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1歲還不會走?新手媽媽莫急,寶寶學走攻略,快來收下

2021-01-08 碎嘴ka媽

嬰兒1歲時不能走路嗎?其實,這種現象很常見,也比較正常。由於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所以他們的生長發育規律也是不一樣的,寶媽寶爸真的不用擔心,今天,我媽媽為寶寶的大運動技能的發展安排了一個時間表。讓我們快速學習~

Δ嬰兒大運動技能發展時間表

1、翻身:寶寶出生後3-4個月學會翻身

大約100天,寶寶的身體發育越來越好,比剛出生時強壯多了。在掌握自我轉動的能力之前,嬰兒會嘗試將自己轉向一側。如果這個時候孩子還不會翻身,我們可以使用玩具來引導他自己學翻身。

1歲寶寶走路

2. 坐:我們的寶寶6-9個月大時會學坐

6-7個月大時,可以依靠其他物體或在父母的幫助下坐一會兒。在8-9個月大的時候,隨著肌肉和脊椎的發育,寶寶可以自己慢慢坐起來而不依賴任何東西。

3. 爬行:8-10個月

對於嬰兒來說,爬行是一項非常重要的運動技能,是從躺著、坐著到站立和行走的重要過渡。爬行不僅需要身體各部位的協調,還需要頭、眼、四肢的協調,因此爬行可以促進嬰兒的身體發育。

有些寶寶爬得少或慢,所以不要太擔心,把他的小玩具放在寶寶的前面可以吸引他的注意。

4. 站立:9-12個月大的嬰兒首先學會站立,然後學會獨立。走路:不遲於18個月

寶寶學會站立後,會很快學會走路。但有些嬰兒一歲半才走路,這很正常。所以一般來說,寶寶不遲於18個月學會走路是很正常的。

有人說嬰兒走路越早,就越聰明,事實並非如此。研究發現,行走與智力之間沒有直接的相關性,所以這個謠言不應該再傳播下去~

在訓練嬰兒的大運動技能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為了鼓勵寶寶不同的身體狀況和不同的生長速度而拔苗助長。參照同齡「別人」寶寶的發育和技能發展,我們不能輕易判斷自己寶寶的發育遲緩。更重要的是,我們不能拔苗助長,不分青紅皂白地培養他們。

2、保證訓練的安全

寶寶在床上練習翻身時,大家一定要愛護,防止寶寶從床上摔下來造成事故;寶寶練習攀爬時,應清除所有影響爬行的障礙物,以免傷害寶寶。寶寶練習走路時,不要走不平的地方,以免寶寶摔倒時磕傷。

碎嘴ka媽講育兒

3、 注意訓練時間和寶寶的情緒

每個人都要注意訓練時間,訓練時間要控制在10-15分鐘。另外,在訓練過程中,要注意觀察寶寶的情緒和狀態,如發現異常要及時制止。

現在到了學走路的時候了,碎嘴ka媽已經為學走路編好了正確的策略。如果你有興趣,請過來看看。

1、 在學會走路之前,讓寶寶多動一點

動作發展的過程是連續的,嬰兒通常先學會抬頭和翻身,然後學會坐和爬,再學會站、走和跑。

如果一直抱著寶寶,會讓他失去鍛鍊的機會,這可能會影響大動作的發展。因此,如果你想要一個嬰兒穩定地行走,你應該首先讓他打下良好的基礎。

2、為幼兒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有專家認為,嬰兒學走路可以先扶站,再扶走,剛開始可以讓孩子借著椅子、桌子、牆壁等外物來慢慢學站立和走路

如果寶寶怕受傷,家裡的環境一定要安排好:

