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走路了嗎?
今天想說的這個話題,與大家息息相關,就是「走路」的事情。
孩子還沒到1周歲,鄰居就會關心您家的孩子:「會走路了嗎?」
這一個問句,也是一個高頻率出現的問句。如果在您帶娃的過程中,沒聽到過10遍以上,那麼恭喜您,您比較幸運。
「孩子會走路了嗎?」這是大多數的人關心的問題。
然後,我記得我那一會兒帶著嘟嘟,至少聽過20遍以上,因為我是推著孩子出去玩,以至於別人認為這孩子不會走路。因此,我在心裡盤算著如何更好地迴避這個問題:
顯然還不會,不用急
1、 對於熟悉的人,我會說孩子會走幾步了。這是最好的說辭;
2、 對於陌生的人,我會說孩子還沒到1周歲。因為在大多數人看來,1歲是孩子會不會走路的分水嶺;
3、 對於親友,如果沒有相處在一起,問到的頻率應該X次方,同樣可以回答會走幾步了,沒有人會在寒暄之中,去糾結孩子走路的問題。
因為只有這樣回答,您才會擁有更好的心情去帶孩子。世間有千千萬萬的問題,都會有,無可避免,我們需要學會巧妙地回應過去。醫生告訴我,孩子1歲零2個月走路是正常的。
慢慢來
我家孩子學會走路是1歲1個月零14天,因此,在1個月零14天裡,我每天需要回答5次以上同樣的問題:孩子會走路了嗎?
其實大可不必認真,可以開玩笑地說:「孩子走路有早有晚,我不急。」這樣回答也無傷大雅。畢竟別人的「操心」屬於正常的,因為一些人比較無聊,比較關心各家的家長裡短。
當孩子會走路了,我總結了2個要點,以防孩子受到傷害,請各位友友注意閱讀一下:
2歲之前的孩子,一般都會不喜歡穿鞋子。喜歡光著腳丫子在地板上來回地走。孩子剛開始會走十幾步的時候,建議穿上稍微軟一點鞋子,鞋底最好不要太硬,也不要太軟。當孩子穿上鞋子後,孩子走路就更會有信心和興趣。
慢慢就會走路了,鞋子能給孩子增加力量
起先,孩子會搖搖晃晃地走路,家長不要吆喝孩子,讓孩子順其自然地走路,即便走一下,又突然地坐到了地上,屁股會疼。但是孩子依然會有信心,繼續走,您可以發現:孩子走路的時候,他們的心情是喜悅和自信的。
所以,穿上一雙鞋子,會保護好孩子的腳,這樣不至於會磨破了皮、起了繭子、裂開了縫。
比如,我家小孩那時不愛穿鞋,因為是剛開始帶娃嘛,孩子不穿就不穿吧,後來腳底起了厚厚的繭子。
孩子的腳沒有保護好,孩子走路就會疼
鞋子可以起到保護作用,也可以讓孩子的人生路走得更為平坦。
孩子需要爬半個月,甚至更久,才會慢慢地學會走路。即便學會走路了,孩子也會將「爬和走」結合起來,一會兒爬,一會兒走。
我倒是發現一個現象:孩子喜歡爬樓梯。
孩子常常在爬行,總會摔出血
所以,我建議家裡的樓梯要攔住,或者大門要關住,或者是人行通道的門要鎖住,以防孩子爬上去,摔下來;摔下去,卻無人發現,這就麻煩了。
我記得飛飛小朋友,喜歡在樓下的水泥地上爬,每天爬。他媽媽說,「膝蓋總是結了疤,又磨出了血,喊他穿又穿哈。」而且飛飛是穿短褲,又沒穿鞋子,連指甲蓋都磨掉了,腳趾頭全是紅紅的痕跡。
膝蓋跪著,皮膚也會紅
對於孩子不願穿褲子的,在晨間起床的那一刻,應該把長褲穿上,慢慢地就習慣了。如果有必要的話,給孩子穿上護膝墊,但是孩子容易將這個掉下來,我家孩子就是,玩著玩著,這些墊子就鬆掉了。
因此,如果孩子在學會爬、學會走路的時候,務必需要在熱天的時候,穿上長褲,只有這樣,才可能武裝起來,保護好孩子幼嫩的皮膚,不然的話,會有一輩子的疤痕。
長褲既耐髒,又能保護好膝蓋和腿
走路是一輩子的事兒,沒有哪個正常的孩子從1歲開始,便不會走路。有一個成語說得挺好的:「拔苗助長」。我之前回復別人的問題也是這樣的,對於孩子,不能拔苗助長,只有順其自然走路,才不會高低起伏。
最後謝謝友友們的關注、點讚和好評。
不拔苗,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