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眼誇人的誇誇群,真的能夠幫助我們減壓嗎?

2021-01-08 新京報書評周刊

「噴噴群和誇誇群哪個更好?」幾日前,因為宣傳海報意外流傳到微博上,這場清華北大辯論表演賽瞬間火了,「想圍觀」、「求直播」的呼聲四起,話題最終達到了1.7億的閱讀量。但據現場的觀眾反映,「神仙吵架」其實是過譽了,辯論的內容有點普通,它之所以會火爆,還是因為 「誇誇群」被設為了辯題。

什麼是「誇誇群」?顧名思義,在以「誇誇」為名的微信群組裡,你只聽得到別人對你的誇讚,也只能對別人進行誇讚,抬槓、批評 乃至平淡的「哦」,都被群公告明令禁止,假若違反,等待你的只有被踢出群的命運。正如大部分誇誇群的群公告宣稱的那樣——

「這裡是誇誇群,沒有諷刺、沒有槓精,只有誇誇。」

婦女節這天,某網友被男友拉進了「誇誇群」,作為節日驚喜。這是男友為她在淘寶上買的誇誇群服務。圖片來自3月8日@大豬蹄子研究所 微博。

特殊類型群聊火爆網絡,已經不是第一次,比如去年的互噴群、抬槓群。陌生人在網絡世界進行集體狂歡,段子手擁有無數真實素材。然而誇誇群跟以往這些群聊都不一樣,幾周之後,火爆的誇誇群,已經成為一種能日入千元、月入萬元的生意……

對於誇誇群的飛速走紅,有人表示不理解。互誇遊戲只能帶來短暫的快樂,為何有如此多的人樂此不疲,甚至願意為它付費?今天的推送梳理了誇誇群的誇人套路和走紅歷程,誇誇群火爆的背後,是現代人想隱藏卻隱藏不了的壓力。

撰文 | 遇馬

01

誇誇群六大誇人套路

進入過誇誇群的人,幾乎都把誇誇群形容為「充滿彩虹屁的快樂源泉」。也有人指出,誇誇群之所以可以如此活躍,幾乎不重複的花式誇人,是借鑑了流行「彩虹屁」話語和思路,從而形成了誇人的套路和儀式。

彩虹屁是正經的飯圈用語,起源於韓國的idol文化,正如字面意思,即使偶像放屁,粉絲都能面不改色、出口成章地把它吹噓成彩虹,也有人將之概括成「花式無腦誇」。如演員朱一龍眼角的魚尾紋,被粉絲們形容成「貝加爾湖的漣漪」;演員白宇的鬍子,則被形容為「玫瑰花的刺」。

但和只誇藝人美貌的彩虹屁有所不同,誇誇群誇人,主要是把「壞事」誇成「好事」,從而達到誇張詼諧的效果,我們總結出了六大誇人套路——

1 | 逆向升華式

藉助逆向升華的思維,群友們對於角度刁鑽的求誇內容,總是能找到可以誇的嶄新空間,展現出了極強的求生欲。

首先來舉一個失敗的例子:

求誇:為了減肥沒有吃米飯,但忍不住吃了個甜點QvQ

回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在這個例子中,求誇者後來用沮喪臉表情包回復,顯然沒有誇好,完全沒有升華出吃甜點的好處。還好有群友力挽狂瀾:

不吃米飯,容易低血糖,在血糖降得過低的緊要關頭,攝入適量糖分,既達到了控制熱量攝入的目的,又一飽口福,誇!

在此之後,群友進一步逆向升華——表揚求誇人既有減肥意識,又懂過猶不及,將在美食前軟弱的意志力誇讚為「完美的中庸之道,中國的大智慧」。

2 | 聯想升華式

發揮聯想能力,在「壞事」中提煉能用來誇人的形容詞,通常需要這個形容詞有多重含義,如:

求誇:我不小心把酒灑在了書包上。

回覆:背上帶酒味的包去上課,你就是整條街最醉人的崽,誇。

3 | 排山倒海式

排山倒海式的精髓在於:誇人誇不到點,但氣勢不能輸。如初建群時,彼此互誇:

大家好!群裡的朋友們一看就很好看!

