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中心醫院順利舉辦「早產兒腦損傷早期評估與幹預新進展研習...

2020-12-19 東嶽網

2020年11月28日,泰安市中心醫院舉辦了山東省繼續教育項目「早產兒腦損傷早期評估與幹預新進展研習班」。來自北京三院的韓彤妍教授、山大二院薛江教授、山東省齊魯醫院李文教授分別給大家帶來了題為《以時間為主線的早產兒腦發育》、《部分水解蛋白 奶粉在新生兒疾病中的應用》以及《早產兒餵養新進展》的講座,泰安市中心醫院兒科主任史寶海、副主任姚國以及新生兒科王燕也分別作了題為《早產兒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的診治進展》、《早產兒腦損傷研究新進展》以及《aEEG在新生兒監護室的應用進展》的講座。

此次培訓班的成功舉辦,達到了共同提高及學習的目的。與會代表紛紛表示在早產兒的救治理念上有了新的認識,大家也越來越深刻的體會到:早產兒救治成活只是第一步,成活後的生活質量更值得早期高度關注,也進一步了解到建立神經重症監護單元的意義以及如何在窒息復甦、早期腦功能監測、常見腦損傷的處理等重要環節做的更細緻更到位,從而更好的服務於早產兒的救治,這對提高全省早產兒的救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焦點

