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給孩子穿鞋,能早學會走路?教孩子學走路先摒棄誤區再把握時機

2020-12-23 淺淺媽媽育兒經

【文/淺淺媽媽育兒經】實用的育兒知識,讓媽媽照顧寶寶更輕鬆!

導語:有的家長看到人家的孩子能夠早走,自己的孩子比人家的孩子大還不會,就著急,可能就會拔苗助長讓孩子早學走路,卻不知道這樣容易走入一些誤區,傷到孩子。

家長們在一起看孩子總愛比較,比如誰的孩子吃飯多,誰的孩子會說話了,誰的孩子那麼早就會走路了……

如果自己的孩子還不會,雖然嘴上說順其自然就好,但是內心裡可能急壞了,說不定就會採取一些不好的措施讓孩子趕緊學會走路,這就容易走入一些誤區。

教孩子學走路的誤區

(1)早給孩子穿鞋

有的家長竟然認為早給孩子穿鞋,就能讓孩子早學會走路,這是錯誤的說法。

另外讓孩子光著腳其實更好,能夠增強腳部的肌肉,更有利於早學會走路。

(2)孩子會爬之後要快點學會走路

孩子雖然學會了爬,但是不用著急讓孩子趕緊學走路。孩子多爬行能夠讓孩子的各方面得到發展,比如鍛鍊核心肌肉群,增強肩部的穩定性,控制大腿,鍛鍊身體的協調能力等。

孩子在走路之前就應該有個爬的階段,不要越過爬就走,也不要剛會爬就去走,多爬行更有利於早學會走路。

(3)用學步車學走路省心

雖然一直強調不要給孩子用學步車,但是有的家長還是會給孩子用。

孩子在學步車裡是省心了,但是並不利於孩子學走路,容易讓還沒有做好準備的孩子提前練習走路,導致孩子的大腿肌肉發育不良。

還有一點不推薦用學步車的原因是,孩子在學步車裡會到處去,說不定就會遇到危險。

讓孩子早走路的危害

那些看到別的孩子早走路自己孩子不會,想提前讓孩子學走路的家長,一定要看看下面的這幾條危害。

(1)導致O型腿和X型腿

過早的行走對孩子的骨骼發育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因為孩子的骨骼還在發育時期,沒有完全鈣化,在骨骼的外面包著一圈軟骨,在1歲內不是孩子表現出了要走路的苗頭,會導致孩子站立不穩,向內向外用力,兩邊的軟骨發育不平衡,時間長了就會影響腿部的骨骼發育,呈現O型腿和X型腿。

(2)肘脫臼

孩子開始學走路的時候,爸爸媽媽可能會彎腰牽著孩子,如果牽著一側的話,容易用力過猛,兩邊不均衡,孩子摔倒的話,導致肘脫臼。

(3)形成八字腳

在走路的時候為了防止摔倒,孩子可能就會將兩腿擴大角度,讓自己保持平衡,時間長了可能導致八字步,行走的時候,就會左右搖擺。

(4)影響腳的發育

孩子的骨骼肌肉發育不健全,如果過早站立,足部的負荷過重,會對腳造成傷害,出現扁平足,不利於以後的行走。另外還容易導致小腿變形,形成翹臀,胖寶寶更不適合早走路。

孩子到了1周歲還不會走路,是不正常嗎?

很多家長之所以著急,有一個原因是受到了一些書籍上提到孩子各年齡段對應的大動作發展,而自己孩子到了某個年齡段卻沒有學會相應的動作,那就是不正常嗎?

這一點家長先不要太著急,因為每個孩子有自己的特點,有的發育快有的發育慢,有的早早會走路,有的先會說話,都沒有硬性規定。給出的階段也只是大多數孩子表現出來的狀況,但是也會有個別的例子。

比我家孩子小几天的那個男孩,學會走路比我家的晚了2個月,但是也不影響孩子的健康。當然如果孩子表現出了很不正常的情況,就需要看醫生。

讓孩子學走路要先學習爬行

不要小看了爬行的好處,孩子多爬是為了更好的走路打基礎。有的孩子沒有爬就先走路了,但是你會發現這類孩子走路會不如先爬的孩子走得穩走得好。孩子先沒有爬,不妨在會走路後把爬行給補上,有的人可能說孩子不會,那就教給孩子啊!

