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茵媽媽
輕點右上角,歡迎關注,育兒那些趣事,我們一起聊
會自我反省的孩子都是好孩子。
孩子的成長從來就不是一蹴而就的,鳳凰涅槃,羽化成蝶都有一個努力的過程。孩子的成長中,離不開父母的正確引導。教育專家指出,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就會有一定的判斷能力,可以簡單地判斷好壞,與此同時,自尊心和羞恥感也在慢慢建立。
當孩子做錯了事,他們感到不自然的同時也會感到羞愧,只是不同孩子羞愧的程度不同罷了。家長如何啟發孩子的自尊心和羞恥感,促使孩子進行自我反省,然後自己下定決心改正。這點尤為重要。因為會反省的孩子,能夠反思自己的言行,能置身事外地觀察自我的狀態,這樣一來,更能體會父母的感受。
周末,帶著孩子在公園玩耍,天漸漸暗下來,雨也跟著來了。
於是問孩子:「現在下雨了,我們還要繼續去玩嗎?」
孩子不假思索,很堅定的說:「要去。」
「可是,如果淋雨的話,我們可能會發燒,感冒,那樣就需要去醫院,打針吃藥了!你確定還要繼續去玩?」
孩子一聽我這樣說,猶豫了一下,依然神色堅定,語氣肯定地說:「要去!」
「好!那就繼續去玩吧。」我也沒有猶豫,帶著孩子開始了一場「雨中遊園」。最後是我們身上都淋溼了,但開心卻寫在了我們臉上。
第二天,送孩子去學校,外面仍然淅淅瀝瀝地下著小雨。我說我們就這樣去吧,還可以來一次「雨中漫步」。沒想到孩子立刻拒絕:「不能那樣,我們一定要帶雨傘去!」
孩子雖小,也在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總結出是非對錯,成長便一點一點地體現在孩子身上。
1.父母不要以自己的經驗來指責孩子的錯誤
面對錯誤,孩子一定也是懊惱的,這時父母切忌不要一味地斥責。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導致孩子對父母產生牴觸情緒,傷害親子關係,無形中把孩子推向對立面。
父母對於孩子,不外乎就是比孩子多了幾十年的人生經歷,而這些,將來孩子也一定會擁有的。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可採用冷靜的態度,從側面引導孩子進行自我反省,正確看待自己的過失。最好的教育來自孩子自身,由內而外的教育就是最有效的。
2.鼓勵孩子承擔錯誤帶來的後果
犯錯,在整個人生中幾乎難以避免,總會犯一些大大小小的錯誤,而怎樣面對錯誤帶來的後果,則決定了以後人生的走向。
不要因為孩子小,便一力承擔孩子犯錯帶來的後果,這樣只會讓孩子感覺到做錯了也沒關係,繼而失去責任心,這樣不利於培養孩子自我反省的能力,致使他們以後更容易犯類似的錯誤。
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承擔犯錯的後果,讓孩子切身感受到,一旦犯了錯,將會造成不良甚至嚴重的後果。而且,這些後果是需要自己承擔的,從而學會更好的自我反省能力。
3.預見後果的能力,是孩子需要學會和掌握的
「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往往比較衝動,做事常常不考慮後果,而且孩子的想法比較單純,並沒有什麼經驗,所以,孩子能預見的後果往往和成人預見的後果有很大出入。
事例中,孩子因為有了周末的體驗,便了解到了,一身淋溼的感受並不好受,以後也不會因為貪玩而無視天氣情況了。引導孩子知道,這樣做會帶來的最直接的後果就是去醫院,打針,吃藥。雖然這次並沒有造成這樣的後果,但他已經了解到,這是最嚴重的後果了。
孩子離不開父母的指導,讓孩子嘗試一下,結果可能會出乎孩子的意料,從而讓孩子學會反省自己的行為。
讓孩子體會到羞愧,內疚這樣的負面道德情感,是為了促使孩子進行自我反省,以後不再犯相似的錯誤。當孩子犯了錯或者不聽話時,父母無需遮掩,可直接指出孩子的錯誤,只是這樣的表達需要父母有一副平靜的心態,平和的語氣,做到對事不對人,讓孩子明白錯誤所在,既而更好的反省自己的行為。久而久之,便會把自我反省養成習慣,成為更好的自己。
歡迎關注,歡迎轉發分享,育兒那些趣事,我們一起來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