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軍見草就抽,德軍每天6支,美軍每周7包,菸草對士兵如此重要?

2020-12-11 紀布說文化

文/紀布

話說,相對於武器裝備與各類補給物資,香菸在戰爭時期也屬於一種必需品。雖說大家都知道菸草對人危害極大,但其在戰爭中依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戰爭時期,很多新兵蛋子都是當兵後才學會吸菸的,他們每日都處於高度緊張中,為了緩解壓力,減緩恐懼感只有通過吸菸來得到一些慰藉。就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協約國的比利時士兵說過的這句話:戰場即使給我糟糕的食物我們都能忍受,但沒有菸草那絕對不行。

自古以來,菸草就在部隊盛行,明代崇禎帝曾想禁菸,但洪承疇即刻就提出了異議:遼東士卒,嗜煙如命,不可禁。在艱苦的戰場上,禁菸無異等同於逼士兵譁變。可以說,菸草早已成為士兵最喜愛的必需品。

士兵吸菸

一戰時期,菸草成為各國部隊標配物資,在到處硝煙的戰壕,以及無數戰友屍體的戰場上,士兵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會有明天,菸草就成了他們最大的精神慰藉。

再來說一下一戰時期的比利時軍隊,比利時的國王為了給軍隊提供足量的香菸,他曾親自出面為士兵們專門成立了「菸草基金會」,並通過各種融資的方式來為他們籌措煙錢。

據不完全統計在1917年,其士兵就消耗了大約1050萬根香菸,至於其它國家,以英、法等國為例,僅僅兩年時間,士兵就消耗了1.43億根香菸,其中並不包含額外的菸絲。

形象

第二次世界大戰,香菸更是成為了各個參戰國的搶手貨。以德軍為例,雖說他們的元首對香菸極其厭惡,是個典型的禁菸派,但依然在軍隊的戰略物資中配置了香菸,不過,與他國相比,德軍士兵每人每天只能的香菸量限定,僅為6根左右。

一線士兵對此極其不滿但又無可奈何,除了請求配發更多之外,通過繳獲敵軍的香菸成為了他們補充香菸方式。尤其是到了二戰的後期,德軍對美軍那是非常羨慕,因為,那個時候美軍對士兵的香菸量進行無限制提供。

曾經,還有這樣的一句玩笑話:倘若戰爭初始德軍士兵就能有無限制的香菸供給,那麼,二戰的戰局一定又會是另一種模樣。在美軍士兵抓到德軍士兵的時候,遞給他們一支香菸,可以說是緩解雙方關係最好的方式。

士兵吸菸

再來說說蘇聯,二戰前期蘇軍士兵也抽菸,但多數是自捲菸並不是工業捲菸,每個士兵每周也只能得到20克的馬合煙,顯然這完全不能滿足日常需求,於是,菸草就成為了蘇軍士兵手中的硬通貨,菸草能夠用來交換任何物資,但極少會有士兵那樣做。

為了解菸癮,蘇軍士兵除了吸配發的菸草外,他們還會找其他的東西代替,例如幹楓葉,蛇麻草等等。總之,任何可以抽的,他們絕不會放棄嘗試,

正是因為這糟糕的戰爭,抽菸的時候才會讓他們知道自己是個活人,還有一絲享受的能力。至於在戰爭中所繳獲的德國香菸,底層士兵是沒資格享受的,必須先給高層,直到二戰後期,才逐漸緩解。

鬼子吸菸

至於二戰美軍,他們可謂是財大氣粗,每個士兵每周可以領取到5到7包煙,他們完全不為香菸犯愁,他們所抽的煙有「駱駝」與「彩雲」牌等,對於他們來說,有香菸軍隊就有戰鬥力。

