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還不會走路?有妙招。要是孩子走路摔出血,做好這2點,完美

2020-08-18 孩子王的育兒談彈堂

你會走路了嗎?

今天想說的這個話題,與大家息息相關,就是「走路」的事情。

孩子還沒到1周歲,鄰居就會關心您家的孩子:「會走路了嗎?」

這一個問句,也是一個高頻率出現的問句。如果在您帶娃的過程中,沒聽到過10遍以上,那麼恭喜您,您比較幸運。

「孩子會走路了嗎?」這是大多數的人關心的問題。

然後,我記得我那一會兒帶著嘟嘟,至少聽過20遍以上,因為我是推著孩子出去玩,以至於別人認為這孩子不會走路。因此,我在心裡盤算著如何更好地迴避這個問題:

顯然還不會,不用急

1、 對於熟悉的人,我會說孩子會走幾步了。這是最好的說辭;

2、 對於陌生的人,我會說孩子還沒到1周歲。因為在大多數人看來,1歲是孩子會不會走路的分水嶺;

3、 對於親友,如果沒有相處在一起,問到的頻率應該X次方,同樣可以回答會走幾步了,沒有人會在寒暄之中,去糾結孩子走路的問題。

因為只有這樣回答,您才會擁有更好的心情去帶孩子。世間有千千萬萬的問題,都會有,無可避免,我們需要學會巧妙地回應過去。醫生告訴我,孩子1歲零2個月走路是正常的。

慢慢來

我家孩子學會走路是1歲1個月零14天,因此,在1個月零14天裡,我每天需要回答5次以上同樣的問題:孩子會走路了嗎?

其實大可不必認真,可以開玩笑地說:「孩子走路有早有晚,我不急。」這樣回答也無傷大雅。畢竟別人的「操心」屬於正常的,因為一些人比較無聊,比較關心各家的家長裡短。

當孩子會走路了,我總結了2個要點,以防孩子受到傷害,請各位友友注意閱讀一下:

1、 腳上起繭子,給孩子穿上鞋

2歲之前的孩子,一般都會不喜歡穿鞋子。喜歡光著腳丫子在地板上來回地走。孩子剛開始會走十幾步的時候,建議穿上稍微軟一點鞋子,鞋底最好不要太硬,也不要太軟。當孩子穿上鞋子後,孩子走路就更會有信心和興趣。

慢慢就會走路了,鞋子能給孩子增加力量

起先,孩子會搖搖晃晃地走路,家長不要吆喝孩子,讓孩子順其自然地走路,即便走一下,又突然地坐到了地上,屁股會疼。但是孩子依然會有信心,繼續走,您可以發現:孩子走路的時候,他們的心情是喜悅和自信的。

所以,穿上一雙鞋子,會保護好孩子的腳這樣不至於會磨破了皮、起了繭子、裂開了縫。

比如,我家小孩那時不愛穿鞋,因為是剛開始帶娃嘛,孩子不穿就不穿吧,後來腳底起了厚厚的繭子。

孩子的腳沒有保護好,孩子走路就會疼

鞋子可以起到保護作用,也可以讓孩子的人生路走得更為平坦。

2、 膝蓋磨出血,給孩子穿長褲

孩子需要爬半個月,甚至更久,才會慢慢地學會走路。即便學會走路了,孩子也會將「爬和走」結合起來,一會兒爬,一會兒走。

我倒是發現一個現象:孩子喜歡爬樓梯。

孩子常常在爬行,總會摔出血

所以,我建議家裡的樓梯要攔住,或者大門要關住,或者是人行通道的門要鎖住,以防孩子爬上去,摔下來;摔下去,卻無人發現,這就麻煩了。

我記得飛飛小朋友,喜歡在樓下的水泥地上爬,每天爬。他媽媽說,「膝蓋總是結了疤,又磨出了血,喊他穿又穿哈。」而且飛飛是穿短褲,又沒穿鞋子,連指甲蓋都磨掉了,腳趾頭全是紅紅的痕跡。

