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步也需要打基本功,先練好這4個動作,將來走路快又穩

2020-12-18 媽媽沒時間

寶寶能夠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學會自己走路,是他一歲生日時爸爸媽媽最盼望的事了。

雖然專家總是說每個寶寶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學會走路的時間也是因人而異。有的寶寶9個月就已經邁出了第一步,有些卻要等到16個月時才能學會走路。

但身為爸爸媽媽,我們總想做點什麼來幫助寶寶更早地到達他的成長裡程碑

這種想法是很正常的。雖然我們不能控制寶寶的遺傳因素,但確實可以多陪寶寶做一些大動作的訓練,幫助他更好地發展身體的協調性,增加肌肉的力量,為早日學步打下堅實的基礎。

下面,小樣媽就來和大家分享4個基礎的動作訓練

每天帶寶寶練一練,寶寶的力量和平衡性提高了,將來學步的時候就能更快學會獨立行走。不用你整天彎腰駝背地扶寶寶走路,真的會輕鬆很多哦。

動作1:坐小凳子

寶寶能夠不藉助外力,靠自己的力量坐穩後,可以給他準備一張適合他坐的小凳子

要注意哦,這張凳子是沒有靠背的,並且不能太高。寶寶坐在上面,膝蓋大約呈90度彎曲,雙腳能夠踩在地面上用力。

準備好這樣的小凳子後,一開始,每天抽一點時間讓寶寶獨立地坐在凳子上

為了安全起見,凳子周圍可以放幾個軟墊子,所有家具都要移開,防止寶寶摔倒時撞傷頭。

大人也要坐在寶寶旁邊,可以用繪本或玩具吸引寶寶的注意。萬一寶寶沒有坐穩,我們隨時可以保護他。

一段時間後,我們可以升級難度。寶寶坐在凳子上時,在他面前的地板上放幾樣玩具,讓寶寶根據指令把玩具撿起來。

寶寶要彎下腰,撿起玩具,然後再回到坐立的姿勢。這個過程對寶寶來說很有難度,可以訓練身體的平衡能力,增加肌肉的力量,為之後的學步打下基礎。

動作2:爬行遊戲

小樣媽以前在文章中提到過,爬行的動作對於寶寶發展身體的協調能力、視覺能力,還有空間意識都是很有好處的。

1歲前多做這項運動,孩子上學後聽課專心、寫字端正,家長很省心

除此之外,爬行還能幫寶寶鍛鍊肌肉,訓練平衡能力。想要寶寶將來走得穩,就一定要讓他多爬。

我們可以在家裡設置一些障礙,來幫助寶寶鍛鍊爬行的動作。

比如在地上間隔一定距離擺一些柔軟的玩具,引導寶寶繞過這些障礙爬行。

(寶寶學步的時候,也可以用類似的方法幫助他練習「抬腳」的動作,嘗試從障礙上跨過去。)

