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月球與地球越來越近,世界會怎樣?最後的我們會看見光環嗎?

2020-12-16 騰訊網

如果月球突然開始接近地球,到了要撞上地球的地步,會怎樣呢?地球會倖免於難嗎?

或者說,撞擊會發生嗎?月球會被地球的引力撕毀嗎?從地球上看粉碎的月亮會是什麼樣子呢?下文將告訴你月球撞向地球後會發生什麼。月球是地球唯一自然形成的衛星,也是照亮我們夜空的最大物體。

首先,我們得進一步了解一下我們唯一的衛星。月球形成於約46億年前,這大致在太陽系形成後的3000到5000萬年間。其直徑約為3475千米,重7.35×10^22千克,這相當於地球質量的百分之一。月球的大小也大致相當於地球個頭的四分之一。月球上的不同地區有著迥異的溫度,既有低至零下173攝氏度(零下280華氏度)的嚴寒,也有高達127攝氏度(260華氏度)的炎熱。

月球的大氣層亦十分稀薄,此即太空人在其表面留下的痕跡沒怎麼被抹去的原因。月球通過拉動地球引力來引發潮汐。月地平均距離通常約為384400千米(即238750英裡),這大約有八個地球那麼長。月球表面密布由彗星和小行星撞擊後在原地形成的環形山。在其一側,分布著3000多個寬度超過1千米的環形山。

如果月球墜向地球,會發生什麼?

它是地球以外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人類已踏足的地方。月球引力引發地球上的潮汐。有可能便是潮汐激發了海洋中的生物走上陸地。這股牽引力也防止地軸擺動,使得地球氣候相對穩定。

簡言之,月球使地球更宜居。假使它突然加速朝地球衝來會怎樣?月球撞毀地球的計劃將會在它一達到洛希極限時就破滅。

月球本身將變得支離破碎,永遠無法成功抵達地表。那場面會相當壯觀!慢著,什麼是洛希極限?在天體力學中,這是一個臨界點,在這一點處,保持一個天體不四分五裂的引力小於撕扯它的潮汐力。

也就是說,月球只能到達離地球18470千米(11470英裡)遠的地方,在這之後——轟!潮汐力就會撕碎它。所有我們人類在月球上留下的足跡和旗幟,所有的環形山和月谷,都會飛散開來,在地球赤道上空形成一個壯觀的巖屑環,其直徑可達37000千米(23000英裡)。

不只是土星,地球也有環

地球將成為太陽系中繼土星之後第二顆擁有驚人美麗的星環的行星。區別在於,我們的星環持續不了多長時間。我們前任衛星月球的殘骸將大量落向地球——小碎塊先行抵達,大碎塊緊隨其後。

那會仿佛無數的小行星從天而降,在此過程中所有城市都將被摧毀。不過實際上,我們的麻煩會來得更早一些……一旦月軌開始指向地球,月球對地球的潮汐影響就會增強。

在月球到達洛希極限之前,它就會引發高達7600米(30000英尺)的潮汐。一天席捲十次的海嘯大軍將使我們的世界滿目瘡痍。

如此之大的海浪會暴露海床並破壞其所到之處的一切。不過用不了多久,衝浪狂人們就會享受乘風破浪的快感了。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或許是全球變暖的解決之道。隨著月球的逼近,地球將會加速自轉。我們的白晝會變得越來越短。

