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寶寶學走路,又牽又扶純粹是幫倒忙,原來這麼多年家長都做錯了

2020-09-27 十分父母

世衛組織公布的嬰幼兒運動發育數據:寶寶自8個月左右起,直到18個月,都屬於學步的正常範圍。

編 輯:柔山

審 核:許百萬

寶寶在成長的路上難免磕磕碰碰,所以家長們有許多要做的功課,其中之一就是寶寶發育情況

尤其是寶寶的骨骼發育,因為這也關係到寶寶的身高情況。

但是新生爸媽們往往會忽視掉一些小細節,但這樣的小細節或是不經意的一個小動作,也會就會給寶寶的身體骨骼發育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

像寶寶學步這件事,有的家長覺得學步車對寶寶的發育不太好,於是就自己彎著腰牽著寶寶一點點往前走,但殊不知,這也是一種傷害寶寶的做法。

牽寶寶學走路釀成大禍

其實生活中有不少的家長,會擔心孩子走路不穩、走的很慢,發生些磕碰的情況,不忍心就會牽著寶寶走,但雖然大人放慢了腳步,孩子也很難跟上。

浙江的一位奶爸王先生,就在自己的家長用一隻手牽著寶貝女兒學習走路,就這樣還沒走上幾圈,女兒就開始嚎啕大哭,仔細看發現女兒的左臂已動彈不得。

王先生急忙送女兒去醫院,檢查才發現,寶寶的關節發生錯位,王先生知道原因後也後悔不已,沒想到自己的心疼變成了傷害。

所以牽著寶寶學步的方式,不僅會有危險發生,還讓孩子對家長更加依賴,無法獨立,或者是獨立的較晚。

寶寶走路晚、走路慢是什麼造成的?

1. 運動少

其實寶寶自身的活動水平是比較低的,如果家長也沒有給到寶寶合適的鍛鍊,會導致寶寶的運動能力落後,進而耽誤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況。

2. 家庭環境

如果家中寶寶可活動的範圍比較小,寶寶還很少的進行戶外活動,這樣一樣會導致寶寶走路晚一些,可見好的學習走路的環境對孩子來說多麼重要。

對於家中活動範圍小的家庭,可以選擇常帶著寶寶到戶外進行學步鍛鍊,但最好選擇空曠安全的環境比較好。

3. 過度保護

不少的家長就像前文中的王先生一樣,因為擔心寶寶在學步中摔倒受傷,便總是牽著寶寶走路,這樣也讓孩子失去了鍛鍊與探索的機會。

進而寶寶走路就會比同齡的孩子晚,所以家長對寶寶的關愛是對的,但不要保護過度了,要在合適的範圍,讓寶寶自己成長。

錯誤的學步方式要避免

★ 學步帶

有一部分的寶爸寶媽對於寶寶學步的事不太看重,或者是圖省事和不太了解,就給寶寶買了學步帶。

幼兒專家表明,如果經常給自己的孩子使用學步帶,這樣反而會導致孩子學步的時間延長,而且這種方式下孩子的走路方式也是錯誤的。

因為用力的不當,非常容易讓孩子變成八字步,對孩子腿部的發育是非常不利的,看起來也不美觀。

★ 學步車

學步車在近年來也是不少家長熱衷的,但學步車的速度是比較快的,再加上寶寶的用力不當,這就對處於骨骼發育的孩子來說是一種傷害。

所以學步車其實是不建議太早的使用,過早使用只會影響孩子的腿部、脊柱、及肢體的發育情況。

寶寶學步原則

✔ 首尾原則

孩子的學步,是有其自身的運動規律的,所以當寶寶的行為已經不符合運動規律了,家長們就要引起注意了,並加以適當的輔助與幹預。

✔ 順其自然

寶寶學步的過程是需要時間才能有所體現的,孩子會從爬行,到扶著東西站立,再到慢慢的可以走動,而這個過程就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階段。

在這裡以人為本指的是以孩子為本,而不是以家長為本,這一點家長們需要分清楚。

不要將自己孩子的學步速度和其他的孩子進行比較,可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 家長心態平和

其實孩子在學步階段的摔倒,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體驗式教學,對孩子今後的成長都是有幫助的。

孩子也會在這一次又一次的摔倒又站起中,慢慢的學會掌控自己的身體,學會平衡與協調,更重要的是還會增強孩子堅強與不放棄的信念。

所以家長千萬不要因為怕孩子跌倒、受傷,而讓孩子錯失掉最好的成長機會。

今日話題:各位家長們還記得寶寶的學步初期都發生過哪些小故事嗎?

