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犯錯怎麼辦?不同教育方式結果不同,聰明父母都這樣做

2020-11-15 小歡歡爸爸

執筆:曉陽

定稿:西西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會感到非常困惑,如果自己的孩子犯了錯誤,應該怎樣來教訓他們才能夠起到更好的效果呢?如果對於孩子的管教太輕,那麼很難幫助他們改正自己的錯誤,但是如果管教得太重又很容易傷害到孩子,甚至還會影響到親的關係,最近李莉就感覺到特別頭疼。

李莉的孩子今年剛剛開始上幼兒園平常有時會特別活潑可愛的,但是在去了幼兒園裡面卻經常和其他小孩子打鬧,在這個過程中也多次受到老師的批評,但是李莉的孩子一直都沒有改正。在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李麗又不知道應該怎樣來教育自己的孩子了,只能夠經常和她講道理。但是每次說的時候李莉的孩子就會感覺到特別不耐煩。

孩子為什麼會犯錯誤?

  • 由於認知問題

由於孩子年齡非常小,所以他們的社會經驗也是特別少的。在很多平常人看起來特別簡單的問題在他們看起來也會特別複雜。在我們看來非常明顯的錯誤,他們也會特別容易去犯,這就是由於認知不同所引起的。面對這種情況只能夠通過父母的教育以及傳授經驗讓他們的經驗慢慢豐富起來,自然也就不會再繼續犯下這些錯誤了。

  • 由於父母的影響

對於任何一個孩子來說平常受到父母的影響都是非常多的,甚至說父母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孩子的行為,父母的性格對於孩子的性格影響也是非常深遠的。如果一個父母在平常生活中就經常犯下一些錯誤,那麼耳濡目染之下也會導致孩子養成這些壞習慣,所以,孩子出現錯誤的可能性就會更高了。並且在父母教育他們的時候也會發現自己說的話完全沒有權威性,也沒有辦法說服自己的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只會導致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

每一個孩子在生活中都特別希望能夠獲得父母的關注,但是有很多家長平常工作是非常繁忙的,所以能夠留在自己孩子身上的注意力相對來講是比較少了,這樣就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受重視。為了能夠引起父母的注意力,這些孩子會故意犯下錯誤來試探父母的反應,以此來加強父母對於自身的重視。所以如果父母發現孩子特別容易犯下一些特別簡單的錯誤就要加強重視和關注。

在孩子犯錯時父母有哪些教育方法是不正確的?

  • 反覆嘮叨

有很多父母特別喜歡在孩子犯了錯誤之後不斷地在他們面前面的反覆地和他們說不應該怎樣怎樣做又應該怎樣怎樣做,但是父母這樣的做法並不能夠起到比較好的效果。原本父母的想法是通過自己不斷的教育讓孩子能夠加深印象,在以後的生活中減少犯下錯誤的可能。但是這樣的這種教育方法反而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最終讓孩子感覺到特別煩躁,不僅沒有改正錯誤,反而越來越不喜歡聽父母的教育了。

  • 打罵式的教育

這種教育方式是很多家長在平時教育孩子的時候特別喜歡的一種教育方法,他們認為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夠讓孩子加深印象,最終才能夠在下次遇到同類問題的時候不願意這樣做了。不過這種方法其實對於孩子和家長之間的關係影響是非常大的,很容易導致親子關係受到影響。另外這種方式也會導致孩子性格變得充滿暴力,在未來他們和其他人相處的過程中會有特別大的危害。

  • 採用冷暴力

冷暴力是很多媽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經常使用的一種方法,在孩子犯了錯誤之後就對他們不理不睬。其實這種情況雖然沒有對孩子造成身體上面的傷害,但是對於他們心理方面所產生的傷害會更大,會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已經被自己父母拋棄了,感覺到內心非常的不安。如果這種情況比較嚴重甚至還會導致孩子出現孤獨和自閉等問題,對於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很容易導致他們出現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

父母怎樣教育孩子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 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承擔責任

很多孩子之所以會犯下錯誤就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在犯下錯誤之後需要承擔什麼樣的後果,有很多父母在看了孩子犯下錯誤之後不忍心讓他們承擔後果,所以就會替他們承擔。但是這樣做就會讓孩子認為犯下錯誤之後並不是特別嚴重,那麼最終產生的結果就是讓孩子變得更加肆無忌憚,即使自己犯下錯誤之後也不會特別在意。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孩子犯下的錯誤越來越多,等到有一天他們犯下的錯誤不能由父母承擔後果時會給他們帶來更大的傷害。

  • 父母以身作則

父母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果父母本身就曾經犯下過類似的錯誤,那麼對於孩子的影響就會更為深遠。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自身,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犯下一些錯誤。當然有很多父母仍然在不知不覺中犯下了錯誤,那麼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也要及時檢討自己,並且向孩子承諾自己一定會改正錯誤。只有這樣做才能夠讓孩子心服口服地聽從父母的教導,在未來的生活中犯下錯誤可能性才會減小。

