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一下,假如一顆巨大的磁星出現在太陽系,我們會怎樣?

2020-12-25 愛探索的小魚

磁星屬於中子星的一種,它們本身可以產生非常強大的磁場,可以源源不斷的釋放出高能量電磁輻射。磁星就好像是宇宙中一塊十分巨大的磁鐵,假如人類靠近磁星,組成人類身體的原子就會被粉碎。

今天我們提出一個十分有意思的話題,假如太陽系出現一顆磁星會怎樣?

磁星是超新星爆炸以後形成的產物,它們的密度非常大,一小勺磁星的物質就有10億噸重。我們常常用高斯來形容一個物體的磁場強度,地球的磁場強度只有0.6高斯,那麼一顆磁星的磁場強度可以達到1千萬億高斯。

假如一顆磁星出現在太陽系,它可以用兩種方式來結束地球上的生命。假設這一顆磁星離地球非常近,大約在月球軌道。地球上任何依靠磁性工作的物體都會損壞,強大的磁場會讓人類的生物電場發生紊亂。磁星本身的引力也非常強大,這種情況下,人類靠的太近,身體就會變成粒子。

假設這一顆磁星離著我們比較遠,大概在太陽系邊緣位置。磁星除了會利用強大的引力和磁力來摧毀物體之外,它們還會發出強烈的星震。

當一顆磁星地殼裂開的時候,就會發出星震,這種星震到達地球以後會壓縮地球的磁場,進而電離地球的大氣層。磁星的星震影響可以擴大到五萬光年。

早在2004年,銀河系之外的一顆磁星爆發伽馬射線曾經影響過地球。短短的五分之一秒,這顆磁星爆發的能量比太陽25萬年輻射出的能量總和還要多。

假設我們當時距離那一顆磁星不到1萬光年,地球的情況會變得很糟糕。地球的臭氧層會被破壞,整個地表會被清掃一遍。麻煩的是,磁星是很難觀測的,因此我們不知道距離我們最近的磁星什麼時候會爆發。