(1)在孩子面前放玩具,引導孩子去抓,快抓到的時候再往前挪挪,媽媽可以幫寶寶推推雙腳給他一個助力。

(2)家長配合,一個人用毛毯橫過孩子的腰腹部,提著毛毯的兩頭,另一個人用手推孩子的右手左腳,前進一步後,再推左手和右腳,讓寶寶慢慢體會手腳的協調。

(3)寶寶爬累了就讓孩子休息休息,不要強迫孩子繼續。

教孩子學走路應該注意什麼?

孩子到了一定的月齡,自己的腿部有了力量之後,就會主動站起來練習,這個時候家長就可以輔助性幫助孩子學走路了,但是要注意循序漸進。

(1)家裡有圍欄很合適

我家當時有圍欄,孩子走路都是自己扶著圍欄走了幾天,自己就會走路了,真得是省了我這老母親的力氣。

其實也可以讓孩子扶著茶几、床沿來走動。

(2)要做好保護措施

讓孩子學走路,一開始站不穩,家長要做好防護措施,可以給孩子買一個學走路護頭的東西,我買過,戴上後還挺有意思呢。

(3)藉助於布條

可以用一塊布圍住寶寶的前胸,從後面提著布來幫助孩子找平衡,這樣就省力多了。

(4)多鼓勵

孩子開始走路肯定會摔倒,這個時候家長不要接著就走過去,大驚小怪的看孩子有沒有摔傷,可以鼓勵孩子自己站起來。

(5)給寶寶選擇合適的鞋子

讓寶寶穿著鞋子走路,更有利於孩子邁步,買鞋前要量一下孩子的腳長和腳寬,在鞋的前面要留出空間,孩子穿上鞋之後,腳後跟處如果留有一根手指的空就正好。鞋底在厚度和軟硬度上要合適,可以彎曲,鞋面的頭部不能太軟。

(6)抓住時機

孩子學走路一般是在11個月的時候,時機要父母自己把握,當寶寶離開支撐物,能夠獨立地蹲下、站起,並能保持身體平衡時,才真正到了寶寶學步的最佳時機。(要注意孩子的腿部力量足夠才可以)

