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時 聰明家長這樣教育

2020-09-25 狀元月嫂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孩子犯錯了,家長不管三七二十一,當眾打罵一頓,把孩子打得大哭,巴拉巴拉教育了一番,等會孩子哭停了就又好聲好氣地哄。

  孩子犯錯,爸爸媽媽適當懲罰沒毛病,但是當眾懲罰該不該呢?PCbaby首席育兒導師凌燕子強烈表示:不建議!因為雖然當眾打罵教育,孩子會害怕收斂,但是隨著而來的是負面影響可能會跟隨孩子一生。


  ▎凌燕子:當眾打罵教育,影響或跟隨孩子一生

  ☒羞恥感

  當眾教子,無非是想讓孩子能認錯,能產生內疚感。但孩子在眾人的圍觀中,心理第一應激出來的反應是羞恥感

  但是你知道嗎?童年時產生的羞恥感,將困擾人的一生。國外許多研究表明,羞恥感越高的孩子,成年後親社會行為越低,更容易產生成癮性行為和偏激行為。

  ☒失去安全感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內心邊界,當他們在眾目睽睽之下被管教懲罰,內心世界往往崩塌,嚴重的會馬上激發抑鬱厭世自殺等偏激行為。

  ☒自尊受損

  自尊心都是建立在他人評價的基礎上。在眾人面前,被父母曝光自己做的錯事,孩子的自尊將被摧毀。自尊經常受損的孩子,有的會變得越來越敏感,越來越易怒易暴躁,有的則是自卑內向、不合群。

  懲罰不當,或許會影響孩子一生,在他們心理留下陰影,長大後與我們關係冷淡,或暴力傾向嚴重,亦或自卑、怕事。錯誤的懲罰方式,往往效果達不到,更可能讓孩子變本加厲。

  ▎凌燕子:孩子犯錯時,你可以這樣教育

  ☑及時教育

  每個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都會有迷茫犯錯的時候,家長在發現問題後應當及時糾正和引導,而不是縱容寵溺,這才是給孩子真正的愛。

  ☑有效的溝通

  講道理是最好的方式,可以培養孩子安靜傾聽的習慣,建立良好的溝通,也能糾正他的錯誤行為,但需要講究一定的技巧。成人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大多只是協商、懇求、嘮叨。我們會發現,和孩子溝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但是也不要輕易打孩子、罵孩子。孩子和成人一樣,也需要自尊心。

  ☑鼓勵孩子勇敢面對錯誤

  孩子犯錯,最需要讓他學會承擔自己的責任。一個勇於直面自身錯誤的孩子,即使偏離人生的道路,也能及時回頭。

  ☑教孩子承擔責任

  如果孩子做錯了,就要鼓勵他勇敢地承擔責任。家長和孩子一起彌補過失,能讓孩子學會如何承擔責任。此外,在批評過程中,可以允許孩子對事件作出解釋,但也要讓他明白,解釋不是為了推卸責任,而是讓他知道自己錯在哪裡。

  批評本沒錯,讓孩子知道界線,知道對錯,才能幫助孩子成長。

  ☑教育孩子要堅持原則

  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做錯了事情就一定得向別人道歉,這是原則,沒得商量。

  ☑告訴孩子:我永遠和你站在一起

  我永遠和你在一起,這是對孩子最大的心理支持。家長應該和孩子在一起,一起面對他犯錯的結果,而不是一味地指責批評推卸。

  ☑給孩子足夠的時間成長

  成長總是需要一個過程,有些錯需要時間慢慢改正。作為家長的我們不要心急,耐心點給孩子發現錯誤並改正。

  【碎碎念】

  為人父母,是不斷修行、不斷學習的過程。懲罰孩子並不是為了讓孩子害怕家長,是為了讓孩子進一步了解自己的錯誤,從而改正自己的錯誤。願我們,邊行邊學;願每一個孩子能在錯誤中成長,得到正確的錯誤指正方式。

