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太陽系宜居帶正向外遷移,地球何時會走向滅亡?

2020-12-15 古今奇聞雜談

地球何時走向滅亡的終點呢?在這個直徑20萬光年,有著2000億顆恆星,130億歲的銀河系中,也許有很多來自其它世界的飛船,正在探索著這個世界,往返於星際之間,尋找著適合生命紮根的新世界。去近距離地觀察生命是如何誕生的,以及那些即便是它們,也無法知曉的神奇。

也許,46億年前,太陽系剛剛形成的時候,這些外星文明就來過我們的星球,但那個時候的地球,剛剛形成,如同地獄一般,到處都是熔巖,你絕對想像不到,在未來的幾億年後,這個煉獄一般的星球,會變得如此生機盎然。

相反,距離地球不遠的太陽系的另一顆行星——金星,更有可能稱為「生命的天堂」,那時的金星,很可能有陸地、有海洋,甚至有生命。

在金星最繁榮的時期,它正位於宜居帶,「宜居帶」也叫「適合居住帶」。「宜居帶」也叫「適合居住帶」。對於任何動物、植物、以至於微生物來說,都會有一個最合適其生存的地帶。

如果把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們在不同演化階段所需要的不同條件加以總結,將這些條件擴展到所需行星的條件、太陽的條件甚至是恆星系的條件等,就有了「宇宙宜居帶」的概念。

對於行星來說,宜居帶是一個與恆星距離剛好合適,既不會太冷,也不會太熱的地帶,這是一個可以誕生,和維持生命的世界。可是,和行星的一生相比,宜居帶總是很短暫的,並且,對於任何星球來說,都是一樣的。

現在,我們正生活在太陽的宜居帶上,但據外媒報導,地球正向太陽系的「宜居帶」邊緣移動,其移動速度比預先認為的還要快。如果地球移出該宜居區域,則會引起「潮溼溫室效應」氣候,並使大氣層產生劇烈的變化。

而隨著宜居帶的外移,可能會發生更多不利於生命存在的奇怪事情。比如,密集的恆星風將破壞行星的大氣層。此外,由於紅巨星質量變輕,行星也將逐漸向外層空間移動。

不過對於比較樂觀的小夥伴來說,他們認為,人們不需要太擔心宜居帶向外遷移這件事,雖然宜居帶正遠離我們,地球將不再是生命的花園,但是我們還有數億年的時間,來醞釀我們的「逃跑計劃」。或許在幾百萬年之後,人類就能實現星際移民,並且找到另一顆如同地球一般適合生存的系外行星。到那時,地球就不再是人類的唯一選擇。

