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歲半還不會走路怎麼辦?這10款超簡單遊戲拯救寶寶大動作

2020-12-22 大D放映室

最近發生了件令北辰媽吃驚的事情,不滿9個月的小北辰會自己走路了!仿佛就在一瞬間,他自己就鬆開手,顫顫巍巍地朝著目標玩具往前走了兩步,再後來是三步,現在最多竟然能自己邁出四步啦!

寶寶什麼時候才會爬啊?寶寶一歲半了怎麼還不敢自己走路?育兒路上,寶寶的爬、站、走、踢、跳、跑這一系列的大動作發育都牽繫著媽媽的心。雖然說,不同的寶寶在大動作發育時間也是不一樣的,今天的文章將要說到寶寶的站立、走路、跑、單腿跳、上下樓梯這5個大動作發育的最遲界限,以及可以幫助寶寶訓練大動作的12個簡單小遊戲。希望各位寶寶們能在遊戲裡開發寶寶的運動潛能,健康茁壯地成長!

1. 學會獨站最遲不超過1歲

這裡的獨站,是指寶寶在離開支撐物的輔助下,自己掌握好平衡地獨自站立。

有不少寶寶自打娘胎裡就備受爺爺奶奶等老一輩的靜心照料,寶寶出生後更是全家的掌上明珠。寶寶趴著怕他累著脖子,寶寶早早坐起來怕以後腰杆子挺不直,寶寶爬來爬去擔心膝蓋磨破皮,就連寶寶想自己站起來也怕他走路過早腿會彎曲,於是有些長輩整天喜歡把寶寶抱在懷裡。這樣的行為可是會使寶寶大動作發育的速度大打折扣。

只要是身體發育正常的孩子遲早會行走的,這是客觀事實,而行走的第一步首先是學會獨站。但寶寶在每個階段都有相應的敏感期與關鍵期,因此家長需要採用適月齡的運動讓寶寶適時地訓練,從而激發其運動潛能,使寶寶身心健康地成長。

建議大動作遊戲:

遊戲1:寶寶蹦蹦適合月齡:6~7個月讓寶寶站立在坐著的家長的大腿上或床上,伴隨著音樂或兒歌,家長雙手架在寶寶的腋下,幫助寶寶練習向上蹦的動作。寶寶向上蹦時,家長順勢往上舉;寶寶向下蹲時,家長一要順應寶寶向下蹲的勁兒,二要記住往上擎住寶寶。在保護寶寶雙腿的同時,幫助他找到跳躍的快樂感覺。

當然,有條件的家庭可以給寶寶購置一個安全係數高的固定式彈跳椅,適當的彈跳能夠刺激寶寶下肢肌肉接受刺激,鍛鍊腿部的神經發育,固定式的彈跳椅還是美國兒科學會建議使用的學步工具!

家長不用過於擔心寶寶在彈跳時鎮傷腦袋,人仿佛自帶一套系統的緩衝裝置,一般情況下,都能夠化解自體彈跳產生的衝擊力,下肢的衝擊到達頭部更是已經大大減弱。

遊戲2:寶寶靠牆貼燒餅

適合月齡:10個月家長將寶寶抱到牆壁前,嘴裡說著:「貼燒餅啦!」,然後扶著寶寶,將他的雙手甚至是全身靠在牆壁上,讓他有依靠地站立。這時家長最後蹲著,與寶寶保持相應的高度,跟寶寶說「寶寶站站」之類的話,記得時刻守在寶寶面前,做好寶寶跌倒時的保護準備,給予寶寶滿滿的安全感

溫馨提示:以上兩款遊戲的目的是增強寶寶腿部肌肉的力量,幫助寶寶更有力地支撐起自己的小身體從而站立起來哦!

2. 學會走路最好不晚於15個月

只要寶寶實現了無支撐地邁出兩三步,那已代表寶寶學會了走路。

一些病理性因素都會導致寶寶走路不穩或學步延遲,比如寶寶肌肉關節類疾病:嬰兒肌肉鬆弛症候群、先天性髖關節一側脫位、進行性脊髓肌萎縮症等。

在排出病理性因素外,寶寶走路晚可能是因為缺少身體平衡訓練,或者有害怕的心理因素幹擾。這時建議給寶寶的大動作遊戲是:遊戲1:大腳小腳一起走適合月齡:11個月在沒有障礙物的場地,讓寶寶站在家長的腳上,正對著寶寶,這樣寶寶能夠緊緊貼著大人(夏天最好可以光腳、冬天可以給寶寶備上學步鞋)。隨後,家長握住寶寶的小手,先倒退著走上一圈,一邊帶動著寶寶走,一邊跟對寶寶說:「寶寶現在和媽媽大腳小腳一起走!」接著朝著正方向走一圈。