全球的氣溫都會下降,不會再有人擔心氣候變化了。除非小行星把地球燒成焦炭。如此一來什麼事情都沒人可去操心了。反正我是不會為此發愁的。

事實上,月球正以每年4釐米(1.5英寸)的速度遠離地球。故我們是不太可能在地球上看到如木星一般漂亮的星環了。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insh- Goldie Poll- Avada Kedavra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假如地球變成甜甜圈形狀,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今天我們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假如地球變成甜甜圈形狀,世界會怎樣?在現實宇宙中,星際塵埃不會形成這樣的天體。我們假設地球已經變成甜甜圈,赤道附近的逃逸速度會變小,大概只有6.5千米每秒。逃逸速度變小也不完全是壞事,至少在這個地方發射火箭就變得容易多了。
  • 科普一下,假如地球變成甜甜圈形狀,世界會發生哪些變化?
    在以前節目中,我們提出了關於地球的各種有趣的假設,比如扁平狀的地球,立方體狀的地球。今天我們同樣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假如地球變成甜甜圈形狀,世界會怎樣?在現實宇宙中,星際塵埃不會形成這樣的天體。我們假設地球已經變成甜甜圈,赤道附近的逃逸速度會變小,大概只有6.5千米每秒。
  • 地球視角:月球只能看見一面但為什麼是59%?
    PS:上一期眼鏡哥分享了「月球繞地球公轉,遵從衛星繞行星公轉被潮汐鎖定的規律,使得它總以同一面對著地球」;但分析過程中有意忽略和捨棄了一些不影響主體結論的因素,造成了我們實際上能多看到9%的月面,而不僅僅是月球的正面(50%),所以實際上我們看到59%的月面。
  • 月球上看地球是什麼感覺?為何有人會覺得很恐怖?你是怎樣的感覺
    那麼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會有多大呢?要知道地球的直徑大約是月球直徑的3.7倍。因此我們可以肯定,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一定要比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球大。那麼兩者之間的差距有多大呢?咱們可以通過計算視直徑的辦法來比較一下。什麼是視直徑呢?咱們以前也提到過,簡單講就是物體最寬的兩邊和我們眼睛之間的夾角。
  • 潮汐鎖定,地球是怎樣給月球剎車的
    圖二月球像向日葵,總是一個面朝地球。這樣在地球上的人就看不到月球的另外一面。普遍的觀點是,月球是被地球潮汐鎖定的,所以月球始終以一個面朝向地球。真是這樣嗎?假設月球開始圍繞地球公轉時,也是有自轉的,只是地球對它的潮汐鎖定就像剎車一樣,漸漸就把月球的自轉速度降下來了,最後停在了面朝地球的位置。但從圖三來看,地球對月球的潮汐鎖定,只是作用在圖中所標誌的位置,如果月球是有旋轉運動的,那這個作用點就在月球上不斷變換,並沒有抓住月球的某一固定點,這樣看來,潮汐力不具備對旋轉物體的剎車功能,不可能將月球潮汐鎖定。
  • 假如地球變成一個甜甜圈,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會發生什麼?
    在各種模型和科學數據的支持下,我們都知道地球是個圓形球體,但你有沒有想過?假如地球是甜甜圈的形狀,我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呢?還會有月球這樣的衛星環繞嗎? 在2008年的地平說學會論壇上,一位化名者最早提出了地球是個甜甜圈形狀的理論,就被大家視為的笑話。
  • 如果沒有月球,地球會發生什麼?翻天覆地或不會誕生生命!
    但因地月系統的潮汐作用,最終演變成月球如隕石般砸向地球。當然,這個事太遙遠,我們沒必要為之擔心。如果有朝一日,天空裡沒有了月球?地球會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如你所看,這是一個腦洞。或許很多人會說,沒有月球就沒有了中秋,可能吃不到月餅……沒有月經……雖然月球本身不發光發熱,但它對我們地球的生命及生態環境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假如月球消失會有什麼後果?
    月球消失會怎樣?月球不僅是夜空中的美麗白玉盤,它還有助於引導洋流和潮汐、地球大氣和氣候的運動,甚至有助於穩定地球自轉軸的傾斜。那麼,如果月球突然消失,地球以及包括人類在內的地球生命將會怎樣呢?我們會生存下去嗎?遺憾的是,最新的一項研究表明,可能不行。月球消失後,每個夜晚都像新月夜一樣黑暗,這會使動物感到混亂。《動物生態學雜誌》(Journal of Animal Ecology)在2013年刊載的一項研究表明,主要利用視覺與世界進行交互的動物受益於月球。
  • 假如在月球上打出一顆子彈會有什麼後果?
    人類已經登陸過月球,未來也有可能長期生活在月球上。那麼,讓我們來腦洞一下,假如在月球上用槍打出一顆子彈,結果會是怎樣的呢?首先,我們要知道,子彈在地球和月球上的初速度是一樣的。不過,子彈一旦離開槍口,接下來的情況就不會一樣了。