二戰時期,在美國本土專門種植菸草的農民,他們成為了香餑餑,可以免除兵役,足以可見,香菸在戰爭中所產生的巨大作用。

美軍對香菸需求極大,陸軍如此,他們的海軍更是,用美國海軍的話來說,美國的艦隊能前進,靠的是重油,香菸以及咖啡的驅動。

小鬼子吸菸

二戰末期以及戰後,香菸在某種程度上成為「流通貨幣」,可以換的東西很多,甚至,倘若你看上了某個姑娘,那你就用香菸就能得到她。

總之,香菸在戰爭中已經完全超出了它本身的作用,和平時期雖然不明顯,但殘酷的戰爭一旦爆發,菸草一定會成為各國士兵戰時的必需品,因為,這是他們在極其殘酷的戰場中對自己精神世界的唯一慰藉。

不過,說到這裡歸根結底還是那句老話:吸菸危害健康,各位老煙槍們在公眾場合請自重!

女人吸菸

本文參考資料:《二戰全史》,《知網相關資料——菸草在戰爭時期對於軍隊的作用等相關資料》,《百度百科相關詞條——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與菸草等》

相關焦點

  •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二戰中蘇軍的另類制勝法寶,蘇聯軍糧大薈萃
    但即便如此,黑麵包也絕對是蘇軍在戰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主食。史達林格勒保衛戰期間,由於物資缺乏,許多蘇軍士兵面臨著無飯可吃的局面。此時,蘇軍的指戰員常把部隊中所有人員佩戴的手錶或戒指集中起來,用於交換難以下咽黑麵包和馬肉香腸。蘇軍的內部價是兩塊手錶一整條黑麵包,在供應不暢的時候,一條黑麵包是10個戰士一天的口糧。
  • 二戰時各國軍隊菜單曝光:美軍頓頓有肉,德軍喝紅酒,蘇軍最慘
    而在二戰後期,由於德軍被蘇聯牢牢牽制,導致德軍的消耗也越來越大,國內已經完全無法供給在外打仗的士兵們的吃食,但在戰爭初期,德軍的待遇還是非常好的,主食是黑麥麵包,輔食則有黃油、紅酒、土豆、果醬等,並且還會提供各種巧克力、糖果、香菸等,即便是到了貧困潦倒的非洲,德軍的主食也是幹豆和黑麵包,以及義大利提供的牛肉罐頭,不過此罐頭非常難吃。
  • 蘇聯士兵的利器,納粹德軍的噩夢,卻被志願軍發揚光大重創美軍
    導語:蘇聯士兵的利器,納粹德軍的噩夢,卻被志願軍發揚光大重創美軍在二戰時,蘇聯是一個軍事國力強大的國家。在製造武器這一方面十分有經驗,所以很多國家也對蘇聯很忌憚。而且,蘇聯曾經打造過一款武器,給蘇軍裝備使用。
  • 羅馬尼亞戰役,蘇軍以驚人的戰績大勝德軍!
    正在搭建機炮的士兵在整個衛國戰爭中,蘇軍一直是以,比德軍大的人員,武器損失,取得每一場勝利的。在戰爭初期,高達6:1,中期4:1,後期要好的多,反超德軍也是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蘇軍在轉型和換裝期蘇軍坦克裝甲不輸德軍,可是沒有無線電通訊,駕車一擁而上,不怕死,有階級覺悟。但在德軍配合良好的2號3號坦克前面(德軍無線通訊到每一車,蘇軍只到連長)變成鐵棺材。*訓練不如人。有的士兵會放槍就上前線了。
  • 這支美軍有點怪,在義大利與德軍作戰,衝鋒時用日語喊「萬歲」
    1944年,在義大利作戰的美軍部隊迎來了一支新部隊,這支部隊全部是黃皮膚黑頭髮的亞裔組成,他們一開口,所有的美軍士兵都被震驚了,他們居然是日本人!他們就是以「戴罪立功」身份來這裡作戰的美籍日本人部隊442團。
