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學走路的這個坑,父母千萬別踩!否則寶寶走路比同齡人晚……

2020-12-23 寶寶樹

有一位媽媽說,自己的寶寶會走路了,喜歡扶著沙發、桌子,一轉就一圈,特別高興。

可是沒走幾天,他卻不愛走了,只要一出門就張開雙臂讓媽媽抱。這是為什麼呢?

該抱起來還是繼續培養他走路的能力呢?

原因一

腿部力量還不夠強,容易累

辦法:抱起寶寶鼓勵他,外出別忘帶上小推車

剛開始學步時,寶寶的腿部力量比較弱,走路時間稍長,就容易覺得腿酸,走不動,要爸爸媽媽抱。

如果你強行讓寶寶多走,不僅會讓寶寶心生畏懼,更可能影響寶寶的腿部發育。所以,你不妨抱起寶寶,誇獎他已經走得不錯,鼓勵他休息好後再自己學走路。

如果外出需要走較長的路,應該帶上小推車,當寶寶累了不想走路,你又抱累了時,不妨讓他坐在小推車裡適當地休息一下。

隨著腿部肌肉力量的增強,寶寶會越來越多地自己走路,讓爸爸媽媽抱的要求也會隨之減少。

原因二

摔跤、磕碰讓他感到害怕

辦法:用遊戲和玩具激發寶寶走路的興趣

寶寶剛開始學走路,摔跤、磕碰免不了。如果寶寶在學走路時摔得很重,一些膽子小的寶寶就會害怕自己走路,這種情況比較常見。

此時,爸爸媽媽不能強迫他,應在注意安全保護的同時,採用遊戲的方式來引導寶寶重新邁步。

比如,爸爸媽媽可以拿著紙蝴蝶逗引寶寶,讓寶寶追逐;也可以反過來,讓寶寶拿著蝴蝶,爸爸媽媽來追逐。這個遊戲主要是鍛鍊寶寶視覺追逐能力,練習四散行走、蹲下、站起動作。

原因三

他想和媽媽在一起

辦法:平時多抽時間陪寶寶

很多爸爸媽媽都很忙,沒時間陪伴寶寶,可是寶寶就是想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盼呀盼呀,當爸爸媽媽終於過來陪寶寶時,寶寶只想抱著爸爸媽媽不撒手,根本沒想著走路。

如果是這種情況,爸爸媽媽在平時應該多抽出一些時間陪寶寶,儘量多一些肢體的親密接觸,和寶寶依偎在一起讀圖畫書、手把手塗鴉、玩肢體接觸遊戲等等。

比如,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玩小腳踩大腳遊戲。爸爸媽媽和寶寶面對面地站好,用雙手拉著寶寶的手,寶寶的小腳踩在媽媽的大腳上;爸爸媽媽邊說兒歌邊走著,帶動寶寶向前邁步。

