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寶寶學走路不僅要掌握最佳時機,還要給寶寶最好的體驗和保護

2020-12-23 好爸爸的進化路

(本文章為「一同成長的粑粑」第309篇原創文章,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當寶寶成長到1-2周歲左右的時候,身體發育達到了可以獨自行走的程度。爸爸媽媽們可以教孩子開始學習走路了!

教寶寶走路時,需要注意以下:

(1)掌握幼兒學步的最佳時機

一般來說,寶寶在10個月左右,就開始蹣跚學步,但真正會走路卻要在1歲後,因此,幼兒期媽媽關注孩子的第一要點便是教會寶寶學走路。

寶寶什麼時候學步好呢?一般說來,嬰幼兒在10個月~1歲或8個月期間開始學習走路都屬於正常年齡範圍,但具體到每個寶寶身上,這種說法就顯得有些過於籠統了。一種簡單的判斷方法是:寶寶想邁步的時候,一定是在支撐物的幫助下進行的,支撐物可以是成人的手,也可以是學步車等等。當寶寶剛剛能夠離開支撐物獨立站立時,家長切忌急於求成,讓寶寶馬上獨立行走,而應當讓他們繼續在支撐物的幫助下練習。只有當寶寶離開支撐物,能夠獨立地蹲下,站起並能保持身體平衡的時候,才真正到了寶寶學步的最佳時機。當然,具備一定的腿部力量是蹲下,站起並保持身體平衡的前提,因此年輕的父母應在嬰幼兒學步前適當地增強他們的腿部肌肉力量。

(2)教寶寶學走路

大多數寶寶在1歲時,就開始學習走路了。對寶寶來說,最初的良好行走體驗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長在教寶寶走路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護好寶寶

最初練習行走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保護寶寶。待步伐靈活以後,才可以撒開手,與孩子相隔不要太遠。當寶寶邁出第一步時,要認識到這是非常可喜的一步,代表著寶寶將要走向獨立,家長這時要給予鼓勵,說一句「寶寶真棒」,這樣可以激發孩子走下去的信心。

(2)練走路時,要選平坦的路面。因為若是在開始學走路時,寶寶由於路面不平而被絆倒,會挫傷寶寶學走路的積極性,使寶寶怕走路,不願離開大人的手。

(3)激發寶寶走路的興趣,當寶寶能走幾步的時候,可讓寶寶在地上玩球,當球向前滾動的時候,寶寶自然有追的欲望,此時完全不會顧及摔倒,一下子可能連續邁出幾步,這樣就會增長寶寶的信心。

(4)在寶寶練習走路的過程中,不可能一跤不摔,當孩子摔倒的時候,家長要鼓勵孩子不哭,勇敢地站起來,這對培養孩子的堅強意志是有好處的。

而在孩子學走路的時候,爸爸媽媽們和家人應該予以幫助,下面提出一些具體的做法,供您參考:

①爸爸媽媽們或家人應該從寶寶學走第一步起,就讓他有個正確的姿勢。行走是嬰幼兒的一種運動,它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快呼吸,鍛鍊下肢肌肉。同時,寶寶開始走路以後能迅速成長。

②使室內空氣新鮮。如果天氣不允許孩子在室外學習行走,那就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新鮮。走路加快了寶寶的呼吸,所以要在寶寶下地走路之前,就先把窗戶打開。

③當教寶寶學步時,爸爸媽媽們或家人最好是站到寶寶身後,兩手託住他的腋窩,不要牽著寶寶的兩隻手,因為嬰兒的關節很嬌嫩,容易脫臼。如果牽寶寶的手,一旦他摔倒,爸爸媽媽們或家人就會不由自主地猛拽他一下,極易把孩子的關節拉脫臼。爸爸媽媽們或家人可以給孩子買一輛學步車,但是不要讓孩子呆在車裡時間太長。

