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文旅報導:首屆留學生暑期研修班探索千年窯火

2020-09-03 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

近日,景德鎮國際絲路學院首屆留學生暑期研修班來到古窯,了解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景德鎮電視臺最昌南報導。

17日下午,來自景德鎮國際絲路學院首屆留學生暑期研修班的近三十餘位學員走進古窯民俗博覽區。雖然戶外的溫度較高,但絲毫不能阻擋學員們的熱情,大家在導遊的指引下,在景區內有序參觀。

景德鎮悠久的陶瓷文化歷史讓學員們大飽眼福,各種美輪美奐的陶瓷也是讓人目不暇接。傳承千年的手工制瓷文化,各種精美絕倫的陶瓷藝術作品,令大家讚不絕口,紛紛拿出手機拍照留念。

「以前看過景德鎮的照片,這次是我第一次來,真的是很好看的。」

我們大多數人應該都是第一次來景德鎮。這裡基本上都還是手工製作,覺得還是比較新奇的,可能現在不是特別多的人會願意繼續做這個,要傳承這個可能還是要費些心思。景德鎮比我想的更加文藝一點,沒有那麼商業化感覺,商店什麼都比較少,比較自然,然後還是主要專注在這些藝術方面。

據悉,作為景德鎮國際絲路學院首屆留學生暑期研修班的學員,他們全部是來自於復旦大學,負責人告訴記者,因為是疫情特殊時期,本次的學員都是從防控疫情的角度以及漢語的精通程度中選拔出來的。

我們這些學生呢,將近二十個國家,全都是我復旦大學的學歷生,也就是說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都有。而且我們這個項目的前提要求,第一幾個月內沒有離開過上海;第二呢必須漢語過關,聽不懂不會說不能報名。

看到傳統手工制瓷需要經歷72道工序,才能在烈火中完成從土到藝術品的鳳凰涅槃。以及「國寶」級非遺傳承老藝人的精彩表演,大家表示,這不僅是在表演,同時也是在生產,展示傳統手工制瓷技藝。詮釋著景德鎮傳統陶瓷技藝保護傳承、代代相傳。

也非常幸運,這個能夠在疫情特殊時期的,這個光榮的任務落到我們復旦頭上,明年可能就有更多高校參與了,所以我就不要說學生了,你看他們不停的拍照,您抓到我並不知道我是誰,我也在不停地拍照,因為我也被吸引。

