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顆強磁星進入到了太陽系,那該怎麼辦?地球會滅亡嗎?

2020-12-17 天文在線

百家號獨家內容。

如果宇宙中最強的磁體進入我們的太陽系,那麼將會發生什麼呢?

強磁星是宇宙中最富有能量的物體,是迄今為止存在的最大的旋轉磁體。

它在宇宙中的作用就像一隻大鯊魚,但它不會吃掉你,它只會把所有的原子都化為灰燼…

如果你認為中子星很大很可怕,那是你還沒聽說過它們的更具有能量的恆星姐妹們。和中子星一樣,強磁星也是超新星大爆炸的遺留物。

和中子星相比,強磁星只是承載了更多的物質。它們的密度非常的高,以至於單單一茶匙的強磁星的重量就能達到十億噸。它們也是我們所知道的恆星中最具有磁性的。

我們以高斯為單位來測量磁場的強度。地球的磁場強度大約只有0.6高斯。冰箱的磁場強度為10高斯。目前地球上最最具能量的磁體的磁場強度約為410000高斯。

強磁星的磁場強度高達一千萬億高斯,即1後面跟著15個0的數量級。

這樣的一個恆星怪物要把我們的星球碾成碎片需要多久呢?

如果一顆強磁性靜靜地在銀河系中做自己的事情,那這就不會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事情。但是如果它停止做自己的事情,那麼強磁星有兩種方式可以毀滅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以及地球本身。

強磁星可以離地球很近很近。當它大約在月球和地球的中間位置時,你會開始感覺到它的存在。處在這個距離上,強磁星甚至能夠擦除你信用卡磁條上的信息。

無論你做什麼,儘量不要離一個宇宙入侵者的距離少於1000公裡(620英裡)。因為如果你這樣做了,你的原子就會被拉伸到變形。你的生物電場將會被擾亂,你的分子結構會被破壞。然後你的身體就會消失。

又或者,強磁星能夠從更遠的地方毀滅我們。似乎作為宇宙中最大的旋轉磁體還不夠,強磁星還能被一種叫星震的事物影響。

當一顆恆星的地殼破裂時,會釋放出大量的放射物到太空中,這是星震就會發生。這种放射物爆炸能夠壓縮地球上的磁場,甚至能從距離地球50000光年外的地方使地球的大氣層發生部分電離。

我們知道這些是因為,我們已經離強磁星很近的這種情況至少發生過一次。在2004年,來自強磁星的伽馬射線從我們的銀河系外到達了我們的星球。在短短五分之一秒的時間內,它釋放出的能量比我們的太陽在過去250000年間釋放的還多。

如果把那顆強磁星以及星震移動到距我們10000光年之外的地方,事情會變得更加糟糕。首先,它會毀掉我們的臭氧層。然後,它會襲捲地球表面的大部分生物,毀滅我們所知的所有生命。

