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女孩」鍾芳蓉:不只有一個好爸媽,她的夢想已經起航

2020-09-05 睿和

9月1日的北京大學新生報到日,被稱為考古界「團寵」的鐘芳蓉現身,完成了北京大學2020級新生的註冊,正式成為北大人,接下來她將在燕園度過四年的大學生涯。

今年這個高考季,我們聽到了很多高分滑檔的故事,但這些故事沒有鍾芳蓉的「考古人」熱度高,原因就出在了她那676分的湖南文科第四名,報考的卻是比較冷門的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

按理說,她的這個分數不管是在清華,還是在北大,基本是可以挑著專業選都可以,而她報考考古專業,被很多人說她浪費成績,甚至有人說她自私。

因為她報考專業的事情,她就讀的中學曾派出好幾撥人與她談話,說她衝動、不成熟,建議她重新選擇專業,但結果是內心強大的她,堅持了自己的初衷。

為此,不僅驚動了各省市的媒體,而且央視面對面還專程登門去採訪與錄製了一期節目,讓觀眾在鏡頭中看到了那個出生於2003年的鐘芳蓉,言談舉止中透露著與實際年齡不相符成熟與穩重,更聽到了她爸媽說的因為我們不懂,選擇的權利在她自己。

鍾芳蓉之所以能順利的報考考古專業,也是因為她有一個好爸媽,他們沒有成為街頭巷尾人云亦云的搖擺人。其實今天再看一些曾發生在社會上的現象,有一個好父母,很多時候都是他們成功的基礎。

在今天已經成為綜藝界「搶手貨」的楊迪,大學錄取通知書寫的專業是表演,他媽媽與他溝通之後改成了編導,但畢業之後他仍舊從事了自己最喜歡的表演,而且他媽媽不僅為他加油打氣,更在背後默默地支持著他。

2008年青海考生周浩遵父命報考了北大,原以為新的環境會讓他慢慢習慣,但他錯了。經過痛苦的掙扎之後,2011年,他從北京大學退學,轉學到了北京工業技師學院,重新找到快樂的周浩,在2014年拿下了全國技能大賽中的冠軍。

再早的還有陸步軒與陳生二人,都是從北京大學畢業的,特別是陸步軒,當他再次回到北大,站在講臺上的第一句話是:「我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而今這二人的成就,又是多少人能與其比肩的呢?

再看鐘芳蓉因堅持自己的初心報考北大考古系的前後經過,難道「留守兒童」就不能談夢想?難道窮人家的孩子就要去讀那些熱門好就業的專業。如果都這樣想,我們美麗的大好河山誰去建設呢?我們五千年的文明誰又會去傳承和發揚呢?

在鍾芳蓉接受採訪時曾說她對歷史的興趣多年前就在心中紮根,而最近幾年更是看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等節目,所以她在幾乎沒有什麼思考的情況下,就確定了要報告考古專業,這也是她的心靈的歸處吧。

在央視的《面對面》節目中,鍾芳蓉說:每一次挖掘都是一次發現,都是一次驚喜的過程。如果這句話就是鍾芳蓉對考古專業的理解和認識,那麼她未來的考古事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讓我們祝福她有一個美好的未來,直到夢想實現的那一天。

你對鍾芳蓉又有什麼看法呢?歡迎關注、點讚、轉發與評論。


作者原創文章,如轉載請聯繫,擅自轉載者必究!

圖片來源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感謝!

