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半的寶寶還不會走路,知道真相的媽媽們都驚呆了!

2020-12-22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兒科鮑秀蘭

經常有家長諮詢,寶寶1歲半了,還不會走路,扶著走時踮著腳,家長很著急。醫生詳細詢問了情況,家長說平時給寶寶放學步車裡。難怪呢!問題找到了,就是學步車,耽誤了孩子獨立行走。醫生建議家長不要給寶寶使用學步車,讓寶寶自己爬、爬到沙發邊,扶著沙發走,或在離寶寶兩步的距離,家長可以張開雙臂,鼓勵寶寶走過來,給寶寶足夠的安全感,這樣寶寶很快就能自己走啦!

對於學步車,權威機構有話說!美國兒科學會強烈建議不應該使用嬰兒學步車,加拿大兒科學會從2004年開始也開始禁止使用嬰兒學步車。

寶寶用學步車的危害

把寶寶放進學步車裡,就像讓未成年的孩子駕駛轎車一樣,是非常危險的事。統計表明,3~13歲兒童中,有10%~30%的兒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平衡能力差、易摔倒、膽小、內向、手腳笨拙、愛哭等症狀,這是兒童大腦發育過程中某些功能不協調所致,醫學上稱為「感覺統和失調」。感覺統和失調的兒童90%以上不會爬行或爬行時間很短,而爬行是目前國際公認的預防感覺統和失調的最佳手段。

不建議使用學步車的6大理由

1、減少了寶寶鍛鍊的機會

大運動鍛鍊能加強身體各部位運動的協調性,包括爬、站立、彎腰、行走等,而學步車將寶寶固定在其內,使寶寶失去了大運動鍛鍊的機會。因為學步是需要眼、手、足協調,而學步車前面的安全大託盤會擋住寶寶的視線,寶寶看不到自己走動的腳,不了解自己何以走動。加之學步是需要花「力氣」的,但由於有車輪的滑動作用,孩子的用力就可隨車滑動而「行走」,依靠學步車寶寶很容易從坐椅上站起來,缺乏真正的鍛鍊,自然不利於孩子學站練走。

2、影響寶寶的智力發育

孩子是通過接觸、抓握、敲敲打打、扔等學習認識物體,自由的探索有助於孩子智能的發展,學步車限制了孩子活動的自由,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會影響孩子智力的發育。

3、影響寶寶的腿型與走姿

很多家長可能覺得,只要不過早使用學步車就沒有危害。事實上,不管你什麼時候使用學步車,學步車的危害永遠都在。

就拿6個月會坐就能使用學步車這個觀點來說,此時寶寶勉強站立的後果可能是「羅圈腿」,因為寶寶的骨骼中含膠質多、鈣質少,骨骼柔軟,而學步車的滑動速度過快,寶寶不得不兩腿蹬地用力向前走,時間長了,容易使腿部骨骼變彎形成羅圈腿。那如果是10個月寶寶會站的時候才開始使用呢,其實後果也差不多,3個月的時間並不能讓寶寶的骨骼變得很堅韌。

4、加大了意外傷害的概率

有些家長認為使用學步車不容易發生磕磕碰碰,但實際上學步車容易使寶寶在大人眼皮底下受傷。學步車賦予了原本不擅移動、不知危險的嬰兒以快速運動的能力,孩子有可能會快速進入危險地帶,比如迎頭撞向手持熱水的你,可能就會導致寶寶燙傷,這些危險時常令媽媽猝不及防。一旦照料者對寶寶出現的反應稍慢,或跟不上寶寶在學步車裡的移動速度,寶寶很容易因地面不平而傾倒或從臺階上翻下,導致寶寶磕破。

另外,學步車的應用縮短了寶寶「爬」的時間,過早使用可能相應減少寶寶的爬行經驗,易導致手腳協調度不佳、觸覺經驗不足,或是日後離開學步車時容易跌倒。

5、影響走路姿勢:踮腳走

要學會走路,跟神經、肌肉發育的成熟程度與視力發育密切相關,並不是單純的幫寶寶直立起來就能學會走路。要知道行走是負重運動,當關節肌肉還未達到負重的要求時,過早起步會影響孩子下肢的發育。如才滿7個月的小寶寶就坐學步車,因個子小,坐墊過高,由於腳不能完全著地只能用腳尖觸地滑行,長久以後就形成前腳掌觸地的踮腳走路姿勢。

6、寶寶可能性格變古怪

寶寶1歲前學習爬行,對身體各部位動作的協調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寶寶整天呆在學步車中,就會錯過1歲前的爬行學習期,容易患感覺統合失調症候群,表現為好動、任性、脾氣暴躁、不易與人溝通等,還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閱讀跳行等。

寶媽提示

為了孩子健康成長,一定要在嬰兒期及早訓練爬行。爬、走路、跌倒、再站起,這是一個運動的過程,也是一個發育的過程,寶寶正是在這種自主運動中學會掌握平衡、增強條件反射、學會思考。因此,該爬的時候就讓寶寶爬一爬吧。爬得足夠多的寶寶,會走後走得更穩,不易跌倒,而且運動能力更強。