④只要寶寶能走幾步,就要讓他每天練習一下,走走路,但是走路的時間不能過長。當寶寶能走穩,可以滿屋子來回走時,可教他用腳尖走路,這可以強健孩子的足弓。

⑤當寶寶學會行走之後,可讓他光著腳在沙灘或草地上行走,這樣能使腳掌得到鍛鍊,也有利於腦的發育。不過,由於寶寶還小,所以不能長期光腳走路。

當寶寶學會走路後,就像寶寶長上了小翅膀,不在需要爸爸媽媽和家人的幫助才可以移動位置,寶寶可以藉助自己的小腳來去他想去的地方。但是當寶寶學會走後,他們所面對的危險也會增加,所以爸爸媽媽和家人不要認為寶寶學會走了,就可以省心了,其實在寶寶可以獨立行走的最初階段,還是需要爸爸媽媽和家人更細心地照看的。

歡迎關注:「一同成長的粑粑」,每日持續分享有價值的0-18歲育兒經驗與心得,讓我們與孩子一同成長。歡迎您在評論區留言轉發,收藏,關注本帳號。

相關焦點

  • 這才是寶寶學走路的最佳時期
    學走路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當寶寶的肢體運動日益增強,在經歷了抬頭、翻身、坐、爬行、站立之後,走路就成了寶寶成長發育中一項重要的肢體運動。寶寶學走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個寶寶學走路的時間都不盡相同,有的寶寶學走路時間會早一點,有的寶寶學走路的時間會晚一點,因此爸爸媽媽需要根據寶寶的自身發展情況而定。
  • 寶寶學走路最佳時機是幾個月?學步期的兩個誤區,很多家長都犯了
    到了二寶這裡,我並沒有這樣做,一切都是他自己學的,而且比大寶要更早一些。不知道你家寶寶多大開始學走路的?寶寶多大學走路最好?我們小區有位媽媽說,她女兒在8個月,已經開始嘗試走路了,11個月搖搖晃晃能走上十幾步呢!所以說,學步並沒有最佳時機,還是建議先讓孩子學爬行,多爬行,這樣等學走的時候,平衡力較強,不容易摔跤。每個寶寶的情況不同,但也不建議太早拉著寶寶練習走路,這樣容易導致他的骨骼變形。
  • 寶寶使用學步車走路是否比手把手教寶寶學走路更好?專家是怎麼說
    很多家長總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生長發育落後於同齡寶寶,有一些父母為了讓自己的寶寶能夠儘快會走,就買學步車讓孩子練習。卻不知道過早地使用學步車,危害可是很大的!學步車,英文名叫Walker,早幾年是大家必備的育兒神器之一。讓孩子自己坐在車裡玩,既能學走路又能解放媽媽的雙手,何樂而不為?
  • 你還在為寶寶學走路發愁嗎?其實很多父母都教錯了,看看正確方法
    你還在為寶寶學走路發愁嗎?其實很多父母都教錯了,看看正確方法現在的家長對自家的寶寶都是非常照顧,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從出生就要比其他孩子優秀。其實這也是很多家長攀比心比較重的原因,就拿寶寶走路來說吧,明明寶寶還不具備走路能力,很多家長就開始攙扶他們,甚至藉助工具幫助他們。其實這種行為很顯然是在破壞寶寶的正常生長。有的家長還說道:同樣年齡別人家寶寶早已經非常奔跑了,而我家的還在地上爬呢,於是很多家長就開始著急了,其實大家不必擔心,你還在為寶寶學走路發愁嗎?其實很多父母都教錯了,看看正確方法。
  • 牽著寶寶學走路,不僅費力對寶寶還不好,想正確學走路這點很重要
    牽著寶寶學走路並不好寶媽在教寶寶走路的手都會在寶寶前面,雙手牽著、扶著寶寶帶著向前走,這樣方法看似很簡單,也很有用,但只有經歷過的寶媽才知道,這樣彎著腰真的很累。然而除了腰酸背痛的辛苦,很多寶媽並不知道,牽著寶寶學走路,對寶寶來說也不好,可是說是費力不討好的一件事!首先,寶媽牽著寶寶學走路的時候,寶寶很容易踮腳走路,這樣就會養成不好的走路習慣。
  • 寶寶學走路,用錯方法等於幫倒忙,父母如何科學訓練寶寶
    寶寶身體各方面都比較脆弱,父母要小心保護好,在細節方方面面要注意,不要做出慣性行為,記得對象是寶寶。1.較早學走路的寶寶比較聰明寶寶學走路時小腦發育成熟,且身體平衡力比較好,跟智商毫無關係,不要以為早走路的孩子比較聰明,就有有意識的提前訓練寶寶走路,這對寶寶的發展不利。寶寶學走路,父母要做好安全防護以及注意各方面細節,為寶寶的安全保駕護航。
