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發展30年 中國E-mail值而立之年卻未老先衰

2020-12-11 經濟日報

北京車道溝十號院中一座樹木掩映的小樓,就是中國兵器工業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所在地。

30年前的9月20日,中國第一封電子郵件從這裡發出——「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越過長城,走向世界」)。

這是西方世界第一次通過網際網路聽到中國的聲音。

當年這封郵件的發出,對改變中國計算機發展的國際形象,推廣網絡應用技術,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30年後,中國網際網路不僅規模龐大,技術和應用也居於領先地位。尤其在即將到來的5G及萬物互聯時代,中國將成為最有發言權的國家。

中德聯手,花落「兵器計算研究所」

「當年這個名單是我手敲的。」坐在記者的對面,阮任成一句話把時鐘回撥了30年。

他口中的「名單」是指第一封郵件落款中署名的中方人員。作為「中國—西德國際聯機系統」的項目負責人,名單由他擬定。

和他一併列為發件人的,還有已經去世的中國兵器工業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原顧問王運豐教授和早已移居美國的時任所長李澄炯及其他參與測試的人員,共7人。旁邊一列是德方人員,領頭的維納·措恩當時正在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任計算機系主任。

王運豐是中方的領導者。這位1952年響應周恩來總理號召從海外歸國的老一輩科學家,是中德計算機網絡合作項目的倡導者和帶頭人,也是中國網際網路的先驅者。

阮任成如今已年逾八十,這是他第一次開口披露30年前的往事。「從1982年正式調入計算所開始,我就參與大型計算機的開發和維護。從1986年開始做連接國際科技網的項目,一幹就是5年。」

在他的悉心「照料」下,項目資料如今仍被完好保存著。在接受記者獨家專訪時,他展示了當年與計算所訂立的承包合同,封面上的項目名稱依舊清晰——「中國—西德國際聯機系統」。

1986年12月,「中德計算機網絡領域內的合作協議書」籤訂。協議的第一步計劃就是:在中國兵器工業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和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之間首先建立計算機的點對點聯繫。

據李澄炯回憶:「從1986年開始,我們研究組就在一臺西門子7760大型計算機上做方案設計和實驗。那時候沒有Internet的概念,在計算機應用方面,發達國家對我們心存戒備,重要設備、技術都不向我們開放,計算機軟硬體不兼容的問題非常突出。直到1987年7月,卡爾斯魯厄大學的維納·措恩教授從德國帶過來可以兼容的系統軟體,我們研究所的計算機才具備了與國際網絡連接和發送電子郵件的技術條件。」

1987年9月,中國第一個國際網際網路電子郵件節點在所內建成,發送郵件的條件基本具備。

看似尋常一日,實則篳路藍縷

李澄炯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講到郵件內容的來歷:「1987年9月14日晚上,我們大家都聚攏在『7760』周圍,開始進行電子郵件的試驗發送,並在郵件上方標明『testing』字樣。郵件傳輸的調試完成後,就剩下寫郵件內容了。寫點什麼呢?措恩教授當時坐在電腦前問我們。我問技術顧問王運豐教授,國內正在改革開放,我們應該傳達中國人要走出去的信息,向世界問好,你覺得如何?王運豐贊同我的觀點。」

雖然這與阮任成記憶中的情節不盡相同,但能肯定的是,最終,措恩用英文輸入了這行字,李澄炯隨後將其譯為中文——「越過長城,走向世界」。但這封郵件並未順利發出,而是被存儲在系統內。

針對網上流傳的「郵件在9月14日開始發送,20日到達德國」的說法,阮任成首次予以澄清:「網上說走了7天,這是不可能的,稍有常識的人就不會這麼想。14日我們發送過去了,但實質上還是作為一個用戶在跟國際網溝通,北京這邊並沒有形成網絡,就說明還不成功。」

查找失敗原因的過程很艱難,最終發現的問題讓阮任成哭笑不得。「我們的大型計算機要呼叫義大利的打包分包器,告訴它『我有事兒找你』,但是我們呼叫得太頻繁了,對方反應不過來,回過來就是一串問號。只要在兩次呼叫中間停一會兒就好了。」就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障礙,將原本可能在14日就成功的發送推遲到20日。

措恩也曾回憶:「不管如何,最後的時刻終於到來了:星期日,9月20日,20:55,準備好的第一封郵件成功地發送到了卡爾斯魯厄,然後從這發送到了其他網絡。」

另一個廣為流傳的謬誤是,這封郵件在國內已下落不明,且目前所見版本確是2002年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委託外籍高級顧問安瑪莉在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找回的。