膝蓋跪著,皮膚也會紅

對於孩子不願穿褲子的,在晨間起床的那一刻,應該把長褲穿上,慢慢地就習慣了。如果有必要的話,給孩子穿上護膝墊,但是孩子容易將這個掉下來,我家孩子就是,玩著玩著,這些墊子就鬆掉了。

因此,如果孩子在學會爬、學會走路的時候,務必需要在熱天的時候,穿上長褲,只有這樣,才可能武裝起來,保護好孩子幼嫩的皮膚,不然的話,會有一輩子的疤痕。

長褲既耐髒,又能保護好膝蓋和腿

【您可能關心的一個成語:】

走路是一輩子的事兒,沒有哪個正常的孩子從1歲開始,便不會走路。有一個成語說得挺好的:「拔苗助長」。我之前回復別人的問題也是這樣的,對於孩子,不能拔苗助長,只有順其自然走路,才不會高低起伏。

最後謝謝友友們的關注、點讚和好評。

不拔苗,也成長

相關焦點

  • 1歲寶寶學走路摔成腦損傷,孩子的磕磕碰碰千萬別不當回事!
    孩子學走路,踉踉蹌蹌,摔個幾跤再正常不過了。可河南一名1歲4個月的孩子竟因走路時多次摔倒,導致顱腦損傷,至今昏迷不醒,目前仍未脫離危險……7月20日,南陽1歲4個月的樂樂,正處於學步階段。因為剛剛學會走路,還站不穩,樂樂當天一共摔倒4次,而每次都摔在頭部。
  • 寶寶學走路竟摔成腦損傷!孩子磕碰後緊急處理方案,家長別錯過
    慘案累累案例1:7月20日,南陽一名1我歲多的寶寶學走路時,但由於初學走路 還站不穩,當天樂樂一共摔倒了四次,可怕的是 每次都摔在了頭部。學走路摔個幾跤,估計不少人認為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當時樂樂的媽媽也是這樣想的,她只是把哭鬧的孩子抱在懷裡哄瞭然而 晚上睡覺前,晚上家人突然發現樂樂跟平時不太一樣,拍打孩子,樂樂一動不動。
  • 1歲寶寶學走路摔成腦損傷,孩子的磕磕碰碰千萬別不當回事
    事情要從7月20日說起,樂樂是南陽唐河人,三胞胎中最小的孩子,1歲4個月的他正處於學步階段,但由於初學走路 還站不穩,當天樂樂一共摔倒了四次 學走路摔個幾跤,估計不少人認為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當時樂樂的媽媽也是這樣想的,她只是把哭鬧的孩子抱在懷裡哄了哄。
  • 為何老人帶孩子,孩子走路都走的早呢?
    她問:會走路了麼?我說:剛會走。然後她說:我家孫兒一歲兩個月了也是才會走路。也是她媽帶的哦,要是我帶的話早就會走路了。我有點無語!還有在廣場我經常看到的一個婆婆帶著娃兒,娃兒才十一個多月,就開始讓人家走路了。娃兒要爬,她偏要讓娃兒走。
  • 1歲寶寶學走路摔成腦損傷:孩子磕碰後父母要做到這幾點
    南陽1歲多的樂樂在學走路時,因為多次摔倒導致顱腦損傷,至今快兩個月了,樂樂仍未脫離危險。事情要從7月20日說起,當時已經1歲4個月的樂樂正處於學步階段。但是因為初學走路,還站不穩,當天樂樂一共摔倒了四次,每次都摔在了頭部。
  • 又摔了?孩子從床上跌落,父母別以為小事一樁
    ,丫頭活潑好動,這段時間都摔了4次了,她覺得頻率太高,還總是頭著地怕摔倒囟門,這地方沒長好之前非常脆弱,要是哪天不小心摔倒,那可真的很危險了。於是我倆就討論,要買哪種有護欄的床、地面上墊什麼墊子,我甚至還向她推薦了我家大寶一直用的防摔枕頭,文文聽了眼前一亮,表示這個不錯,馬上就去下單了(後面我會跟大家介紹幾個防摔的小妙招,記得接著往下看)。
  • 為啥有的寶寶走路時間晚?孩子學習走路階段,家長們要做好這4點
    如果一個小區裡有好幾個跟自家孩子差不多大的寶寶,那這幾個媽媽可有話聊了。而且聊的話題無關乎都是孩子,有時候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才9個多月就學會走路了,但自己家的孩子一歲半還不會走,寶媽們心裏面別提多著急了。
