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媽媽說,自己的寶寶會走路了,喜歡扶著沙發、桌子,一轉就一圈,特別高興。
可是沒走幾天,他卻不愛走了,只要一出門就張開雙臂讓媽媽抱。這是為什麼呢?
該抱起來還是繼續培養他走路的能力呢?
原因一
腿部力量還不夠強,容易累
辦法:抱起寶寶鼓勵他,外出別忘帶上小推車
剛開始學步時,寶寶的腿部力量比較弱,走路時間稍長,就容易覺得腿酸,走不動,要爸爸媽媽抱。
如果你強行讓寶寶多走,不僅會讓寶寶心生畏懼,更可能影響寶寶的腿部發育。所以,你不妨抱起寶寶,誇獎他已經走得不錯,鼓勵他休息好後再自己學走路。
如果外出需要走較長的路,應該帶上小推車,當寶寶累了不想走路,你又抱累了時,不妨讓他坐在小推車裡適當地休息一下。
隨著腿部肌肉力量的增強,寶寶會越來越多地自己走路,讓爸爸媽媽抱的要求也會隨之減少。
原因二
摔跤、磕碰讓他感到害怕
辦法:用遊戲和玩具激發寶寶走路的興趣
寶寶剛開始學走路,摔跤、磕碰免不了。如果寶寶在學走路時摔得很重,一些膽子小的寶寶就會害怕自己走路,這種情況比較常見。
此時,爸爸媽媽不能強迫他,應在注意安全保護的同時,採用遊戲的方式來引導寶寶重新邁步。
比如,爸爸媽媽可以拿著紙蝴蝶逗引寶寶,讓寶寶追逐;也可以反過來,讓寶寶拿著蝴蝶,爸爸媽媽來追逐。這個遊戲主要是鍛鍊寶寶視覺追逐能力,練習四散行走、蹲下、站起動作。
原因三
他想和媽媽在一起
辦法:平時多抽時間陪寶寶
很多爸爸媽媽都很忙,沒時間陪伴寶寶,可是寶寶就是想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盼呀盼呀,當爸爸媽媽終於過來陪寶寶時,寶寶只想抱著爸爸媽媽不撒手,根本沒想著走路。
如果是這種情況,爸爸媽媽在平時應該多抽出一些時間陪寶寶,儘量多一些肢體的親密接觸,和寶寶依偎在一起讀圖畫書、手把手塗鴉、玩肢體接觸遊戲等等。
比如,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玩小腳踩大腳遊戲。爸爸媽媽和寶寶面對面地站好,用雙手拉著寶寶的手,寶寶的小腳踩在媽媽的大腳上;爸爸媽媽邊說兒歌邊走著,帶動寶寶向前邁步。
這個遊戲適合學走路初期的寶寶,主要目標是訓練寶寶如何邁步,體會走路的動作感覺。
此外,還要設法讓寶寶和其他家人建立較為親密的關係,這樣寶寶才不會只要爸爸媽媽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