相關焦點

  •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這樣教育孩子會更容易接受。值得一看
    這時候才有一位一直低頭看手機的媽媽慢慢從小女孩身後走過來,既沒有教育孩子,也沒有給其他小朋友道歉,只是小女孩拉到旁邊,然後繼續低頭看手機。比如寶寶每次出門都要買玩具,儘管家裡已經有相同的玩具了,但是不給買寶寶就會大哭大鬧,很多家長這時候都會妥協。而正確的做法是,應該給孩子設立一些門檻。當寶寶再問要新款的玩具時,可以適當讓寶寶做一些家務,或者告訴寶寶買了這個就會限制其他的開支,比如一周不吃零食。他做到了,你再答應他。讓寶寶明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得到什麼,就需要付出什麼。
  • 孩子犯錯,動手和講道理都沒有用,聰明家長不妨這樣做試試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是人都會犯錯,大人尚且會犯錯,更何況孩子?犯錯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孩子在犯錯中學習,在犯錯自中進步。所以如果孩子犯錯了,家長需要做到的第一點就是要允許和包容。孩子犯錯了,打罵是最不可取的方式,因為打罵只會激起孩子的恐懼心理,孩子在害怕的狀態下,全部的心理能量都用來保護自己了,哪裡還有能量來從錯誤中汲取教訓呢?
  • 【教育文摘】教育大家這樣教育犯錯的孩子
  • 打罵是最無能的教育,孩子犯錯,聰明家長用6句話搞定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犯些錯誤,而很多父母不管事情的緣由,就對孩子打罵一頓,教育一番。然而父母這樣的處理方式,不僅會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而且往往事情還得不到解決。那麼孩子犯錯,父母到底該如何處理呢?不要批評,只要六句話就搞定。
  • 最失敗的教育是讓孩子失去犯錯的勇氣
    ——錢學森孩子犯錯是常事,大多數家長遇到這種情況時會火冒三丈,批評孩子甚至打罵孩子。真正的教育不是讓孩子避免犯錯,而是讓他學會糾錯,得以從容應對未來生活中的一切失誤;真正的教育不是讓孩子畏懼犯錯,而是放手讓孩子去試錯,去跌倒,幫助他站起來,他才能去往更遠的地方,更廣闊的天地。
  • 孩子經常犯錯怎麼辦?不同教育方式結果不同,聰明父母都這樣做
    在孩子犯錯時父母有哪些教育方法是不正確的但是這樣的這種教育方法反而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最終讓孩子感覺到特別煩躁,不僅沒有改正錯誤,反而越來越不喜歡聽父母的教育了。>這種教育方式是很多家長在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特別喜歡的一種教育方法,他們認為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夠讓孩子加深印象,最終才能夠在下次遇到同類問題的時候不願意這樣做了。
  • 家長學會兩種方法,教育調皮孩子,聰明的孩子才會顯露光芒
    最近高考成績出爐,不少學生成為了家長的驕傲。自古以來,我國就是重視教育,父母都是盼望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就有十載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每個家長都是希望孩子成才,但是家長眼中的壞毛病,卻是學習路上的敲門磚。
  • 孩子犯錯時,才是教育的最好契機
    孩子有多壞,他就有多優秀!犯錯是孩子的權利,不犯錯,他就學不到知識,就不會成長。孩子大概只有三,四歲的樣子,面對爸爸反覆的質問,兒子顯得不知所措,不知道怎麼回答。在爸爸反覆的質問下,兒子終於忍不住哇哇大哭起來。也許是在路中間,也可能是小孩的哭聲如此的傷心,吸引了我和同路的兩個中年男人。我們不約而同地回頭看,一個男人說:「這麼小的孩子,有必要這麼問他嗎?」「是啊,這麼小的孩子知道什麼對與錯啊!」另一個男人回答說。我也犯嘀咕:這父親這樣教育孩子是不對的。
  • 孩子犯錯後就講道理?家長可用「自然法則」,給孩子更高級的教育
    很多家長在孩子犯錯之後,都非常苦惱,到底怎麼管教孩子才好。視而不見不太好,懲罰孩子太嚴重,而跟孩子講道理好像也沒用。案例分析寶媽小王最近就在煩惱孩子的教育問題,因為自己從小就受棍棒教育長大,小王決定要平等地對待孩子,絕對不會使用武力來傷害孩子。
  • 「成長型心智」的孩子,犯錯時能立馬改正,家長的教育方法很重要
    對於孩子而言,他們做錯事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做錯事情,要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真正的改正這些錯誤。父母一味的批評,而不是對他們進行教育,孩子可能永遠意識不到錯誤,更別說改正了,對於犯錯的孩子,父母的批評教育方式很重要。