這中間的可怕之處在於,我們甚至不知道強磁星在一步步靠近我們。這就像「一眨眼,你就來了」一樣。

我不會欺騙你。目前已經有離我們足夠近的強磁星,如果現在有一場比較強烈的星震,我們都將會很快被清除。

40年前,當科學家們開始搜尋這些星際怪物時,他們沒有意識到到底存在多少強磁星。事實上,大多數強磁星的壽命不會超過一萬年,這可能會給你一絲安慰。

當它們度過短暫的一生後,就會變成中子星——依然密度很大,依然具有磁性,但是不像強磁星那麼危險。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Maryna Hordiienko-insh-逐風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科普一下,假如一顆巨大的磁星出現在太陽系,我們會怎樣?
    磁星屬於中子星的一種,它們本身可以產生非常強大的磁場,可以源源不斷的釋放出高能量電磁輻射。磁星就好像是宇宙中一塊十分巨大的磁鐵,假如人類靠近磁星,組成人類身體的原子就會被粉碎。今天我們提出一個十分有意思的話題,假如太陽系出現一顆磁星會怎樣?
  • 磁星,宇宙中磁場最強的天體,當它爆發時威力有多大?
    在太陽系之中,太陽作為太陽系的恆星自然擁有著強大的磁場,而在太陽之外,很多行星也都擁有自己的磁場,我們的地球也在其列。事實上地球生命的存在也得益於地球磁場的保護,如果地球沒有磁場,那麼地球也就不再是一顆宜居行星了。地球的鄰居火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八大行星之中,火星是環境與地球最為接近的行星,但距離「宜居」仍相距甚遠,這都是因為火星沒有磁場的保護。
  • 磁星!宇宙中最可怕的星體之一,磁力是地球的1000萬億倍
    倘若說地球上最多的便是這滿地的黃沙,那麼宇宙中最多的將是那漫天的繁星,即就是我們的太陽,據科學家估計僅銀河系就超過4000億顆恆星,整個宇宙中的恆星可謂是無窮無盡!我們都知道恆星分為:白矮星、紅巨星、黃矮星等等,我們的太陽就是一顆黃矮星,最終50億年後會膨脹為紅巨星,整個太陽系將被燃燒殆盡,《流浪地球》就是出自這一原因!
  • 《流浪地球》裡的科學故事:太陽什麼時候會滅亡?
    在此危急關頭,為了地球人的存亡,地球上的聯合共和國作出了一項緊急決定,在地球上建造上萬座重核聚變行星發動機,每個產生上百萬億噸的推力,把地球當成一個龐大的宇宙飛船,駛離現有軌道,駛向距離太陽系最近的一顆恆星——比鄰星,從而開啟了一段長達2500年的星際旅行。  今天,我們就電影中涉及到的一些科學故事來聊一聊,也不失為一件有趣的事。  太陽什麼時候會滅亡?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宜居帶正向外遷移,地球何時會走向滅亡?
    也許,46億年前,太陽系剛剛形成的時候,這些外星文明就來過我們的星球,但那個時候的地球,剛剛形成,如同地獄一般,到處都是熔巖,你絕對想像不到,在未來的幾億年後,這個煉獄一般的星球,會變得如此生機盎然。相反,距離地球不遠的太陽系的另一顆行星——金星,更有可能稱為「生命的天堂」,那時的金星,很可能有陸地、有海洋,甚至有生命。在金星最繁榮的時期,它正位於宜居帶,「宜居帶」也叫「適合居住帶」。「宜居帶」也叫「適合居住帶」。對於任何動物、植物、以至於微生物來說,都會有一個最合適其生存的地帶。
  • 如果水星消失,地球會怎麼樣?太陽系將會一片混亂!
    地球對於太陽系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過太陽系的其他星球似乎並沒有什麼了不起的,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顆行星,這顆星球在太陽系中非常不起眼,如果它消失了,想必對太陽系也沒什麼影響。但事實上並不是這樣的,雖然水星非常渺小,但是太陽系不能沒有它,因為太陽系的所有行星都有著自己固定的軌道,彼此之間相互吸引,在吸引力的作用下,這八大行星才能夠平穩運行,倘若沒有了水星,那麼太陽系的運動軌道必然會發生影響。太陽系的環境已經處於和諧的狀態,如果有某一顆行星消失,那麼太陽系的環境就會崩潰,變得一片混亂。
  • 太陽系中的另一顆「地球」,滅霸的故鄉泰坦星
    隨著中國此次嫦娥五號從月球順利返航,太空的話題再次被引發出來,人類移居其他星球也再度被提了出來,隨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重返月球計劃,以及各國的火星探索計劃,月球和火星也變成了人們所認為最有可能進行移居的行星,然而真的是這樣的嗎?
  • 宇宙中最強大的「磁鐵」——磁星,磁場強度是地球的2千萬億倍!
    中子星在形成後也會以難以置信的速度旋轉,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快的一顆叫做PSR J1748-2446AD,它每秒旋轉716次,大約是表面光速的24%。雖然所有這些聽起來已經相當極端了,但一小部分中子星是作為更極端的物體誕生的,稱為磁星。
  • 地球會如何滅亡? 有7種可怕的可能性
    太陽,以及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是地球上脆弱的生命得以維繫的重要原因。但太陽也是恆星,也會死亡。如今太陽正值壯年,正持續不斷地通過核聚變反應將氫轉化為氦。但這種情況不會永遠持續下去,數十億年後太陽大氣中的氫用盡,全部熔合成氦。該反應產生的能量巨大,太陽的大氣層將被推往四周,並且很有可能產生吸力將地球吸向太陽。
  • 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嗎,人類真的是被囚禁在地球的囚徒嗎?