大家好!群友們一看都非凡卓越!

刷屏,是誇誇群的立群之本,在短時間內迅速地以排山倒海般的氣勢把場子撐住,則是新進群的群友孜孜不倦研究的目標。這種句式的模仿排比只是初階,更高階的手法如:

求誇:我一個人拿了三個快遞!

回復1:身強體壯!

回復2:熱心助人!

回復3:品質可貴!

誇人者開始互相誇讚時,「引經據典、旁徵博引、有理有據、博古通今」,將會營造更可觀的「互誇盛況」。

4 | 指東打西式

當求表揚者的行為誇無可誇,逆向升華式套路行不通,誇人者的腦筋一轉,把誇獎的對象轉向為物,又重新找到了可表揚的落點,照樣能把壞事誇成好事。

例如,有人說他把麵湯均勻地灑在手機上了,「求誇」。就會有人跳出來誇他:

你的手機能吃到這麼棒的美味真是太棒了!

5 | 誇張歸因式

誇人的度,有時候非常難掌握,但在誇誇群中,極度誇張式的誇人,同樣能給被表揚者帶來快樂,即使這是一種讓人起雞皮疙瘩的方式。但或許,這才是眾多群友真正的快樂源泉。最常見的,就是把所有壞事的原因,都誇張地歸因為可愛、萌、帥等正面元素。

求誇:我感冒兩個星期了。

回覆:一定是小姐姐太美麗了,病毒都捨不得離開你。

求誇:我今天丟了一千塊。

回覆:一定是因為你太萌太可愛了,小偷才會選擇你下手。

6 | 閉眼式

「無腦誇」、「閉眼誇」,或許才是誇誇群存在的真諦,因此有相當一部分表揚,建立在顛倒黑白、看到頭像就誇之上。

有個剛進誇誇群的群友頭像是男性,有群友開始誇他:「從圖片就可以看出,您一定是個品貌非凡才貌雙絕驚才風逸風流才子。」

但被誇的人有點蒙:「我頭像明明是周星馳啊。」

網友:「星爺其實是個美人。」(圖片來自1995年電影《大話西遊》)

02

從相互表揚小組到誇誇群

戲謔式的網絡狂歡

創建於2014年的豆瓣相互表揚小組,是誇誇群最早的起源。小組的簡介言簡意賅:「相互誇獎」。小組中展現了自己自強不息精神的堅強組友們,例如終於可以寫字,求大家表揚的一位高位截癱患者,讓互相表揚小組在今年2月出圈曝光,最先得到社會關注。

今年2月,豆瓣相互表揚小組因沒有抬槓而以網際網路清流的形象走紅網絡。圖片截自相互表揚小組主頁。

誇誇群受到了互相表揚小組的啟發,從高校而生。在2月28日,浙江大學市場營銷專業大二女生蘇嘉琪建立起了第一個浙江大學校內誇誇群,因為新奇有趣,誇誇群從此蔓延向了全國各地的高校。不久後,淘寶、閒魚平臺上也出現了付費誇誇群,拉客戶進群一頓猛誇後,根據時長收費。據相關媒體報導,組織誇誇群的中間人,一單可以賺到10元左右,日入上千元。

閒魚上的付費誇誇群。圖片截自閒魚APP。

在發展過程中,誇誇群誇人的內容也發生了變化。體驗過誇誇群的人曾介紹道,誇誇群開始於無腦誇,「互相誇讚群友的頭像貌若天仙,或者是發的問號特別有學問」。誇誇群可誇的邊界,則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擴大,會從很瑣碎的雞毛蒜皮,到切實的困擾群友的學習、生活乃至求職問題。

