等慢慢走,爸爸媽媽可以跟在寶寶身後,看著他走;也可以扶著寶寶的胳膊,協助他走,然後慢慢過渡,直到一隻手扶著胳膊也能走。

7

多訓練寶寶走路

當寶寶開始對走路感興趣後,不要經常抱著他,應該多讓他嘗試。剛開始可以蹲在寶寶前方,用玩具誘導,當寶寶走過來後,然後再向後退一些;對走路更熟練後,可以蹲在寶寶的前後兩個方向,用他喜歡的玩具來誘導,來回走。寶寶跌倒後要給予安慰!

總而言之,寶寶學走路,切不可操之過急。學步期間的踮腳走路是正常現象,爸媽細心觀察,只要沒有其他的異常,寶寶很快就能學會走路了!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什馬都是浮雲)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超級頻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老是用腳尖走路,別高興太早,這三點家長要注意了
    大多寶寶在10個月的時候才開始試著扶東西站立,隨著時間的推移,寶寶的身體機能越來越完善,但是這時候的寶寶脊椎依然很脆弱。寶寶學站立其實是一個探索自身力量的過程,但他們也會經常因「自不量力」而摔倒。而10個月就會走路的寶寶往往是在家長的「幫助」下完成的,但也不乏發育超前的寶寶,然而這畢竟是少數。
  • 特別注意!寶寶學步出現的這個小動作!
    應該有很多寶媽對這個問題都心存疑慮,學走路期間的寶寶很可愛,可是走路踮腳總是讓寶媽擔心不已,害怕寶寶身體會有什麼問題!一歲多的寶寶學走路出現這樣的現象,一般是正常的,是生長發育必經階段。這個時候的寶寶剛學走路,重心並不穩,所以身體是向前傾的,小腿的肌肉也比較緊張,身體的協調度不夠,對不同的地面還沒適應,缺乏觸地感,從而產生了踮腳尖這種走路方式。
  • 寶寶幾歲會走路才算正常?晚於這個時間段,家長就要注意了
    於是,我按照以前教寶寶走路的方法,跟小琪說,你把寶寶扶到椅子旁,鼓勵他扶著椅子走過來,在我和小琪的努力下,孩子終於跨出了第一步。再過一段時間,小琪告訴我寶寶肯自己學著走路了,雖然走的時候沒有那麼好,她一直以為寶寶不正常,因為總聽說誰家的小孩8個月大就會走路了,還有的1歲半就會走路。那麼寶寶在幾歲的時候開始走路才算正常呢?晚於這個年齡,家長們就要注意了。
  • 寶寶學習走路要注意這些事。你做到了嗎?學習走路注意事項
    學習走路的時機家長一定要細心觀察,寶寶是不是會自己扶著東西一步步慢慢地邁步走了?寶寶在床上時,是不是喜歡從床頭連走在爬的往床尾走。這時家長就可以適當地引導寶寶學習走路了。這個時期的寶寶需要家長的細心呵護,寶寶在初學走路跌倒時,家長要及時的安慰並鼓勵繼續走路,不要讓寶寶產生怕跌倒,不想在試著走路的情況,這樣會延長寶寶學習走路的時間。寶寶走路初期家長要細心陪伴寶寶剛學會走路時,會喜歡不斷地走來走去。
  • 寶寶睡覺時有這4種小動作,媽媽千萬要重視!越早看到越好
    寶寶睡覺時有這4種小動作,媽媽千萬要重視!但如果大汗淋漓,並伴有其他不適的表現,就要注意觀察,加強護理,必要時去醫院檢查治療。若嬰兒睡後大汗淋漓,睡眠不安,再伴有四方頭、出牙晚、滷門關閉太遲等徵象,有可能是患了佝僂病。③ 注意睡覺時的小情緒若寶寶睡覺時老是哭鬧,時常搖頭、抓耳,有時還發燒,可能是患了外耳道炎、溼疹或中耳炎。若寶寶睡覺時四肢抖動,則是白天過度疲勞所引起的。
  • 寶寶在用腳尖走路?那要注意什麼
    孩子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更久,才能掌握地球生物圈上這個最高級的技能之一。在這個階段裡,我們可能會因為孩子走路的各種「特別之處」而擔憂 —— 用腳尖走路,就是不少家長操心的地方。,對於這部分寶寶,文章最後是家長如何幫助舒緩的幾種方式建議。
  • 寶寶八字腳走路,一定要注意!