——轉自:景德鎮廣播電視臺《瓷都文旅》欄目

相關焦點

  • 景德鎮國際絲路學院首屆留學生暑期研修班走進景德鎮古窯
    8月17日,景德鎮國際絲路學院首屆留學生暑期研修班,走進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開展遊學體驗。參觀完制瓷工序,大家深入了解景區內歷代瓷窯,探索千年窯燒的秘密。在歡聲笑語中,大家在窯神童賓廣場留下美麗的合影。
  • 逛盛世瓷都,賞千年窯火,「四個關於」帶你玩轉景德鎮
    青花瓷製廣告牌「千年窯火」青花瓷製廣告牌「盛世瓷都」趁端午小長假,攜侶「窮」遊,與景德鎮來一個美麗的邂逅,根據所聞所感記錄一二,僅供小夥伴參考。御窯廠一、關於瓷器景德鎮號稱「瓷都」,來景德鎮想必都是衝著瓷器來的。景德鎮跟瓷器的關係無須贅述,這裡為大家介紹幾個看陶瓷的好地方。
  • 千年窯火無限生機,文旅小鎮再添雙翼,中國鈞都——神垕
    神垕是中國鈞瓷之都,如今美麗的文旅小鎮更是讓這千年古鎮迎來無限生機。一:神垕簡介神垕位於禹州市西南20多公裡的群山環抱之中,這裡是八百裡伏牛山的淺山區。神垕東面是鳳翅山、西面是鳳陽山、南面是大劉山、北面是乾鳴山。當地有著「西山煤,東山釉,南山瓷土處處有」的說法。
  • 匠心工藝,窯火不熄——千年柴窯最後的堅守
    更有甚者將其形容為「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千年瓷都,嶺土為源高嶺土是成就景德鎮成為瓷都的功臣。使景德鎮享有 「千年瓷都」的美譽,也是景德鎮瓷器高於其他瓷器的重要原因。高嶺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和耐火性一直受陶瓷大家所鍾愛。
  • 景德鎮:瓷都窯火
    燈火裡的景德鎮陶溪川陶瓷文化創意園旖旎妖嬈,仿佛一件隱身於歷史深處的巨型青花瓷,守護著一座千年古鎮的如花往事。街區裡遊人如織、店鋪中瓷器琳琅滿目,高大的煙囪以寶藍色的天空為冠,在池水間幻成嫵媚的光影。  誰能想到,它前身竟是建於1958年的宇宙瓷廠。
  • 館長對話|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再現瓷都「千年窯火」
    大概全世界沒有哪個城市可以像景德鎮一樣,依靠陶瓷,從唐宋到現在,一千多年間一直窯火不斷。有著六十餘年歷史的景德鎮中國陶瓷博物館是國內第一家專題性陶瓷博物館,用「集中國古瓷之精華,匯天下名瓷之大成」評價這裡的收藏與展示並不為過。
  • 南窯遺址:盡顯瓷都輝煌
    原標題:南窯遺址:盡顯瓷都輝煌 「南窯出土的夾耳罐與1998年在印尼唐代『黑石』號沉船出水的夾耳罐相似。」 張文江說。   而且,南窯的瓷器具有長沙窯風格,兼具洪州窯、越窯和河南魯山窯的特點,被考古專家稱為「長沙窯的翻版」。「可以看出,南窯處在古代中國東西南北交通大動脈的中樞,受到了長沙窯、越窯、魯山窯陶瓷文化的輻射,在洪州窯青瓷文化的引領下,抓住了洪州窯青瓷類型窯場衰落等有利時機,使得南窯窯火熊熊燃燒。」
  • 千年瓷都景德鎮古窯開窯,遊客大飽眼福,目睹百萬寶貝出爐
    瓷都景德鎮歷史上是官窯之地,歷代有龍窯、饅頭窯、葫蘆窯、鎮窯、青窯、風火窯、龍缸窯、匣窯等窯;在古窯民俗博覽區,仍然有官窯燒瓷器,而風火窯就是其中之一;近日,風火窯開窯,群多遊客目睹百萬寶貝出爐。隨著一聲「轟隆」,景德鎮古窯明清御用風火窯正式打開,師傅們將窯口內的匣缽搬出,當第一個色澤鮮豔的精美瓷瓶高高舉起時,「哇,太漂亮啦,好美!」遊客尖叫歡呼,讚不絕口。遊客裡三層外三層,踮起腳跟,伸長手臂,手機、相機齊上陣,見證寶貝出爐時刻。
  • 千年瓷都 青春常駐(解碼·城市味道)
    作為千年瓷都,這裡有老窯址、老街區,也有陶瓷藝術村、文創市集;有堅守工藝的匠人,也有創意迭出的年輕人。他們在這裡追逐夢想,見證改變,也為這座城市帶來發展新活力。江西景德鎮的文化味道是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 【扁筆抹花習新彩】景德鎮陶瓷大學——陶藝實訓與鑑賞高級研修班第三期8月16日第二天紀實報導!!!
    釉上彩即繼承了中國傳統繪畫的精華,又兼容了中國陶瓷藝術的優點,擁有極大的發展空間,呈現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它是繪畫藝術和陶瓷藝術的完美結合,並將陶瓷藝術推向更高境界,體現出中國民族無窮的智慧。,進一步提高陶瓷藝術工作者、愛好者的理論素養和技藝水平、鑑賞水平。
  • 熾烈窯火千年不滅!《中國態度》王子異漫步景德古鎮感受虔誠匠心
    這座巍峨大山以雄渾之姿守候著一片熱土,在這片熱土之上有這樣一個「以一鎮動天下」的城市,這裡的溫度經千年而依舊熾烈。10月31日,《中國態度》第一季將播出第六集——景德鎮篇。我們將跟隨青年歌手、演員王子異,走進古鎮體驗陶瓷學徒的日常生活:和陶瓷大師一起制胚燒窯,製作一盞屬於自己的瓷器。炊煙嫋嫋,在充滿煙火氣的「陶源之地」品最純樸的生活,流水潺潺,在曲徑通幽處感受現代生活被沉澱的難得。