這個遊戲適合學走路初期的寶寶,主要目標是訓練寶寶如何邁步,體會走路的動作感覺。

此外,還要設法讓寶寶和其他家人建立較為親密的關係,這樣寶寶才不會只要爸爸媽媽抱。

相關焦點

  • 寶寶學走路前有三個特徵,父母要提前了解,寶寶走路學得又快又好
    家裡有一個小寶寶,對於生長發育方面,父母可謂觀察得著實細微,生怕自家孩子在某些方面,什麼三翻六坐八爬,只要自家孩子稍微落後一點,當父母的就會著急不已。尤其是對於這些大動作的發育,只要自家孩子落後了,那麼父母往往會採取各種方式來彌補,但是有些時候,卻一不小心踩了坑,自己卻不自知,有些時候是坑娃坑己。
  • 牽著寶寶學走路 竟然是錯的?
    一直以來,走路早似乎都被大家看作是寶寶大腦聰明、身體健壯的表現。如果寶寶稍晚點才開始學走路、走得不穩、老是不敢邁出步子……不僅家長擔心,各種關心也會撲面而來:  「你得多牽著寶寶走!多走幾回就會走了!」  「對啊!每個孩子都要爹媽牽著走才能學會走路的,你可不能偷這個懶!」
  • 寶寶走路比同齡人晚怎麼辦?媽媽一定要知道這幾點
    通常寶寶走路晚,主要和這7大因素有關!2、體重胖寶寶通常會比較晚走路,因為他們會比體重較輕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力氣讓自己站起來。,比如在孩子爬行的時候父母有意識的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的高低層次環境,對寶寶想站起來給予積極的鼓勵和暗示,寶寶會更容易站起來。
  • 寶寶幾個月開始學走路?過早走路並不好,這些走路知識爸媽要了解
    所以,爸爸媽媽們不要撿了芝麻丟了西瓜,按照寶寶的正常發展順序,在寶寶發出要走的信號時,再幫助寶寶學走路,且不可貪早,一不小心踩了「坑」。多給寶寶提供這樣的機會,寶寶走路會更加順利。寶寶學走路,父母做什麼給寶寶準備一雙合適的鞋子當寶寶已經表達了要走的願望,父母就要給寶寶準備一雙合適的鞋子。
  • 寶寶學走路的最佳時機是哪個月?越早走路越聰明?寶媽別被忽悠了
    相信大家都發現了,自從有了寶寶以後,大家的聊天話題總是脫離不了孩子,尤其在孩子的成長發育方面,各位媽媽少不了會「攀比」一番,就擔心自家寶寶的發育跟不上同齡人。寶寶學習走路的最佳時間孩子的大動作發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尤其是從躺臥到站立行走,是其動作發育的一個大進步,而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同,學習走路的時間也會有所差異,一般情況下,大多數寶寶在9~15個月就可以學習走路了。
  • 寶寶走路早晚和智商有關?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聽聽專家怎麼說
    寶寶學走路,是家長非常關心的問題,走路早甚至被看作是智商高的表現。寶寶稍微晚走一點或姿勢和別家寶寶不一樣,就會引發各種擔心!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寶寶走路的那些事兒~寶寶學走路越早越好?NO!每個寶寶的生長節奏都不一樣就像有的寶寶出牙晚、說話晚而有的會相對早一點學走路這件事,也是一樣!什麼情況要提高警惕?
  • 這才是寶寶學走路的最佳時期,父母可別傻傻弄錯了
    這才是寶寶學走路的最佳時期,父母可別傻傻弄錯了有寶寶之後,寶寶的每一個進步,父母們都非常的驚喜,寶寶第一個翻身,第一次叫媽媽,第一次走路,作為父母非常興奮。有些媽媽總會忍不住的問,寶寶什麼時候才會走路了,什麼時候才會跑了?
  • 寶寶學走路,用錯方法等於幫倒忙,父母如何科學訓練寶寶
    較早學走路的寶寶比較聰明寶寶學走路時小腦發育成熟,且身體平衡力比較好,跟智商毫無關係,不要以為早走路的孩子比較聰明,就有有意識的提前訓練寶寶走路,這對寶寶的發展不利。寶寶學走路,父母要做好安全防護以及注意各方面細節,為寶寶的安全保駕護航。
  • 寶寶幾個月開始學走路?如何訓練寶寶學走路?
    父母應注重寶寶站——蹲——站連貫動作的訓練,這樣做可以增加嬰兒腿部的肌肉力量,並可以訓練身體的協調度。第三階段(超過十二個月):此時,嬰兒可以扶著東西走路,然後嬰兒必須學會放開手,可以走兩到三步。這個階段需要加強寶寶的平衡訓練。
  • 寶寶越早開始走路"智商越高嗎?"關於寶寶學走路,爸媽一定要看
    自然八個月的時候寶寶就可以在床上或者是軟墊上爬來爬去了。十個月的時候寶寶可以在父母的輔助下站起來了。而且學步過早的話,寶寶的骨骼此時比較脆弱,容易受到外力的幹擾發生形變,造成寶寶O型腿。因此我們在寶寶學習走路的這個問題上,必須遵循孩子自身的發展規律,不能操之過急,否則適得其反。寶寶先站穩了,再慢慢扶牆開始走,或者是在學步車裡學習走路。這是寶寶第一次穩定走路,他們此時也開始自信獨立學習走路。
  • 寶寶走路的這個小動作,家長千萬要注意
    好擔心」應該有很多寶媽對這個問題都心存疑慮,學走路期間的寶寶很可愛,可是走路踮腳總是讓寶媽擔心不已,害怕身體會有什麼問題為什麼會踮腳走路?一歲多的寶寶學走路出現這樣的現象,一般是正常的,剛開始學走,寶寶會用腳尖試探著行走,是生長發育必經階段。