    孩子的八字腳其實是能夠預防的,學習走路的年齡不要過早,在寶寶應該學習的走路的年齡之內學習走路是比較好的選擇,不要為了讓孩子早點發育就讓他在該學的年齡之前學習走路;注意走路的節奏,一步一步走穩再往前邁,在孩子還沒有學會走路的時候千萬別讓他跑步。有老話說:「走都沒學會,就跑起來了。」這種情況會造成孩子的腳變形,有一定的概率造成孩子內八字或者是外八字。
  • 寶寶4個「小動作」,暗示長高高峰期到來,家長注意別錯過
    寶寶4個「小動作」,暗示長高高峰期到來,家長注意別錯過其實,除去孩子的4個長高關鍵期,孩子在12歲之前,還有生長的小高峰期。這個長高高峰期,主要表現為在大概10天內,寶寶生長得十分迅速,甚至在一天中,寶寶就能長接近1cm !
  • 寶寶4個「小動作」,暗示長高高峰期到來,家長注意別錯過
    寶寶4個「小動作」,暗示長高高峰期到來,家長注意別錯過其實,除去孩子的4個長高關鍵期,孩子在12歲之前,還有生長的小高峰期。這個長高高峰期,主要表現為在大概10天內,寶寶生長得十分迅速,甚至在一天中,寶寶就能長接近1cm !這個高峰期若是家長能抓住,寶寶的身高還是很有可能突破父母遺傳的「天花板」的!
  • 寶寶一歲了不會走路怎麼辦?寶寶學步急不得,家長得注意這3點
    就這樣慢慢練習了2個月,寶寶一歲半的時候走路已經很順暢了。寶寶具體什麼時候會走路,其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只要寶寶身體檢查沒有問題,沒有出現比較明顯的發育遲緩現象,家長要做的就是觀察並引導,可不要拔苗助長哦。
  • 1歲寶寶走路晚,被指責智商低!關於寶寶走路,這幾點情況要注意
    怎麼1歲的孩子還要用車推呢,讓他學著走路啊,不然以後會影響智力的。」小張一聽心裡就不大樂意,自家孩子明明才9個多月不會走很正常,再說了就小區地下這些鵝卵石路,真要讓孩子自己走可不得摔嘛!小張內心醞釀下對孫阿姨說:「專家說了,孩子晚些走路更好,不會影響智力的。」
  • 寶寶不到10個月就學會了走路,可能害了娃,學走路要注意這4點
    寶寶學走路的時候,應該是父母最辛苦的時候,雖然現在有類似學步帶之類的工具出現,但是父母還是要跟在寶寶後面進行貼身保護。因為一不留神寶寶就有可能摔倒碰倒,讓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關於寶寶走路,父母不只是身體上的辛苦,更是精神上的操心。
  • 寶寶睡覺有這4個「小動作」千萬要重視!越早發現越好!