例如,誇誇群裡有求職季的大四學生埋怨起自己做一頁簡歷,花了幾個小時才做完,「心情十分暴躁「,群友們開始紛紛鼓勵她「但是你做完了一份很棒的簡歷,一定能拿到幾個offer。」「你優秀的履歷太多了,寫不下,所以花的時間才長啊。」即使是有人抱怨自己壓力太大、熬夜太久,「要禿了」,群友們還是可以群策群力,找出「努力科研,掉光頭髮,達到學術高峰」的意義。誇人者努力切中需要被誇的內容,或逆向思考或發散思維,試圖賦予被誇者以正向意義,即使仍是以一種類似講無釐頭段子的方式。

不過,誇誇群之所以能夠迅速「出圈」(「出圈」為粉絲術語,指某個事物的流行程度突破既定圈層,甚至全民皆知),是因為它兼具的產出無釐頭段子的屬性,因而能夠在更為廣闊的網絡空間裡激起迴響。微博上的段子手收集起誇誇群的截圖,集合成為九宮圖發出,收割流量,一些群內的神回復,則成為了流傳的段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和競爭。在一定意義上,誇誇群和原先興旺的鬥圖群,幾乎秉承著相同的邏輯,特別是對於熱衷於誇人的群友而言。比拼誰的「彩虹屁」更有理可依、文採斐然或是腦路清奇出眾,成為了他們活躍的原因——從《大話西遊》的時代開始,青少年亞文化總是由戲謔、解構、反諷的狂歡構成的。

在這個層面上,誇誇群更近似於學者羅傑·西爾弗斯通(Roger Silverstone)所指出的「遊戲」——為群友們共同提供了暫時脫離日常生活的賽博空間,但仍基於現實生活中的問題,並為之生產出無數種正向解讀方式的排演,也隨之產生了群體共振的情感聯結。也因此,誇誇群成為了群友們共同的「充滿彩虹屁的快樂源泉」。

《遊戲的人:文化中遊戲成分的研究》

作者:(荷蘭)約翰·赫伊津哈

譯者:何道寬

版本:花城出版社2017年1月

赫伊津哈是第一個把遊戲當作人類文化重要內核來研究的學者。他認為遊戲先於人類文化而存在,文化和文明的目的在於產生遊戲。哲學、藝術、詩歌、神話都在某種意義上存在遊戲的屬性。個體在主觀上自願參與遊戲,且在這種日常活動中能夠產生愉悅。

03

誇誇群為何成為一門生意

被表揚的需求背後,是藏不住的壓力

按照清華大學辯論隊隊員觀察和總結的,「絕對看不到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在誇誇群裡求安慰」,誇誇群裡求誇的人,大多數是一些已經在競爭中產生了自我懷疑的學子,試圖通過表揚來緩解壓力、求得安慰。

事實上,壓力自然不僅僅存在於象牙塔之中,更是都市人所承受的普遍症候。2018年發布的一份有關中國都市人壓力的調查報告顯示,有30.24%的受調查者聲稱自己每天都會感受到好幾次壓力,43.3%的受調查者則認為,壓在他們身上的壓力已經大到了讓他們吃不消的地步。這或許能解釋為何誇誇群能夠迅速從高校小圈子中出走,甚至成為有相當人群願意為自己或他人付費購買的服務。

在淘寶和閒魚平臺上,有償的誇誇群定製服務的賣家非常多。「有相當一部分是為自己購買的」,商家向筆者介紹道,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發生了不愉快的事情、心情比較喪,就嘗試著為自己購買定製誇誇群的服務,「圖個新鮮,也想試試看心情能不能變好。」

也有一部分人,是為自己心情不好的伴侶、朋友購買的,「想哄他們開心」。商家說,這樣定製誇誇群的效果一般比較好,在接受狂轟濫炸般的表揚後,被誇者也有專門再給她發紅包的。

商家也承認,更多的顧客是追趕潮流,選擇把定製誇誇群作為一份特殊禮物送給過生日的朋友、過紀念日的戀人,這讓這份生意真正火爆。正如誇誇群在微博上成為爆點的真正原因,是有人曬出了男友為她購買定製誇誇群入群後的經歷。