    一直以來就有許多人甚至包括學者對外宣稱:太陽系是被高級文明所設計的。以此為基礎,這些人甚至提出人類可能是高級文明圈養在太陽系內用來研究的對象。那這種說法到底靠譜嗎?又有什麼依據呢?太陽系有什麼特別之處?
  • 天文學家稱太陽系消失時間或早於預期,那時候地球怎麼辦?
    天文學家稱太陽系消失時間或早於預期,那時候地球會怎樣?可以預知的是,地球並非人類久居之所,到底還能夠在地球上住多久?取決於人類科技水平,但不管怎麼說,都不必擔憂太陽系消失的時間,也難怪廣大網友稱這是在杞人憂天了。
  • 太陽系會一直存在下去嗎?大概多長時間以後,太陽系會瓦解?
    我們也可能會遭遇這種事,不過就算沒發生,再過50億年,一場災難也會讓我們所知的太陽系消失。沒有東西能永恆存在,連太陽系也不可能,我們太陽系看似穩定,不過其實它正義非常緩慢的速度崩解。如果太陽系過去曾經一片混亂,那它現在就不一定已經完全安定下來,在未來它還是有可能出現一些混亂。
  • 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嗎?如果是,這個設計師就要被辭退了
    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嗎?我們經常會聽到類似的疑問,因為整個太陽系充滿了太多的巧合,而這些巧合又成為了孕育地球文明所不可或缺的因素。由一顆恆星、八顆行星、近500顆衛星、超過百萬的小行星以及大量的矮行星和彗星所組成的太陽系竟然能夠如此穩定,這不能不令人驚嘆。而正是由於太陽系的極度穩定,所以地球才得以孕育生命,生命才有足夠的時間進化發展、誕生文明。
  • 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除地球之外,哪一顆行星最為「美麗神秘」?
    太陽系中總共有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由巖石組成的,是「固態行星」,或者稱為「類地行星」;而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由氣體組成的,是「氣態行星」,或者稱為「類木行星」,太陽系八大行星各有特點,如果說其中哪一顆行星最漂亮
  • 太陽系內一旦發現外星文明,人類如何和它溝通?會不會威脅地球?
    ,可是我們不妨換個思路想一下這個問題,如果太陽系內真的有其他高智慧文明的話,人類該如何和他們面對呢?太陽系有地外文明嗎?早期地球特別荒涼,沒有任何生命,一次巧合的機會才讓地球迎來了生命大爆發,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在地球上出現了,科技的幫助下,人類逐漸進入了宇宙內,離開地球後才意識到,太陽系內的其他星球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複雜,甚至沒有一顆星球能像地球一樣孕育生命,一旦在太陽系內的其他星球上發現高智慧文明,人類該怎麼辦呢?
  • 在遙遠的深空看地球,也是天上的一顆星星嗎?會有多亮?
    那麼,如果我們在這些星星上,看地球是個啥樣子呢?也會是一顆星星嗎?它有多亮?現在我們就來揭秘這個答案。是的,在周邊行星上看地球,也是一顆很亮的星星。在夜空,人類能夠看到約6000多顆星星,但這些星星絕大多數都是恆星,只有為數極少的幾顆是太陽系行星。
  • 如果太陽系出現了一個蟲洞,我們會穿越過去嗎?可能危險更大
    當1957年10月4日,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成功發射的那一刻,標誌著人類終於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了地球。後來太空科技的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50年前,美國的阿波羅實現了載人登月,實現了人類的一大步。那個時候起,很多人都會著,我們何時能夠飛出太陽系啊?
  • 地球是一個海洋的世界,太陽系還有比地球水資源更多的星球嗎?
    站在地球上,你可能感覺不到陸地和海洋面積的巨大差距,但如果站在太空中,你會看得非常清楚。 人類居住的陸地被海洋隔開,形成五個板塊。浩瀚的海洋讓地球看起來像一個水的世界,很多人把地球叫做水球。那麼地球宇宙中的水資源,也可以稱之為富水星球嗎?
  • 如果把一立方釐米中子星質量放在地球上,地球會不會被穿透?
    要知道在宇宙中是「質量為王」的世界,質量會影響到一個天體的宿命。像黑洞這樣的天體,如果它靠近了某些其他的天體,就會把其他的天體撕碎,然後吃掉。如果我們把一立方釐米的中子星物質放到地球上,那地球不會被這些中子星物質的撕碎呢?中子星要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清楚中子星到底是咋來的?
  • 如果地球的生命走到了終點,人類還沒有實現星際航行,該怎麼辦?
    那麼就有很多小夥伴們會有疑問,如果地球的生命走到了終點,人類還沒有實行星際航行,那麼該怎麼辦?,也有可能在幾十一年之後,有人認為這也只是杞人憂天而已,覺得毫不在乎,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地球註定要面臨著這樣的命運,根據科學家們深入的探索,我們的太陽已經步入到中年時期了,因為我們的太陽是恆星,恆星也是宇宙中普遍的一種大質量天體,他們的內部都是通過燃燒氫來進行氫核聚變的,隨著氫燃料的不斷減少,恆星的壽命也在慢慢的減少,等到一個時間點,他們會膨脹為紅巨星,然後再發生超行星爆炸,最後演變成白矮星或者是中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