但事實上,阮任成作為項目負責人完整保存了當時所有郵件往來。採訪中,「中國第一封郵件」的原始樣貌得以重現。

看似尋常一日,實則篳路藍縷。至此,故事以成功作結。但對親歷者來說,那只是另一段徵程的開始。

從「學徒小兵」到網際網路大國

從第一封郵件起,中國網際網路蹣跚起步,開始「走向世界」。30年後,一個網際網路大國已崛起,迎面向世界走來。

與國際計算機網絡連接成功後,中國兵器工業計算機應用技術研究所成為當時中國進入國際科技網的唯一入口。通過它,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及中科院等20多家高校和研究機構都陸續登入國際科技網,享用網絡資源,與國外對話。這一入口的存在也為日後網際網路進入中國繼而大放異彩埋下伏筆。

「1997年,我把第一封郵件發給了同學。那時還沒有基於瀏覽器界面的應用,操作臺上顯示的是黑屏幕綠字符。」武漢閃達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吉佳盛對科技日報記者說,「這些年的變化太超出想像了。最開始的郵箱都是幾兆,現在都以千兆計,每天郵件的數據流量也是指數級增長。」

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的最新數據,截至今年6月,我國已經有超過2.6億活躍電子郵件用戶,郵件地址數超過20億。

只是,曾把電報和郵政信件送入歷史的電子郵件似乎也在被漸漸遺忘。對很多普通人來說,電子郵件也已漸漸遠離他們的生活,轉而被微信取代。

「這種替代的背後,是中國網際網路日新月異的變化和強大。」GSMA(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大中華區戰略合作總經理葛頎對科技日報記者說,「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一樣,在網際網路的應用上如此突飛猛進,也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一樣,面向未來能夠具有強大的網際網路實力。」

8月3日,中國網際網路協會和工信部信息中心發布了「2017年中國網際網路企業100強」。2016年,百強企業的網際網路業務收入達到1.07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同比增長46.8%,帶動信息消費增長8.73%。

隨著網際網路百強企業營收和利潤水平的大幅增長,它們越來越有願望和能力投身於研發。數據顯示,2016年,網際網路百強企業研發投入達到749.6億元,同比增長29.7%,平均研發強度達到11.76%。

同時,它們對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領域的大量投入,加速了前沿技術的產業化。其應用場景遍及綜合門戶、垂直門戶、綜合電商、垂直電商、產業服務、網絡營銷、B2B電商、IDC和CDN3、網路遊戲、網絡視頻、個人工具、在線旅遊等網際網路主要業務領域,無所不包。

5G的全面商用意味著網際網路技術的全盤迭代更新。葛頎認為,中國將成為下一代網際網路時代的風向標,諸多仍存諸於想像的應用將只有中國有能力實現,一個創新時代的大幕將真正拉開。

(責編:劉辛未)