據筆者和商家聊天了解到的信息,三分鐘的定製誇誇群服務,一單就可以賺到10元左右,因為近日來生意比較火爆,日入上千元也時有發生。因為組織誇誇群近乎沒有任何門檻,這門生意最近變得競爭激烈,提供定製誇誇群服務的賣家,爭相以誇手的文化程度(北清復交文科專業)、服務的貼心程度(按性別年齡等基礎信息和特殊信息進行誇人定製)來招攬生意。

在商業邏輯下,基於人性的「尋求安慰」、「趕時髦」和「追求驚喜」,都成為了生意得以成立的痛點。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收費誇誇群並不新鮮,和可供定製的黑人小朋友高舉有漢字的黑板拍照、喊口號的視頻,完全出於相同的邏輯。

《大眾傳播的遊戲理論》英文版書封

英國學者威廉·史蒂芬森在赫伊津哈的基礎上,從心理學視角討論了傳播與遊戲的關係。傳播的遊戲,給個體帶來了選擇自由和快樂。但是史蒂芬森忽略了個體的自由也會受到社會體制無形的控制。

從應對焦慮的層面來說,誇誇群具有一定積極意義,它不是在逃避壓力,而是在應對壓力。

參與其中的人可以跳脫出諱言壓力、恥於暴露脆弱的東亞社會文化,主動選擇關注自己的內心,尋找開心、快樂,甚至可以在群體中找到和他人的聯結,是一種新世代的進步。同時,誇誇群的流行,讓大眾認識到向別人公開談論自身的壓力、尋求安慰並不唐突,甚至可以成為別人樂於參與的「快樂源泉」。正如健康心理學家、史丹福大學教授凱利·麥格尼格爾在《自控力:和壓力做朋友》一書中勸告的,處理壓力的最佳方式,是開誠布公地談論壓力,而不應該逃避壓力。

《自控力》一書整理自史丹福大學「意志力科學」的課程。凱利·麥格尼格爾談道,人們對自控的看法很多是錯誤的,人們為了自控經常筋疲力竭,帶來更多不必要的壓力。處理壓力的方式,不應該是逼迫自己。

求誇狂歡沒有傷害到別人,又能給自己帶來快樂和安慰,又能讓孤獨的當代人在陌生人世界裡找到彼此聯結的快樂,對於這種行為沒有必要對它進行上綱上線的批判。只是誇誇群的流行,或許在提醒我們,那些在浮誇的誇讚中被「一笑了之」的負面事件,我們是否找到最合適的方式應對?

當然,將減壓全部寄望於誇誇群,未免是太天真了。清華大學噴噴群創始人向媒體表示,光在群裡求噴或求誇,還不如真正想辦法減壓。正如面對「彩虹屁即使是個屁,也是個讓人心情愉悅的屁」的核武攻擊時,北大辯論隊仍能直擊網絡社交終究虛幻的要害——

「誇誇群有什麼用?還是找個女朋友抱一下吧。」

你會加入誇誇群遊戲中嗎?

你覺得誇誇群有用嗎?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作者:遇馬;編輯:榕小崧;校對:翟永軍。題圖素材來自電視劇《情深深雨濛濛》劇照,與標題無關。文中圖片來自網絡討論截圖。未經新京報或出版方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

「我作業本忘帶了」「你怎麼不忘了吃飯?」 | 論槓精的誕生

這些情話這麼土,為什麼有那麼多人愛聽?