寶寶可能碰到的桌子、椅子、牆壁的角落一定要包好。

·桌布可能會被寶寶撕下,導致寶寶被桌上的東西傷害。因此,最好在家裡使用餐桌墊。

·刀、眼鏡、水壺和其他物品可能對嬰兒造成傷害,所以寶媽要把這些都收起來,不管啥時候都要有大人好好的照看這孩子。

3、給寶寶更多的陪伴和鼓勵

雖然有人建議你不要和寶寶一起走路,但當寶寶學會走路時,父母鼓勵和陪伴是非常重要的。這會給寶寶勇氣和安全感,讓他可以安心練習走路。

爸爸媽媽可以站在離寶寶不遠的地方,張開雙臂等待寶寶的到來。寶寶摔倒了,給他鼓勵,寶寶走得好,走得穩,馬上表揚他。如果父母陪寶寶學走路,寶寶會更快地掌握這項技能。

4、耐心點,讓寶寶有足夠的時間學習

事實上,寶寶一歲就能走路,這和一歲半的時候沒什麼區別。當嬰兒的基礎被放置時,他可以穩定地行走,請給寶寶更多的時間和耐心。

一般來說,寶寶的發育過程就像「爬樓梯」。我們應該保持冷靜,不要總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作比較。

相關焦點

  • 寶寶1歲了還不會走?很正常,沒必要著急!
    最近有一位寶媽向我求助:「我和閨蜜前後腳生娃,兩個寶寶身高和體重也差不多,現在兩個寶寶都一歲了,閨蜜家的走起路來穩穩噹噹,我家卻還要扶走,這可怎麼辦?」其實,這種現象很正常,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成長發育規律,家長真沒必要為此著急。育姐今天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份寶寶大運動技能發育時間表,趕緊來學習一下吧~
  • 寶寶一歲半了還不會走路?醫生道出原因,新手寶媽扶額:這都可以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有些寶寶學習走路總是磕磕絆絆,可也算邁開了腿,可有些寶寶連嘗試都不嘗試,寶媽真的是特別頭疼。一歲半的寶寶不會走路?寶媽不必太擔心,可能寶寶只是膽子小小羅是一位95後的新手媽媽,最近她遇到了一些問題,如今寶寶一歲半了,可還是不會走路。
  • 寶寶會走了為啥還總要抱抱走?真實原因心疼寶寶了
    文丨寶寶說媽媽愛每個爸媽看到寶寶從胎寶寶漸漸長大,從學爬開始,到小腿跑得飛快,簡直要追不上,心裡也是美滋滋的。在寶寶剛學走路的時候,寶寶會一再從寶媽的懷裡溜下來,要求走路。可是當寶寶走路越來越熟練,卻出現了另一種情況,寶寶走不了幾步,又要求寶媽抱著走,真讓寶媽無奈。很多寶媽這個時候都會鼓勵寶寶,讓他自己走路。這種方法對不對呢?
  • 寶寶學走有門道,4個小竅門,讓寶寶快速學走路
    隨著生長期的增長,寶寶每天都會給寶媽許多新驚喜,像第一次牙牙學語、學翻身、學走路等,這些特殊的時刻,總會讓寶媽們歡喜不已。寶寶成長中,一點點的身體變化,不僅說明寶寶的發育很健康,還關係著他未來的成長發育問題。
  • 新手媽媽必學,7招正確哺乳姿勢,寶寶吃得快,媽媽還不疼
    寶寶也會因此而咬媽媽的乳房來向媽媽傳輸他沒有吃到奶的信號。但有的寶寶在長牙期,也會因為牙齦發癢而咬媽媽,使媽媽乳房發炎、流血、破皮。03新手媽媽必學,7招正確哺乳姿勢,寶寶吃的快,媽媽還不疼1)搖籃式哺乳姿勢
  • 新手媽媽必學,7招正確哺乳姿勢,寶寶吃得快,媽媽還不疼
    寶寶也會因此而咬媽媽的乳房來向媽媽傳輸他沒有吃到奶的信號。但有的寶寶在長牙期,也會因為牙齦發癢而咬媽媽,使媽媽乳房發炎、流血、破皮。新手媽媽必學,7招正確哺乳姿勢,寶寶吃的快,媽媽還不疼1)搖籃式哺乳姿勢