  • 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聽聽專家怎麼說
    寶寶學走路,是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走路早甚至被看作是智商高的表現。寶寶稍微晚走一點或姿勢和別家寶寶不一樣,就會引發各種擔心!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寶寶走路的那些事兒~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NO!寶寶在學步之初,光腳是最好的選擇哦!寶寶學走路,是個自然發展的過程。大多數情況下,寶寶會爬後,慢慢就會站了,會站了,慢慢就會走了。父母要做的,不是教孩子怎麼走,而是正確的引導和鼓勵,做好輔助工作。
  • 寶寶學走路總是摔跟頭,7個月-2歲寶寶學走路這些誤區你要知道!
    寶寶學走路總是摔跟頭,可能跟日常訓練方式有關,孩子一怕被「揠苗助長」教走路,二怕後腦勺著地撞壞頭部。可可出生第10個多月了,從小大動作發育比較好的她,超級愛動,真的是屬於那種一分鐘閒不下來的那種寶寶,不是在爬就是在爬著走的路上,一分鐘不看著就會闖禍。
  • 如何教寶寶學走路?正確引導兒童學走路,長大擁有大長腿
    隨著生長期的增長,寶寶每天都會給寶媽許多新驚喜,像第一次牙牙學語、學翻身、學走路等,這些特殊的時刻,總會讓寶媽們歡喜不已。寶寶成長中,一點點的身體變化,不僅說明寶寶的發育很健康,還關係著他未來的成長發育問題。所以當寶寶在某個階段學東西時,寶媽要及時關注寶寶的學習情況,並做輔助讓寶寶學習更快。
  • 寶寶學走路那些事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給大家介紹過寶寶學走路的安全措施,很多心急的爸爸媽媽也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給寶寶買了學步車,讓寶寶儘早學會走路。殊不知,過早使用學步車學走路,反而會學得更慢哦!而當他奮力往前滑行時,大腿肌肉會被嚴重壓迫,寶寶容易出現八字腳。   二、如何幫助寶寶學走路  1.從爬行開始  寶寶的運動發育有一定規律性,寶寶6個月左右會坐,之後是爬行,最後才是站立和行走。爬行的過程必不可少。
  • 寶寶學走路需要注意的問題
    當寶寶開始蹣蹣跚跚地學習走路了,爸爸媽媽在充分享受寶寶的成長帶來的這份驚喜的同時,也要注意以下三大問題:注意時機學走路是一種很自然的過程,隨著寶寶肢體運動能力的日益增強,在經歷翻身、坐、爬、站之後,走路就被提到日程上來了。每個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時間都不同,甚至可能出現較大的差距。
  • 寶寶幾個月開始學走路?如何訓練寶寶學走路?
    1.改善平衡與協調功能爬行時,嬰兒必須抬起頭和脖子,將胸部和腹部抬離地面,並使用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這不僅使手,腳,胸部,腹部,背部,手臂和腿部的肌肉逐漸發育,而且爬行是一種全身運動。為防止兒童被門縫夾住,最好使用門防夾墊,以免發生危險。如果窗戶是嬰兒可以夠到的地方,最好有防護圍欄。窗簾不要選有簾繩的,以免發生可能導致嬰兒脖子窒息的事故。家中的電源插座要遠離孩子,或者可以給它們套上塑料殼,寶寶的好奇心很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寶寶剛學走路的時候容易摔倒父母也可以夠買一個護頭枕給寶寶帶上,以免摔倒頭部。
  • 寶寶走路時間早晚,關係到智商?樹袋寶寶和你一探究竟
    到寶寶9或10個月大時,寶寶就會開始掌握怎麼站立了。到寶寶11個月大時,很多寶寶可以在家長牽著自己時走幾步了。到寶寶13個月大時,四分之三的寶寶都可以自己走路了,儘管走路不穩。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注意確保寶寶的安全問題,把一些有稜角的東西都放起來,讓寶寶學走路更加安全。
