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
有些寶寶學習走路總是磕磕絆絆,可也算邁開了腿,可有些寶寶連嘗試都不嘗試,寶媽真的是特別頭疼。
一歲半的寶寶不會走路?寶媽不必太擔心,可能寶寶只是膽子小
小羅是一位95後的新手媽媽,最近她遇到了一些問題,如今寶寶一歲半了,可還是不會走路。
看著別人家的寶寶8、9個月就開始學走路,小羅別提有多羨慕,可自家寶寶別說走路了,就連站立都戰戰兢兢的。
因為這件事情,小羅諮詢了醫生朋友,最後朋友說,這很正常,每個寶寶走路是時間都不一樣,有8、9個月,也有一歲多,小羅不必擔心,而且早走路並不比晚走路有什麼優勢。
至於小羅家的寶寶為什麼走路慢,醫生朋友給出了總結,「你家寶寶只是膽小」,聽完這樣的解釋小羅扶額:這都可以!
分析
其實寶寶到了年紀不會走路,或者學走路比較慢的原因,最主要的有三個。
一是寶寶缺乏鍛鍊,只要一出門寶媽就抱著寶寶,或者讓寶寶坐在嬰兒車裡,導致寶寶缺乏鍛鍊機會。
二是因為缺乏安全感,也就是我們說的寶寶膽子小,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寶寶之前站立或者學走路的時候被摔過,讓寶寶有了陰影,所以才會害怕。
三是身材原因,有些寶寶過於肥胖,在學習走路的時候,體能消耗過大,寶寶覺得太累就不愛學走路了。
如果寶寶因為膽小不願意學走路,我們需要怎麼做?
寶寶膽小不敢走路怎麼辦
首先,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如果寶媽知道寶寶是什麼原因變得害怕走路,寶媽可以多跟寶寶解釋,比如安慰寶寶不要害怕,有媽媽陪寶寶不會受傷之類。
其次,鼓勵寶寶走路,寶媽一定要多多鼓勵寶寶走路,但千萬不要逼迫寶寶,如果寶媽態度太強硬,寶寶可能會更加害怕走路。
最後,潛移默化中影響寶寶,我們可以讓寶寶多和其它小夥伴接觸,看到其他小夥伴都會走路,寶寶也會有想走路的想法。
那麼寶寶在學走路的時候,寶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寶寶學習走路的注意事項
1. 先練習蹲和站
如果寶寶連站都站不穩,寶媽就不要著急讓寶寶學習走路了。寶寶的腿部還夠支持寶寶身體重量的時候,如果讓寶寶學習走路,寶寶很容易形成O型腿和X型腿。
所以寶寶在學習走路之前,我們可以先讓寶寶練習蹲和站,這樣可以增強寶寶的腿部力量。
2. 提供寬敞安全的環境
在寶寶學習走路的地方最好不要有其他物品,比如帶角的座椅,另外,地面也要保持乾淨,不要有玩具之類的東西,這是為了避免孩子摔倒時磕到碰到。
3. 學習走路不可操之過急
剛開始寶媽可以讓寶寶練習扶行,也就是扶著東西前行,比如牆面、桌子等等。此時寶媽可以用寶寶喜歡的小玩具吸引寶寶前行。
當寶寶可以很好的扶行之後,寶媽可以給寶寶綁上帶子,寶媽在後面保護寶寶,讓寶寶練習自己走,如果可以寶寶前後最好都有人,這樣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寶寶。
寶媽一定要記住,一定要一步一步來,切莫操之過急。
媽媽力育兒寄語
在這裡我們並不建議寶寶使用學步車,有些寶媽為了方便,在寶寶剛學習走路的時候就給寶寶用上了學步車,其實這樣的行為並不利於寶寶身體協調能力的發展。
不管寶寶是站立,還是學走,寶媽都要有足夠的耐心,一定要時刻鼓勵寶寶,不能強迫寶寶,給寶寶正確引導,才是我們應該做的。
今日話題
你們家的寶寶多大開始學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