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應該幾歲學會走路?

2020-12-24 茉莉媽媽

我有個閨蜜,經常聽她提起寶寶的往事。

有一次,她說,她的寶寶是一歲差不多兩歲的時候才學會的走路,當時她非常著急,身邊比他小的全都能學會走路了,只有他寶寶一個這麼高個子的還在爬行。閨蜜的家人也都在埋怨她說:「讓你給寶寶買個學步車的,你看,人家比他小的都會走了,這麼大個子還在爬行,羞不羞啊!」

雖然如此,我朋友還是頂住了周邊的評論和壓力,給寶寶一個自然成長的空間,之前該怎么正確引導的就繼續,順其自然才是對寶寶最好的方式。

沒過多久,他的寶寶走著走著的時候,突然學會站起來了。

事後,我研究了一下關於寶寶學走路的資料,才發現,我閨蜜的堅持是對的,也因為有她正確的觀念,才能讓寶寶健康快樂地成長。

一、爬是學走的第一步

總是聽到很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炫耀,說自己的孫子不用爬直接就學會走路了。但其實,爬行才是寶寶最好的全身運動,也是寶寶學會運動的開始。雖然剛學爬行的寶寶,很容易摔倒或者哭鬧,但寶寶會因為某個想要的東西而全力以赴的爬過去爭取,這也是他感知的開始,讓他學會專注,從而刺激大腦發育。

久而久之,他的全身骨骼和肌肉也隨之慢慢發育,對於學走路也就更加容易了。所以,寶寶爬行不僅對身體的發育有很大的作用,關鍵是學走的重要基礎。

在寶寶學習的過程中,爸媽要做到的是讓寶寶輕鬆上陣,例如給寶寶換上一款輕薄舒適的拉拉褲,給寶寶一個輕鬆學步的環境。

媽咪寶貝的小內褲是專為學步的寶寶而設計的,超薄彈力腰圍,不會讓學步的寶寶有緊繃的感覺,貼合防漏的立體設計不容易移位,寶寶再怎麼動都不會側漏,配上乾爽的透氣背層,就算夏天運動也不會感到悶熱。

二、一個安全的學走環境

寶寶在爬行的過程中,因為出於好奇會熱衷各種探索,所以也會吸收大量信息,這時候,一個安全的環境可以讓寶寶更加安心、大膽地探索,也讓他更有安全感。尤其是10~12月期間的孩子,有一個好的學走環境對孩子學習走路非常重要。比如學走環境的四周、中間鋪有地墊。

迪士尼的爬行墊採用安全高彈材質,就算寶寶不小心磕摔也不疼,關鍵是安全環保EPE棉,無毒無味無甲醛,給寶寶一個安全的爬行環境。

其次寶寶在中間爬行,或者爬到周邊的時候,如果有小圍欄讓寶寶可以扶物站起的話,會更加增強寶寶的自信心。

三、為什麼不要牽著寶寶學走

有些爸媽、爺爺奶奶他們會急於讓寶寶嘗試走路,於是就會牽著他們學走,但其實這樣會容易形成寶寶錯誤的走路習慣或者損害寶寶的身體發育,比如說,踮著腳走、或者會對寶寶的骨骼造成損傷,大人如果不注意力道,會導致寶寶胳膊骨折或脫臼等等,由於其他人過多的幹預,讓寶寶更加依賴其他人。還有些人會給寶寶用到學步帶,其實也有不少弊端。學步帶會讓寶寶自身的平衡性沒得到良好鍛鍊,長時間使用容易造成寶寶走路前傾或後仰、腳尖走路等壞習慣。 

四、學步車和學步鞋真的有用嗎?

尤其是老一輩的父母,他們總是喜歡給寶寶買學步車之類的輔助工具,之前還聽說過,說爺爺奶奶在寶寶六個月的時候就讓他坐上學步車了。

對於學步車,看看權威的專家是如何評價的:加拿大早在2006年就立法禁止生產銷售轉賣學步車;美國兒科學會也提議禁止嬰兒使用學步車;2011年我國衛生部也曾經發文表示,不建議嬰兒使用學步車。

所以,過早或者過多使用學步車,可能導致寶寶運動發育遲緩與骨骼畸形,更容易讓寶寶失去對平衡能力和身體協調能力的鍛鍊。與其想方設法給寶寶提供鞭策他們的工具,倒不如在寶寶學會爬行、學會探索的時候給他們一個小鼓勵。