我們還可以把家裡的靠枕拿出來,在地板上擺成一條直線。然後站在枕頭的另一端,鼓勵寶寶越過這些「小山丘」,到達你所在的地方。

除此以外,還可以用紙板箱製作隧道,或者買類似功能的隧道玩具,鼓勵寶寶從一頭爬到另一頭。

這個過程可以幫助寶寶了解自己的身體與其他物體的大小關係,提升身體的感知能力,發展空間意識。

動作3:拉站練習

寶寶在學步前會有一個小的動作裡程碑:拉站。也就是拉著東西站起來。

比如家裡的柜子、沙發、茶几、凳子,甚至是你的褲腿,只要是可以借力的東西,寶寶都能拉著站起來。

這個動作對於寶寶學走路是非常重要的,能夠幫助他練習站的姿勢,還會極大地改變寶寶看待世界的方式。

在陪寶寶做拉站練習時,我們要特別注意兩點。

第一,一定要保證寶寶的安全。

容易倒的抽屜櫃、椅子,全部都要收起來,避免寶寶拉站時被砸傷。

之前,新聞報導過很多宜家柜子倒塌砸傷孩子的事件

由於柜子沒有固定在牆上,本身又比較重,孩子拉著柜子站起來,或者踩著抽屜往上爬時,柜子就會倒下來,重重地砸在孩子身上,非常危險。

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

除此以外,一些不穩固的平面,比如凳子、小桌子,或者容易打碎的物品,像是花瓶、酒瓶等,也都要收在寶寶碰不到的地方,避免拉站的過程中被砸傷。

第二,我們要教寶寶怎樣彎曲膝蓋,慢慢坐在地上。

很多寶寶站起來後,因為不知道怎麼坐下,會急得哇哇大哭。或者因為缺乏經驗,一屁股坐在地上,把自己給坐疼了。

這樣的經歷容易讓寶寶產生害怕的心理,給學步帶來不好的影響。

我們要提前給寶寶示範,讓他知道怎麼從站姿過渡到坐姿。掌握了這個技能,寶寶就能更好地學習站立,不會再害怕了。

動作4:巡航練習

寶寶在學習走路時,一開始都要藉助外力才能平衡好自己。除了爸爸媽媽彎腰扶著寶寶,其實還有一種重要的練習方式,那就是巡航

簡單來說,就是寶寶扶著一個平面,像是沙發、茶几、欄杆、圍欄、牆壁等,一邊扶著一邊走路

這個過程能夠幫助寶寶鍛鍊腿部的肌肉,熟悉走路的姿勢。

在做巡航練習時,可以讓寶寶一隻手扶著平面,比如沙發的邊緣,另一隻手扶著你,慢慢地練習走路。

安全同樣是最重要的。一定要移開家具,給寶寶開闢一塊安全的練習區域,或者用防撞的海綿條把家具的邊緣包裹起來,預防危險的發生。

當寶寶能夠獨立完成巡航的動作時,可以再增加難度,鍛鍊寶寶的平衡能力。方法就是在寶寶前進的路線上放一些障礙物

比如放一個充氣的海洋球,鼓勵寶寶把球踢開。或者放一些玩具,讓寶寶彎腰把它們撿起來。這樣不僅能增加練習的趣味性,還能更好地提升寶寶的平衡能力。

以上4個動作都能幫寶寶提升肌肉的力量和協調性,為學步打下基礎。

最後提醒大家,身體大動作的訓練不管是對寶寶的身體發展,還是智力發育,都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所以爸爸媽媽要格外注意,不要長時間把寶寶放在嬰兒床、嬰兒推車裡,或者一直抱在手上,那樣的話反而會阻礙寶寶的發展,讓寶寶更晚學會走路哦。