相關焦點

  • 如果一顆強磁星進入到了太陽系,那該怎麼辦?地球會滅亡嗎?
    如果宇宙中最強的磁體進入我們的太陽系,那麼將會發生什麼呢?強磁星是宇宙中最富有能量的物體,是迄今為止存在的最大的旋轉磁體。強磁星的磁場強度高達一千萬億高斯,即1後面跟著15個0的數量級。這樣的一個恆星怪物要把我們的星球碾成碎片需要多久呢?如果一顆強磁性靜靜地在銀河系中做自己的事情,那這就不會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但是如果它停止做自己的事情,那麼強磁星有兩種方式可以毀滅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以及地球本身。
  • 磁星!宇宙中最可怕的星體之一,磁力是地球的1000萬億倍
    倘若說地球上最多的便是這滿地的黃沙,那麼宇宙中最多的將是那漫天的繁星,即就是我們的太陽,據科學家估計僅銀河系就超過4000億顆恆星,整個宇宙中的恆星可謂是無窮無盡!我們都知道恆星分為:白矮星、紅巨星、黃矮星等等,我們的太陽就是一顆黃矮星,最終50億年後會膨脹為紅巨星,整個太陽系將被燃燒殆盡,《流浪地球》就是出自這一原因!
  • 磁星,宇宙中磁場最強的天體,當它爆發時威力有多大?
    在太陽系之中,太陽作為太陽系的恆星自然擁有著強大的磁場,而在太陽之外,很多行星也都擁有自己的磁場,我們的地球也在其列。事實上地球生命的存在也得益於地球磁場的保護,如果地球沒有磁場,那麼地球也就不再是一顆宜居行星了。地球的鄰居火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八大行星之中,火星是環境與地球最為接近的行星,但距離「宜居」仍相距甚遠,這都是因為火星沒有磁場的保護。
  • 科普知識:天狼星
    賀俊傑/文給大家科普一下地球上看到的最亮的星星——天狼星!我們所能在夜空中看到的星星,除了月亮外,還有少數幾顆是位於太陽系內的行星和衛星,絕大多數都是像太陽一樣離我們很遙遠的恆星,當然有些可能是更為遙遠的星系。
  • 我們銀河系中神秘的快速射電爆發來自一顆磁星
    這個被命名為FRB 200428的特殊爆發,似乎來自一顆被稱為磁星SGR 1935+2154的高磁性中子星。當時,這兩者之間可能存在聯繫被認為是一種明顯的可能性,在收集、檢查、交叉參照和修正所有可用的天文數據之後,三個獨立的科學家團隊現在已經證實了這一點:磁星是FRBs的一個可能來源。
  • 如果乘坐一艘宇宙飛船離開太陽系,回望太陽,會看到什麼變化?
    太陽系太陽是我們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也是太陽系內唯一的一顆恆星(為什麼這樣說?僅僅這樣說而沒有對比,大家可能還是沒有很直觀的感覺,那就對比一下,除了太陽外,離地球第二近的恆星是「半人馬座」α星C(半人馬座α星是一個三合星系統,比鄰星是其中的第三顆星,標記為C星),距離地球4.23光年,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大約27萬倍(光年是長度單位,1光年=63241.1天文單位)。我們晚上肉眼能看到的恆星都是銀河系內的,除去比鄰星,再近一點是巴納德星(蛇夫座β星),距離地球5.96光年。
  • 假如太陽突然熄滅消失,地球會怎樣?對我們人類又有什麼影響?
    太陽,我們地球上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能量來源,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都直接或者間接地來自它。假如太陽突然熄滅消失,我們的地球會怎麼樣,我們人類乃至一切生命物種又會怎麼樣呢?
  • 太陽係為什麼沒有上一代超新星爆發後留下的中子星或黑洞?
    白矮星要麼吸積附近伴星的燃料,來給自身增加足夠多的額外質量,要麼與另外一顆白矮星合併,在這個過程中會發生失控的核聚變,摧毀兩顆白矮星,既不留下中子星,也不留下黑洞,而是在Ia型超新星爆發中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以上就是我們很熟悉的Ⅱ型或Ⅰa型超新星的爆發!
  • 假如盾牌座UY替代比鄰星,地球會怎麼樣?如果它超新星爆發呢?
    這是個非常有趣的話題,盾牌座UY是當前觀測到最龐大的恆星,而比鄰星則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假如將盾牌座UY放到比鄰星位置,我們地球上能晚上能看書不?不過即使再亮我們北半球也看不了書,因為比鄰星位於南天區!
  • 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假如它靠近太陽會發生什麼?
    我們今天看到的太陽系,有一顆太陽和八大行星,然而中國民間流傳著后羿射日、夸父追日的神話故事,這些生動的故事情節真的只是人們想像出來的嗎?太陽系以前是什麼樣子的呢?有一種科學假說似乎可以解釋現在看到的現象——從前,有一顆流浪的恆星,它曾經離太陽很近,甚至「蹭「到了太陽系的邊緣,摧毀了幾顆行星、彗星或者小行星,它的引力作用影響了整個太陽系,幾乎重塑了太陽系的格局。不過這還只是個假說,要證明太陽系是否有過這樣一段經歷,科學家還需要搜尋更多的證據。