寶寶學走路我們能做的是順其自然、水到渠成,我們不能逼著或者代替寶寶長大,「以孩子為本」才是最正確的教育方式。

來源:茉莉媽媽

相關焦點

  • 孩子到底應該幾歲學會走路?聽專家慢慢分析
    一直以來,早走路似乎都被大家看作是寶寶聰明能幹、身體健壯的表現。但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在同一個時間學會走路,有的孩子早,有的孩子晚一些。畢竟每個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況都不一樣,所以各種情況綜合起來看,孩子一歲不會走屬於正常現象。
  • 寶寶幾歲學走路最好?餵養又該注意什麼?
    一些家長平時會比較關注自己的寶寶是何時能夠學會走路,所以有時候會,幫助孩子進行一些走路的運動。
  • 寶寶剛剛學會走路,一歲寶寶學步鞋怎麼選?
    見證寶寶走出第一步是幸福的,這一小步是人生一大步,這意味著寶寶開始獨立去探索這個世界。這也給媽媽們帶來甜蜜的負擔。小腳丫這麼柔嫩應該如何去保護呢?寶寶怎樣做才能提昇平衡感,減少摔倒呢?寶寶走路內八字,這會影響到寶寶未來的生活嗎?其實只要選對鞋,這些問題都會變成小問題。那麼針對剛剛學會走路的寶寶,學步鞋應該怎麼選呢?
  • 寶寶學會走路的誤區
    前面說到寶寶不經歷爬行不應該學走路,寶寶的行走時運動能力發展的一種表現,從爬行逐漸到站立。再到走路,可以令寶寶的背部肌肉,四肢肌肉及運動技巧得到鍛鍊,在學走路的過程中,爸爸媽媽要避免以下幾個誤區:1. 寶寶走路不是越早越好:寶寶在八九個月時模仿成人學走路,不僅不利於寶寶的足弓發育,也容易引起寶寶的用眼疲勞,因為一歲寶寶視力沒有完全發育好。
  • 寶寶走路晚=智商低?家長存在這些誤區,你家寶寶幾歲會走路?
    02帶著寶寶到小區樓下去逛逛的時候,總是能碰到小區裡的媽媽群體和大媽輩群體,也就會因為有寶寶的共同話題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家常。有一次她們見我抱著的寶寶,便問我孩子多大了,我就回答:「一歲了。」大媽很是驚訝「一歲了你還抱著啊,還不會走路嗎?
  • 寶寶走路的早晚和智商發育有關?你家寶寶是幾歲會走路呢?
    自己家的孩子,是不是走路真的太晚了?是否這種這麼晚才學會走路的孩子,在以後真的會不夠聰明?為什麼有的孩子走路早,有的就會很晚呢,我們的孩子正常多大才應該學會走路呢?第1, 寶寶到底長到多大,學會走路才是正常?不得不說的是,做了父母的我們,往往就會有一個通病,關心則亂。
  • 寶寶多大應該會走路?學走路時間表奉上,記得收藏
    學會走路是寶寶1歲半以前的一項重要的發展指標,多數寶寶1歲後就基本能獨立行走。可是人生嘛,「別人家的孩子」無處不在,就算是1歲的寶寶也不例外。馬上就到寶寶周歲生日了,也許會有很多親朋好友到來,你也希望寶寶表現棒棒的,得到大家的誇讚!但是,你的寶寶可能還不會走路,這讓你感覺有點小失望:別的寶寶10個月多一點就會走路了,怎麼自己家的寶寶1歲了還不會呢?
  • 學走路時期的寶寶應該注意什麼
    寶寶剛開始學走路的樣子,大多數父母和專家實際上認為學走路的寶寶大概是從一歲到三歲,就寶寶成長而言,這是一個很大的範圍。可以期待你的寶寶從嬰兒期到學走路時期再到學齡前的發展過程中會有很多的轉變。而且,雖然跳躍可能不像爬行到走路那麼明顯,但你的寶寶仍然會快速變化。
  • 寶寶一歲了還不會走路怎麼辦?掌握這3個順序,4點事項,快速學會走路
    一般大部分寶寶到一歲左右就已經會自己走路了,但有一些寶寶走路比較晚,可能到1歲幾個月才慢慢開始會走路。 我家兩個寶寶,大寶(兒子)是一歲快4個月才能獨立走路,而我家二寶(女兒)11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走路走得比較穩了。
  • 什麼時候可以教寶寶走路?如何教寶寶學會走路呢?
    就是說寶寶長到一定歲數就有了一定的行動能力。一般來說寶寶走路的能力,大部分寶寶在1歲左右就開始邁步,等到1歲半之後差不多就能行動自如,當然也有一些寶寶走路要晚一點,要等到2歲之後才學會走路。一般身體健康寶寶早晚能學會走路,因此寶媽寶爸不用過於擔心。
  • 寶寶幾歲會走路才算正常?晚於這個時間段,家長就要注意了