相關焦點

  • 寶寶學走路,家長多數是在幫倒忙!正確學走路方式,這樣做!
    ,純屬幫倒忙在公園或者小區,經常會看到家長牽著寶寶或者使用學步帶讓寶寶「學走路」,自己還累的腰酸背疼,過後還抱怨看孩子真累。殊不知,這麼做,真的是費力不討好。牽著寶寶走路,容易形成寶寶錯誤的走路習慣,比如踮著腳走;牽著寶寶走路,容易對寶寶的骨骼造成損傷,大人不注意力道會導致寶寶胳膊骨折或脫臼 ;大人牽著寶寶走,不利於寶寶前庭平衡能力的發展;家長過多的幹預,容易讓寶寶的依賴性會更強。
  • 牽著寶寶學走路,家長純粹是在「幫倒忙」,如何循著生長規律引導
    從言語中可知,也不怪她如此心急,鄰居家的孩子跟她孫子一樣都九個月大,現在已經可以溜達著玩了,但自家孫子連邁幾步都難。牽著寶寶學走路,家長純粹是在「幫倒忙」!為何不建議牽著寶寶學走路?大人將手架在寶寶的腋窩下,牽著他往前走,以為這樣能讓寶寶正確把握平衡,另一方面也是怕孩子摔倒。
  • 寶寶學走路的2大誤區,90%的媽媽都做錯了
    經常會聽到有媽媽們在聊天的時候會問:你家寶寶幾歲會走路的啊?寶寶走路的早與晚,經常會成為媽媽間「攀比」的話題有的寶寶學走路早,有的寶寶學走路晚那麼到底寶寶多大開始學走路最合適呢?寶寶學走路需要扶著嗎?,解放了自己手扶寶寶的辛苦,但是學步車真的對寶寶學走路有幫助嗎?
  • 你是不是也牽著寶寶學走路?原來這麼多年我們都做錯了,趕緊改吧
    我們會發現許多國外的家長帶寶寶的方式和中國的爸爸媽媽有很大的差距,國外的父母一般對於孩子都是散養式管理,而中國的父母大多都是包辦一切,從吃穿住行上,基本都會發現是爸爸媽媽幫助寶寶完成一切。  因為爸爸媽媽比寶寶要高很多,那麼這麼大的身高差就非常容易形成寶寶錯誤的走路習慣,比如踮著腳走,同時也比較容易對寶寶的骨骼造成損傷,有的時候大人稍微不注意力道就可能會會導致寶寶胳膊骨折或脫臼 ,最重要的就是如果一直牽著寶寶走路就會會讓寶寶失去自身探索走路的興趣,總而言之這種行為就是費力不討好,不僅大人累得腰酸背痛,寶寶也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
  • 還在牽著寶寶學走路?這樣不好,4招教你更快更好的學步方式!
    聽說小元寶這兩天開始踉踉蹌蹌地學走路,兩個老人家可開心了,外公更是立馬弓下腰雙手架著元寶走著玩。沒過一會,外公扶著腰說到:「老了,老了,腰彎一會就不行了。」「哈哈,別說您老人家了,就是讓我這麼一直彎腰扶著寶寶走路,我也受不了。」元寶媽媽笑著說到。
  • 寶寶學走路不要牽手幫倒忙,全職寶媽教你用遊戲鼓勵寶寶邁開腿
    若用力不慎還會損傷孩子的身體,應該這麼做:學會放手,我一般都是拽這寶寶身後的衣服,一般寶寶不會感覺到有力,當他要摔倒時再微用力輔助,剛開始這樣就可以了。要多在爬行墊上給孩子走路,練練膽子,在墊上就更不用輔助了,直接鼓勵寶寶自己走。
  • 這才是寶寶學走路的最佳時期
    學走路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當寶寶的肢體運動日益增強,在經歷了抬頭、翻身、坐、爬行、站立之後,走路就成了寶寶成長發育中一項重要的肢體運動。寶寶學走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個寶寶學走路的時間都不盡相同,有的寶寶學走路時間會早一點,有的寶寶學走路的時間會晚一點,因此爸爸媽媽需要根據寶寶的自身發展情況而定。
  • 寶寶學走路總是摔跟頭,7個月-2歲寶寶學走路這些誤區你要知道!
    寶寶學走路總是摔跟頭,可能跟日常訓練方式有關,孩子一怕被「揠苗助長」教走路,二怕後腦勺著地撞壞頭部。可可出生第10個多月了,從小大動作發育比較好的她,超級愛動,真的是屬於那種一分鐘閒不下來的那種寶寶,不是在爬就是在爬著走的路上,一分鐘不看著就會闖禍。
  • 寶寶學走路,新手爸媽方法不對,累得夠嗆還「幫倒忙」
    寶寶學走路,父母常出現的錯誤幫孩子學走路,先看看有沒有達到條件其實每個寶寶學會走路的時間都是不一樣的,這主要是因為孩子身體發育的水平各有不同,因此父母幫助孩子練習走路,首先要看看他們有沒有達到條件。例如:身體的靈活度怎樣,能不能夠來回的轉移,可不可以扶住某個物體輕輕的站起,這些都代表孩子是否發育到可以練習學走路的成熟地步。
  • 如何教寶寶學走路?正確引導兒童學走路,長大擁有大長腿
    如果寶寶學步太晚,寶媽也不用擔心,只要進行合理的訓練,相信寶寶不久就能學會走路了,並且在訓練寶寶學步時,還要注意讓他穿著一雙舒適的學步鞋,好的學步鞋鞋底的1/3處帶有彎折部位,可以幫助寶寶走路時更好的起步,再加上輕盈的材質,寶寶學路更輕鬆。
  • 教寶寶學走路不僅要掌握最佳時機,還要給寶寶最好的體驗和保護