(7)可以用小推車

雖然不讓用學步車,但是小推車還是可以用的,開始父母可以輔助,隨後可以讓寶寶自己推著走。

孩子的大動作的學會不要著急,孩子總有一天會學會的,孩子學走路沒必要非得跟別的孩子比較提前會,畢竟過早學走路可是會傷害寶寶的。

相關焦點

  • 闢謠:寶寶學走路早健康?要穿鞋學步?6點注意,媽媽你知道嗎?
    「寶寶這麼早就要學走路了?」「可不是,鄰居家甜甜也7個月,都學會走路了。」「是不是有點早了?我小時候1周歲才開始會走路。「」你懂什麼,寶寶早點學會走路,身體更加健康。「嬌嬌有些急了,拉著寶寶就準備開始。
  • 寶寶學走路最佳時機是幾個月?學步期的兩個誤區,很多家長都犯了
    其實,每個個體不同,孩子學走路的時間也有區別,《年糕媽媽輕鬆育兒百科》中提到:一般寶寶9~15個月開始學走路,都是正常的。學會走路6個月後,大部分寶寶就能走的很好了。有些寶寶天生是「冒險家」,他們不怕摔跤、勇於嘗試,很早就開始學走路了。
  • 為什麼有的孩子走路早,有的走路晚,和智商有無關係?
    一些性格外向大膽的孩子,他們在學走路的時候就會非常的勇敢。即使是摔了一跤,他們也不會害怕,反而會繼續學走路。 但對於性格內向膽小的孩子來說,一旦他們在學走路的過程中跌倒了,那麼就有可能使得他們不敢學走路。而這恰恰在無形中推遲了孩子學會走路的時間。
  • 孩子走路早就是聰明?其實不然,走路早晚跟智商無關跟這些事有關
    所以,就連走路早晚這個問題,都能跟孩子的智商高低聯繫在一起。還有一種說法更加荒唐,說話早的孩子,長大以後能出人頭地。2.孩子的腿部力量有句話說得對,先會爬,後會走。而會不會爬行和走路,都取決於腿部的肌肉是否有力量。當孩子攝入充足的營養,腿部力量發育到足以支撐住身體的時候,孩子才能慢慢的站起來,進而學會走路。
  • 孩子到底應該幾歲學會走路?聽專家慢慢分析
    一直以來,早走路似乎都被大家看作是寶寶聰明能幹、身體健壯的表現。但是並不是每個孩子都是在同一個時間學會走路,有的孩子早,有的孩子晚一些。畢竟每個孩子的身體發育情況都不一樣,所以各種情況綜合起來看,孩子一歲不會走屬於正常現象。
  • 孩子什麼時候學走路最合適?早於這個時間,容易形成O型腿!
    孩子什麼時候學走路?每個寶寶發育的個體差異很大,孩從坐到走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每個步驟都不可或缺。但是,如果孩子各個階段的運動能力都發育得比較早,也就是說抬頭、翻身、爬行都比較早,那孩子走路早也是沒有問題的。孩子學步需要注意什麼?
  • 寶寶什麼時候學走路最合適?早於這個時間,寶寶容易O型腿
    導讀:寶寶什麼時候學走路最合適?早於這個時間,寶寶容易O型腿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到底是走路早的寶寶智商高,還是走路晚的孩子更聰明?答案已揭曉
    如果孩子骨頭軟肌肉沒勁兒,就是到了年齡也不適合走路。如果腿部的骨骼和肌肉發育比較早,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支撐起來身體行走,那麼孩子學會走路也會更早。而如果骨骼肌肉發育比較晚,或者是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鍛鍊,也會導致孩子走路比較晚。這一方面是和後天的鍛鍊有關,一方面是和骨骼肌肉的發育有關,和智商沒有關係。
  • 寶寶學會走路的誤區
    前面說到寶寶不經歷爬行不應該學走路,寶寶的行走時運動能力發展的一種表現,從爬行逐漸到站立。再到走路,可以令寶寶的背部肌肉,四肢肌肉及運動技巧得到鍛鍊,在學走路的過程中,爸爸媽媽要避免以下幾個誤區:1. 寶寶走路不是越早越好:寶寶在八九個月時模仿成人學走路,不僅不利於寶寶的足弓發育,也容易引起寶寶的用眼疲勞,因為一歲寶寶視力沒有完全發育好。
  • 孩子走路早,就是智商高?這是毫無根據的
    現在成年人的世界好複雜,孩子出生之後就活在各種攀比之中,誰家的孩子長得高,誰家的孩子聰明,誰家的孩子顏值高,總之最後都要歸結為我家的孩子智商高,別人家的孩子智商低。很多家長都認為孩子走路早就是智商高,其實走路早還是走路晚,跟智商真的沒什麼關係。
  • 為什麼有的孩子走路早,有的卻晚?弄清這些原因,再正確引導學步