  • 教寶寶走路的小技巧:鞋子選擇很重要,有樣東西最好別用
    學會走路是每個寶寶的本能。如果在寶寶學走路的時候,家長能及時地跟上寶寶的節奏,在一旁給予輔助,那無論是寶寶學習的速度還是質量,都會有很大提升。教寶寶學走路,也是有一定技巧和注意事項的,也許有一些內容,你在生活中未曾注意,我們一起來看。
  • 寶寶學走路的原則和環境
    1歲多的寶寶,開始蹣跚學步了,作為父母,除了鼓勵加油之外,最重要的是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安全的走路環境,助寶寶一臂之力。寶寶學走路的原則   注意時機  學走路是一種很自然的過程。隨著寶寶肢體運動能力的日益增強,在經歷翻身、坐、爬、站之後,走路就被提到日程上來。  每個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時間都不相同,甚至可能出現較大的差距。因此,學走路並沒有所謂最適當的時機,必須視自身的發展狀況而定。這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般來說,寶寶在11~14個月時開始學走路。如果在11個月以前就有學走路的意願,也不會有太大影響。只要寶寶在1歲6個月之前能獨立走路,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 寶寶學走路前有三個特徵,父母要提前了解,寶寶走路學得又快又好
    孩子奶奶說,這孩子就是走得晚,也經常鍛鍊,但是孩子怎麼也學不會,我和寶爸安慰說,有些小孩走得早,有些走得晚,不要著急。其實,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寶寶都會出現這種情況,別人家寶寶周歲左右就學會了走路,可是自家娃卻遲遲學不會,著實讓父母有些無措。
  • 牽著寶寶學走路,這樣做對嗎?
    你是怎樣教寶寶學走路的呢?攙著手臂?扶著腋下?還是把寶寶放學步車裡讓TA自己學?90%的爸爸媽媽,都曾牽著寶寶手學走路,但是這樣是正確的嗎?本期【好之屁屁課堂】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牽著寶寶走路的危害。如果牽著寶寶雙手學走路,不能及時訓練TA自己控制邁步的力氣,很容易讓寶寶養成錯誤的走路習慣,比如踮腳走。踮腳走不僅走路姿勢不美觀,而且很容易影響寶寶的足弓發育。
  • 寶寶學走路如何階段式訓練
    寶寶出生後,爸爸媽媽有沒有幻想著有一天寶寶會喊著「爸爸」、「媽媽」,然後向你奔跑過來,撲在你的身上?這樣的場景,想想也會覺得幸福。不過,寶寶學走路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爸爸媽媽需要給寶寶階段式的訓練。那麼,究竟如何教寶寶學走路呢?
  • 寶寶一歲了還不會走路怎麼辦?掌握這3個順序,4點事項,快速學會走路
    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當然,想要真正學會這些技能也需要寶寶不斷得練習才可以做到。 而如果家長總是過度保護孩子(比如害怕孩子摔跤就長時間抱著孩子等等),不給孩子鍛鍊熟悉的機會,那這樣孩子就很難快速的掌握獨自走路的能力。我家大寶因為是頭胎,家人恨不得每時每刻都抱著他,所以練習的時間少,走路自然也晚了很多。
  • 這麼教寶寶學走路,可能會害了TA
    你是怎樣教寶寶學走路的呢?攙著手臂?扶著腋下?還是把寶寶放學步車裡讓TA自己學?90%的媽媽都曾牽著寶寶手學走路。但這種方式完全錯誤! 對寶寶可是有危害的哦!如果牽著寶寶雙手學走路,不能及時訓練TA自己控制邁步的力氣,很容易讓寶寶養成錯誤的走路習慣,比如踮腳走。踮腳走不僅走路姿勢不美觀,而且嚴重了很容易影響寶寶足弓的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