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先點擊上方藍字「嘟嘟育兒經」,再點關注,右上角設置星標,這樣您就可以每天收到最新內容。
老一輩傳下來,話說:"三翻六坐八會爬,七滾八爬周會走"。一直以來,早走路似乎都被大家看作是寶寶聰明能幹、身體健壯的表現。但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在同一個時間學會走路,有的孩子早,有的孩子晚一些。畢竟每個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況都不一樣,所以各種情況綜合起來看,孩子一歲不會走屬於正常現象。
因此,經常看見有家長,雙手放在寶寶的腋下,不知疲倦地教寶寶邁步和走路,
而且我始終相信兒科醫生的一句話:寶寶的"坐、爬、站、走"都不是學出來的,而是隨著發育水到渠成。
寶寶1歲多不走路,要擔心嗎?
每個寶寶發育的個體差異很大,走路早好還是晚好,不能一概而論。
有的寶寶可能9、10個月就開始走路了,而有的孩子直到16、17個月才開始,這都是正常現象。
寶寶走路時間的早晚和性格有一定關係。如果寶寶本身願意嘗試任何事情,也不擔心摔倒,那麼他自然走路時間更早一些。
而有些寶寶天生就是個謹慎的執行者,對於感覺有危險的事情,不肯輕易嘗試,那麼他可能由於擔心摔跤,而一直不敢邁出第一步。
所以,即便寶寶一歲多還不會走路,也不用太擔心,只要其他發育正常,可以耐心的再等一等,說不定明天或者後天,寶寶突然就邁出了他人生的第一步呢~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到了18個月依然不會走路,或者在12個月的時候不能被扶著站立,那麼就需要帶寶寶去醫院就診了。
雖然我們總在提醒,每個寶寶發育的個體差異是很大的。但總有些家長就是等不得,為了寶寶早走路操碎了心,殊不知卻進入了一些誤區,反而可能害了寶寶~
家長如何陪孩子走路?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發展規律,讓寶寶順其自然的學會走路才是最好的方法,爸爸媽媽可以從下面這些方面進行輔助:
1確保環境安全
處於學步階段的寶寶,最基本的就是要先製造一個安全的環境,避免寶寶受傷。
比如放置爬行墊,在桌角等地方安裝防護條,即便摔倒磕到,也不會造成危險。寶寶的磕碰對他來說,也是成長的見證呢。
2學走前先學蹲
蹲是寶寶學走路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父母應重視寶寶"站—蹲—站"這一連貫動作的訓練,比如父母可以將玩具丟在地上,讓寶寶自己撿起來。
這樣做既可以增進寶寶腿部的肌力,還可以訓練身體的協調度,為寶寶學走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3適當的幫助
當寶寶能夠扶著東西行走了,接下來要讓寶寶學習放開手也能走上二至三步。
父母可以各自站在兩頭,讓寶寶慢慢從這一頭走到那一頭,這樣既能隨時扶住會跌倒的寶寶,也可以給寶寶安全感。
家長們一定要記得給寶寶及時的表揚和支持。這會讓寶寶明白,自己在做的事很正確。多走幾步還能得到表揚呢,寶寶更有興趣學走路了。所以說,誇獎也是幫助寶寶走路的非常好的工具,能夠在寶寶的心理上給予非常好的幫助。
每天準時分享育兒知識
長按識別二維碼,收看更多育兒內容
免責聲明:文章引至於網絡,如侵權,立馬刪除}
為了讓更多媽媽看到
請幫忙「分享」 或右下方 點擊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