對此,你怎麼看呢?歡迎來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澳科學家發現最近太陽系外「超級地球」(圖)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沃爾夫1061c的固態行星質量為地球的4倍,是迄今為止在太陽系外發現的距離最近的宜居星球。  報導稱,沃爾夫1061c系澳大利亞天文學家發現的3顆行星之一,圍繞名為沃爾夫1061的紅矮星公轉。
  • 比地球更宜居!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星球」,上面會有生命嗎?
    人類搜尋地外宜居星球已經長達70年的時間,之所以要花如此長的時間去尋找宜居星球,是因為人類始終相信茫茫宇宙中應該還存在著和地球擁有類似自然環境的星球,科學家們將這類行星稱為「類地行星」。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超過一千顆行星,那麼這些行星有哪些是適合居住的呢?
  • 科學家驚訝發現:一顆新太陽正向太陽系奔來,地球未來或將開始流浪!
    科學家驚訝發現:一顆新太陽正向太陽系狂奔,它加入後,地球將開始流浪最近這些年,天文學家反覆觀察,最終確認一顆新的「太陽」(流浪恆星)正朝著太陽系飛奔而來。這顆流浪恆星即是著名的格利澤710,質量和體積都比太陽小,目前距離我們約62光年。看起來它還足夠遙遠,但這顆流浪的恆星正以約14.9千米/秒的速度向我們飛奔而來,預計在128萬年後與太陽系相遇!
  • 發現了24顆比地球更宜居的行星,這些備胎靠譜嗎?
    這個新聞繼金星發現磷化氫的新聞之後,在各種營銷號筆下又掀起了一波小高潮。那麼,為什麼科學家們會這麼熱衷於尋找宜居行星呢?事實上,人類對地外生命的好奇心由來已久,但是真正開始有計劃有目的性的進行探測,還是要等到20世紀50年代。
  • 科學家連夜上報!科學家發現「超級地球」,就在太陽系周邊,有水有大氣!
    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其他存在生命的星球。在尋找的過程當中,也是發現有很多星球確實極有可能存在著生命,比如有一顆星球叫LHS 1140b.。LHS 1140b這顆星球能夠接收到恆星發出來的光照,而且這是液態水出現的最重要的條件之一。科學家通過天文望遠鏡研究出來,LHS 1140b這顆行星距離太陽系大概有40光年。
  • 另一地球可能發現?克卜勒452b行星與地球相似指數0.98 在1400光年外
    與地球相似指數0.98 美國航天局(NASA)23日舉辦媒體電話會,介紹了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最新觀測成果,「批發」了500多個新的太陽系外行星候選天體,天文學家根據它的數據,發現一個從尺寸到周邊星系環境都很類似於地球的行星,這意味著該行星表面有望存在液態水,這也是目前科學家一直在尋找的行星表面環境。
  • 科學家發現,太陽系邊緣的溫度達到了30000度,這是怎麼回事?
    經過42年的飛行,旅行者一號目前距離地球約218億公裡,已經走出柯伊伯帶進入星際空間,而旅行者二號目前距地球約180億公裡,正處於太陽系邊緣的位置。旅行者二號上面的儀器工作還算正常,還能夠正常向地球發送數據。
  • 科學家分析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的數據,發現一顆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
    這些能夠被我們肉眼看到的恆星,都是能夠自身發光發熱的天體,但是以目前的認知,恆星上是不可能存在生命的,生命應該生活在像地球那樣的行星上,但是,行星自身不會發光,所以那些太陽系以外遙遠的行星我們很難發現,要發現地外行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 地球不再完美?科學家發現24個宜居行星,比地球更適宜人類生存
    即使沒有接觸到外星人,現代天文學已經通過技術手段,對浩若煙海的星辰進行了古人無法做到的深入研究,並且證實了如太陽系一般的恆星系統,在宇宙中多到難以計數。統計出來的數字,說不定哪天就需要作出重大修正。在如此海量的類太陽系恆星系統中,找不到一顆容得下生命的行星,從概率來講,就很難站得住腳。
  • 為什麼有那麼多科學家,懷疑太陽系是被設計出來的?
    一直以來就有「科學家」宣稱,太陽系是被超級文明設計出來的,因為在太陽系中存在的巧合實在是太多了,而這些無巧不成書的組合讓地球誕生了文明,繼而開始研究人類所在的太陽系是不是認為製造的!這就像是一個《普羅米修斯》中講述的故事,人類追尋著創始者的足跡,一直到創始者誕生的地方!那麼太陽繫到底特殊在哪呢?
  • 太陽系是被設計好的?科學家道出實情,你相信嗎?