    更不用說寶寶還時不時出現各種異常的小動作。下面科大大就給寶爸媽聊一聊,寶寶的「小動作"裡究竟藏著什麼樣的身體秘密吧。睡前要控制孩子的飲食,這樣不僅有利於睡眠還能控制體重防止小兒肥胖。③室內溫度過高或者是給孩子蓋被子太厚,導致孩子晚上出汗。家長應將室溫控制在合適的範圍內,被子的厚薄也應隨氣溫的變化而有所增減。當發現孩子夜晚有出汗的情況,家長要及時擦拭。同時要給孩子勤洗澡勤換衣物,避免感染到細菌。
  • 為啥有的寶寶走路時間晚?孩子學習走路階段,家長們要做好這4點
    但有些寶寶一歲多快兩歲了,還用人牽著,還走不穩,家長們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孩子走路晚不僅僅是跟他們自身的原因有關,也不一定是因為孩子的肢體不協調,有時候還和家長們的這些舉動有很大關係。如果是這樣的話,孩子走路時間自然會比其他孩子要晚一些。但其實如果你不撒手,你永遠不知道孩子走得穩不穩?而當孩子習慣要人扶著走的時候,那可能就要很晚才能獨立走路了。
  • 寶寶的這三個不經意的小動作容易影響脊椎的發育,家長們要注意
    因為孩子骨骼中有機質比較多,而無機質比較少,所以孩子的骨骼表現得就是彈性大而脆性小,一般對於孩子的形體要規範。小時候老師在講課的時候還要提醒孩子背挺直,手要背在身後,這樣能夠讓孩子的背挺直一些。但是因為孩子不光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家長可能做不到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孩子,所以孩子會有一些小動作。這些小動作看起來沒有什麼傷害,但是時間長了也是會影響孩子的脊椎發育,家長們要注意。低頭玩手機看電腦。
  • 教寶寶學走路,又牽又扶純粹是幫倒忙,原來這麼多年家長都做錯了
    編 輯:柔山審 核:許百萬寶寶在成長的路上難免磕磕碰碰,所以家長們有許多要做的功課,其中之一就是寶寶發育情況。尤其是寶寶的骨骼發育,因為這也關係到寶寶的身高情況。但是新生爸媽們往往會忽視掉一些小細節,但這樣的小細節或是不經意的一個小動作,也會就會給寶寶的身體骨骼發育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 寶寶學走路的這個坑,父母千萬別踩!否則寶寶走路比同齡人晚……
    ,走不動,要爸爸媽媽抱。如果你強行讓寶寶多走,不僅會讓寶寶心生畏懼,更可能影響寶寶的腿部發育。所以,你不妨抱起寶寶,誇獎他已經走得不錯,鼓勵他休息好後再自己學走路。如果外出需要走較長的路,應該帶上小推車,當寶寶累了不想走路,你又抱累了時,不妨讓他坐在小推車裡適當地休息一下。
  • 寶寶走路的幾大注意事項
    當寶寶終於晃晃悠悠踏出第一步的時候,父母興奮的同時也要注意到以下幾個事項哦~一、寶寶走路的時間  每個寶寶開始展現想走路欲望的時間都是不同的,家長不必與他人時間作對比。不必因太早而開心,因為寶寶的腿骨發育還不夠完善,太早並不見得好。也不必因為晚了而覺得焦慮,寶寶多爬也是好事。所以,學走路其實沒有最適當的時機,適合寶寶的就是最好的。
  • 寶寶「光腳」走路,家長該注意什麼?
    相信對於這個問題所有爸爸媽媽都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孩子穿襪子的功夫永遠也趕不上脫襪子功夫。並且很多專家對孩子光腳走路還持有一定的好處歸納,比如以下幾種好處就受家長一致認可:1)光腳走路有助於疲勞緩解可能很多家長都有感觸,我們光著腳丫走路具有清爽醒目的效應,那種舒適感不僅僅來自於腳步的清涼,還有足部穴位被按摩的舒適爽朗感
  • 寶寶學步階段,如何幫助孩子學習走路?家長需要做到這4點
    "三翻六坐九爬",寶寶的生長發育都有一定的規律性。對於寶寶來說,每一項大運動都是一次質的飛躍。從學會抬頭,到能安穩坐著,再到學步行走,對於寶寶來說是個龐大的學習任務。成人千萬不要小看這麼簡單的動作,對於寶寶來說,學會走路需要調動大腦、身體平衡系統、眼睛等方面的協調性,這樣能夠走好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