相關焦點

  • 大學生過度沉迷誇誇群的誇人會迷失自我認知
    近日,各類誇誇群在網絡上引發熱議,不少高校的學生還建立了各自學校的誇誇群。在誇誇群內,被人誇獎是家常便飯。誇誇群除了在高校火熱以外,還有電商平臺商家推出了「誇人服務」,記者調查發現,花費20元購買服務後,便會被拉進一個群裡,群裡人會從長相、性格等各個方面誇讚購買服務的人。
  • 西安交大誇誇群火了 笑過之後該思考下年輕人如何減壓這問題
    吳鵬展表示,現在網絡上有很多「槓精」,「我們就是要把大家變成『誇精』,而且作為西交大的學生,我們是很有使命感的,希望能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我們還在微博註冊了相關微博帳號,歡迎大家關注。」在他們的誇誇群裡,有群成員表示,「我覺得這個群是調節心態的手段,可以幫助人把負面的事情用正面的角度看,有時候真的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 誇誇群在高校受到追捧 花20元就能被人從頭誇到腳
    3月12日,北青報記者搜索看到,包括上海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和山東大學等,都建立了自己的誇誇群。而西安交大的誇誇群,群成員已經達到了1000人的上限。北青報記者隨機加入了幾個高校誇誇群,看到群內聊天十分火熱。在上海大學的誇誇群內,一位學生說,「勤勤懇懇做個認真的碼農,學了一下午習,求誇」。隨後,便有群友誇讚稱,「我想你在平時生活中一定是別人家的孩子了,誇」。
  • 熱點丨「誇誇群」誇一誇也未嘗不可
    近日,流行於高校的「誇誇群」火了,據了解,包括上海大學、武漢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和山東大學等,都建立了自己的誇誇群而西安交大的誇誇群,群成員更已經達到了1000人的上限。甚至有人將其做成了一門生意,明碼標價在網絡平臺上賣「誇人服務」。據本報報導,浙江大學也出現了這樣的「誇誇群」——浙大誇誇群。在這個群裡,無是網購遇見無良騙子,實習被上司批評,還是在雨天丟了傘,不管是多麼令人心情糟糕的「人間慘劇」,只要經過這個群裡充滿創意的讚美,就能瞬間變得溫暖而治癒。
  • 「你閉上眼好好想想」:閉眼真的有助於回憶嗎?
    大部分參與者事後表示,在一個溫和的訪談者面前閉眼回憶讓他們感覺更好,但是與訪談者的關係如何與,是否閉眼二者之間並無顯著的相互影響。「換句話說,儘管證人和訪談者之間建立融洽的關係可以讓證人在閉眼睛的時候感覺更舒適安心,但是無論這種關係有沒有被建立,閉眼都能夠促進回憶。」 納什解釋道。
  • 《秘密花園》塗色本真的可以減壓嗎?
    《秘密花園》塗色本真的可以減壓嗎?時間:2015-11-26 13:59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秘密花園》塗色本真的可以減壓嗎? 最近紅紅火火的《秘密花園》,在網絡,朋友圈揭起了一場塗色熱潮。主推著減壓效果的《秘密花園》塗色本是不是真的有減壓的效果呢?
  • 誇誇群生意火爆,那些花錢求誇的人,到底經歷了怎樣的童年?
    開始的時候,誇誇群就真的是大家抱團取暖,無論你遇到多麼衰的事情,無論你做了多麼不對的事情,誇誇群都會誇你,安慰你。他們可以通過你的 頭像或者微信名字,把你誇的貌若天仙。他們可以從你的失敗之處,誇到你未來的光明大道。
  • 高校誇誇群興起:誇一誇而已,有必要上綱上線?
    誇誇群,顧名思義,就是用來誇人的群,任何群友說出什麼事,都可以用盡各種詞彙語句對其進行誇讚。因此有人覺得,什麼都誇,這怎麼行呢?倘若只是好的事情被誇,它必然不會遭到太多的反對聲音。正是因為在這種群裡,不論任何事情,都可以被毫無原則地誇讚,才帶來眾人的議論。
  • 家長應該誇孩子嗎?怎麼誇才能對孩子有幫助?