相關焦點

  • 盤點2014年世界盃冠軍德國隊成員:未老先衰的一代?
    在宣布退役之時,許爾勒還未滿30歲。除了許爾勒,2014年世界盃冠軍隊成員中,也有不少成員已經退役,或者狀態日漸衰退。2014年世界盃冠軍隊成員現狀匯總:諾伊爾:2014年世界盃金手套,依舊是當世最強門將之一。魏登費勒:2018年退役,多特傳奇。齊勒:本賽季在德乙發揮不佳,漢諾瓦主帥科恰克考慮更換門將。
  • 英文E-mail的寫作格式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寫作>商務寫作>正文英文E-mail的寫作格式 2012-10-19 22:30 來源:外語教育網 作者:
  • 新東方:E-mail的寫作5個原則
    在眾多實用的技能方面,很多人希望系統提高的是英文e-mail的寫法,下面我們就提綱挈領的講一下它的要點。   寫英文e-mail需要把握五個原則,也可以稱為5C原則。E-mail只要是達到告知的作用,並非寫的多有文採。   第二complete,要有完整的結構:明確的標題,簡單提一下上封郵件,寫e-mail的目的,主體部分,結尾部分。
  • 法國政府立法保護國語 封殺英文單詞「e-mail」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法國人對母語的熱愛、對英語的鄙視是眾所周知的,日前,法國文化部剛剛宣布一項命令,為了阻止英語的入侵,禁止國人使用電子郵件的英文單詞「e-mail」,而必須使用法語版的「courriel」。
  • The Importance of Good E-mail Etiquette
    I can tell you what a good e-mail looks like, and I can tell you what a bad e-mail looks like.Today, I'd like to share a few useful tips with you. I would also like to give you a guarantee.
  • 紐約時報修訂寫法:e-mail應寫為email
    近日,全球知名的《紐約時報》就修改了風格手冊,對一批網際網路詞語的準確寫法進行了修訂。紐約時報修訂寫法:e-mail應寫為email(圖片來自驅動之家)    傳統的「e-mail」被修改為「email」,另外大寫的「WebSite」(意思是「網站」)改為了「website」。
  • 白領必讀:英文E-mail的寫作要領
    這就是Internet(網際網路,國際網際網路)。一旦連接了Internet,信息傳遞就成為一件非常輕鬆愜意的事情。在網上最常使用的服務就是E-mail(電子郵件,electronic mail,常縮略為E-mail,e-mail 或email),這是因為電子郵件不但使用方便、傳播快捷、可以一信多發,而且價格十分低廉,特別適合國際間的交流。
  • 中國A股30年行情走勢 中國股市30年發展歷程回顧
    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鳴鑼開市;12月19日,上海交易證券所迎來敲鐘時刻,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值從23億到現在的約80萬億元,上市公司數量從8家增至4000餘家,投資者開戶人數達1.6億人……三十年間,A股締造了一座裡程碑。  三十年,世事變幻;三十年,滄海桑田。
  • 共促網際網路行業創新發展 多益網絡獲頒「羊城e家突出貢獻企業獎」
    近日,2020中國海外人才交流大會暨第22屆中國留學人員廣州科技交流會在廣州圓滿落幕。期間,由廣州市統戰部指導、廣州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誼會主辦的「羊城e家」全球化網際網路人才發展高峰論壇暨2020年度頒獎典禮,作為分論壇活動同步舉辦。
  • 西班牙語表達電子郵件直接用「e-mail」對嗎?
    ¿Es correcto usar la palabra e-mail para referirse a un mensaje
  • 網際網路30年,泡沫如夢
    那年還有一家公司,名叫e國,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如果不是他們牛逼吹得太大,也許網際網路電商的歷史上會留它一筆。e國的創始人張永青也是個海歸,經歷過美國網際網路高速發展的時期,他意識到美國的模式可以在中國複製,果斷回國,建立了一個電商網站。
  • 用E-mail ,你這樣溝通
    您閱讀的是本公眾號編撰的第 1127 篇文章有個學生給我發來信息:「我現在應聘到一家合資企業工作,單位的頭兒是外國人,跟國企相比,平時工作更多地使用E-mail,老師,用E-mail溝通,應注意些什麼呢
  • 2015(第十三屆)中國網際網路經濟論壇——論壇總體介紹(文字版)
    自2003年開始,一年一度的「中國網際網路經濟論壇」(i-ChinaForum)迄今已連續成功舉辦十二屆。十二年來,「中國網際網路經濟論壇」十二個主題,見證著中國網際網路發展之路。
  • 普通郵票與E-mail(作者:倪平)
    現代人常用E-mail進行交流和通訊,這帶有英文字母的東西叫電子郵箱,它能代替人們以往的寄信功能。從1979年開始,因工作關係我經常要給報社寄發稿件,有文字稿,也有圖片新聞。那時我幾乎每天都要跑到郵電局寄信,普通信件每封八分錢郵票,航空信函每封一角錢郵票,本省的信件不超過20克我就貼八分錢郵票,若是寄往內地的信函就加2分錢寄航空信件,以便使我的稿件儘快到達報社,早日登上報端,實現稿件的時效性。
  • 馬雲30歲還在擺攤賣襪子!中國網際網路大佬的30歲,比你過得好嗎?
    在中國,30歲往往被賦予了太多含義。三十而立,大意是說人到了30歲就有能力獨當一面,人生目標堅定、並且能夠坦然應對困難。今年,90後已經30歲了!但是,每個人在30歲時都能「立得住」嗎?這個疑問相信伴隨著許多即將30或者正在經歷三十的人。
  • 同慶清華90華誕——世紀互聯與億郵公司捐贈清華校友E-mail系統
    Untitled Document同慶清華90華誕——世紀互聯與億郵公司捐贈清華校友E-mail系統 2001年04月29日 17:20 新浪科技   為慶祝清華大學的90華誕,國內最大的獨立商業網絡數據中心運營商世紀互聯數據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紀互聯)日前宣布與億郵公司聯合向清華捐贈一套專為清華大學校友設計的E-mail系統,該系統將為所有的清華新老校友免費提供一個終身的E-mail郵箱。
  • 2019最新中考英語作文模板:生活中的E-mail
    假如你是韓梅,下面是一封你的筆友Alice 給你發來的e-mail, 請根據e-mail的內容,給他寫一封回信。與她交流看法,並幫她排憂解難。
  •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發布「2014年影響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大事件」
    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發布「2014年影響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大事件」更新時間:2015-01-06 18:01:22   1月6日,2015(第五屆)中國網際網路產業年會在北京舉行。會上,中國網際網路協會發布「2014年影響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大事件」,這些大事件如下: 一、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提出建設「網絡強國」戰略目標 2014年2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宣告成立,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親自擔任組長
  • 【英】HTML mailto link
    What is mailto linkMailto link is a type of HTML link that activates the default mail client on the computer for sending an e-mail.
  • Gmail可讀取e-mail所帶PPT格式與TIFF圖形文檔
    Gmail已經可以開啟e-mail所夾帶的PowerPoint文檔與.TIFF圖形文檔。Gmail原本從2007年起就可通過自家的閱覽器來開啟.PPT格式的文檔。不過在新系統中,PPT會顯示在近期更新過的PDF閱讀器中(不需Adobe Flash,只需HTML即可),用戶可放大縮小頁面、列印、觀看預覽,並進行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