  • 千年瓷都如何種好傳承創新「國家試驗田」
    2019年8月,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實施方案批覆,千年瓷都種上了傳承創新的「國家試驗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我們要感恩奮進、久久為功,紮實推進國家試驗區建設,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景德鎮市委書記鍾志生如是說。
  • 永和傳承千年窯火打造陶藝特色小鎮紀實
    吉州窯陶瓷體驗交流中心 吉州窯陶瓷專題博物館 本覺寺塔和龍窯遺址  吉安訊 (鄧勇偉、黃玉)地處吉安縣中部的永和鎮,是一座有著輝煌歷史的千年文明古鎮。  近年來,隨著新型城鎮化、擴權強鎮的深入推進,永和鎮圍繞「打造具有廬陵文化特色的千年古鎮、建設生態文明繁榮的美麗鄉村」目標,以「重燃千年吉州窯火、重現千年文化異彩」為契機,不斷保護和開發吉州窯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積澱和內涵,以陶「築」城,以文「潤」鎮,逐漸形成了以陶瓷生產和工藝研發為主導,文化創意、休閒旅遊相結合的城鎮特色。
  • "窯"望千年,浴火重生——陶瓷名窯的"變"與"不變"
    千年前,一群聰明的人巧妙地發現了火與土的奇妙反應,在他們手中,普通的泥土變身為生活中離不開的瓷碗陶罐,絲路上也走出一件件與國同名的精美名片。千年時代變遷,窯火漸次熄滅。當工業化機械化產品衝擊著傳統工藝,在全球化和市場經濟大浪淘沙的背景下,老祖宗留下來的獨門手藝該如何傳承發展?新時代的工匠們同樣發揮著各自智慧,古法新創,尋出一條條特色之路,古窯之火重放異彩。
  • 到景德鎮御窯博物館看千年瓷都「蛻變」
    9月19日,「蛻變——中央美院當代四大家作品聯展暨景德鎮御窯博物館開幕展」在江西省景德鎮御窯博物館正式開幕。此次展覽由景德鎮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旅遊局、景德鎮陶文旅集團主辦,朱鉳建築事務所承辦。展覽以「蛻變」為題,首先是向中國陶瓷的「千年藝術之都」景德鎮致敬。舉辦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中央美院當代藝術四大家徐冰、隋建國、劉小東、朱鉳進行作品聯展,濃縮體現了中國當代藝術進入新世紀以來的思想觀念和藝術方法論的嬗變與更新。
  • 走進千年「瓷都」,感受瓷器的美麗,歷史的魅力
    沒錯,這裡的陶瓷相當有名,是我國有名的陶瓷之都,已有千年制陶歷史。小編這次就帶大家走進千年「瓷都」景德鎮,感受一下瓷器的美麗,歷史的魅力。想必在了解了這個地方後,了解了這裡的陶瓷後,你們會更加忍不住愛上這個地區,愛上這裡的瓷器。既然要了解陶瓷,那麼景德鎮陶瓷民俗博物館就是必須要去看一看的地方。
  • 德化陶瓷(柴燒)藝術交流展活動 打開瓷都異彩空間
    作為本次藝術節的子項目活動,11月9日,迎來了世界瓷都·德化陶瓷(柴燒)藝術交流展。本次交流展持續到亞洲藝術節結束。活動豐富多彩,新奇獨特。11月9日的早晨,不再似往日的安寧閒暇了,世界瓷都·德化陶瓷(柴燒)藝術交流展的開幕儀式在此舉行。  開幕式的幕布在龍窯前支起來了,陶藝村的牆上有句標語特別醒目:「千年窯火,薪薪不熄。」龍窯的窯室已裝滿了匣缽,等待著點火燒窯。
  • 「活著的」神垕古鎮:守望千年窯火延續鈞瓷傳奇
    神垕,這個深藏在伏牛山餘脈的古老小鎮,正向世人展示著千年窯火的文化自信。千年古鎮 生生不息垕,讀「hou(4聲)」,寓意「皇天后土」。神垕古鎮,字裡行間盡顯尊貴。尋著歷史的腳步,徜徉在小鎮的文明裡。古老的騶虞河穿鎮而過,連接五座寨門,條條胡同通往座座明清風格的宅院,每座宅院裡都有古窯爐,人們在這裡從事著生產和經營.
  • 【長假遊蘄春】在三角山之巔感受長江邊千年窯火的氣息
    市五運會「復興之輝」聖火傳遞 很多人記憶猶新 復興之輝聖火 帶有千年龍窯的圖騰 一直傳遞到三角山之巔 復興之輝 千年窯火 生生不息~
  • 千年耀州窯欲借文化旅遊再出發
    新華社記者 邵瑞 攝  新華網西安10月22日電(記者 蔡馨逸)有著千年歷史的耀州窯是宋代唯一能與「官、汝、定、哥、鈞」五大名窯比肩的青瓷窯場,耀州瓷曾暢銷於古絲綢之路。21日,「紀念耀州窯創燒1400周年活動」在陝西省銅川市耀瓷小鎮創意園區開幕,通過「耀·藝術」「耀·創意」「耀·未來」三大板塊為主線的11項活動,發出耀州瓷文化重煥生機的「歷史的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