    於是,我按照以前教寶寶走路的方法,跟小琪說,你把寶寶扶到椅子旁,鼓勵他扶著椅子走過來,在我和小琪的努力下,孩子終於跨出了第一步。再過一段時間,小琪告訴我寶寶肯自己學著走路了,雖然走的時候沒有那麼好,她一直以為寶寶不正常,因為總聽說誰家的小孩8個月大就會走路了,還有的1歲半就會走路。那麼寶寶在幾歲的時候開始走路才算正常呢?晚於這個年齡,家長們就要注意了。
  • 寶寶一歲兩個月的時候會走路啦
    寶寶八個月的時候就會爬了,每天在房間裡爬來爬去。想著寶寶這麼早會爬,1歲應該就會走路了,沒想到讓寶媽等到1歲兩個月才會走路。大人們盼寶寶走路都等得有點心焦了。突然有一天,寶寶就不再爬了,而是搖搖晃晃地站起來,邁開了步伐。開始走時寶寶還走不穩,只能走一兩米。隨著他的嘗試越來越多,寶寶可以走三四米了,寶寶可以在房間裡走個來回了。
  • 寶寶不到10個月就學會了走路,可能害了娃,學走路要注意這4點
    寶寶學走路的時候,應該是父母最辛苦的時候,雖然現在有類似學步帶之類的工具出現,但是父母還是要跟在寶寶後面進行貼身保護。因為一不留神寶寶就有可能摔倒碰倒,讓自己的身體受到傷害。關於寶寶走路,父母不只是身體上的辛苦,更是精神上的操心。
  • 讓寶寶更快更安全的學會走路,爸爸媽媽們應該怎麼做?
    學走路是每個寶寶都必須經歷的階段,很多媽媽認為寶寶學會走路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卻忽視了一個好的學走路的環境對寶寶的重要作用,那么爸爸媽媽們到底在寶寶學會走路的過程中扮演著一個什麼樣的角色呢?爸爸媽媽們又該怎樣做才能讓寶寶更快更好的學會走路呢?
  • 正常來說寶寶應該什麼時候會走路才對?
    正常來說寶寶應該什麼時候走路才對呢?這是很多寶媽比較關心的問題,每每看到同齡的寶寶都走的很穩了,心裡就特別著急,為什麼我們家的寶寶還不能走路,站都不願意站,這是為什麼,難道寶寶缺什麼營養嗎?無數的疑問從我們的心裡冒出來。
  • 什麼時候教寶寶走路最佳,如何教寶寶學會走路呢?寶媽必看(上)
    就是說寶寶長到一定歲數就有了一定的行動能力。一般來說寶寶走路的能力,大部分寶寶在1歲左右就開始邁步,等到1歲半之後差不多就能行動自如,當然也有一些寶寶走路要晚一點,要等到2歲之後才學會走路。寶寶學會走路這件事實際上是根據寶寶自己發育來決定的,一般身體健康寶寶早晚能學會走路,因此寶媽寶爸不用過於擔心。
  • 「天才」寶寶自己學會走路,用阻止嗎?聽聽醫生是怎麼說的
    根據嬰兒發展規律,8-10個月的寶寶能扶著東西站立,1歲後能獨立行走,等到2歲後能夠並腳上跳。璐璐最近發現自己8歲大的寶寶竟然會扶著床欄走路了,雖然慢吞吞的,但是也嚇得璐璐夠嗆,忙把寶寶抱起放回床上。原來她之前聽說過,寶寶1歲之後才能走路,過早走路會引發許多危害,對寶寶的腿部發育不利。她之前還專門叮囑過老公和公婆,不要教寶寶走路。
  • 寶寶走路的幾大注意事項
    當寶寶終於晃晃悠悠踏出第一步的時候,父母興奮的同時也要注意到以下幾個事項哦~一、寶寶走路的時間  二、寶寶走路的姿勢  在寶寶學走路的時候,蠻容易出現不正確的走路姿勢,這是由於寶寶下肢尚未發育完全所導致的,但大多數都屬於正常現象,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慢慢自行調整為正確的走路姿勢
  • 寶寶一歲了可以教他走路了麼
    寶寶學走路通常不需要刻意去教,家長要有「水到渠成」的心態,並且堅持兩個原則;不過分參與 ;給予充分肯定。寶寶剛開始學走路,一般是從踮腳開始的,生理上此時寶寶的小腿肌肉比較緊繃,身體的協調能力不足,重心還不夠穩,身體會向前傾,缺乏觸地感,從而產生了踮腳走路方式。在心理上寶寶好奇又缺乏安全感,特別是家長領著寶寶的手牽引的時候,寶寶會下意識踮起腳拉家長的手。隨著生長發育和心智成熟,踮腳走路的現象會慢慢消失。
  • 寶寶學會走路了經常有這幾種行為,家長不要輕易阻止
    一般情況下寶寶在1周歲到2周歲之間學會自己獨立走路,學會獨立走路對於寶寶自己來說是一項巨大的突破,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寶寶終於得到了自由了!然而對於家長們而言與其說是雙手得到了解放在另一種程度上還不如說是「噩夢」的開始,因為當寶寶學會走路以後家長們的心就真的一直都得懸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