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歲寶寶學走路摔成腦損傷,孩子的磕磕碰碰千萬別不當回事

2020-12-16 騰訊網

南陽一名1歲多的寶寶學走路時,因為多次摔倒導致顱腦損傷,至今還未脫離危險。

看著躺在病床上的兒子樂樂,媽媽牛閃閃早已哭紅了雙眼,到今天為止,樂樂已經昏迷了一個多月。

事情要從7月20日說起,樂樂是南陽唐河人,三胞胎中最小的孩子,1歲4個月的他正處於學步階段,但由於初學走路 還站不穩,當天樂樂一共摔倒了四次,可怕的是 每次都摔在了頭部。

學走路摔個幾跤,估計不少人認為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當時樂樂的媽媽也是這樣想的,她只是把哭鬧的孩子抱在懷裡哄了哄。

然而 晚上睡覺前,家人突然發現樂樂跟平時不太一樣,以前每晚樂樂都會吃著安撫奶嘴睡覺,但是那天晚上,當媽媽把安撫奶嘴放進他的嘴巴裡時,樂樂卻怎麼都不吸,牛閃閃使勁兒拍打孩子,樂樂一動不動。

隨後家人趕緊帶著樂樂,連夜到當地醫院就診,被告知孩子顱腦損傷,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8月9日家人將樂樂轉到,河南省兒童醫院進行後續治療。

因為顱腦損傷,樂樂出現了一系列後遺症:肌張力高導致身體十分僵硬,全身蜷縮,一直處於淺昏迷狀態。

醫生介紹,對於三歲以下的孩子來說,尤其是像樂樂一樣正在學走路的小寶寶摔到頭部很危險!!!

孩子磕磕碰碰千萬別不當回事,低估摔倒對孩子帶來的傷害,後果將是災難性的。

2017年11月,鄭州一1歲11個月大的男孩從購物車中摔落,頭部著地,當時只是哭了幾聲就照常玩耍,第二天,父母起床後發現孩子已死在被窩裡了……

4歲男孩鴻宇在公園玩的時候摔傷了額頭,沒有明顯流血,受傷後只是想睡覺。到醫院後,再叫他已經沒有反應。經檢查,鴻宇前額顱內有個巨大的血腫,幸運的是,經過緊急手術,孩子脫離了生命危險。

對於1歲一下的寶寶來說,他們更常見的摔倒是墜床,墜床可能會導致顱內血腫,更嚴重的結果是喪命!

2018年2月3日,成都晚報(微博)報導:1歲女寶在墜床2日後,被診斷為腦死亡…

2018年6月7日,中安在線報導:寧波市婦女兒童醫院一天內就收治了2例嬰兒因墜床導致顱內出血的案例。這兩個嬰兒的家長犯了同一種錯誤,那就是:沒有重視!

兩個嬰兒分別在墜床7個小時後和第二次墜床後出現哭鬧、煩躁、意識不清等表現,但家長認為是驚嚇所致,故沒有在意。直到嘔吐和昏迷的症狀越來越嚴重才被送醫診治。

經醫生診斷後得知:兩個嬰兒均為顱內出血且因失血過多出現貧血症狀,最後緊急做了開顱手術才保住兩個寶寶的性命。

所以,千萬不要以為寶寶摔倒是小事,更不要把摔倒作為育兒的事例,讓寶寶自己爬起來。如果寶寶摔倒了,家長應該怎麼做,有哪些事又不能做呢?

1

寶寶跌落後這些事千萬不能做!

01

千萬不能立即抱起

孩子跌落,母親出於本能反應都會急忙抱起,然而這種做法是相當錯誤的。正確的做法是壓住內心的焦急,靜等數秒,記住寶寶跌落的姿勢,以判斷哪裡撞擊嚴重。與此同時觀察寶寶是否哪裡行動不便,以此來判斷寶寶是否有脫臼、骨折等嚴重的外傷!