    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在銀河系中,與太陽一樣的天體的數量約在1000億顆-4000億顆左右,而其中50%以上都擁有屬於自己的恆星系統。這是什麼概念呢?簡單來說,就是這些恆星中,很多可能周圍都有著處於宜居帶中的行星圍繞著運轉。
  • 外國科學家語出驚人:不要流浪地球,可以流浪整個太陽系
    比方說,太陽和地球也都好好的,可是未來有一天,科學家突然發現不久後太陽系的周圍將會發生一場非常可怕的超新星爆發,整個太陽系都會受到波及,那個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從流浪地球進階成為流浪太陽系?首先,我們都知道,太陽是一顆恆星,雖然它的體積在恆星陣營中不過是中下流的水平,可是它與地球相比,它的質量仍然是地球的33萬倍,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人類想要推動太陽系,就需要付出比推動地球還要大33萬倍的推動力。
  • 問答 |什麼是「宜居帶」,用它來做尋找地外文明的標準真的合適嗎?
    太陽系和克卜勒186恆星系統宜居帶位置人類探索宇宙的一大重大課題就是「地外文明」的探索,或者是「地外生命」的探索,我們發現太陽所在的銀河系中,大約擁有超過1200億顆恆星,而宇宙中像銀河系那樣的星係數量不計其數
  • 流浪地球計劃要啟動了?科學家發現24顆比地球更宜居的星球
    近日,研究人員給出了答案 他們認為 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宜居星球 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 可能比地球
  • 太陽系曾有三個地球,另外兩個在哪?科學家發出警告
    這也就導致宇宙中,幾乎每時每刻都有新的恆星誕生、老的恆星走向消亡。 如果硬要找出太陽系跟這些恆星系有什麼不同,那麼唯一不同點可能就是人類了,所以只要觀察其他恆星和恆星系的誕生過程,那麼我們就能夠知道太陽和太陽系的誕生及其演化過程。
  • 你還沉浸在流浪地球?科學家提出用恆星引擎,實現流浪太陽系!
    你還沉浸在流浪地球?科學家提出用恆星引擎,實現流浪太陽系!在《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當中,太陽系已經不再是地球的宜居地帶,所以,科學家們在全球的範圍內部署了超過1萬臺行星發動機同時運作,噴射出強大的火焰,推動地球向前行走,離開太陽系,前往下一個宜居地帶。在電影當中,所有的人類都轉移到了地下,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地表的溫度超過零下80攝氏度,整個星球全部都被冰雪覆蓋,似乎又回到了地球剛剛誕生的時代。
  • 5000光年外首次發現穩定雙子星系統或可宜居
    北京時間8月3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結果顯示,雙星系統周邊的混亂環境可以產生一些穩定的行星系統,並且在合適區域還會出現適宜生命居住的「宜居帶」。一個研究團隊近日利用美國宇航局克卜勒太空望遠鏡發現了兩個小型行星圍繞著兩顆低質量恆星運行。這一發現讓科學家找到了雙子星系統內適合生命居住星球存在的可能性。科學家們的研究成果發表於《科學》雜誌之上。這次新發現的雙子星系統「克卜勒-47」,位於天鵝座內,距離地球大約5000光年。
  • 太陽系和地球很特殊,像是被精心設計過
    所有的科學家得出的結論出奇的一致,宇宙中的生命應該非常普遍,甚至是高等的智慧文明也相當的普遍。    所以人類就開始了尋找外星生命的旅程,我們給宇宙空間主動發送過無線電信號,希望有人能回答,我們發送探測器拜訪太陽系的其他行星希望有所發現,但是結果都令我們很失望;宇宙物質雖然豐富,但是出奇的安靜,只有地球這一顆獨角獸上豐富多彩,鳥語花香。
  • 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真的適合人類嗎?
    人類如果能夠在系外其它年輕的恆星系統中找到一顆宜居的星球,人類或許就可以存在得更久,那麼,這顆星球會是哪裡呢?前段時間,科學家在宇宙中發現了一顆名字叫做「TOI 700d」的行星,它距離地球大約100光年,在美國TESS系外行星搜尋計劃中,它幸運的被科學家們觀測到,更加令人開心的是,這顆行星也是目前最接近地球的一顆行星,甚至比之前克卜勒計劃中,找到的克卜勒452b還要令人興奮。
  • 系外新家園,距地球約39光年,科學家:移民有望卻令人害怕
    當然,成為宇宙霸主對於人類來說還太遙遠,我們目前要面臨的困境就是地球的生態正在不斷惡化,人類迫切需要尋找一個太陽系附近的新家園,然後在不久的未來移民到這個新家園。可能有人會說了,太陽系難道就沒有第二個適宜人類生存的新家園?火星不是科學家選擇的人類第二個家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