  • 為什麼有的孩子走路早,有的走路晚,和智商有無關係?
    但是很多家長卻並不明白孩子的發育特點,而是對於走路晚的孩子產生懷疑,是不是孩子出現了問題,甚至懷疑走路晚的孩子笨。 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走路早,有的孩子走路晚?這和孩子的智商有無關係呢? 其實孩子走路晚,並不能夠說明孩子笨,智商低。因為孩子走路早晚時間不一的真實原因有以下幾點: 1、孩子的性格不同有可能單說孩子的性格影響著孩子走路的時間,這一點會讓很多人都不相信。但是這在生活中卻是非常常見的。
  • 家長在教孩子走路的時候,不要再做這幾件事了,可能會傷害到孩子
    同時這也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高,畢竟腿不直身高就會矮。有研究表明,爬行是可以訓練孩子大腦的,對智力發育有好處,既然有這機會,為什麼不讓寶寶多爬行一段時間,再學習走路呢?但是學習走路比較晚也不行,如果寶寶在16個月的時候,還不會走路,或者是走路的時候總是搖搖晃晃的,雙腳不能正常邁出步伐,家長要引起注意。
  • 孩子總是從床上摔下來?父母這個動作不要做,容易出問題
    我當時很擔心,問她寶寶沒有摔出什麼事吧,文文說沒出血,就是摔青紫了,丫頭活潑好動,這段時間都摔了4次了,她覺得頻率太高,還總是頭著地怕摔到囟門,這地方沒長好之前非常脆弱,要是哪天不小心,那可真的很危險了。
  • 孩子不會走路怎麼辦?
    一般情況下,一歲的寶寶就已經開始學習走路了。但時間不是問題,主要還是要看寶寶的生長發育的情況,不能因為月齡問題而煩惱。但如果到了18月齡,孩子仍然不會走路,家長可能還是要特別留意一下。第一,家長應該注意一下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看孩子的腿部發育是否正常,看孩子的骨骼發育是否正常。如果腿部、骨骼發育異常的話,就會影響走路問題。第二,要注意季節和環境的問題。
  • 孩子多大走路正常?為啥有的孩子10個月會走,有的15個月還不會?
    孩子走路最早一班不早於10個月,最晚一般不晚於18個月,如果18個月孩子還不會走路,很可能是發育有問題,必須及時就醫。孩子走路建立在站立的基礎上,從孩子站立到扶著東西走路,這個過渡時間非常短,可以說當孩子能夠穩站立,身體平衡控制的非常好,能夠自主晃動,腳跟也能輕鬆著地以後,孩子就不需要擔心走路引起的下肢問題了,可以放心的學習走路了。
  • 「孩子越早走路越聰明」老人的說法科學嗎?哪個時間段走路最好?
    在寶媽交流群裡,一位寶媽說自己家寶寶才10個月就已經學會自己走路,從字裡行間能看出這位寶媽的興奮和激動,後面她還加了一句「這樣是不是說明寶寶更聰明?」群裡另一位寶媽搭話:「恭喜你啊,你家孩子真聰明,我家寶寶現在18個月了還不會走路,不知道寶寶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 寶寶是怎麼學會走路的?父母掌握這6點,用遊戲幫助寶寶學會走路
    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生長節奏,所以有的孩子走路早,有的慢。一些大人看到別人家小孩挺早就學會走路了,就很心急,也要拉著自己的孩子學走路。這根本是揠苗助長。如果這個時候寶寶的身體沒發育完全,腿部骨骼和肌肉還不足以支持他走路。強行走可能會對他們骨骼發育造成損傷,也很容易走成「內八字」。在學走路這件事上要記住4個字:水到渠成。