  • 差點把美軍上將趕下大海,打敗德軍沒問題
    朝軍畢其功於一役,投入全部主力部隊向防守釜山的韓軍和美軍第8集團軍發起連續進攻,差點把美軍上將,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趕下大海。沃克指揮美韓聯軍拼死抵抗,還出動航空兵轟炸朝軍的坦克和後方補給線。最終,朝軍的攻勢撐不住了,美韓聯軍轉守為攻。從6月25日戰爭爆發,到7月底美韓聯軍退守釜山防線。
  • 二戰蘇軍為何拿凍死德軍當路標?因為他們受過奇恥大辱
    文/快哉風 這是一張令人心悸的照片:二戰蘇軍將一具凍死的德軍士兵屍體,倒插在地面當路標。這種非同尋常的戰場行為,既飽含著對侵略者的仇恨,也是對敵軍的恐怖心理戰。
  • 二戰時美軍是如何分辨中國人和日軍的?蘇聯人看德軍的鞋釘和口音
    今天易達就跟大家聊聊二戰中是如何識別間諜的,美軍出書分辨中國人和日軍,蘇聯人看德軍的鞋釘和口音。蘇軍如何分辨德國間諜,而德國使用的是不鏽鋼製造的,悲催的德軍特工被這小小的細節出賣了。百姓讀史類似操作還有蘇德兩軍的靴子底下的鞋釘,說蘇軍靴子用的是圓頭釘子,德軍靴子用的是方頭釘子。
  • 阿登戰役美軍101空降師是怎樣在德軍圍攻下守住了巴斯託涅的?
    李三萬摘要:二戰末期,德軍在西線發動了最後的攻勢——阿登反擊,美軍101空降師臨危受命,緊急開赴前線,防守重要的交通樞紐巴斯託涅,那麼101師是怎樣在德軍重兵圍攻下最後堅守住了巴斯託涅的?二戰末期,德軍在西線發動了最後的攻勢——阿登反擊,美軍101空降師臨危受命,緊急開赴前線,防守重要的交通樞紐巴斯託涅,那麼101師是怎樣在德軍重兵圍攻下最後堅守住了巴斯託涅的?
  • 歷史瞬間:搶德裔太太自行車的蘇軍,圖9日軍在寒山寺讀楓橋夜泊
    1943年,蘇聯東部戰線,德軍的第502重型裝甲部一輛虎式坦克的兩名乘員。您知道一輛坦克,要幾個人協同作戰?1944年義大利羅馬,盟軍士兵站在一塊廢棄的墨索裡尼肖像前思考人生。1942年11月,蘇聯史達林格勒(今俄羅斯伏爾加格勒)。
  • 12月16日二戰阿登反擊戰爆發1944年:德軍只能用7天時間打敗美國人
    12月16日二戰阿登反擊戰爆發1944年:德軍只能用7天時間打敗美國人1944年12月16日:第二次世界大戰阿登反擊戰爆發。決定阿登反擊戰勝負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石油。在戰役之前,盟軍空軍大規模轟炸羅馬尼亞油田,導致產量大減。
  • 二戰蘇軍軍服圖冊,和同時期德軍比怎麼樣?
    這些裝備的中心是1938年版背包,背包上面是軋好的橄欖綠色合成材料做的雨披/帳篷片斷,下面是裝帳篷附件的包,裡面裝著樁子和帳篷支架,再下面則是乾糧袋。右胯部是用卡其布包裝包裹著的挖壕鏟、往上則是通常情況裝在防蒸發的卡其布包裡的鋁製水壺。在他的左胯部是手榴彈包(裝兩隻手榴彈),手榴彈包前部應該是較細長的BN防毒面具包。
  • 此人極端殘暴聲望卻很高,當面燒死蘇軍戰俘,蘇軍報復令人驚嘆
    後來,越來越多的德國軍人將他們對先皇剛強堅毅品質的追隨寄托在骷髏旗幟上,久而久之,骷髏旗成了德軍中傳統主義與反自由主義的象徵。後來,德國將這些人專門組建了部隊,他們被稱為「骷髏部隊」,也就是骷髏師組建的基礎與雛形。骷髏師的作戰素養毋庸置疑,做過的壞事同樣是罄竹難書。德米揚斯克包圍戰中,為了振奮部隊士氣,蘇軍高調地處決了幾名黨衛軍士兵。