  • 專家:早產兒易出現腦癱等疾病 早期幹預是重中之重
    新華社重慶11月17日電(李松、李春梅)11月17日是世界早產兒日。專家提醒,早產兒未足月就出生,容易出現腦癱等疾病,早期幹預是重中之重。據介紹,早產兒由於心肺等器官發育不成熟,容易出現缺氧導致腦損傷,同時早產兒免疫系統也尚未發育完全,對周圍環境適應能力差,機械通氣、臍血管插管、中心靜脈置管等侵入性操作,也可能導致早產兒出現感染,加重腦損傷。「早產兒患腦癱的概率是普通新生兒的20多倍。早期幹預、定期複查對早產兒治療、成長非常關鍵。
  • 腦損傷,早期幹預是關鍵
    隨後,醫護人員在給寶寶做CT時發現,孩子腦室內出血,這是一種重度腦損傷。「父母兩人當時一聽就癱了,他們問我『醫生,這孩子就算救過來也是腦癱吧?』」鄭大三附院小兒神經科主任醫師賈天明說。  賈天明教授告訴他們:「早產兒確實有很高的後遺症風險,但腦損傷並不意味著孩子一定會發展為腦癱。你們意識到這個問題很好,別過於擔心,只要進行系統的早期幹預治療,前景還是樂觀的。」
  • 選擇早期幹預專家看這裡,寶籃專家諮詢出診表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兒科主任醫師、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兒科教授、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常務理事和兒童發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關心下一代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寶籃兒童早期發展中心首席專家。
  • 早產兒媽媽學習班:出院後生長發育評估與幹預手冊
    其實,早產兒出院並不是治療的結束,而是院內治療向家庭護理轉變,家庭護理結合規範隨訪促進早產兒追趕性生長發育的新徵程。 小編提醒:所有早產兒都需要進行隨訪、監測生長發育、健康檢查以及發育篩查。 早產兒發育篩查和評估新生兒行為神經評定(NBNA) NBNA糾正胎齡40周以後檢查,了解新生兒行為能力,及早發現輕微腦損傷,以便早期幹預,防治傷殘.。
  • 早產兒要早期幹預 究竟幹預什麼?
    談到早期幹預,需要強調的是早期幹預裡面的「幹預」。早產兒的早期幹預是以促進早產兒各個能區的發展並規避其發育風險為首要目的一種療育手段。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順利通過市級新生兒保健特色專科評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通訊員 趙振萍近日,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順利通過市級新生兒保健專科評審答辯,成功評為市級新生兒保健特色專科。迎評工作準備期間,醫院專門成立新生兒保健特色專科小組,根據《泰安市新生兒保健特色專科單位評估標準》,圍繞機構條件、專科發展規劃、場地及環境、人員隊伍建設、制度建設、專科服務、技術推廣、科研引領等八個方面進行積極籌劃,認真準備,針對實際情況進行了合理化調整和擴建,為醫院專科建設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 美聯泰科聯合10餘家醫院啟動「腦損傷標誌物多中心臨床研究」
    疾病發生後,儘早明確診斷,早期進行積極有效治療和及時評估病情變化是指導正確診治和改善其預後的關鍵措施。目前臨床上診斷主要依靠影像學檢查如CT和MRI,但只有在大型醫院才具備這些檢查條件,且費用昂貴,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急需一種客觀有效的、便捷的檢查檢驗方法來輔助判斷病情和評估病情治療預後。
  • 海南日報數字報-讓早產兒追趕成長
    早產兒後遺症該如何進行幹預?就此,記者採訪了海南現代婦女兒童醫院兒科主任王紅怡。  談到早產兒的遠期預後,最令家長擔心的就是腦癱。王紅怡表示,早產兒容易發生腦損傷,是引起早產兒神經發育後遺症的主要原因。腦損傷導致的傷殘類型除腦癱外,還包括智力低下、癲癇、視聽障礙等。  除此之外,早產可能引發的還包括眼睛和肺的問題。
  • 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影像中心順利安裝完成全新CT機
    5月13日下午,泰安市第一人民醫院影像中心全新GE Revolution Frontier ES CT機安全進場並順利安裝。經過測試,全新CT機於5月19日正式投入使用。11日晚8時,影像中心開始對舊CT機器進行拆解和移機工作,為下一步新CT機正式投入使用、服務於廣大患者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院領導對此次移舊機裝新機工作高度重視,多次到影像中心現場調研,成立了由設備科、工程部、影像中心組成的聯合工作小組,制定了詳細的運輸路徑和施工計劃。為了不影響CT室患者的日常診療,機器的安裝工作定為夜間進行。
  • 寧海新聞網丨早期識別與幹預腦損傷高風險嬰兒
    據了解,牛牛是孕30周出生的早產兒,出生體重只有1斤多,牛牛媽媽一直非常擔心牛牛的腦發育情況。陳贇給牛牛做了TIMP(嬰兒運動表現測試),牛牛的評估結果是運動發育遲緩風險低,今後得腦癱的可能性很小。牛牛媽媽一直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近年來,隨著醫療救治技術的提升,很多胎齡極小的早產兒得以倖存,隨之而來的早產兒神經系統後遺症發生率也明顯升高。
  • 高危兒的早期識別與幹預
    1500g或孕周<34周②小於胎齡兒③圍產窒息④驚厥⑤腦室內出血⑥嚴重的高膽紅素血症⑦嚴重的圍產期感染⑧母親吸毒、酗酒⑨特殊的遺傳代謝病2.我國嚴密關注且易引起運動、認知、情緒和行為障礙的疾病:①新生兒缺氧缺血性腦病②新生兒顱內出血③早產兒腦損傷
  • 要重視對早產兒神經系統的幹預
    早產兒處於神經發育後遺症的高度危險中,包括認知和運動等方面。認知發育是指孩子的思考和學習能力,運動發育則指寶寶的運動能力,如坐、站、走等。因此,早產兒特別是胎齡小於34周或出生體重小於2公斤的早產兒,不論有無腦損傷,出院後都應被納入優化的管理程序中。
  • 【健康】 早產兒腦損傷對寶寶智力有影響嗎?
    如今,隨著產科和新生兒科重症監護技術的快速發展,早產兒的存活率不斷提高,但早產兒可能存在的腦損傷同樣不容忽視。 早產兒腦損傷是指由於產前、產時或出生後的各種病理因素導致早產兒不同程度的腦缺血或出血性損害,在臨床上出現腦損傷的相應症狀和體徵,嚴重者可導致遠期神經系統後遺症甚至死亡。
  • 早產兒評估評的是什麼?
    小超人公益課堂主題:早產兒康復常見誤區及評估的重要性講解老師:林海松(杭州貝蓓康復中心創始人)課程內容:一、國內外康復差異?二、評估評的是什麼?三、早產兒中遠期發育風險?溫馨提示:因本期公益課內容較多,考慮到早產家長的閱讀時長有限,我們分三期文字版呈現給大家。
  • 泰安市中心醫院獲「國家標準化房顫中心示範中心」
    會上,泰安市中心醫院被評為「國家標準化房顫中心示範中心」。會議舉行了國家標準化心血管病專病中心授牌儀式。國家心血管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安貞醫院馬長生教授,山東省醫學會起搏與電生理分會主任委員、山東省房顫中心聯盟主席、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鍾敬泉教授為房顫中心示範中心進行了授牌。
  • 山東省泰安市中心醫院腫瘤中心:揚帆起航正當時
    「腫瘤中心能成功獲得這一殊榮,離不開醫院新一屆領導班子對腫瘤學科的大力支持,也是腫瘤中心全體醫護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說明本中心已跨入省級先進行列。」泰安市中心醫院副院長、腫瘤中心(腫瘤科)學科帶頭人肖寶榮教授表示,省級重點專科建設是衡量臨床科室管理水平和技術水平的重要標誌,此次獲評標誌著腫瘤中心迎來發展裡程碑。
  • 愛博恩「早產兒有愛之家」助推嬰兒早期健康管理
    另一方面,根據大量臨床實踐,只要儘早救助,早產兒的存活率非常高,而且只要1歲前對早產兒進行系統的早期健康管理,70%的早產兒甚至都能擁有跟足月兒一樣的健康體魄。因此,為早產兒提供及時有效的醫療支持及早期幹預訓練,就顯得十分重要。
  • 關注早產兒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最好的人生開端
    由於這些寶寶一出娘胎就已「先天」不足,即使在出院回家後還容易遭遇神經發育落後等種種問題,因此已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他們就是早產兒、高危兒。  家長不要以為早產兒和高危兒在醫院治癒出院後就「一勞永逸」了,其實這些特殊的新生兒出院後還可能會遭遇不同程度神經發育後遺症的風險,需要的話,還要採取不同階段的早期幹預治療。
  • 三亞中心醫院成功舉辦省級繼續教育項目「新生兒危急重症診治技術...
    中新網海南新聞9月14日電(程珠玄丹)日前,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 「新生兒危急重症診治技術新進展培訓班」和市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三亞醫學會新生兒科專業委員會第一屆第四次學術會」在三亞中心醫院順利舉辦。
  • 90%以上早產兒能追上正常寶寶的腳步,一定要堅持規範隨訪和訓練
    因為早產,兩個孩子都有重度窒息、嚴重肺炎、呼吸衰竭、中重度腦損傷,經過同濟醫院新生兒科醫生搶救,在溫箱裡住了一個多月,才脫離危險。出院後,家長帶著兄弟倆到門診隨訪過兩次,早期評估結果尚可,家長覺得兩個孩子各方面發育情況均慢慢好轉,就沒有繼續隨訪。到兄弟倆3歲上幼兒園了,家長發現兄弟倆智力、運動能力等各方面都落後於同齡孩子,再到醫院就診,神經發育評估顯示兄弟倆一個智力低下,另一個有注意力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