我是小樣媽,復旦學霸媽媽,腦功能培訓師,專注分享0-6歲育兒、早教方法。喜歡我的文章,就關注、轉發支持我吧。

相關焦點

  • 寶寶用學步帶學走路 好不好
    現在很多準媽媽都會給寶寶買學步帶,用它繫著寶寶,讓寶寶站著走路,自己用後面兩條帶子控制寶寶,這樣可以讓寶寶不摔倒,但是用學步帶幫寶寶學習走路對寶寶好不好呢?
  • 寶寶學走路難?這4個學步期小遊戲,讓寶寶走的又穩又好!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總能夠看到孩子從蹣跚學步的模樣到一個個堅定的腳印,孩子學步可以說是每個媽媽最印象深刻的事情吧! 那是孩子第一次脫離父母的懷抱,獨自走向外面的世界。可是對於孩子學步,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 寶寶學走路難?這4個學步期小遊戲,讓寶寶走得又穩又好!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總能夠看到孩子從蹣跚學步的模樣到一個個堅定的腳印,孩子學步可以說是每個媽媽最印象深刻的事情吧!那是孩子第一次脫離父母的懷抱,獨自走向外面的世界。可是對於孩子學步,父母到底應該怎麼做呢?
  • 寶寶走不穩不敢走可能犯了這4大錯誤,早知道早糾正,附學步技巧
    寶寶走不穩不敢走,可能是犯了學步4大錯誤,看看你中招沒寶寶走不穩不敢走,與寶寶學步期錯誤的引導方式有關。有些家長為了省力讓寶寶坐學步車、過早學步;有些家長為了寶寶安全,總是牽著寶寶走等。這些錯誤的學步方式,不僅僅讓寶寶學步緩慢,更是容易給寶寶的身體造成傷害。
  • 不要羨慕別人家的寶寶走路快,寶寶學步的誤區家長一定要看
    寶寶從學會站立到走路需要很長的時間,10個月到15個月都是正常範圍,所謂的越早越好其實都是盲目攀比的結果而且民間還有很多關於學走路的誤區,這些誤區需要爸爸媽媽引起重視。1、不學爬,先學走爬行其實是寶寶動作發展的重要一步,因為爬行需要手眼腳三方面的協調配合,還要大腦的支配,所以爬行對寶寶大腦發育是非常有好處的。千萬別因為怕髒或者想要寶寶早點學會走路而放棄爬行,而應該創造更多的空間和條件讓寶寶盡情爬行。
  • 寶寶學步階段,如何幫助孩子學習走路?家長需要做到這4點
    "三翻六坐九爬",寶寶的生長發育都有一定的規律性。對於寶寶來說,每一項大運動都是一次質的飛躍。從學會抬頭,到能安穩坐著,再到學步行走,對於寶寶來說是個龐大的學習任務。成人千萬不要小看這麼簡單的動作,對於寶寶來說,學會走路需要調動大腦、身體平衡系統、眼睛等方面的協調性,這樣能夠走好每一步。
  • 學步也有關鍵期,1歲還不會走路,該擔心嗎?
    在孩子會坐會爬後,擔憂的爸媽常會提出這些疑問,何時才是寶寶的學步期?多數寶寶大約在1歲左右漸漸學會移步,有些寶寶可能還需要扶著東西才不至於容易跌倒;但一般而言,孩子在1歲2、3個月就能放手自己邁出小步走,只是步伐仍會搖來晃去,不太穩固,就像企鵝走路一樣;能真正的走穩,必須等1歲半後,當寶寶能移動自如時,要小跑步都不成問題囉!
  • 11個月的寶寶學走路鞋子怎麼選,不滿足4個條件的學步鞋不合格
    寶寶11個月,開始學習走路了,看到孩子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爸爸媽媽除了滿滿的幸福感,很多父母開始考慮要不要給孩子準備學步鞋。對於小嬰兒來說,給嬰兒準備學步鞋應該從兩個方面來考慮。寶寶學步期並不建議穿學步鞋,很多媽媽在嬰兒學步期一看孩子開始走路,開始急迫地想要給寶寶穿上鞋子,覺得這樣既保護了寶寶的腳丫子,也讓寶寶看起來很整齊。但是事實上,嬰兒學步期並不建議給寶寶穿上學步鞋,尤其是在孩子還沒有學會走路的時候。過早地穿上學步鞋對於嬰兒來說不是一種保護,相反這是一種「累贅」,甚至會阻礙嬰兒的學步。
  • 學步鞋哪家好?寶寶學步鞋挑選攻略
    寶寶在7~8個月就開始穿學步鞋了,選擇一雙好的學步鞋對寶寶學習走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雙好的學步鞋應有穩定後腳跟、保護腳踝的作用,還應具備很強的耐磨性、防滑性、舒適性。那麼學步鞋到底什麼牌子好呢?學步鞋是選軟底還是硬底的好呢?我們要如何給寶寶挑選一雙適合的鞋子呢?這些問題都是寶媽們要仔細考慮的。  寶寶應該多大穿學步鞋呢?
  • 8個月小寶寶學走路,凳子當學步車,小福娃太可愛了!
    文|小不點寶寶出生了,很多父母都喜歡把寶寶可愛呆萌的一面記錄下來,將來等孩子長大了還能自己回顧一下,那麼寶寶從剛出生到會走路這段時間應該是最可愛的,尤其是在寶寶學走路的時候看著寶寶努力的樣子,寶媽們內心充滿了無限的憐愛