在和家長一起被動走路的過程中,寶寶能夠體驗到平衡感,也能增添親子間的情感。

遊戲2:寶寶過「橋」

適合月齡:12個月爸爸和媽媽雙方各自蹲下,雙手搭在對方的肩上,形成一個封閉的「橋梁」,這時讓寶寶從其中一邊走向另一邊,寶寶可以扶著爸爸媽媽雙手搭成的「橋「,安全感滿滿地邁出步伐。

在訓練一段時間後,爸爸媽媽之間的距離可以增加,互相蹲在相距兩三步遠的地方,讓寶寶從一方家長懷裡走出,另一方家長呼喚著寶寶的名字,鼓勵寶寶往前走,同時伸開雙手做好迎接蹣跚行走的寶寶,期間寶寶可能會著急地爬過去或者是只抱著媽媽,這時家長需要加倍耐心以及給寶寶做反覆練習。

溫馨提示:以上兩款遊戲的目的是,讓寶寶體驗到走路的安全、樂趣以及讓參與行走的大運動肌肉得到相應的鍛鍊。

3.寶寶學會上樓梯最晚不遲於2歲半

對於寶寶上下樓梯這件事,有勇敢的寶寶獨自上下樓走得飛快,無論是扶著樓梯的扶手,還是自己一跳一跳地上下樓;但也有的寶寶上下樓都要家長抱。無論爸爸媽媽用玩具、好吃的食物做誘餌,寶寶也不為所動,像極了一隻擔心受怕的小狗狗,哪怕趴在樓梯上,嗷嗷叫不停也不敢往上走。原因其實很簡單,正是寶寶生性膽小謹慎在作祟,他們拒絕做陌生不熟悉的動作,尤其在被逼迫的情況下,有時更起到相反的作用。

這時家長可以通過以下大動作遊戲來幫助寶寶訓練。

遊戲1:媽媽上,寶寶上

媽媽牽著寶寶的小手,協助寶寶做上樓梯的練習,並且一邊走一邊喊著富有節奏的鼓勵話語:「1、2、3,媽媽上樓!4、5、6,寶寶上樓……」當寶寶累時,媽媽可以抱寶寶上一兩層樓。等到休息好了,再次讓寶寶練習,繼續喊著口號:「1、2、3,媽媽上樓!4、5、6,寶寶上樓……」每天讓寶寶堅持走幾段樓梯,增強寶寶的體力、耐力及動作的協調性。

曾經有位爸爸為了訓練孩子上下樓梯,就只是一層樓,在爸爸鍥而不捨的鼓勵下,孩子雖然走了15分鐘,但總算是自己扶著欄杆獨立完成了。

再三叮囑,家長們一定要做好寶寶的安全保護工作,消除寶寶對樓梯的恐懼感。

遊戲2:滑滑梯

小孩子對於滑滑梯一般沒有什麼抵抗力吧!在小北辰8個月的時候,抱著他嘗試了一回家裡的小型滑滑梯後,每次走到房間裡,他自己便想沿著梯面網上爬。

對於兩歲的寶寶,家長可以帶他們到小區裡低矮的兒童滑滑梯,趁少人的時候,抱著孩子從滑滑梯一半先試著滑下來。待孩子感受到滑滑梯的樂趣後,他們便會自發地往上爬,哪怕是先從梯面爬;在寶寶爬上去幾次後,家長可以指導孩子從樓梯的那一面走上去,對於低矮的滑滑梯,再加上玩耍的樂趣,相信孩子一定會很快克服對樓梯的恐懼的!期間,家長可以先帶寶寶去觀察別的小朋友自由地上下樓梯,再鼓勵寶寶嘗試,同樣,一切活動請家長們時刻注視著孩子,確保安全。

4. 寶寶學會單腿跳不晚於4歲

跳躍是一個特殊的動作,它需要孩子騰空,離開地面。在時間上,跳躍是要晚於走和跑的,但是它的滯後發展卻並不會像走和跑那樣讓家長明顯地察覺。如果某一天孩子哭哭唧唧地回家,告訴你:「爸爸媽媽,今天幼兒園要我們單腳跳,可我不會!」,這時家長們千萬別著急,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大動作遊戲來幫助孩子訓練:

