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帶著寶寶下樓遛彎,遇到一個同樣帶孩子的寶媽,她家寶寶滿一歲了,但走路走兩步就要摔跤,寶媽為此愁的不行,別的孩子一歲都能跑了,她家寶寶卻只能坐在推車上看別的小朋友玩。
其實,很多寶媽都會有這樣的焦慮,我家寶寶都滿一歲了怎麼還不會走路?是不是發育太慢了?要不要補點鈣鐵鋅硒維生素什麼的?
寶寶多大走路算正常?
一般來說寶寶一歲半之前學會走路都是正常的,每個寶寶的發育快慢程度都不一樣。我家寶寶也是滿一歲都不會走路,只能扶著東西站著,不能獨立行走,大多數時間都是到處爬。
過了個把月,寶寶有想走路的欲望了,會拉著我和她爸爸的手,自己嘗試走兩步,這個時候還是不能自己行走。
又過了2個月,我帶著寶寶在隔壁鄰居家玩,她自己扶著桌子練習走路,突然就鬆開雙手自己走起來了。此時雖然走路還不算熟練,但已經能夠不扶著東西走了。
就這樣慢慢練習了2個月,寶寶一歲半的時候走路已經很順暢了。寶寶具體什麼時候會走路,其實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只要寶寶身體檢查沒有問題,沒有出現比較明顯的發育遲緩現象,家長要做的就是觀察並引導,可不要拔苗助長哦。
寶寶學步過程中家長應該注意的三件事
雖說寶寶學走路是自身發育必須經歷的一個階段,但家長的輔助作用也不能小覷。寶寶學步時,家長要注意以下3點:
1、不要使用學步車
有的家長圖省事,給寶寶往學步車裡一放就不管了,學步車其實潛藏很大的危險,一來速度容易過快,寶寶剎不住,翻車也是有可能的;二來寶寶在學步車裡被動站立,不利於雙腿發育,甚至容易變成O型腿。這些年因為學步車而導致寶寶受傷的例子不在少數,家長要警惕起來。
2、不要強行拉著寶寶走路
寶寶走路是身體發育達到一定程度,骨骼比較硬朗,能夠撐起寶寶的身軀並完成行走的動作,家長要做的是順其自然,不要強行扶著寶寶讓他走路,對寶寶的骨骼發育傷害很大,如果能走了,寶寶自己就會站起來行走,不需要家長幹預。
家長可以給寶寶提供一個比較大的空間,清除障礙,保證安全,讓寶寶可以扶著東西練習走路。
3、給寶寶鼓勵
要多給予寶寶鼓勵及信心。當寶寶在自己學習走路的過程中遇到摔倒,絆倒,這時要看寶寶的反應,如果寶寶沒有哭鬧,給寶寶機會讓他自己想辦法慢慢站起來。這時可以給予寶肯定與支持,這樣寶寶在走路的練習中會越來越有信心,也會一天比一天走的穩健。
如果家長希望寶寶能夠更快學習走路,或者說走的更好,可以給寶寶買一個學步推車,又能當玩具又能幫助寶寶走路,我家寶寶就特別喜歡玩這個推車,有時候我工作或者做家務,寶寶自己就能玩半天。
另外,還要給寶寶準備一雙舒適的學步鞋,鞋子對走路的姿勢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很多家長容易忽視這一點。好的學步鞋應該是柔軟,舒適,輕便,穿著不磨腳的,家長按這個標準選購即可。
以上就是關於寶寶走路的一些小知識了,想了解更多育兒知識,歡迎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