  • 哈佛大學研究稱,太陽系有可能曾是雙星系統,另外一顆去哪兒了?
    哈佛大學研究稱,太陽系有可能曾是雙星系統,另外一顆去哪兒了?在宇宙當中,太陽系是極為特殊的一個星系,因為只有太陽這一顆會發光發熱的恆星,我們所知道的木星,金星,土星等等它們都屬於行星,所以在銀河系當中。太陽系是只有一個恆星運轉的行星系統。
  • 【科普校園行】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我們的鄰居——比鄰星
    本期,上海市中小學生「科普校園行」活動請來了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分館)的科普專家施韡老師,為小科學迷們介紹地球的鄰居——比鄰星和「它的孩子」。太陽系中,包含我們地球在內的八大行星和其它無數的太陽系小天體,都在太陽強大引力作用下環繞太陽運行。但是這樣一個龐大的太陽系家族,在銀河系中卻就像是一顆沙粒。銀河系擁有至少1000億顆以上的恆星。那麼,在這麼多恆星中,離我們最近的是哪一顆呢?答案就是——比鄰星。
  • 銀河系中最亮的伽馬射線雙星系統可能是由一顆磁星驅動的
    一個研究小組分析了以前收集的數據來推斷一個緊湊的物體的本質是一個旋轉的磁星,一種中子星極強的內磁field-orbiting LS 5039,星系中最亮的伽馬射線雙星系統。 該小組還表明,粒子加速過程發生在LS 5039是由密集的恆星風之間的相互作用的主要大質量恆星,和超強磁場的旋轉磁星。
  • 如果太陽系是超新星爆炸後形成的,為什麼附近沒有中子星或黑洞?
    換句話說,我們的太陽系要想擁有這麼豐富的重元素,就必須誕生在被上一代恆星死亡「汙染」後的星雲中!你可能會想,組成太陽的大部分都是氫和氦,為何會說太陽是一顆富含金屬的恆星呢?
  • 《流浪地球》裡的那些超級科技:半人馬座 星 C,真的是我們流浪的...
    於是太陽在數秒的時間內爆發出巨大能量,出現原著中的 " 氦閃 ",吞沒整個太陽系,地球人不得不倉皇出逃。而且在原著中,當在地球逃離到木星時,太陽已經完全吞噬了金星和水星。而地球人衝出太陽系後,肯定也會覺得自己來錯了地方。不過,這終究只是小說的設想,在真正的半人馬座 α 三星系統中,由於半人馬座 α 星 C,也就是俗稱的比鄰星質量太小,和 A 星、B 星的距離也太遠,不存在相互捕獲的問題。因此,半人馬座 α 星本質上是 A 星和 B 星構成的穩定雙星系統,加上一顆圍繞它們公轉的比鄰星,是三體問題的特殊解。
  • 《流浪地球》裡的那些超級科技:半人馬座α星C,真的是我們流浪的...
    於是太陽在數秒的時間內爆發出巨大能量,出現原著中的「氦閃」,吞沒整個太陽系,地球人不得不倉皇出逃。而且在原著中,當在地球逃離到木星時,太陽已經完全吞噬了金星和水星。在原著中,地球路過木星是一趟無驚無險的旅程,藉助木星的引力,地球很快達到逃逸速度,「向廣漠的外太空飛去,漫長的流浪時代開始了」,而最終的目的地,將是離地球最近的恆星——半人馬座α星中的比鄰星。
  • 一顆矮行星大小的神秘小行星潛伏在我們的太陽系中
    太陽系的某個地方有一顆巨大的小行星,它向地球投擲了一塊大石頭。 現在,對其中一顆隕石的新研究表明,這顆隕石可能從一顆巨大的小行星上脫落——一顆大小與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穀神星的大小大。
  • 休眠了15年的兩架射電望遠鏡,觀測到南半球多顆脈衝星,磁星!
    自從射電望遠鏡再次投入使用以來,該團隊已經觀察到了包括毫秒脈衝星(J0437-4515)、磁星(XTE J1810-197)和船帆脈衝星(J0835-4510)周期內的毛刺等現象。小故障是中子星自轉周期的突然變化,這是由於某種地震導致脈衝星周期的變化,這在年輕的脈衝星中尤其明顯,比如船帆船座。
  • 想解開太陽系中多個謎團?科學家:假設一顆行星出現就知道了
    我們雖然生活在太陽系中,但是多數人對我們生活的環境還是非常陌生的,比如太陽系中到底是8大行星呢還是9大行星呢?為何會出現小行星帶呢?還有地球為何剛好有月球這樣一顆衛星呢?它到底是從哪裡來的等等一堆問題都是科學家們煩惱的想要解決的問題!
  • 如果太陽系出現了一個蟲洞,我們會穿越過去嗎?可能危險更大
    當1957年10月4日,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發射的那一刻,標誌著人類終於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了地球。後來太空科技的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50年前,美國的阿波羅實現了載人登月,實現了人類的一大步。那個時候起,很多人都會著,我們何時能夠飛出太陽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