遊戲1:模仿袋鼠跳

和寶寶一起玩扮演袋鼠的遊戲,口袋是袋鼠最明顯的特徵,所以家長可以在寶寶胸前掛一個口袋,然後在寶寶的口袋裡放入寶寶喜歡的玩偶、玩具來充當小袋鼠。最後,家長扮作搶小袋鼠的敵人,而寶寶要逃跑保護自己口袋裡的「小袋鼠」並制定規則「袋鼠只能雙腿蹦蹦跳地跑」(當然家長也要配合著和孩子一起用雙腿蹦),在寶寶熟練了雙腿蹦之後,家長再鼓勵幼兒單腿跳躍逃跑。

遊戲2:跳

跳房子是我們家長那一輩玩的跳躍遊戲了,過去只要有一塊空地,一根樹枝、一小塊磚頭或者粉筆,地面上總會出現「跳房子」的9個格子。

可現在卻受到電子產品的衝擊,有些孩子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跳房子」,可這個傳統的遊戲在鍛鍊孩子跳躍能力上還是值得「重出江湖」的!

家長在地上畫出格子,每格長寬25~30釐米左右,然後給孩子做跳的示範動作,剛開始時,最好每個單腳跳的格子後緊跟著雙腳踏地的格子,這樣能給寶寶一個很好的緩衝與過度。等到寶寶跳的動作能力增強後,再改變格子的設計,還可以鼓勵寶寶親自動手畫格子,將格子增加一格,逐漸增加遊戲難度,最後還可以提出跳格子不踩線等高級要求。

溫馨提示:擔心把家裡地板畫髒不好清洗的可以購買「跳房子」的墊子或塑料圈,或者利用寶寶的泡沫拼墊拼出「跳房子」的格子 。

5. 孩子學會跑最好不遲於5歲

孩子總是在家懶洋洋的,在幼兒園裡但凡有參加賽跑的項目總是第一時間拒絕?必須讓孩子跑步時卻邁不開腿,拖拖拉拉地像被地面黏住了一樣!這時家長要想想,在排除病理性原因外,孩子是否存在過度肥胖的問題!這仿佛是一個惡性循環,體重過重的孩子不愛運動,導致體重越來越重,就更加不願意去鍛鍊。

所以家長們趕緊防微杜漸,利用遊戲讓孩子動起來!

遊戲1:踩影子

選擇會有影子形成的場地.家長與孩子分工扮成影子和踩影子的人。一方追逐著踩對方的影子.另一方靈活地躲閃.儘量不讓自己的影子被踩到.被踩到即輸。一局結束後.兩人互換角色。 如果是在白天的戶外,大人和孩子都要記得做好防曬準備。

遊戲2:追氣球

在家裡空曠的位置,將充滿氣的氣球輕輕向孩子上方彈起.然後氣球會因為空氣的浮力作用,四處飄動.再讓寶寶追逐氣球,制定規則比如「堅持不讓氣球落地」、「比賽用手或頭頂到氣球的次數誰多」。在遊戲結束後,要叮囑孩子不要到馬路上或者人多的地方玩此遊戲,以免因太注意氣球而忽略了身邊的危險因素。