02

千萬不能揉搓受傷血腫處

倘若發生頭皮血腫,而因為各種原因導致無法及時就診時,家長可立即用冷敷。這在受傷後24—48小時之內對血腫的吸收是極有幫助的。但需注意一點,千萬不要揉搓,這只會加重血腫的程度。

03

千萬不能太過大意

很多小孩子跌落後都不會有什麼大事,因此有些年輕人沒經驗,只要老人說:「沒事,你們小時候也常從床上跌下來,還不是好好的。」聽到這些有些家長就大意了,不注意觀察寶寶發出的急救信號,從而貽誤最佳搶救時間

2

寶寶跌落後這些事一定要注意

寶寶的其他地方被衣服包裹,一般撞傷程度不會太大。而頭部著地的話,那需要加強注意了。因為孩子的頭部佔身體的比重大,再加上沒有衣服包裹,可能會受傷更嚴重。

另外,小孩子的凝血功能比較差,尤其是6個月左右的孩子,一開始可能看不出什麼問題,時間久了傷情才會表現出來,那個時候再來治療,病情已經加重。

因此,對於頭部發生撞擊的孩子,家長要特別注意觀察孩子有沒有嗜睡、嘔吐、昏迷等神經系統的症狀。如果孩子受傷後會發聲大哭,臉色正常,沒有嘔吐,那麼情況比較樂觀。家長仍要注意寶寶接下來24-48小時內的情況,如有下面提到的異常及時送醫。

反之出現持續的臉色蒼白,嘔吐甚至咯血,睡覺迷迷糊糊,那麼通常是比較嚴重的外傷,必須要馬上送醫,做進一步檢查,然後再觀察個三四天,等確定無礙後出院。

3

出現這些情況應該立即送醫處理

1、寶寶頭部有大面積出血性外傷;

2、寶寶跌落後不哭鬧,出現意識不夠清醒、半昏迷嗜睡的情況;

3、跌落兩三天後,又出現了反覆性嘔吐、咳血等症狀時;

4、跌落幾天後,出現了鼻部或耳內流血、流水、瞳孔不一等情況。

照看孩子一定要謹慎,很多時候只要大人稍留心,寶寶跌落的情況很多都是可以避免的。養孩子不用提心弔膽、過度保護,但是如果孩子摔倒了,也不能輕視,問問寶寶,觀察下傷勢,自己也會安心一些。誠然,像上文中摔成腦損傷的情況確實比較少見,可養娃容不得小概率,真正發生的時候,每個父母都會無比自責。另外家長最好能學一些急救方面的知識,經常練習急救方法,關鍵時刻能夠爭取搶救時間。

