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有這樣的說法:
二三抬頭笑認媽,
四五翻身變聲佳,六七會坐學咿呀,
八九學爬十叫爸,十三開步十五走,看圖說話在十八。
就是說寶寶長到一定歲數就有了一定的行動能力。
一般來說寶寶走路的能力,大部分寶寶在1歲左右就開始邁步,
等到1歲半之後差不多就能行動自如,
當然也有一些寶寶走路要晚一點,要等到2歲之後才學會走路。
寶寶學會走路這件事實際上是根據寶寶自己發育來決定的,
一般身體健康寶寶早晚能學會走路,因此寶媽寶爸不用過於擔心。
也有一些初為人父人母缺乏經驗不知道怎麼去培養和鍛鍊孩子,
有的過早,也有過晚,這樣都是不對的,那麼如何正確地引導孩子學會走路呢?
孩子的行動能力,可以按照時間段來分,
按照每個階段來鍛鍊孩子的行動能力,最終讓孩子學會直立行走。
3到6個月幫助寶寶做四肢鍛鍊
寶媽不要覺得寶寶還在襁褓裡,還沒到走路的時候就讓寶寶乖乖躺著了。
要知道寶寶在4個月大的時候,四肢就有一定的行動能力,小腿亂蹬,小手開始抓東西。
這個階段寶媽可以幫助寶寶做做運動,比如抓著寶寶的小手小腿舉起放手,
連續多做幾次,促進寶寶四肢血液循環,當然注意動作慢一些,別傷到寶寶。
在幫助寶寶做運動的時候,可以適當放一些有節奏感的音樂,
根據節奏來幫助寶寶做運動,寶寶有了條件反射,也會更加配合寶媽哦!
5到7個月幫助寶寶學會坐起
等到寶寶5個多月大的時候,寶寶差不多能翻身了,
偶爾還嚇嚇你給你個側臥的姿勢。
這個階段的寶寶脊椎骨以及發育到一定程度,四肢也有力氣支撐自己翻身。
那麼寶媽也可以訓練寶寶學會坐起,寶媽寶爸可以用坐抱得姿勢抱著寶寶,
讓寶寶漸漸習慣坐起,當然也有小心寶寶突然臥倒傷到寶寶,
因此得時時刻刻注意護著孩子背部。
6到8個月幫助寶寶學會爬行
這個階段寶寶的四肢有一定的行動能力,
脊椎骨也有承受能力,那麼就可以讓寶寶適當學會爬行。
寶媽寶爸可以讓寶寶在床上趴著,引導寶寶去做往前刨的動作,
每天花費一點點的時間去鍛鍊即可,這個階段寶寶手腳還是比較柔軟的,別讓寶寶太累。
9到11個月幫助寶寶學會站立
寶寶的小腿發育到差不多的時候,可以讓小寶寶嘗試站立,
一開始站立肯定是不太穩當的,因此要記得扶好寶寶,
每天訓練2次,每次十分鐘,讓寶寶擁有站立的感覺,
為避免寶寶膝蓋受傷,最好是在床上幫助寶寶站立。
麥太優品溫馨小貼士:
以上就是寶寶在學會直立行走前各個部位的鍛鍊,
等到寶寶一歲左右,就可以幫助它學會走路,
具體我們下篇再講解寶寶如何學會直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