相關焦點

  • 鍾芳蓉考北大考古:讓人羨慕的不是她成考古界團寵,而是她的媽媽
    今年最熱門的一個學生,鍾芳蓉毫無疑問絕對算是其中之一,因為她是個留守兒童,卻考取了高分,但結果又報了一個偏僻沒有「錢途」的專業。今年高考,鍾芳蓉考取了676分的高分,位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這絕對是高分,按照這個高分可以報考一個好學校好專業。可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鍾芳蓉報考的居然是考古專業。
  • 考古女孩鍾芳蓉,不寧靜的夏天
    留守女孩的身份和選擇被眾人認為清苦的考古專業,將鍾芳蓉放入了爭議的中心。短視頻平臺上出現數十個相關視頻,視頻博主們對著鏡頭,開啟一場又一場的演講,以她為例,討論前途與夢想、偶像的力量,將她喻為全村的希望、留守兒童版的月亮與六便士。她為數不多的影像、照片以幻燈片的形式播放,被配上激昂的歌曲和音樂——你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
  • 對話|北大考古女孩鍾芳蓉:我只是一個平常的選考古系的學生
    來自湖南省耒陽市餘慶街道同仁村的鐘芳蓉在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開始了她的大學生活。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對於鍾芳蓉來說,異常熱鬧。自7月末湖南省高考成績發布,圍繞鍾芳蓉「676分的高分」、「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引發的巨大關注和討論一直沒有間斷。
  • 留守女孩鍾芳蓉,比就讀北大考古系更自豪的是,她成了弟弟的偶像
    近日,湖南耒陽的一位留守女孩鍾芳蓉被廣為人知,她以高考676分的成績被清華北大兩高校爭搶,50位老師乘坐9輛車連夜趕到芳蓉家報喜,喜慶的煙花爆竹更是震天地響。據芳蓉爸爸介紹,芳蓉1歲時便被留守在了家裡,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爸爸媽媽常年在外地打工。
  • 鍾芳蓉——考上北大報考考古專業的留守女孩
    鍾芳蓉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她有選擇的權利,重要的是她也有選擇的機會。不論她以後後悔與否,這都是她自由的象徵與追逐夢想的聲音。02未來無限可能鍾芳蓉,一個年僅18歲的小姑娘就考到了如此好的學校再者說,如果她後悔了,跨專業考研也未嘗不可。又或者她成為了另一個樊錦詩。世間,變是常態,不變是變態。未來我們都無法準確預測。18歲,未來可期。03說說考古因為考古,令距我們千年之久的、抽象的長河落日,大漠孤煙,有了具體而鮮活的形象。
  • 留守女孩鍾芳蓉報考北大考古專業惹爭議,考古界為其撐腰成團寵
    在剛結束不久的高考中,留守女孩鍾芳蓉火了,她在高考中取得了676分的好成績,位列湖南省文科第四名。02報考考古專業如果說鍾芳蓉第一次引起轟動是因為她留守女孩的身份,那麼第二次引起轟動,便是她在取得高分的情況下,選擇了一個冷門專業——北大考古博學院。
  • 湖南文科第4名北大考古女孩鍾芳蓉母親:她孩子不會是留守兒童
    自7月末湖南省高考成績發布,圍繞鍾芳蓉「676分的高分」「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引發的巨大關注和討論一直沒有間斷。而鍾芳蓉本人,鮮少在媒體露面。這個暑假,對於她的家庭意味著什麼?過去這些年,她的家庭經歷了什麼?本周,《面對面》記者來到湖南耒陽,見到了鍾芳蓉和她的父母。
  • 鍾芳蓉:選擇考古專業的高分女孩
    光明日報記者 龍 軍8月2日,因為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而備受關注的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收到了她的「偶像」、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贈予的口述自傳《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在同時寄來的信件中,樊錦詩鼓勵鍾芳蓉:「不忘初心,堅守自己的理想。」今年82歲的樊錦詩曾任敦煌研究院院長。
  • 喧囂聲浪背後的北大考古女孩鍾芳蓉,不要忽略她的堅持與勇氣
    沒過多久,鍾芳蓉迎來了她人生中的第二次熱搜,原因是她決定報讀北大的考古系。鍾芳蓉說,受樊錦詩先生的影響,以及未來規劃的考慮,她選擇了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以後會讀研深造,做考古研究。雖然北大的考古是王牌專業,但是考古本身作為一個冷門專業或者說一個「錢途」不明顯的專業,很多人覺得這個選擇對鍾芳蓉來說不是一個特別好的選擇。有人還懷疑是不是北大的招生辦老師故意誤導鍾芳蓉去報讀考古系。更有人呼籲鍾芳蓉家鄉的學校、鄉親對鍾芳蓉要更加寬容,希望全社會的關注和關愛不要對鍾芳蓉和她的家庭造成過大的壓力,一定要尊重她的選擇權。
  • 「考古界團寵」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已經漫步在北大校園