相關焦點

  • 1歲寶寶學走路摔成腦損傷,孩子的磕磕碰碰千萬別不當回事!
    孩子學走路,踉踉蹌蹌,摔個幾跤再正常不過了。可河南一名1歲4個月的孩子竟因走路時多次摔倒,導致顱腦損傷,至今昏迷不醒,目前仍未脫離危險……7月20日,南陽1歲4個月的樂樂,正處於學步階段。因為剛剛學會走路,還站不穩,樂樂當天一共摔倒4次,而每次都摔在頭部。
  • 1歲寶寶摔成腦損傷!孩子墜床千萬別做這3件事!
    南陽一名1歲多的寶寶學走路時,因為多次摔倒導致顱腦損傷,至今還未脫離危險。 看著躺在病床上的兒子樂樂,媽媽牛閃閃早已哭紅了雙眼,到今天為止,樂樂已經昏迷了一個多月。
  • 寶寶學走路竟摔成腦損傷!孩子磕碰後緊急處理方案,家長別錯過
    慘案累累案例1:7月20日,南陽一名1我歲多的寶寶學走路時,但由於初學走路 還站不穩,當天樂樂一共摔倒了四次,可怕的是 每次都摔在了頭部。學走路摔個幾跤,估計不少人認為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兒,當時樂樂的媽媽也是這樣想的,她只是把哭鬧的孩子抱在懷裡哄瞭然而 晚上睡覺前,晚上家人突然發現樂樂跟平時不太一樣,拍打孩子,樂樂一動不動。
  • 1歲寶寶學走路摔成腦損傷:孩子磕碰後父母要做到這幾點
    南陽1歲多的樂樂在學走路時,因為多次摔倒導致顱腦損傷,至今快兩個月了,樂樂仍未脫離危險。事情要從7月20日說起,當時已經1歲4個月的樂樂正處於學步階段。但是因為初學走路,還站不穩,當天樂樂一共摔倒了四次,每次都摔在了頭部。
  • 1歲寶寶學走路摔成腦損傷:孩子磕碰父母要重視,十種情況需就醫
    南陽1歲多的樂樂在學走路時,因為多次摔倒導致顱腦損傷,至今快兩個月了,樂樂仍未脫離危險。​事情要從7月20日說起,當時已經1歲但是因為初學走路,還站不穩,當天樂樂一共摔倒了四次,每次都摔在了頭部。樂樂媽說,樂樂是三胞胎中最小的孩子。孩子多,她照顧不過來,再加上每次摔倒後他哭了,拉起來哄一哄就還是一樣的玩,也就沒太放在心上。
  • 一歲寶寶學走路導致腦損傷,只因父母的疏忽,至今未脫離生命危險
    導讀:一歲寶寶學走路導致腦損傷,只因父母的疏忽,至今未脫離生命危險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歲寶寶學走路導致腦損傷,只因父母的疏忽,至今未脫離生命危險!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學走路總是摔跟頭,7個月-2歲寶寶學走路這些誤區你要知道!
    最近十個多月的她痴迷上了扶站學走路,因為剛開始總是站不穩栽跟頭,前兩天後一天要摔兩三次,腦勺摔出一個大包。愛動的她自然樂此不疲繼續學。最近買了防摔枕頭真的幫了我大忙.一、寶寶學走路要經歷階段?二、寶寶學走路過程中幾大誤區1、過於「揠苗助長」焦慮很多父母看到別的孩子已經會走了,自己孩子還不會就開始焦慮,抓起自己孩子就開始訓練,殊不知孩子還未到階段,可能會造成腿部負擔和平衡能力差。
  • 這才是寶寶學走路的最佳時期
    學走路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當寶寶的肢體運動日益增強,在經歷了抬頭、翻身、坐、爬行、站立之後,走路就成了寶寶成長發育中一項重要的肢體運動。寶寶學走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個寶寶學走路的時間都不盡相同,有的寶寶學走路時間會早一點,有的寶寶學走路的時間會晚一點,因此爸爸媽媽需要根據寶寶的自身發展情況而定。
  • 寶寶學走路,該不該用學步車,會影響他的骨頭髮育嗎?
    …… 一提到寶寶學走路,大多數媽媽首先想到學步車。她們認為寶寶要想學會走路,就必須通藉助學步車啟蒙。 寶寶使用學步車,一來,可以解放爸爸媽媽的雙手,拯救老母親的老腰;二來,寶寶能更快學會走路,而且不會磕磕碰碰,累了也能直接坐在裡面休息。 乍一聽好處多多,媽媽們也就早早的給寶寶用上了學步車。
  • 寶寶摔後千萬不要這麼做
    哪個孩子的成長路上不是充滿了磕磕碰碰?今天從床上掉下來了,明天學走路、玩耍摔跤了……很多家長都習以為常,不把孩子摔倒當回事兒!但達媽想和你說的是,千萬別不當回事兒!前天的時候有位媽媽在社群裡發帖:「今天我的大閨女摔了,大小便都已經失禁了。在醫院等待結果,我是真的崩潰了,為什麼我的生活就這麼艱難?」
  • 學步車,可千萬別用了!寶寶學走路,保護孩子,遠離這些隱患
    1、表面看來孩子好像可以走了,並不是寶寶腦和腿協調後的結果,只是被動地被車子拖著走而已。這種依賴的時間越長,孩子主動鍛鍊自己各方面能力的意識就會大大被削弱,反而延誤了走路的發展。2、還有一種現象就是,孩子坐在學步車裡,但是由於身高不夠,孩子就會踮著腳走路,久而久之,這種姿勢形成了記憶,寶寶就養成了這種踮著腳尖走路的姿勢,以後想改都是很難的。3、還有 一種情況就是寶寶過早訓練,這個階段寶寶的腿部力量還不足,尤其是走路的時候,全身重量都要在支撐腿上。