    很多寶媽會對表揚或者說誇獎這件事存在疑慮:比如:我們家的小寶寶完成一件事我們都會誇獎「真棒!」,寶寶剛會說話的時候自己完成一件事情也會自己誇自己「真棒」,那麼我的擔憂是寶寶會不會因為「表揚」才有動力做事情。
  • 不想上學被誇,考試掛科被誇!大學生互相誇獎,網友:騙自己!
    在大學裡,現在流行各種「誇誇群」,考試掛科被誇,不想上學也被誇,丟了東西還被誇,上課遲到也被誇。在這個群裡,只有誇獎,沒有批評,大學生互相誇獎別人,但是有網友對此總結:騙自己!有同學單車丟了,在這個誇誇群裡,所有的人都不會嘲笑你,都會誇你。他們能想出各種理由誇你丟單車的好處,有群成員表示,通過誇誇群,可以調節自我心態,可以幫人消除負面情緒。
  • 真的是讓人感受到,千古豪傑的英勇,也能夠開闊我們的眼界
    其實相對於需要門票的景點來講,這裡的景色就像是被天使吻過一樣,如果你沒有想去的地方,真實的貼近自然才會理解啥是另一個世界,你的心情會非常的放鬆,我們都應該踏出家門,芸芸眾生,但已經被它迷住了,這些美麗的景色,因為有夢一次次的遊歷,這些景色美的不分伯仲
  • 誇孩子聰明真的是正確的嗎?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有寶爸寶媽誇自家孩子:「哇,寶貝真聰明,不愧是爸爸媽媽的小寶貝!」可是,這樣真的正確嗎? 這樣對孩子是否真的有益處呢?反正我這麼聰明,大家都誇我聰明,我不用努力就能得到好的結果!」
  • 街頭減壓館真能減壓嗎?許多人表示有些「小兒科」
    街頭減壓館,真能助你減壓嗎號稱能提供36種減壓方式,可以砸鍵盤、砸碗,但許多人表示有些「小兒科」心理專家表示:最多就是發洩情緒,最好的減壓方式是做一些喜歡的小事本報記者 邊程壹 本報見習記者 周琪年底又往往是壓力驟增的一個時間段
  • 何洛洛白色樂器揭開行業遮羞布:大V睜眼說瞎話,粉絲閉眼使勁誇
    那時候我以為對於一個歌手來說,已經算是挺丟人事情了,沒想到何洛洛讓我開了眼了,自己手裡拿的啥樂器都沒人弄明白,居然還能弄出好聽的熱搜來。 12月11日,「命運多舛」的男團組合 R1SE 成員何洛洛在某晚會舞臺來了一段 solo 表演。
  • 我們加入了人大誇誇群,來看看群裡都聊了些什麼?
    各位讀者晚上好,日理萬機的你撥冗打開我們這篇推送真的是很有眼光,今天的閱讀量也要拜託你啦!為何今天我們要表揚各位讀者呢?因為小編新近加入了誇誇群,這個只有讚美的地方成功治癒了深夜還在寫推送的小編,堪稱「網際網路天堂」。
  • 誇人還有FFC讚美法,你知道怎麼科學地誇別人嗎?
    人為什麼喜歡被誇? 有心理學家分析:人在面臨壓力時需要尋找一個支持系統。而「讚美」剛好起到這個支持作用。管他鞭辟入裡、顛倒黑白?我們就是喜歡被誇!誇人的翻車現場但是,你真的懂誇人的套路嗎? 你有沒有誇著誇著就跑偏了的時候?
  • 如何正確誇孩子?你誇對了嗎?
    本意是要幫助孩子更好地樹立自信心,可最後達到的效果卻完全相反:孩子經不起挫折,遇到一點困難就退縮,害怕失敗,更經不起批評。家長疑惑:不是說多誇獎孩子可以增強自信嗎?平時也沒少誇,怎麼還是這麼不自信呢?誇孩子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不是閉著眼睛說「你真棒」就能達到良好效果的。今天,小7跟大家一起來探討,如何正確地誇獎孩子。
  • 說真的,我並不想誇這個星座,但說到愛他們活該被誇
    愛是一種很難解釋清楚的情感,有的人把它看作是責任,有的人把它看作是生命,也有的人把它看作是使命,總之它是一種很神聖又很寶貴的情感,所以我們在遇到它時才會無私甚至忘我,但即便如此,它還是會給我們帶來一些無法預料的東西,諸如傷痕或者仇恨,今天我們就站在愛的角度來深刻的剖析一下這個相當耀眼,但我又不想誇的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