  • 是人都會犯錯,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家長的喋喋不休於事無補
    每當談論起當孩子犯錯,家長該如何是好的時候,我們很難有一個具體的答案或合適的應對策略。但我們不妨換位思考,當大人還是孩子的時候,難道就沒有犯過錯嗎?家長在成長的過程中難道也犯過錯嗎?家長是成人的時候,犯過錯嗎?當年輕的夫妻華麗轉身,為人父、為人母的時候,就沒有犯過錯嗎?當家長的在工作中犯錯的時候,你的上司對你喋喋不休,你心裡是怎麼想的?
  • 孩子犯錯時,父母打罵沒有用,這樣做更有效
    2、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正確孩子調皮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家長們對調皮的孩子最經常用的教育方法就是打孩子,當孩子一犯錯時,家長也不問清楚犯錯的原因在哪裡,就直接對孩子進行一頓打,或者進行一頓罵,不給孩子吃飯。這樣的教育方式往往是最讓孩子反感的,也是最容易讓孩子提前叛逆的方式,一些家長說話的語氣還很重,傷害孩子成長的心靈,所以孩子就會變得特別的叛逆,在學校甚至還會和老師對著幹。
  • 教育最大的失敗是讓孩子失去犯錯的勇氣 | 教養
    家長對孩子犯錯施以情緒化的處理方式,對孩子犯錯大驚小怪、厲行嚴懲,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體諒他們,去告知他們錯在了哪裡、怎樣補救。更要命的是,有些家長,對自己的錯「睜隻眼閉隻眼」,對孩子的錯卻「錙銖必較」。這種教育方式不僅對「糾錯」毫無益處,反而會嚴重影響孩子對家長的親近感,更會讓孩子心生委屈,久而久之產生叛逆心理,越走越「偏」,一錯再錯。  世界無常,我們無法控制。
  • 孩子被打時,愚蠢的家長教孩子打回去,聰明的家長是這樣做的
    導讀:孩子被打時,愚蠢的家長教孩子打回去,聰明的家長是這樣做的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被打時,愚蠢的家長教孩子打回去,聰明的家長是這樣做的!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犯錯了,吼叫和懲罰都沒用,聰明家長不妨試試這6句話
    當孩子喜歡走花壇邊沿,怎麼說都不聽的時候。有的家長會選擇讓孩子摔一次,下次就不敢走了。這樣做確實是有效的,孩子可能不會再因為「走花壇邊沿而摔跤「。但這是通過犯錯帶來的負面導向作用去影響孩子未來的行為,他可能避免了在花壇邊沿摔倒,卻無法避免下次被樹枝絆倒、從砂石路上滑倒等。正確的做法是從一次錯誤中去正面總結「有效點」。
  • 偶爾「犯錯」的孩子並不可怕,3個重點更利於家長管教,別擔心
    家長不知道孩子為何變了,飛飛小時候被批評時從來不反抗,也因為害怕被批評他也什麼都不敢做,所以不犯錯。到小學後離家長有一些距離,也有了些能力,內心那份調皮就釋放出來了,這他時的家長再想管教困難很多。為什麼說偶爾犯錯的孩子更好教育?
  • 孩子犯錯時,講道理、發脾氣是最沒用的,真正有用是家長的4句話
    孩子犯錯時,講道理、發脾氣是最沒用的,真正有用是家長的4句話導語寶寶生長過程中其實是很難避免錯誤出現的,因為孩子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對於辨別是非的能力還不夠強。可是,大部分的家長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往往都會用訓斥的方法來教育,有的還會給孩子不停地講道理。
  • 高明家長這樣處理孩子犯錯
    很多家長秉承著」棍棒教育「,甚至把它奉為育兒的「法寶」。認為孩子不聽話或是犯錯打一頓就好了。當周圍人持反對意見時,秉持著「棍棒教育」的家長們就會舉出類似「嚴加管教」下的成功案例。但即使是這樣,小編也想和大家聊聊:孩子犯錯,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處理?01 「棍棒教育」為什麼不可行?
  • 孩子經常犯錯,家長應該怎麼處理?如何科學地對待孩子的錯誤呢?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聰明的孩子,不可能不犯錯誤。其實,孩子的錯誤沒有錯。關鍵是家長如何引導孩子認識和糾正。有的家長溺愛孩子,孩子犯錯誤,一味保護小腿。有些家長看到孩子犯錯就衝他們大喊大叫。 事實上,這兩種常見的治療方法都是不正常的。那麼,如何科學地對待兒童的錯誤呢?
  • 孩子「說謊」了 怎麼辦?聰明的家長這樣做!孩子會更聰明
    孩子四歲時就已經接近百分之九十了。所以,這是在孩子還不滿六歲之前,由於不能很好地去分辨什麼是現實,什麼是想像,所以會有這種無意識的撒謊行為。首先家長要做到的就是發現孩子撒謊了以後,一定要把自己的情緒給控制好,用平靜、溫和的態度去跟孩子交談。孩子在他成長過程中不可能說是一帆風順,沒有一點小錯誤,我們作為孩子的家長一定要允許孩子犯錯,不要去強制孩子不犯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