  • 學步車能幫寶寶學走路嗎?訓練寶寶走路,這4個方法才有用
    從上個世紀到現在,從農村到城市,幾乎所有孩子在學步時期都有一輛學步車。但使用頻率這麼高的學步車,真的有用嗎?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專家稱學步車很容易對兒童造成傷害,所以不建議兒童使用學步車。家長給寶寶使用學步車,初衷是幫助寶寶學走路,但是研究表明,使用學步車對學會走路的幫助效果不大,並且學步車還會對寶寶身體發育造成不利影響。經調查發現,將寶寶放入學步車之後,寶寶不需要自己控制平衡也不會摔倒,這樣不利於寶寶練習走路和控制平衡。
  • 寶寶什麼時候走路?學步鞋有沒有必要穿?怎麼選?
    很簡單,因為當腳趾抓地時,寶寶才能完整的體會從腳後跟到腳趾頭的走路方式,而不是一味地跺腳或者踏步,進而保證前腳掌及足弓的健康形成,對動作的平衡感和協調性都有幫助。值得注意的是,當寶寶在嘗試自己開始走路的時候,一定要始終要保證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寶爸寶媽也要一直陪在寶寶身邊,這樣寶寶才能更好的學習新技能。
  • 寶寶幾個月開始學走路?過早走路並不好,這些走路知識爸媽要了解
    有媽媽提問說:我家寶寶馬上十四個月了,還不怎麼會走路,鄰居家的寶寶剛12個月就走得很好!多大的寶寶學走路比較好?要讓寶寶學會走路,爸爸媽媽們應該做什麼工作,有什麼注意事項呢?雖然寶寶會走路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一旦看到寶寶落後於其他孩子,爸爸媽媽們難免會有些焦慮。
  • 寶寶剛剛學會走路,一歲寶寶學步鞋怎麼選?
    見證寶寶走出第一步是幸福的,這一小步是人生一大步,這意味著寶寶開始獨立去探索這個世界。這也給媽媽們帶來甜蜜的負擔。小腳丫這麼柔嫩應該如何去保護呢?寶寶怎樣做才能提昇平衡感,減少摔倒呢?寶寶走路內八字,這會影響到寶寶未來的生活嗎?其實只要選對鞋,這些問題都會變成小問題。那麼針對剛剛學會走路的寶寶,學步鞋應該怎麼選呢?
  • 寶寶什麼時候練習走路?寶寶學步階段,家長如何幫助他們
    寶寶從呱呱落地,到翻身、坐立、爬行,再到學步、穩步,是有一定的發育進程和規律的。而能穩步地行走,對於寶寶來說是個龐大的學習任務,因為行走是一種複雜的機體協調運動,需要大腦、身體各方面協調好才能完成的。11到13個月的寶寶,一開始可以藉助家長的一根手指就能站起來、蹲下來坐著,經過無數次的練習之後,有百分之75的寶寶是在13個月左右學會蹣跚獨步的。經過1、2個月的練習,14個月左右的寶寶基本可以完成走路的一系列動作:站立、行走、蹲下來休息。更有一些寶寶還能倒退兩步。
  • 寶寶一歲了還不會走路怎麼辦?掌握這3個順序,4點事項,快速學會走路
    一般大部分寶寶到一歲左右就已經會自己走路了,但有一些寶寶走路比較晚,可能到1歲幾個月才慢慢開始會走路。 我家兩個寶寶,大寶(兒子)是一歲快4個月才能獨立走路,而我家二寶(女兒)11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走路走得比較穩了。
  • 寶寶走路姿態形似「奶醉」,學步宜晚不宜早,這個時間剛剛好
    @相濡以沫:這比碰瓷的大爺還要可怕。寶寶學步太早不是好事,容易帶來很多潛在的傷害老一輩的觀念認為,寶寶學步越早越好,這代表寶寶身體健碩、聰明,所以都喜歡過早地訓練寶寶學步。然而這樣的行為不僅對寶寶的成長沒好處,反而還會造成很多潛在的傷害。
  • 寶寶學步要注意什麼 四大誤區要小心
    比如他的下肢和胳膊、頭、頸、身體,整個部位如何協調的運動,而是依賴學步車,而且學步車下面還有四個輪子,想去哪就去哪兒。  寶寶學步技巧  1、讓寶寶先學會自由的爬行  在教給寶寶走路之前,一定要保證寶寶能在床上或者柔軟的墊子上自由的爬行,這是學走路的前提
  • 寶寶過早走路真的好嗎?
    今天,我的公公說老家和小葡萄一樣大的寶寶都可以走路,看來小葡萄很缺少鍛鍊。我說:爸不用擔心她現在正在通過爬行鍛鍊腿部肌肉,很快她就會走了。其實,寶寶學會走路,大人不需要擔心,18個月以內的寶寶學會走路都是很正常的,如果超過18個月了,那麼就要到醫院看看了。
  • 與其追求速成,不如先把基本功練好
    生活在當下快節奏的時代環境中,我們總是在和時間賽跑,凡事都追求快,好像慢一秒就會輸掉整個人生。走路要快,否則上班該遲到了;吃飯要快,不然工作怎麼做得完;就連出門旅遊也要快,走馬觀花,一天恨不得逛完所有景點。對「快」的過分追求,讓我們錯失了沿途許多美好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