如果實在想買個讓寶寶學步的玩具,建議你考慮手推式學步車或學步帶!千萬別買學步車。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的寶寶9個月就會走路,有的1歲半還不會?看完就明白了
    文|好孕姐前段時間,表妹跟我聊天,說她家寶寶現在1歲半了還不會走路,只敢扶著沙發挪幾步。但是,鄰居家寶寶9個月都會走路了。這差別也太大了,可婆婆說有的孩子就是走路晚。但表妹擔心是寶寶腿有問題,於是就帶著他到醫院做了檢查。
  • 寶寶一歲半了還不會走路?醫生道出原因,新手寶媽扶額:這都可以
    「本文由媽媽力育兒原創,歡迎大家評論、分享」有些寶寶學習走路總是磕磕絆絆,可也算邁開了腿,可有些寶寶連嘗試都不嘗試,寶媽真的是特別頭疼。一歲半的寶寶不會走路?寶媽不必太擔心,可能寶寶只是膽子小小羅是一位95後的新手媽媽,最近她遇到了一些問題,如今寶寶一歲半了,可還是不會走路。
  • 寶寶一歲半還不會走路怎麼辦?這10款超簡單遊戲拯救寶寶大動作
    最近發生了件令北辰媽吃驚的事情,不滿9個月的小北辰會自己走路了!仿佛就在一瞬間,他自己就鬆開手,顫顫巍巍地朝著目標玩具往前走了兩步,再後來是三步,現在最多竟然能自己邁出四步啦!寶寶什麼時候才會爬啊?寶寶一歲半了怎麼還不敢自己走路?育兒路上,寶寶的爬、站、走、踢、跳、跑這一系列的大動作發育都牽繫著媽媽的心。
  • 為什麼有些寶寶9個月就會走路,而有些1歲半還不會?看過就明白了
    表姐家的小兒子淘淘已經一周歲了,成天還是抱在手上,表姐說兒子還不會走路。可是別的同齡孩子一歲基本都會扶著牆或者桌子慢慢學著走路了,還有更聰明些的九個月十個月就會自己獨立走路了。看見淘淘成天被抱在手裡,大家都挺奇怪的。表姐和表姐夫第一次當父母也沒注意這一點,只說「孩子走路晚一點沒關係,走路這種事以後總會學會了,不著急。」基本都沒放在心上,只當還跟小時候一樣把抱在手裡。
  • 寶寶半歲還不會坐,小心是腦癱的前兆!
    相信每一位寶爸寶媽們對新生寶寶都充滿好奇和關愛,在新生兒寶寶的成長中也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這就需要寶爸寶媽們具有一定的育兒知識,不僅能夠讓寶寶健康茁壯成長,還能幫助身邊的寶媽寶爸們利人利己。寶寶半歲還不會坐,家長們應提高警惕了寶寶半歲還不會坐,家長們應提高警惕寶寶是不是腦癱的前兆,一旦寶寶出現以下問題,就要及時到醫院神經內科進行檢查了。
  • 寶寶一歲還不會走路,是發育慢嗎?
    小西一歲零幾天,同月齡的孩子已經可以搖搖晃晃走幾步了,他卻似乎沒有要走路的意思。小西的媽媽擔心孩子發育慢,跟隔壁二胎媽媽聊起這個事時,對方不以為意,說每個孩子情況不一樣,一歲不會走路也正常,讓小西媽媽不用著急。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小西果然踉踉蹌蹌開始邁開小腿學走路了。很多新手父母都很關心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的順口溜記得滾瓜爛熟。
  • 一歲半寶寶還不會走路,正常嗎?
    引起寶寶不會走路的原因1、缺乏鍛鍊,寶寶總是在嬰兒車裡,或者家長總是抱著。2、安全感的缺失,比如寶寶有過站立或行走時摔倒的經歷,導致寶寶害怕。3、寶寶肥胖,當進行大運動訓練時,寶寶消耗更快,寶寶覺得累而不願意走路。
  • 為啥有的寶寶10個月會走路,有的一歲半也不會?跟家長責任很大
    寶寶的身體發育是有一定規律的,很多家長也會根據這些規律,來判斷自家寶寶發育有沒有達標。比如說走路這件事,一般來說,寶寶發育到10個月時,就可以扶著東西晃晃悠悠的走了,當然也有一歲半還不會走的寶寶,很多家長都會特別著急。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 3-4歲寶寶帶給你多少驚喜?媽媽們驚呆了~
    寶寶成長的過程中會帶給媽媽們各種驚喜,無論是嬰兒時期開始微笑,會抬頭、會坐、會爬、還是後來會說話、會走路、會背詩......每個第一次,總是讓媽媽們欣喜不已,那麼隨著寶寶越長越大,到了寶寶3-4歲的時候,他又會帶給你什麼驚喜呢?我們慢慢來看:1、懂得關心他人。
  • 寶寶1歲還不會走路,真不是因為你家的寶貝腦子笨,和它們有關
    蕾蕾家的寶貝今年1歲了,但是還需要坐在嬰兒車裡讓媽媽推著,一說下地走路就特別的厭煩,到現在還不能自如的走路呢。但是小區裡有幾個像他一樣的寶寶,人家在8、9個月的時候就開始走路了。家裡人經常調侃寶寶,說寶寶腦子是不是有些笨啊,到現在都學不會走路。
  • 1歲半寶寶不說話不走路,發展遲緩,媽媽奶奶唱雙簧︰愈聰明愈懶