    祝你學業有成高考總分676分的湖南留守女孩鍾芳蓉 ,前幾天她與一名同樣被北大錄取的高中同學,一起前往北京大學報名了她提前已經把行李全部郵寄到北京,所以鍾芳蓉路途中隨行的行李不是很多。到北京後,她在北京工作的舅舅到火車站接的她們,並且當晚她住在舅舅家裡。
  • 「考古界團寵」鍾芳蓉明天北大報到
    自7月末湖南省高考成績發布,圍繞鍾芳蓉「676分的高分」、「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引發的巨大關注和討論一直沒有間斷。而鍾芳蓉本人,鮮少在媒體露面。這個暑假,對於她的家庭意味著什麼?過去這些年,她的家庭經歷了什麼?本周,《面對面》記者來到湖南耒陽,見到了鍾芳蓉和她的父母。
  • 不忘初心 篤定前行 ,留守女孩鍾芳蓉的湖南精神
    「先天不足」,任然頑強地向上生長——湖南耒陽18歲「留守女孩」鍾芳蓉,用這些詞描述她再形象不過,考高成績揭榜她以676分的優異成績,靠出全省文科第四名,因為喜愛填報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多次登上「熱搜榜」,最近更是收到了多家考古所和博物館寄來的禮物,被網友親切稱為「考古圈的團寵」。
  • 北大考古女孩要出發了,懷著夢想和熱愛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北大考古女孩」要出發了,懷著夢想和熱愛……新華社長沙8月27日電(記者白田田 張格)「鍾芳蓉同學:我校決定錄取你入 考古文博學院(系)專業學習。請你準時於二〇二〇年九月一日憑本通知書到校報到。」錄取通知書落款——「北京大學」。
  • 留守女孩報讀北大考古系遭群嘲:窮人憑什麼不配談夢想
    又有誰知道,下一個火的會是什麼,又有哪個行業會被淘汰。前幾天刷微博,我看到了這樣一則新聞:湖南的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全省第四的好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得知消息後,母校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村民們開心得放鞭炮慶祝,鄉親們在祠堂為她祝福。普天同慶!這是全村的希望啊!
  • 留守女孩報讀北大考古系遭群嘲:窮人憑什麼不配談夢想
    676分、全省第四的好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言下之意是,你是留守女孩誒,怎麼可以報一個這麼「窮」的專業,怎麼可以這麼自私,光想自己不為家庭和未來的就業考慮,你這樣以後一定會後悔的!「考這麼高分,真是浪費了。」「還是沒有接受過社會的毒打。」
  • 北大留守女生選考古專業:你的選擇沒有錯,揚帆遠航,實現夢想
    近日,湖南高考考生鍾芳蓉備受關注,近日,以總分676分位居湖南高考文科第四名的女孩鍾芳蓉備受關注。這不僅因為鍾芳蓉的高考成績很亮眼,也因為她是從小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學習全靠自覺的留守女孩,且她報考了在很多人看來頗為冷門的北大考古專業。
  • 由北大考古女孩鍾芳蓉所想
    」、「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這是今年高考成績揭曉後她給大家留下的一系列印象,在全世界都唱衰「寒門出貴子」的腔調中,寒門女孩鍾芳蓉考取了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的好成績,不僅如此,她還破天荒地報考了以往高分考生無人問津的冷門專業--北大考古,這讓我不禁想到了同是出自寒門,來自農村,又同樣考取北大中文系的河北棗強縣女孩
  • 留守女孩考676分,夢想報北大考古做研究,女孩父親道出自己想法
    留守孩子不容易,由於父母長期沒有和子女在一起,相當多的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嚴重的問題。最明顯的就是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父母在外打工,留守兒童一般由爺爺、奶奶等老人照看。留守兒童的學習成績一般不好,而近日,湖南耒陽的留守女孩鍾芳蓉因考出676分的好成績受到關注,成為留守孩子的特例。留守女孩考676分,夢想報北大考古做研究,女孩父親道出自己想法。
  • 聊到父母,「考古界團寵」鍾芳蓉哭了
    來自湖南省耒陽市餘慶街道同仁村的鐘芳蓉即將在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開始她的大學生活。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對於鍾芳蓉來說,異常熱鬧。自7月末湖南省高考成績發布,圍繞鍾芳蓉「676分的高分」、「湖南省高考文科第四名」、「留守女孩報考北大考古系」引發的巨大關注和討論一直沒有間斷。而鍾芳蓉本人,鮮少在媒體露面。這個暑假,對於她的家庭意味著什麼?
  • 留守女孩676分報讀北大考古系遭群嘲:窮人憑什麼不配談夢想?
    又有誰知道,下一個火的會是什麼,又有哪個行業會被淘汰。01676分報考北大考古系,卻遭到群嘲前幾天刷微博,我看到了這樣一則新聞:湖南的留守女孩鍾芳蓉以文科676分、全省第四的好成績報考北京大學考古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