  • 寶寶14個月了還不會走,原因可能是這些
    我家寶寶14個月了,但是還不會走路!可以扶站,也會爬,就是不會自己走。這正常嗎?我該怎麼辦?幾乎所有的家長對於孩子的坐、爬、站、走這些大運動發育都非常關心,尤其是對「走」更為關注。對於不能按照「規律」或者「常識」開始學步的情況,有的家長免不了會焦慮、緊張。
  • 1歲半的寶寶還不會走路,知道真相的媽媽們都驚呆了!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經常有家長諮詢,寶寶1歲半了,還不會走路,扶著走時踮著腳,家長很著急。醫生詳細詢問了情況,家長說平時給寶寶放學步車裡。難怪呢!問題找到了,就是學步車,耽誤了孩子獨立行走。感覺統和失調的兒童90%以上不會爬行或爬行時間很短,而爬行是目前國際公認的預防感覺統和失調的最佳手段。不建議使用學步車的6大理由1、減少了寶寶鍛鍊的機會大運動鍛鍊能加強身體各部位運動的協調性,包括爬、站立、彎腰、行走等,而學步車將寶寶固定在其內,使寶寶失去了大運動鍛鍊的機會。
  • 寶寶不會爬就直接會走,是不是好事?兒科醫生告訴你真相
    自從有了芽芽以後,芽芽媽身邊常接觸和交流的人群就以孕媽和新手父母為主了,自然我們聊天的特點就是這三句話全都離不開寶貝的話題,然而,隨著這麼廣泛的交流,還真被芽芽媽發現了個很奇怪的狀況。我們通常認為的嬰幼兒成長,都是有規律可循的,比如老話常說的「三翻六坐八爬」、「十月站、周歲走、二歲跑、三歲獨足跳」等等。
  • 寶寶1歲不會走,老公懷疑有問題,婆婆直接一巴掌:你1歲還不會爬
    寶寶1歲還不會走,老公懷疑有問題,婆婆直接一巴掌:你1歲還不會爬寶寶學會說話走路的年齡大都相差無幾,當然也有例外,有些寶寶天生學走路就比較早,我見過8個月的能扶著牆走,也有1歲多還不會自己站起來的。最近樓上鄰居就遇到了這個問題,說孩子1歲零2個月了,現在都不會自己站起來,他們家老公說「不會是有什麼問題吧」,結果她婆婆上去就是一巴掌「你當時1歲還不會爬呢」!
  • 寶寶應該幾歲學會走路?
    我有個閨蜜,經常聽她提起寶寶的往事。有一次,她說,她的寶寶是一歲差不多兩歲的時候才學會的走路,當時她非常著急,身邊比他小的全都能學會走路了,只有他寶寶一個這麼高個子的還在爬行。閨蜜的家人也都在埋怨她說:「讓你給寶寶買個學步車的,你看,人家比他小的都會走了,這麼大個子還在爬行,羞不羞啊!」雖然如此,我朋友還是頂住了周邊的評論和壓力,給寶寶一個自然成長的空間,之前該怎么正確引導的就繼續,順其自然才是對寶寶最好的方式。沒過多久,他的寶寶走著走著的時候,突然學會站起來了。
  • 面對寶寶生活中的壞習慣,新手媽媽該如何接招?
    第一次為人父母,很多新手媽媽面對寶寶一天天長大,無意間形成的各種「壞習慣」,有點不知所措。壞習慣之一:比如寶寶到了一歲之後,開始學走路了,看到地上東西就往嘴裡塞,媽媽還來不及阻止,寶寶已經把東西塞進嘴裡去了,真叫一個快呀!
  • 寶寶1歲內有7個「猛漲期」,若新手爸媽把握住,寶寶發育更健康
    眾所周知,0-1歲是寶寶發育的「猛漲期」,一年內至少長高25釐米,增重2倍多。殊不知,寶寶的發育並非勻速進行的,單單這一年,就需要經歷7個「猛漲期」。如果新手爸媽能夠把握住這7個「猛長期」,科學餵養、細心護理,寶寶發育將會更上一籌。
  • 全面整理1-3歲寶寶輔食90道,營養豐富長的快,寶寶超愛吃
    1-3歲的寶寶應該吃什麼輔食呢?相信這是新手媽媽們都迫切想要了解的問題。那這個時候的寶寶到底能吃什麼呢?要怎麼吃?今天小優就在這裡給大家整理了一套適合1-3歲寶寶的輔食食譜,一共差不多有99道,主要是針對一周歲以上的寶寶哦~下面和小優一起看看食譜的部分內容