  • 如果在月球上爆炸核彈,核輻射會對地球有影響嗎?
    我們知道,地球上的灰塵是由於巖石風化,以及水流侵蝕之後,沉積下來的鬆散堆積物就形成了土壤,顆粒度足夠小的土壤,會形成灰塵。月球上雖然沒有風、也沒有雨水的衝積,但在40多億年的紫外線以及宇宙射線下,月球表面也會形成鬆散堆積物,這些就是灰塵。
  • 科普一下,假如一顆巨大的磁星出現在太陽系,我們會怎樣?
    磁星就好像是宇宙中一塊十分巨大的磁鐵,假如人類靠近磁星,組成人類身體的原子就會被粉碎。今天我們提出一個十分有意思的話題,假如太陽系出現一顆磁星會怎樣?磁星是超新星爆炸以後形成的產物,它們的密度非常大,一小勺磁星的物質就有10億噸重。
  • 月球離地球越來越遠,地球自轉周期或延長到30天,為何會這樣?
    筆者:三體-小遙太陽東升西落,地球每天上演著不同的故事,大海也有潮漲潮落的過程,億萬年來滄海桑田,一切都值得我們觀察和研究。在此過程中,人們發現大海的潮汐作用十分有趣,並且試圖通過深入的研究找到其中的奧秘,好在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 在月球上看地球是怎麼樣的?地球會發光嗎?
    地球作為一顆行星本身並不會發光,之所以能看到明亮的地球是因為反射的太陽光。太陽系內除了太陽其他天體都能不自主發光,我們之所以雲那個看見它們就是因為反射太陽光。人類目前最遠的足跡就是38萬公裡之外的月球,上個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短短兩三年的時間美國發射了阿波羅11號-阿波羅17號共成功6次把12名太空人送上月球。
  • 從月球上看地球是什麼樣的?會不會讓人感到害怕呢?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古往今來,人們常將思念寄託於月亮,但幾乎都是我們從地球上看月球的描述。不知人類抬頭仰望了月亮多少次,那你可知道在月球上看地球是一番怎樣的景致呢?登上月球之後,先來看一下四周有陰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區域。
  • 月球消失後,我們還會過中秋節嗎?
    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月球正在離地球遠去,總有一天,它將徹底脫離地球引力,不再回來。當月球沒了的時候,我們還會過中秋節嗎?中秋還會放假嗎?月球正在遠去!我們都知道月球對地球的引力造成了地球產生周期性的潮汐作用,這種作用同時會抵消地球自轉能量,長期下來,會導致地球自轉速度越來越慢,相反地,這又會引起月球離開地球的速度越來越快。月球大概以每年3.8釐米的速度離開我們,這比五千萬年前的速度快了將近一倍。
  • 科學探秘,如果地球和土星相撞,我們會經歷什麼?
    眼前我們看到的這一顆星球被稱為太陽系的寶石,它是一顆氣態行星,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它就是土星。土星以美麗的星環而著名,這個星環主要由塵埃和冰塊組成。本期節目我們提出一個有意思的話題,如果地球和土星相撞,會發生什麼?
  • 從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怎樣的?這種感覺之前從未有過!
    從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怎樣的?這種感覺之前從未有過!目前地球上只有少數人看到過真正的月球面目,從太空人拍出的月球照片,我們對其有了更深的了解,有人會說在月球上看地球會感到特別恐怖。那麼這種恐懼感來源於哪裡呢?從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怎樣的?這種感覺之前從未有過!從月球上看地球,本該是難得一見的美景。從阿波羅太空人傳回的拍攝照片來看,月球表面被黑暗籠罩。地球像是黑暗中的一顆藍寶石,清澈明亮。
  • 從月球上看地球,是怎樣的一幅情景?為什麼有人說會恐懼?
    從月球上看地球,是怎樣的一幅情景?為什麼有人說會恐懼?月球是我們最為了解的一顆星球,因為它是地球的唯一一顆衛星,也是人類唯一踏足過的一顆星球,在上個世紀美國的阿波羅計劃,讓人類第1次站在月球上開始眺望我們所生活的藍色星球。
  • 月球上看太陽和地球的運動,與地球上看太陽和月球的運動一樣嗎?
    天文學是地理學科的一個重要分支,從表面上來看,我們抬頭仰望星空,就能看到各種天體,包括恆星、行星、衛星、彗星等等,似乎天文學離我們很近,很容易理解。但是,在天文學背後則是物理學、數學等基礎學科,天文學是極為抽象難懂的學科。就算是在太陽系範圍內,關於地球、月球以及其他行星的自轉運動和公轉運動,也已經令很多人覺得十分有難度,不容易想像。
  • 假如嫦娥N號不停採樣回來,整個月球都被採回地球,會發生什麼
    我們國家剛剛發射了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落在月球背面,準備取兩公斤月球土壤樣本回地球。取兩公斤月球土壤回地球,並不會對地月系統有什麼特別大的影響,因為月球的質量非常大,相當於地球質量的1/81。月球、地球形成的系統,是在漫長的天體演化歷史中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