  • 牽著寶寶學走路,不僅費力對寶寶還不好,想正確學走路這點很重要
    然而除了腰酸背痛的辛苦,很多寶媽並不知道,牽著寶寶學走路,對寶寶來說也不好,可是說是費力不討好的一件事!首先,寶媽牽著寶寶學走路的時候,寶寶很容易踮腳走路,這樣就會養成不好的走路習慣。其次,寶媽牽著寶寶學走路的時候,雙手需要抓著寶寶的胳膊或者小手,如果用力稍有不對,寶寶的胳膊就會不舒服,用力過猛可能會出現骨折、脫臼的情況。再次,寶媽在牽著寶寶學走路,寶寶在媽媽的幫助下,雖然可以很穩地往前走,長時間會影響寶寶平衡能力的發展。
  • 寶寶走路晚就是發育有問題?瞎扯!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做詳細分析:01.走路晚就是發育有問題?像上面所說,很多寶寶滿一周歲了,還沒有學會走路,這就讓媽媽們很著急,有的寶媽甚至會帶著寶寶去醫院檢查,但是檢查結果卻一切正常,這是為什麼呢?體重:胖寶寶學走路需要支撐起自己「龐大」的身體,這樣走路就會費勁很多,所以說,體重也是影響寶寶走路的一個原因。家庭環境:家有大寶的家庭,二胎寶寶學走路更快,因為寶寶喜歡模仿,有哥哥姐姐帶動下,各方面的能力發展都會比同齡寶寶快。
  • 寶寶學走路的原則和環境
    1歲多的寶寶,開始蹣跚學步了,作為父母,除了鼓勵加油之外,最重要的是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安全的走路環境,助寶寶一臂之力。寶寶學走路的原則   注意時機  學走路是一種很自然的過程。隨著寶寶肢體運動能力的日益增強,在經歷翻身、坐、爬、站之後,走路就被提到日程上來。  每個寶寶開始學走路的時間都不相同,甚至可能出現較大的差距。因此,學走路並沒有所謂最適當的時機,必須視自身的發展狀況而定。這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一般來說,寶寶在11~14個月時開始學走路。如果在11個月以前就有學走路的意願,也不會有太大影響。只要寶寶在1歲6個月之前能獨立走路,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
  • 寶寶學走路的表現和時間:不晚於這個月份都正常,7個建議要重視
    開始邁步走路,說明寶寶的發育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但是每個寶寶的發育不同,都有獨特的表現,走路也不例外。正常來說,寶寶不會故意晚走路,也不會故意不走路,父母不需要過度幹涉,改變寶寶學走路的速度。但是,父母應該密切注意,寶寶是否具備適合走路的表現,如果具備,給予走路的空間和機會,然後再正確引導就可以了。
  • 寶寶學走路總是摔跟頭,7個月-2歲寶寶學走路這些誤區你要知道!
    寶寶學走路總是摔跟頭,可能跟日常訓練方式有關,孩子一怕被「揠苗助長」教走路,二怕後腦勺著地撞壞頭部。可可出生第10個多月了,從小大動作發育比較好的她,超級愛動,真的是屬於那種一分鐘閒不下來的那種寶寶,不是在爬就是在爬著走的路上,一分鐘不看著就會闖禍。
  • 寶寶走路晚=智商低?家長存在這些誤區,你家寶寶幾歲會走路?
    不過每個寶寶發育情況不一樣,個體差異也會不一樣,並不是一定按照這個規律成長才是正確的,不是寶寶會走路的時間比較晚就證明寶寶智商低。足弓還比較稚嫩的時候讓寶寶學會走路,會讓足弓承受身體的重量而導致這個「弓」被壓直,也就是出現了扁平足,影響寶寶走路的同時也造成了走路姿勢的不美觀。▼ 會影響寶寶的身高過早的學走路會影響到寶寶脊柱的發育,從而引發脊柱發生彎曲變形,這會逐漸影響到孩子以後的身高發育。
  • 寶寶學走路如何階段式訓練
    寶寶出生後,爸爸媽媽有沒有幻想著有一天寶寶會喊著「爸爸」、「媽媽」,然後向你奔跑過來,撲在你的身上?這樣的場景,想想也會覺得幸福。不過,寶寶學走路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爸爸媽媽需要給寶寶階段式的訓練。那麼,究竟如何教寶寶學走路呢?
  • 這才是寶寶學走路的最佳時期
    學走路是寶寶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當寶寶的肢體運動日益增強,在經歷了抬頭、翻身、坐、爬行、站立之後,走路就成了寶寶成長發育中一項重要的肢體運動。寶寶學走路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個寶寶學走路的時間都不盡相同,有的寶寶學走路時間會早一點,有的寶寶學走路的時間會晚一點,因此爸爸媽媽需要根據寶寶的自身發展情況而定。
  • 寶寶學走路的2大誤區,90%的媽媽都做錯了
    經常會聽到有媽媽們在聊天的時候會問:你家寶寶幾歲會走路的啊?寶寶走路的早與晚,經常會成為媽媽間「攀比」的話題有的寶寶學走路早,有的寶寶學走路晚那麼到底寶寶多大開始學走路最合適呢?此時就是父母幫助寶寶鍛鍊平衡的時候,讓寶寶熟悉站立的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