  • 不要重複翻舊帳

每一個人在生活中都會犯下錯誤,但是有很多父母特別喜歡翻舊帳,在孩子這次犯了錯誤的時候不僅要批評他這次的錯誤,還要拿以前的事情來說。但是這樣做就會導致孩子的脾氣變得更加暴躁,同時也會導致孩子對父母的教育特別反感,最終產生的結果就是教育效果不斷下降。

教育孩子對於每一個父母來說都是特別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選擇適合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讓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更加得心應手,以上這幾個方法都是父母需要格外注意的。

您家孩子犯錯時您是怎麼處理的?歡迎大家留言。

相關焦點

  • 孩子做錯事怎麼辦?聰明的父母都知道這樣做,讓孩子未來更優秀
    他說現在想起來媽媽當時應該是強壓著心裡的怒火沒發作,就是怕刺激到他,讓他破罐子破摔,走向社會也做一些雞鳴狗盜的事。說來也怪,小時候犯錯無論父母怎麼打罵他都無動於衷,照做不誤,唯獨偷偷拿錢這件事,他再也沒有做過了,以後走向社會也沒有做過類似的事。
  • 李玫瑾:不同層次父母,教育方式不同,越低層的父母,越喜歡嘮叨
    劇裡的宋丹丹是3個孩子媽媽,她的教育方式就是「嘮叨」,只要劉星犯錯,宋丹丹絕對會一直嘮叨到劉星「認輸」為止,但最後的結果,是劉星嘴上知道錯了,內心卻越來越叛逆。可是,宋丹丹並沒有感覺到自己教育的錯誤觀念,甚至還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 孩子犯錯屢教不改怎麼辦?聰明的美國人這樣做!
    性格暴躁的孩子,多半有一個急性子,遇事難冷靜的父親或母親;性格內向的孩子,多半有一個喜歡安靜氛圍的父親或母親…… 父母之間、親子之間表達愛的方式和溝通方式是影響親子關係的重要因素,一個孩子如果總是不服管教、不懂禮節,喜歡挑戰長輩的底線,往往這個孩子的父母和家庭是存在一些問題的,這些問題長期未被重視,在日復一日中使得孩子的身心健康受損
  • 孩子犯錯時 聰明家長這樣教育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孩子犯錯了,家長不管三七二十一,當眾打罵一頓,把孩子打得大哭,巴拉巴拉教育了一番,等會孩子哭停了就又好聲好氣地哄。  孩子犯錯,爸爸媽媽適當懲罰沒毛病,但是當眾懲罰該不該呢?PCbaby首席育兒導師凌燕子強烈表示:不建議!因為雖然當眾打罵教育,孩子會害怕收斂,但是隨著而來的是負面影響可能會跟隨孩子一生。
  • 兒子犯錯,孫儷竟然獎勵他?聰明的父母,都懂得這樣懲罰孩子
    當看到孩子犯錯,很多父母第一反應就是責罵孩子,逼孩子認錯。殊不知,這樣的教育方式往往起不到好的效果,一味的責罵只會傷害孩子,讓孩子感到害怕,戰戰兢兢,變得畏首畏尾。孩子不僅沒有從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父母也喪失了一次教育孩子的機會。懲罰孩子,是一門藝術。
  • 童言不無技 · 教育分享 | 孩子犯錯、「不聽話」怎麼辦?
    我們來看一下陳忻博士遇到有關「孩子問題」究竟該怎麼辦的精彩分享孩子犯錯想批評又怕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該怎麼辦對孩子來說犯錯是很經常的事。那麼作為父母,有時候我們應該告訴他,不過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告訴他,這就很關鍵了。
  • 不同教育方式培養出不同的孩子,你的教育方式,屬於哪一種?
    一千個人眼中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教育孩子上也是如此,不同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也各不相同,你的教育方式屬於哪一種?縱容溺愛型這類的家長對孩子十分的縱容寵愛,在孩子成長的路上,不給孩子制定任何的規則,放任孩子自由成長、自由發揮,有時候孩子做錯了事情,家長也不捨得對孩子進行教育,甚至還會幫孩子開脫,用其他的理由來替代孩子犯錯的真正原因。
  • 對於偷偷拿父母錢的孩子,是體罰還是教育?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偷東西」確實不是一件好的事情,但是聰明的父母總會找到最恰當的方式來引導和糾正孩子的行為,而父母不同的理解方式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聰明父母的教育方式是發現孩子的錯誤的同時不會打罵孩子,讓孩子自己意識到錯誤的嚴重程度,從中吸取一些教訓才是最靠譜,終身難忘的。
  • 孩子犯錯時,父母打罵沒有用,這樣做更有效
    2、父母的教育方式不正確孩子調皮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家長們對調皮的孩子最經常用的教育方法就是打孩子,當孩子一犯錯時,家長也不問清楚犯錯的原因在哪裡,就直接對孩子進行一頓打,或者進行一頓罵,不給孩子吃飯。這樣的教育方式往往是最讓孩子反感的,也是最容易讓孩子提前叛逆的方式,一些家長說話的語氣還很重,傷害孩子成長的心靈,所以孩子就會變得特別的叛逆,在學校甚至還會和老師對著幹。
  • 孩子犯錯,父母光說教不管用,無聲的言語往往是最有力的教育方式