  • 寶寶一歲多還不會說話?港版雪印來助力
    孩子的語言問題應該是育兒中最常見的一個問題,畢竟從寶寶出生後,新手爸媽們都希望能從寶寶嘴裡聽到一聲「爸爸」、「媽媽」,所以當有些寶寶到了一歲多還不會開口說話時,寶爸寶媽們就會特別著急,擔心自家的孩子為什麼還不說話,是不是語言發育遲緩了?今天雪印奶粉就來和新手爸媽們聊一聊孩子的語言問題。
  • 寶寶一歲還不會走路,是發育慢嗎?
    小西一歲零幾天,同月齡的孩子已經可以搖搖晃晃走幾步了,他卻似乎沒有要走路的意思。小西的媽媽擔心孩子發育慢,跟隔壁二胎媽媽聊起這個事時,對方不以為意,說每個孩子情況不一樣,一歲不會走路也正常,讓小西媽媽不用著急。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小西果然踉踉蹌蹌開始邁開小腿學走路了。很多新手父母都很關心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的順口溜記得滾瓜爛熟。
  • 孩子1歲後更難帶?別擔心,這些都是寶寶變聰明的表現
    導語:懷孕難受的時候覺得孩子生下來就好了,孩子生下來,沒日沒夜要餵奶難過,覺得等孩子一歲後就好些了,但是到了孩子1歲時卻發現孩子1歲才是最麻煩的。1歲寶寶更難帶了?2、大動作能力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從爬到走:大運動方面,從只會爬變到會走,一般來說孩子會在1歲開始學走,在學走的開始,孩子的兩條腿分得很開,兩條腿是外八字,而且走路一般是像喝醉一樣搖搖晃晃的。
  • 先爬後走與不爬就走,哪種寶寶更聰明?三方面比較一目了然
    儘管未學爬先學走不能說明寶寶發育有問題,但先爬後走是人類身體發育的規律,爬行對寶寶的好處,是先學走的寶寶體會不到的。這天孩子聽到手機裡媽媽的聲音,一著急竟然站立起來,作勢要走路了。這可把小悠嚇了一跳,怎麼寶寶沒學爬先學走了?不過一旁的奶奶卻樂開花:「我大孫子居然沒爬就會走了,這長大不得是神童嗎?」
  • 大多媽媽都不知道 學步的四大誤區 樹袋寶寶來告訴
    平時到小區樓下散步,經常會聽到不少媽媽這樣對話:「你家寶寶10個月不到就已經開始走路了呀,我家的才剛會站!」。學走路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進步,因此爸爸媽媽以及家裡的長輩都極為關注。寶寶走得興致勃勃,大人累得腰酸背痛~ 累都不是事,有些家長總想寶寶「贏在起跑線上」,想要寶寶快點學會走路,為此用了很多「招數」。當然,也有些新手爸媽對寶寶走路這件事了解得不多,結果陷入誤區。而這些家長的共同點在於犯了錯誤而不自知,對寶寶的成長發育產生影響。 誤區一:不讓學爬,先學走?
  • 8個月寶寶不會爬要不要緊?如何訓練寶寶爬?
    很多家長對於寶寶發育經常處於一種焦慮狀態,常有人問:「十個月還不會爬,要不要去看醫生?」「寶寶八個月了還不會爬,是不是發育遲緩?」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寶寶爬這個事。每個寶寶的體質和發育水平都不一樣,大動作發育有快有慢,精細動作也有擅長和不擅長。「八個月不會爬,一周歲不會走」並不代表著孩子的智力和體格就比別的寶寶差。所以不要動不動就懷疑寶寶是不是哪有什麼問題,正確的引導才是寶爸寶媽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