    前幾天帶孩子出去曬太陽,看到一個十個月左右的寶寶在練習走路。周邊人都在說,讓十個月的寶寶練習走路也太早了,可別以後成了羅圈腿吧。這時孩子奶奶說,這個不算早了,這孩子的姐姐也是十個月就會走了,這會兒訓練孩子走路一點也不早。
  • 走路早的寶寶和走路晚的寶寶,哪個聰明?答案已揭曉
    小麗的女兒囡囡十個月就學會走路了,小麗覺得囡囡很聰明,所以很開心,但是卻聽到有人說起如果寶寶走太早,腿骨頭可能會變形,以後會出現八字腿等等!小雲家情況相反,兒子超超比別的孩子先學會爬,但是都12個月了,其他寶寶早已經能走幾步了,而超超卻還不會走?小雲很擔心這是不是說明寶寶不聰明?走路的早晚和孩子智商有關嗎?孩子走路的早晚,其實和智商聰明是沒有什麼太大關係的。
  • 家長在教孩子走路的時候,不要再做這幾件事了,可能會傷害到孩子
    例如在教孩子走路的時候,時常會出現磕磕碰碰的情況,做家長的看著比較心疼,但也明白這是成長路上必須經歷的事情。就這樣一邊心疼,一邊教孩子走路,殊不知有些方法其實是錯誤的,就是讓孩子白白受苦了。孩子現在已經一周歲了,對於趴著坐著已經掌握的很熟練了,為了能早日帶孩子出門逛街,小周已經想著開始訓練孩子走路的技能了。雖然小周著急出門逛街,但是也明白有些事情急不來,例如教孩子走路就不能一口吃個胖子。之所以選在一周歲的時候開始教孩子走路,是因為現在是最佳時機。
  • 學步車能早走路?用,還是不用?
    還沒有為人母時,我曾以為學步車特洋氣,能玩還能學走路,送給朋友體面又貼心!
  • 為什麼有的寶寶走路早有的走路晚呢?其實和家長的這些行為有關係
    不難發現,身邊的孩子確實有的走路早有的走路晚,早的可能七八個月就會走路了,也有的一歲半還不會走。家長們都喜歡在一起討論孩子的問題,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走路這麼早,心裡肯定也是非常著急。關於孩子的走路早晚,其實和家長們的關係非常大。
  • 孩子學走路不需要教,家長做到這幾點,孩子輕鬆邁出第一步
    父母在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給予正確的關注和引導,時機到了孩子自然就會走路了。爬行階段爬行對寶寶的協調性、平衡性和大動作能力發展很有好處,孩子在爬行階段得到充分的練習,在學走路時就會很快,而且走路會特別穩,不容易跌倒。在這個階段,父母要讓孩子多爬,在平地上爬,攀物爬都要多鼓勵。
  • 孩子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習走路?
    孩子出生的第一年算是一個裡程碑,最是令人期待的就是學走路。它是打開孩子探索世界大門鑰匙。為了學習獨立行走嬰兒必須首先要掌握他自身的發展。大約在6個月以後,寶寶就可以開始解決如何用身體軀幹來保持身體直立的難題。發生在時間的不同階段,許多嬰兒站起來大約是在第10個月以後。讓他們站起來的能力,70%都來自臀部和大腿。
  • 從走路早晚決定孩子智商高低?你家寶寶多大才開始走路
    看著小寶寶,從無力翻身,到四處亂爬,再到蹣跚學步,是一個令爸媽興奮不已的過程。但朋友小徐近日發信息來說,真替寶寶擔心,因為隔壁家1歲的孩子明明已經獨自走路了,聽說走路早,智商一定高,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種說法。
  • 寶寶多大穿鞋?穿鞋雖然能夠保護腳,但不要早於這個階段
    寶寶多大穿鞋?穿鞋雖然能夠保護腳,但不要早於這個階段在寶寶出生之前,媽媽們都會提前給他(他)準備衣物,包括鞋子。有些媽媽認為,寶寶出生後就可以穿鞋子了,而有的媽媽認為,寶寶會走路了才可以穿鞋子。但其實給寶寶穿鞋子過早過晚都不好。
  • 孩子多大穿鞋合適,有數據顯示不要早於這個月份,給孩子發育時間
    多大穿鞋合適,有數據顯示不要早於這個月份,給孩子發育時間內外八字、O型腿、平足等,都是家長們不希望自己孩子有的,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遺傳,也有過早地給孩子穿鞋。有很多研究數據表明,過早的穿鞋對孩子腳部的肌肉沒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