    孩子犯錯,家長教育,孩子繼續犯錯,家長繼續教育,相同的問題,最後家長們發現自己之前的努力仿佛都是白費。當別人問起家長:「你家孩子怎麼這麼調皮,你要好好管教。」家長第一反應都是:「我怎麼沒好好管教,每一次我都有好好說他。」
  • 孩子犯錯,低層次父母才會講道理,真正高明的是這樣做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比較困惑一件事情,就是孩子犯錯的時候,到底應該怎麼去做,不管教孩子吧,孩子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管教吧,又不能打孩子一頓,因此,父母們就會去選擇即不用動手打他們又能說他們的一種方法——講道理,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講道理
  • 不能「吼孩子」,那該怎麼辦?聰明的父母用5句話代替吼罵
    導讀:不能「吼孩子」,那該怎麼辦?聰明的父母用5句話代替吼罵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不能「吼孩子」,那該怎麼辦?聰明的父母用5句話代替吼罵!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犯錯了,打罵只會產生負效應,聰明的家長都這樣做
    我們所有的大人,都是從小孩子一步步成長到今天的,我們之所以明天火會灼傷人,電有危險,正是因為我們在一次次的犯錯中,學會了不再犯錯,明白了人生的經驗!當我們現在回想起童年自己犯過的錯誤時,大多數情況,回憶都是伴隨著恐懼的,我們可能記不清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麼,但我們忘不了的是父母當時那副訓斥我們的面容!
  • 不同階段與孩子溝通方式大不相同,父母語言方式是教育的最好基礎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的語言方式有的時候其實就是孩子最好的教材,很多時候父母只注重自己的教育結果,但是並不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結果就是家長的教育效果不僅沒有達到,而且還有可能造成親子間關係的緊張。日常家庭生活中的對話,往往是因為彼此太過於熟悉而不注意交談的尺度,所謂情商並不僅僅只是指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更多是對親近的人態度應該是什麼樣的。
  • 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聰明的家長應該這樣做
    孩子在成長中,犯錯誤是不可避免的。大人尚且會犯錯誤何況是孩子。孩子犯錯誤不是問題,聰明的父母應該從錯誤中找出原因,引導孩子,教會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要怎麼處理和避免,總結經驗教訓,這樣才會有利於孩子將來的發展。
  • 面對孩子的問題,不同的答案不同的格局,聰明的父母都會這麼回答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被孩子問到這樣一些問題:「媽媽,你為什麼要上班?能不能不上班陪我?」「媽媽,為什麼別人都開車接送而我是電動車?」「媽媽,同學XX都穿名牌鞋子,我也想要,可以給我買嗎?」「媽媽,別人家都住大房子,為什麼我們家是小房子?」
  • 教育孩子不同的教養方式!
    為什麼有的孩子能考清華北大?為什麼有的孩子初中沒畢業就出去工作?不同的家庭,自然就會有不同的教養方式,不同人生。在這樣的教養方式下,孩子的行為會處在一個父母框定的規則框架中,比較規矩,但得不到自由,有的甚至會自卑,不敢去做創新的事,不能發揮自己的特長。2、放養型在這種環境下教養的孩子,父母不給其制定規則,不給孩子限制,完全放縱,孩子自己選擇,這類孩子長大後會肆意妄為,很自由但是沒有規矩可言,甚至會非常叛逆,無人可管。
  • 孩子犯錯,父母不應逃避,理應陪孩子一起找出原因並糾正錯誤
    我是一位80後的母親,對於孩子的教育一直是我心中最牽掛的事。很榮幸來到今日頭條這個大家庭,今天與大家一起探討一下孩子們犯錯的一些話題。孩子平常在生活中,經常會做一些惹大人們生氣的事情,不知道各位寶媽是怎樣應對的呢?我家孩子比較粗心,做作業或是做試題考卷,經常犯錯誤,有的題目明明在草稿紙做對了,謄寫在作文本、考卷上卻是錯的。每次做題只想快點把作業完成,而不管是否百分之百正確。
  • 孩子犯錯不可怕,怕的是父母粗暴教育,每次犯錯都是孩子成長機會
    星期天,帶孩子去商場逛街,走過一個店鋪門口,看到一個兩、三歲小男孩站在門口哭的撕心裂肺。聽旁邊店員說因為小男孩硬要端水杯,結果將水全部撒在衣服上了。他的媽媽生氣的罰他站在門口。看著小男孩哭泣的小臉,我不知道他的媽媽想讓他通過這種罰站的懲罰學會什麼呢?懂得什麼呢?我想他只學會了:媽媽不讓我做的事以後都不能去做,要不然他會生氣,會懲罰我。
  • 孩子不聽話,父母育兒理念不同怎麼辦?
    由於成長經歷、知識水平和價值觀的不同,夫妻會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和觀念產生差異。所以在很多家庭中,夫妻之間往往會因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而產生矛盾,最終導致家庭教育的失敗。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總是吵架,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