  • 美軍中的「日本部隊」:戰力超大紅一師,所有士兵都獲得美軍勳章
    在二戰美軍的眾多王牌部隊當中,有一支部隊非常的特殊。這支部隊全部由加入美國國籍的日本人組成。在二戰的歐洲戰場上,他們為了自己的祖國同德軍浴血奮戰,取得了令人驕傲的成績,所有的士兵都在戰時和戰後陸續獲得了美國國防部頒發的勳章。
  • 能令美軍德軍聞之色變?
    能令美軍膽寒,讓德軍聞之色變?喀秋莎是前蘇聯在1939年定型成功生產的一種多軌自行火箭炮,但喀秋莎並不是它的正式名稱,當時這款新式武器在蘇聯是屬於機密,大多數蘇軍也不知道這款武器的名稱。1941年7月,在弗列羅夫和兩位設計者的指揮下,首批卡秋莎火箭炮在蘇聯斯摩稜斯克附近的阿爾沙城外參加了對敵作戰,當時在喀秋莎的萬箭齊發之下,便打得德軍丟魂喪膽,傷亡慘重,就連其軍用列車和鐵路樞紐站都化為一片廢墟。德軍也因此異常震驚,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神秘的武器,更不知其為何物!
  • 英國菸草公司為證明抽菸無害,每天讓狗抽100支煙,最後怎樣了?
    與自然界的萬物相比,人類的智慧和頭腦是無窮的,正是因為在進化過程中出現了聰慧的大腦,人類的文明才能發展到如此的地步。隨著科學事業的興起,科學家在進行某些實驗的時候,為了成本考慮,往往會選擇動物作為試驗對象。
  • 瓜分波蘭:英法「蘇德互掐」算盤撥亂了,寒酸蘇軍士兵有受挫感!
    犧牲波蘭可以讓蘇德盡情互掐,自己則「坐山觀虎鬥」,這也就成了英法當時不援助波蘭的重要原因。而且蘇德兩國確實也看波蘭都不順眼。在蘇聯剛剛成立時,波蘭就充當起反蘇急先鋒,後期還和法國結盟反蘇聯。更為重要的是,由於一戰德國戰敗,原本屬於德國的戰略要地但澤走廊,卻被瓜分給了波蘭,這在希特勒看來,無疑是奇恥大辱!
  • 解放軍士兵一人才帶150發子彈?真的夠用嗎?只有新兵才不夠用
    ▲手提彈藥箱的德國士兵二戰美軍使用的是十聯裝彈夾包,每個裡面可以裝一個M1加蘭德步槍的8發漏夾,一共是80發,不過土豪美帝經常會額外攜帶彈藥帶,每個士兵的彈藥量其實都在100發以上。不過二戰日軍是個奇葩,步兵腰帶上攜帶2前1後三個彈藥盒,攜彈量是120發,相比60發的德軍和40發的蘇軍,真是堪稱奢侈了。▲日軍彈藥盒雖然日軍強調步兵精準射擊,但也用不了這麼多,其實除了自己用,有一半是供應給班組的歪把子機槍。
  • 二戰時期的聖誕節;德軍士兵與蘇聯兒童一起慶祝聖誕節
    親民宣傳是近代民主政治不斷發展後的重要政治手段之一,不論是羅斯福還是希特勒,親民宣傳一直都在。1940年,納粹德國佔領了整個西歐大陸,德國和蘇聯瓜分了波蘭。為了慶祝這一巨大勝利,希特勒和史達林互相致電慶祝。希特勒的賀電是:祝您個人幸福,祝友好的蘇聯各族人民繁榮富強。史達林的賀電是:德蘇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友誼有一切理由萬古長青。
  • 美軍王牌戰機被蘇軍老鷹抓小雞
    ——蘇聯航空兵參加韓戰揭秘之五陳 輝1951 年 10 月 6 日,一架機身標著97號的美軍「王牌戰機」 F-86A「佩刀」式戰鬥機,被蘇聯航空兵米格—15戰鬥機老鷹抓小雞一般迫降在朝鮮東海岸的海灘上,送到蘇聯進行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