  • 學步車對寶寶走路更有益?兒科醫生:這才是孩子學走路的正常方法
    如果寶寶依靠「學步車」,就會失去掌握平衡的機會,不利於控制平衡能力和學習走路。有一項關於5~15個月寶寶用學步車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常用學步車的寶寶會坐、會爬和會走的平均時間比不用學步車的寶寶約晚1個月。研究結果還顯示,使用學步車的寶寶智力發育測驗方面的分數低於沒有使用過學步車的寶寶。
  • 不要隨便用學步車,做好這5點,寶寶很快就能學會走路
    前幾天在小區公園裡碰見一個鄰居,看見我還抱著孩子,他就建議我給孩子買個學步車讓孩子學著走路,我告訴她,有個醫生跟我說,學步車要是沒用好的話,很容易會讓孩子的腿變形。她一聽立馬就反駁我,說她兒子6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用學步車了,9個月的時候就能坐著學步車隨便走了,等到了10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自己開始走路了。醫生說,不是不能讓孩子用學步車,只是不能隨便用,尤其是孩子還不會坐的時候,就更不能用了。
  • 1歲寶寶學走路摔成腦損傷:孩子磕碰父母要重視,十種情況需就醫
    但是因為初學走路,還站不穩,當天樂樂一共摔倒了四次,每次都摔在了頭部。樂樂媽說,樂樂是三胞胎中最小的孩子。孩子多,她照顧不過來,再加上每次摔倒後他哭了,拉起來哄一哄就還是一樣的玩,也就沒太放在心上。孩子哭可能不僅是摔疼了,更多的可能是驚嚇和緊張。所以,孩子摔倒大哭時,父母們一定要先冷靜下來,然後溫柔地安撫孩子「不怕不怕,媽媽在這呢!」以此來平復孩子的心情。
  • 寶寶學走路總是摔跟頭,7個月-2歲寶寶學走路這些誤區你要知道!
    二、寶寶學走路過程中幾大誤區1、過於「揠苗助長」焦慮很多父母看到別的孩子已經會走了,自己孩子還不會就開始焦慮,抓起自己孩子就開始訓練,殊不知孩子還未到階段,可能會造成腿部負擔和平衡能力差。4、認為摔一下沒事很多家長尤其老一輩都會說哪有不摔的孩子,摔得輕當然沒事,但是身體上最怕摔的就是頭了,尤其是後腦勺。研究發現每年有7000萬孩子學走路過程中後腦勺都被摔傷,很多摔得很嚴重。三、如何正確訓練寶寶學走路?
  • 寶寶一歲還不會走路,是發育慢嗎?
    小西一歲零幾天,同月齡的孩子已經可以搖搖晃晃走幾步了,他卻似乎沒有要走路的意思。小西的媽媽擔心孩子發育慢,跟隔壁二胎媽媽聊起這個事時,對方不以為意,說每個孩子情況不一樣,一歲不會走路也正常,讓小西媽媽不用著急。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小西果然踉踉蹌蹌開始邁開小腿學走路了。很多新手父母都很關心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十二走」的順口溜記得滾瓜爛熟。
  • 早給孩子穿鞋,能早學會走路?教孩子學走路先摒棄誤區再把握時機
    導語:有的家長看到人家的孩子能夠早走,自己的孩子比人家的孩子大還不會,就著急,可能就會拔苗助長讓孩子早學走路,卻不知道這樣容易走入一些誤區,傷到孩子。家長們在一起看孩子總愛比較,比如誰的孩子吃飯多,誰的孩子會說話了,誰的孩子那麼早就會走路了……如果自己的孩子還不會,雖然嘴上說順其自然就好,但是內心裡可能急壞了,說不定就會採取一些不好的措施讓孩子趕緊學會走路,這就容易走入一些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