  • 準媽媽課堂|寶寶學走路困惑多,聽聽專家怎麼說
    關於學走路這件事兒,父母在喜悅地陪伴寶寶成長的同時,也常常面臨著很多的困惑和擔心。寶寶學走路時,父母總是很焦慮:寶寶會走得太早也擔心,太晚也擔心,甚至還擔心衣服、鞋子穿得不對,也會影響寶寶學走路……準媽媽課堂第四十期為您解疑答惑。1不會爬會影響走路嗎?
  • 牽著寶寶學走路 竟然是錯的?
    父母牽著孩子學走路的溫馨畫面,對我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這種做法實在太普遍了。  然而,別以為這樣做,就能讓寶寶走得早!(關注微信訂閱號:朵媽親子時光,聊聊親子育兒那些事)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牽著寶寶學走路,可能存在以下這些問題  1、寶寶的身體可能還沒準備好
  • 這才是寶寶學走路的最佳時期,父母可別傻傻弄錯了
    有些父母過於心急,在寶寶7個多月的時候就開始讓寶寶學走路,媽媽急切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媽媽過早的幹預寶寶走路,會影響寶寶身體發育,對寶寶非常的不好。但是如果寶寶具備了以下的這些條件,那麼讓寶寶學習走路不成問題:一、寶寶可以站立,可以運用自己的手腳,手可以握拳。二、寶寶可以活動四肢,並能夠靈活的運用自己的四肢轉動。
  • 為什麼有的寶寶10個月就會走路,有的一歲半還不行?
    ,很多家長都會把孩子放進學步車、學步帶裡,認為這樣省事又方便。,芽芽媽建議先觀察孩子的情況,再決定扶不扶。很多時候,孩子並沒有摔疼、也不哭,這時需要一句鼓勵。另外如果寶寶摔了,爸媽們別表現得太過緊張,容易嚇著寶寶。
  • 教寶寶學走路,又牽又扶純粹是幫倒忙,原來這麼多年家長都做錯了
    牽寶寶學走路釀成大禍其實生活中有不少的家長,會擔心孩子走路不穩、走的很慢,發生些磕碰的情況,不忍心就會牽著寶寶走,但雖然大人放慢了腳步,孩子也很難跟上。所以牽著寶寶學步的方式,不僅會有危險發生,還讓孩子對家長更加依賴,無法獨立,或者是獨立的較晚。寶寶走路晚、走路慢是什麼造成的?1.
  •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為啥有口臭,區別對待,媽媽千萬別不當回事
    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為啥有口臭,區別對待,媽媽千萬別不當回事!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為啥有口臭,區別對待,媽媽千萬別不當回事!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為啥有口臭,區別對待,媽媽千萬別不當回事!小兒推拿李波:寶寶為啥有口臭,區別對待,媽媽千萬別不當回事!
  • 寶寶學走路那些事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給大家介紹過寶寶學走路的安全措施,很多心急的爸爸媽媽也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給寶寶買了學步車,讓寶寶儘早學會走路。殊不知,過早使用學步車學走路,反而會學得更慢哦!   寶寶使用學步車必須滿足三個條件:頭部支撐力已足夠、能夠獨立坐起和腰椎可以挺直、自己能扶著物品走路。但如果寶寶發育還沒成熟就急於使用學步車,那麼有可能會適得其反,對寶寶危害更大!   一、使用學步車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弊端  1.增加危險性  一些家長常常就把寶寶放在學步車中,然後就去忙自己的事情。
  • 寶寶學走路晚,不要著急,該走的時候自然就會走
    寶寶學走路期間不要著急,有的寶媽看到別的孩子會走路就開始著急了,覺得自己家孩子怎麼回事,還沒有走路跡象,只會站立或者只會爬。其實太早會走路,並不是沒有缺點的:1.很早就會走路的小孩特別容易摔跤正常情況下,寶寶就是應該周歲附近學會走路的,我女兒就是周歲生日剛過,突然就會走了,之前只會站立不動,爬行都是只會倒退,不會往前爬,但我女兒的確沒有怎麼摔,不像那些10個多月會走路的孩子,老摔得鼻青臉腫的。
  • 寶寶走路的這個小動作,家長千萬要注意
    寶寶過了1周歲,媽媽們見面問得最多的事情就是,你家寶寶會走了嗎?孩子學走路是個大問題,最近有寶媽在後臺留言問奔哥:「寶寶一歲三個月了,在學走路,剛開始的時候還是很正常的,可是最近發現他走路有點踮腳,是否要帶去醫院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