    每個孩子的發展不一樣,但去到1歲半仍不懂走路及說話,就需接受專家評估。日前有臺灣醫生分享個案,一對婆媳帶同一歲半孩子前來打疫苗針,期間醫生發現孩子仍不會走路、不會說話,發展或比10個月大寶寶更慢,但婆媳仍未察覺異樣,唱雙簧反稱孩子乖巧,聰明的孩子才會「懶惰」。
  • 寶寶一歲半不會走路,全家擔心不已,誰料醫生一句話寶媽哭笑不得
    一歲半寶寶不會走路,原因真是令人哭笑不得小文是一位新手媽媽,寶寶現在已經一歲4個月,最近小文遇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眼看一歲半的寶寶居然不會走路。寶寶不會走路讓小文非常擔心,別人家的寶寶8個月就開始走路了,自家寶寶馬上一歲半了,每次鍛鍊寶寶站立走路
  • 寶寶1歲還沒長牙,醫生說出原因,這些因素不可忽略,媽媽需知道
    鄰居家的寶寶1歲了,牙齒還沒有冒頭,大家在小區裡一起玩的時候,她問媽媽們寶寶都是什麼時候開始長牙的。有的說6個月就開始長牙,有的說7個月,大部分都是1歲以前開始長牙,鄰居就著急了,寶寶1歲了,還沒長牙,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 寶寶1歲還不會走?新手媽媽莫急,寶寶學走攻略,快來收下
    嬰兒1歲時不能走路嗎?其實,這種現象很常見,也比較正常。由於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所以他們的生長發育規律也是不一樣的,寶媽寶爸真的不用擔心,今天,我媽媽為寶寶的大運動技能的發展安排了一個時間表。讓我們快速學習~Δ嬰兒大運動技能發展時間表1、翻身:寶寶出生後3-4個月學會翻身大約100天,寶寶的身體發育越來越好,比剛出生時強壯多了。
  • 3歲女兒仍不會走路,媽媽起疑,得知真相媽媽崩潰,直接開除保姆
    如果孩子身上出現了與眾不同的現象,就會讓父母們擔憂不已。3歲女兒仍不會走路,媽媽起疑,得知真相媽媽崩潰,直接開除保姆衛女士算得上是一位成功人士,她年紀輕輕就有了自己的生意,和老公兩人打點所有的工作,平時的工作非常忙碌。
  • 為啥有些娃9個月就會走路,而有些1歲半還不會?聽聽專家怎麼說
    早上,林阿姨用嬰兒車推著1歲半的孫子樂樂在小區樓下散步,結果一言不合與同小區的陳阿姨吵了起來。事情經過很簡單,原來陳阿姨看到樂樂這麼大了還學不會走路,就和周圍的鄰居說起了樂樂發育遲的「壞話」。沒成想,這句話恰好被經過的林阿姨聽見。護孫心切的林阿姨頓時不開心,畢竟自己的孫子在自己眼裡哪哪都是好的,憑什麼無端被外人議論,就這樣兩人開始了你來我往的「對罵」。
  • 寶寶走路有早有晚,為啥有的娃一歲多還不會走?這些父母該反思
    文 /好奇的萌娃控,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自從有了孩子以後,寶媽們的生活可以說就完全圍繞孩子進行了。如果一個小區裡有好幾個跟自家孩子差不多大的寶寶,那這幾個媽媽可有話聊了。而且聊的話題無關乎都是孩子,有時候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才9個多月就學會走路了,但自己家的孩子一歲半還不會走,寶媽們心裏面別提多著急了。雖然寶寶走路有早有晚,可能有些很早的,八九個月就已經會走了。但有些寶寶一歲多快兩歲了,還用人牽著,還走不穩,家長們有沒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呢?
  • 寶寶剛開始學走路,媽媽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呢
    想要了解兒童呼吸道/過敏/腺樣體扁桃體肥大的專業資訊,關注我的微博:黃圓媛醫師 Valentine's Day 爸爸媽媽們都知道寶寶在出生10個月以後,一般都會有嘗試走路的強烈願望,這是寶寶學走路的黃金時間呢,爸爸媽媽們應該好好把握這個時期
  • 奶瓶餵養的七大真相,媽媽們都需要知道
    奶瓶餵養的七大真相,媽媽們都需要知道 2020-08-19 19: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湯泡飯真心不適合寶寶吃,知道真相後的媽媽們都驚呆了!
    吃飯,永遠是家長們關心的「頭等大事」。那些胃口不好的寶寶真是讓家長們操碎了心。於是「湯泡飯」就成了很多家長比較喜歡的方式。但你知道嗎?湯泡飯真的不適合寶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