寫在最後,在遊戲裡激發孩子的身體潛能,願每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相關焦點

  • 寶寶一歲半不會走路,全家擔心不已,誰料醫生一句話寶媽哭笑不得
    一歲半寶寶不會走路,原因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小文是一位新手媽媽,寶寶現在已經一歲4個月,最近小文遇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眼看一歲半的寶寶居然不會走路。寶寶不會走路讓小文非常擔心,別人家的寶寶8個月就開始走路了,自家寶寶馬上一歲半了,每次鍛鍊寶寶站立走路
  • 寶寶一歲半了還不會走路?醫生道出原因,新手寶媽扶額:這都可以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有些寶寶學習走路總是磕磕絆絆,可也算邁開了腿,可有些寶寶連嘗試都不嘗試,寶媽真的是特別頭疼。一歲半的寶寶不會走路?寶媽不必太擔心,可能寶寶只是膽子小小羅是一位95後的新手媽媽,最近她遇到了一些問題,如今寶寶一歲半了,可還是不會走路。
  • 為啥有的寶寶10個月會走路,有的一歲半也不會?跟家長責任很大
    寶寶的身體發育是有一定規律的,很多家長也會根據這些規律,來判斷自家寶寶發育有沒有達標。比如說走路這件事,一般來說,寶寶發育到10個月時,就可以扶著東西晃晃悠悠的走了,當然也有一歲半還不會走的寶寶,很多家長都會特別著急。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寶寶一歲了不會走路怎麼辦?寶寶學步急不得,家長得注意這3點
    前兩天帶著寶寶下樓遛彎,遇到一個同樣帶孩子的寶媽,她家寶寶滿一歲了,但走路走兩步就要摔跤,寶媽為此愁的不行,別的孩子一歲都能跑了,她家寶寶卻只能坐在推車上看別的小朋友玩。其實,很多寶媽都會有這樣的焦慮,我家寶寶都滿一歲了怎麼還不會走路?是不是發育太慢了?要不要補點鈣鐵鋅硒維生素什麼的?
  • 2歲半寶寶還不會雙腳跳,怎樣鍛鍊孩子的大動作?
    閨蜜小雲家的寶寶丞丞2歲半了,但是令小雲煩惱的是,丞丞到現在都還不會雙腳離地跳,每次拉著教他跳他都不跳。去淘氣堡玩蹦蹦床他也不跳。寶寶掌握了一項新的技能的時候,每個家長都是欣喜若狂,比自己發了工資還要開心。隨著寶寶的不斷進步,他也會持續給你帶來很多樂趣。但是發現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在某項技能上會的晚時,家長們又會非常擔心。
  • 一歲半寶寶還不會走路,正常嗎?
    引起寶寶不會走路的原因1、缺乏鍛鍊,寶寶總是在嬰兒車裡,或者家長總是抱著。2、安全感的缺失,比如寶寶有過站立或行走時摔倒的經歷,導致寶寶害怕。3、寶寶肥胖,當進行大運動訓練時,寶寶消耗更快,寶寶覺得累而不願意走路。
  • 1歲半的寶寶還不會走路,知道真相的媽媽們都驚呆了!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經常有家長諮詢,寶寶1歲半了,還不會走路,扶著走時踮著腳,家長很著急。醫生詳細詢問了情況,家長說平時給寶寶放學步車裡。難怪呢!問題找到了,就是學步車,耽誤了孩子獨立行走。寶寶用學步車的危害把寶寶放進學步車裡,就像讓未成年的孩子駕駛轎車一樣,是非常危險的事。統計表明,3~13歲兒童中,有10%~30%的兒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平衡能力差、易摔倒、膽小、內向、手腳笨拙、愛哭等症狀,這是兒童大腦發育過程中某些功能不協調所致,醫學上稱為「感覺統和失調」。
  • 為什麼有的寶寶9個月就會走路,有的1歲半還不會?看完就明白了
    文|好孕姐前段時間,表妹跟我聊天,說她家寶寶現在1歲半了還不會走路,只敢扶著沙發挪幾步。但是,鄰居家寶寶9個月都會走路了。這差別也太大了,可婆婆說有的孩子就是走路晚。但表妹擔心是寶寶腿有問題,於是就帶著他到醫院做了檢查。
  • 寶寶一歲還不會走路,是發育慢嗎?
    小西一歲零幾天,同月齡的孩子已經可以搖搖晃晃走幾步了,他卻似乎沒有要走路的意思。小西的媽媽擔心孩子發育慢,跟隔壁二胎媽媽聊起這個事時,對方不以為意,說每個孩子情況不一樣,一歲不會走路也正常,讓小西媽媽不用著急。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小西果然踉踉蹌蹌開始邁開小腿學走路了。很多新手父母都很關心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的順口溜記得滾瓜爛熟。