    爸爸媽媽們可以教孩子開始學習走路了!教寶寶走路時,需要注意以下:(1)掌握幼兒學步的最佳時機一般來說,寶寶在10個月左右,就開始蹣跚學步,但真正會走路卻要在1歲後,因此,幼兒期媽媽關注孩子的第一要點便是教會寶寶學走路。
  • 牽著寶寶學走路 竟然是錯的?
    一直以來,走路早似乎都被大家看作是寶寶大腦聰明、身體健壯的表現。如果寶寶稍晚點才開始學走路、走得不穩、老是不敢邁出步子……不僅家長擔心,各種關心也會撲面而來:  「你得多牽著寶寶走!多走幾回就會走了!」  「對啊!每個孩子都要爹媽牽著走才能學會走路的,你可不能偷這個懶!」
  • 寶寶學走路那些事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給大家介紹過寶寶學走路的安全措施,很多心急的爸爸媽媽也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給寶寶買了學步車,讓寶寶儘早學會走路。殊不知,過早使用學步車學走路,反而會學得更慢哦!   寶寶使用學步車必須滿足三個條件:頭部支撐力已足夠、能夠獨立坐起和腰椎可以挺直、自己能扶著物品走路。但如果寶寶發育還沒成熟就急於使用學步車,那麼有可能會適得其反,對寶寶危害更大!   一、使用學步車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弊端  1.增加危險性  一些家長常常就把寶寶放在學步車中,然後就去忙自己的事情。
  • 寶寶學走路搖搖晃晃像「醉漢」,孩子走路不穩當,媽媽莫心急
    四肢健全的孩子,都必須要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孩子會走路了,也算最早的可以說作長大了的一件事。寶寶學走可以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0--11個月,這個月份的孩子通常情況下應該可以扶站的很穩了,甚至可以不扶東西獨立站一會,寶媽這時候就可以開始帶著寶寶學習走路了。
  • 牽著寶寶學走路,不僅費力對寶寶還不好,想正確學走路這點很重要
    牽著寶寶學走路並不好寶媽在教寶寶走路的手都會在寶寶前面,雙手牽著、扶著寶寶帶著向前走,這樣方法看似很簡單,也很有用,但只有經歷過的寶媽才知道,這樣彎著腰真的很累。然而除了腰酸背痛的辛苦,很多寶媽並不知道,牽著寶寶學走路,對寶寶來說也不好,可是說是費力不討好的一件事!首先,寶媽牽著寶寶學走路的時候,寶寶很容易踮腳走路,這樣就會養成不好的走路習慣。
  • 如何教寶寶學走路?父母遵循5個步驟訓練,孩子獨立行走快人一步
    不過,有的寶寶在16~17個月學會走路,也是正常的,家長不必過分擔心。家長可以通過下面5個步驟,一一遞進,幫助寶寶學會行走。第1步:學會扶著站穩寶寶學站後,會扶著東西或人站立起來,甚至不用扶著也能獨自站立幾秒。
  • 拽著寶寶雙手學走路,純粹是「幫倒忙」,遵循孩子生長規律是關鍵
    寶寶開始學走路,家長切忌盲目牽著寶寶雙手,可別好心辦壞事。相信很多的父母都希望寶寶趕緊長大,趕緊學會走路。這樣父母就不用天天抱著寶寶,當然也不會那麼累了,然而在寶寶學習走路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牽著寶寶的兩隻手,讓寶寶學習走路,其實這種行為是一種誤區。
  • 關於寶寶學走路的三大困惑
    寶寶到了一定月齡之後,便不再滿足於爬行的世界,開始有想要走路的強烈意念,希望邁著自己的雙腿去探索新世界。不過,在寶寶學走路期間,有些問題令不少爸媽感到不解,例如寶寶學走路的正常時間是何時?需要為寶寶做好什麼學走準備?今天,針對以上這些問題,一起聽聽專家怎麼說!困惑一:寶寶學走路的正常時間是什麼?
  • 寶寶一歲了,怎麼教他學走路呢?
    民間有一句話叫做:三翻六坐八爬九扶立周會走,但很少有寶寶能在這麼準確的時間裡學會這些能力,大部分寶寶學走路都是在9~18個月之間,每個寶寶的個人情況不同,有的寶寶在九個月左右就可能要學著走路了,但也有的孩子在將近一歲半左右才開始學會走路,所以孩子學走路和學說話一樣,有的孩子走的早,有的孩子走得晚,因此家長們都不要過於擔憂。
  • 這麼教寶寶學走路,可能會害了TA
    你是怎樣教寶寶學走路的呢?攙著手臂?扶著腋下?還是把寶寶放學步車裡讓TA自己學?90%的媽媽都曾牽著寶寶手學走路。但這種方式完全錯誤! 對寶寶可是有危害的哦!如果牽著寶寶雙手學走路,不能及時訓練TA自己控制邁步的力氣,很容易讓寶寶養成錯誤的走路習慣,比如踮腳走。踮腳走不僅走路姿勢不美觀,而且嚴重了很容易影響寶寶足弓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