  • 小孩一歲半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小孩一歲半還不會說話怎麼辦?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會發現有的孩子內向有的外向,有的說話早有的說話完,很多媽媽都在擔心寶寶說話晚是不是不正常,其實通常發音比較早的寶寶大約在10個月就能夠開始說話,遲的大約在1歲才開始說話。哪那,小孩一歲半還不會說話怎麼辦?
  • 寶寶多大學走路?7種親子遊戲讓寶寶輕鬆學會走路
    學習走路是寶寶1歲半之前的一項重要發展指標,寶寶學走路的大致時間段如何劃分?寶寶學習走路的階段,家長應注意哪些安全事項?寶寶什麼時候開始學走路?嬰兒動作發展的基本順序是:頭、肩、胳膊、腰、腿、腳,大概7、8個月的時候嬰兒可以坐起來,一旦能坐起來便開始爬行。大多數嬰兒在9-12個月開始邁出人生的第一步,1周歲後基本能單獨行走。
  • 寶寶一歲半了還不會說話,要不要帶他看醫生?
    寶寶一歲半了還不會說話,要不要帶他看醫生?對於一歲到兩歲左右的寶寶,寶媽們最為關注的就兩點:會不會走路 Or會不會說話。弈寶是在一歲八個月的時候突然學會了叫爸爸、媽媽和奶奶。我和他爸也是為此焦慮了好久,一直想著如果兩歲還不開口,就得看醫生了,也許真是語言功能發育障礙或者自閉症?
  • 2歲半寶寶不會雙腳跳,大動作發育不好,試試這四種鍛鍊方法!
    閨蜜小雲家的寶寶丞丞2歲半了,但是令小雲煩惱的是,丞丞到現在都還不會雙腳離地跳,每次拉著教他跳他都不跳。去淘氣堡玩蹦蹦床他也不跳。寶寶掌握了一項新的技能的時候,每個家長都是欣喜若狂,比自己發了工資還要開心。隨著寶寶的不斷進步,他也會持續給你帶來很多樂趣。但是發現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家的孩子在某項技能上會的晚時,家長們又會非常擔心。
  • 顏澤明講解:一歲半的寶寶不會說話正常嗎?
    其實1歲半的寶寶不會講話也是正常的。 只是寶寶的語言發育比較慢,尤其是男寶寶,男寶寶的語言發育比女寶寶會更慢一些,這是正常的 早走路的寶寶說話也會比較晚的 。
  • 寶寶一歲不會走路正常嗎?這些才是大動作發育標準,你家達標了嗎
    導讀:寶寶一歲不會走路正常嗎?這些才是大動作發育標準,你家達標了嗎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一歲不會走路正常嗎?這些才是大動作發育標準,你家達標了嗎!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一歲了還不會走路怎麼辦?掌握這3個順序,4點事項,快速學會走路
    一般大部分寶寶到一歲左右就已經會自己走路了,但有一些寶寶走路比較晚,可能到1歲幾個月才慢慢開始會走路。 我家兩個寶寶,大寶(兒子)是一歲快4個月才能獨立走路,而我家二寶(女兒)11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走路走得比較穩了。
  • 0-2歲寶寶動作自查表,有這5種走路姿勢的其一就該留心了
    下面給出的【0-2歲寶寶動作自查表】,可以讓新手爸媽對寶寶的發育發育情況有相應的參考依據,對寶寶的運動能力作出正確的引導,培養孩子優良的運動智能。剛開始的時候寶寶做的還比較吃力,可以幫他用手臂的力量或者抬起他的頭,讓寶寶更容易完成動作。6-7個月能雙手支撐在身體端坐家長可在寶寶面前擺放一些玩具,引誘他去抓握,前傾力量可以漸漸鍛鍊寶寶的坐立能力。
  • 寶寶一歲之前,要學會這幾個大動作,不會可能是發育遲緩了
    導讀:寶寶一歲之前,要學會這幾個大動作,不會可能是發育遲緩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寶寶一歲之前,要學會這幾個大動作,不會可能是發育遲緩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什麼時候開始走路才正常?寶寶走路晚怎麼辦?
    修房子之前都要打好地基,要想讓寶寶們更早的學會走路當然要先讓寶寶們「坐穩」、「爬好」、「站穩」。一般來說,寶寶們在10個月左右就開始扶著東西練習站立,12個月左右學會走路,但因為每個寶寶的個體差異,真正能夠獨立行走一般是在滿周歲過後的2~3個月,這是十分常見的,家長們不用因為滿了一周歲還不會獨立行走而擔心。
  • 為什麼有的寶寶10個月就會走路,有的一歲半還不行?
    對於大運動發育裡程碑,我們有個很簡單的口訣:三抬、四翻、六坐、八爬、周歲走,當然每個寶寶的發育都是存在個體差異的,有的寶寶不到一歲就會走了,有的寶寶要15個月左右才開始走,這些都是屬於正常的。如果寶寶較早開始自己扶站了,家長也不需要千方百計地想方法把寶寶拽回來,寶寶自己開始站立,說明寶寶的大腦和身體已經準備好了,家長需要尊重孩子的發育規律。所以走路不需要特意學習,只要順應寶寶大運動的發育規律,並且給予正確的引導就可以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