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座以客家土樓建築為特色的宗教聖地——福源寺

2020-12-20 渝帆

福源寺,得名於「賜福河源」之意,位於廣東省河源市的巴伐利亞莊園內,是世界上第一座融入客家土樓圍屋建築理念的宗教聖地,它巧妙的融合了佛教文化、客家土樓建築文化、禪修文化、養生文化於一體,寺廟的整體布局以釋迦牟尼金身端坐金菩提樹下為核心,大雄寶殿、觀音殿等依次環繞,呈對稱圓形,寓意佛教諸事圓滿之意。

河源福源寺位於巴伐利亞莊園菩提酒店後面,是莊園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國慶前昔,渝帆與幾位朋友相約到河源遊玩,入住巴伐利亞莊園的雅閣溫泉酒店,在菩提酒店大堂辦理好入住手續後,便順道在酒店後面的福源寺遊覽了一番。

從菩提酒店到福源寺,可以從菩提酒店的樓頂過去,而菩提酒店的樓頂是一個很好的觀景平臺,這裡可以將巴伐利亞莊園的大部分景觀盡收眼底。

據同行的工作人員介紹,福源寺由深圳弘法寺管理,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海南省佛教協會會長、深圳市佛教協會會長印順大和尚任住持。在印順大和尚的策劃與關心下,河源福源寺成為中國最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寺廟之一。

福源寺總體格局為「一樹六殿」,以菩提聖樹為中心,依內外雙層圓形呈現的十字形雙軸上分列「禪宗」傳統佛殿: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王殿、藥師殿、財神殿,上圖的圓心處,便是金燦燦的菩提樹。

這裡香火旺盛,每天都有很多善男信女前來拜佛、許願,瞧瞧這裡的祈福牆,上面掛滿了許許多多的祝福牌。

位於福源寺中心位置的是一棵高大的菩提樹,也是全世界首座戶外仿金銅鑄的金菩提聖樹,樹高13.7米,運用18噸仿金銅鑄造而成,取材於釋迦牟尼菩提樹下悟道成佛之典故。全樹共有4800片金葉子,枝繁葉茂,冠蓋如雲。

2500多年前,佛祖釋迦牟尼原是古印度北部的迦毗羅衛王國(今尼泊爾境內)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為了尋求人生的真諦,解救受苦受難的眾生,他放棄繼承王位和舒適的王族生活出家修行。旅途中,釋迦牟尼經過「苦行林」,並在菩提聖樹下大徹大悟,修成正果。上圖是福源寺的正殿——大雄寶殿

渝帆沒有拍佛像的習慣,不願意將鏡頭對著佛像,所以就只拍了一些寺廟的建築,這些建築裡面都供奉有一些相應的佛像,有的可以求財,有的可以求平安,有的可以求姻緣。

「菩提」一詞是梵文Bodhi的音譯,意思是覺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開悟,突入徹悟途徑,頓悟真理,達到超凡脫俗的境界等。

福源寺清幽靜謐,圓形的走廊古風濃鬱,透過牆上的大圓窗所看到的景色別有一番風情!

旅行途中,到佛門聖地感受一下這裡的清幽和聖潔,對身心也是一種蕩滌,能淨化心靈,感輕煩惱。

福源寺所在的巴伐利亞莊園是一個大型旅遊景區,裡面有DD樂園、有黑森林樂園、有《家源》劇場、有俄羅斯皇家大馬戲、有天然溫泉,加上福源寺、美食街、菩提酒店、雅閣溫泉酒店、風車酒店、木屋酒店等,是一個融吃、住、玩、遊、購、娛於一體的大型旅遊度假區,玩兩三天都是可以的。

相關焦點

  • 鵬槎和緣 福佑河源:福源寺開光法會隆重舉行
    經過主法高僧們「接風」、「照空」、「點眼」後,開光現場隆重莊嚴,世界首座戶外菩提聖樹仙霧繚繞,與天空祥雲交相輝映。在喜樂祥和的氣氛中,省、市有關領導及兩岸四地的高僧大德在福源寺開光慶典儀式上紛紛致辭。 廣東省統戰部副部長、省民宗委主任陳小山表示禮請印順大和尚為福源寺主持是一個充滿智慧的選擇。
  • 客家的來歷 客家土樓建築的特色介紹
    參觀各式建築往往是旅遊中的重頭戲,從帝王宮殿到普通民居,從萬裡長城到亭臺樓閣,每一處建築都有它看不夠、道不完的精緻與美妙。然而在福建的西部我見到了最令人震驚的民居建築——客家土樓,其外觀既可以與古羅馬雄偉的競技場相媲美,又讓人懷疑許多現代體育館的設計是不是受了它的影響。由於土樓獨特的造型,龐大的氣勢及防潮抗震等優勢被譽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民居建築。
  • 福源寺籤約暨「知恩報恩 護國息災」祈福法會圓滿
    福源寺是全世界第一座以客家土樓圍屋式建築為特色的寺廟,融合佛教文化、客家土樓建築文化、禪修文化、養生文化於一體,是中國最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寺廟之一。「福源寺」中的「福源」,是「福澤河源」的意思。作為深圳扶貧幫困對口城市,深圳不僅從產業建設等方面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還藉由河源福源寺為河源佛教界注入新生力量。
  • 河源有座奇特的圓形福源寺,18噸仿金銅金菩提創世界紀錄
    河源巴伐利亞莊園有座福源寺,圓形結構,中間聳立一棵金菩提!撰文/攝影:一路南風走進福源寺之前,想起不久前在網上看到的一句話「心若菩提,靜若枯榮」,意思是說如果一個人能夠靜心,則可以生出智慧,對於宇宙萬象之陰陽盛衰之理會明了於心。
  • 土樓是客家文化的象徵
    她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山區民居建築奇葩」,不僅給中國乃至世界民居建築增添了無窮的魅力,也對世界建築和人類文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今年春節,胡錦濤總書記親臨永定考察客家土樓,讚譽「客家土樓是中華文化瑰寶,是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範」,並叮囑土樓人家「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遺產守護好、傳承好、運用好」。
  • 走進龍昌樓,體驗客家文化代表性建築土樓
    2008年,以永定客家土樓為主體的福建土樓申遺成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土樓,是客家先民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是世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結晶。在中國數次歷史動蕩引發民眾大遷徙的過程中,客家先民遵循「天人合一」哲學理念,就地取材,與青山、綠水、田園風光為伴,建成適宜人居、功能多樣、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居所,展現出東方建築智慧的獨特之美。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對客家土樓獨特的民居魅力愈感興趣,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過住宿土樓的體驗? 筆者今次體驗的土樓是福建南靖龍昌樓。
  • 福建的特殊符號——客家土樓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經流傳一個故事:美國間諜衛星發現中國福建南部,有許多黑乎乎的圓形建築,中央情報局初步判定為飛彈發射井,軍方大為緊張,隨後派地面情報人員前去偵察,才弄清了原來是福建的客家土樓,虛驚一場。
  • 四川成都周邊也有客家土樓,距市區二十多公裡,可惜土樓夜晚閉館
    這兩年,覓幽域也一直旅行在很多的古鎮之間,兩年的國慶,偶然來到了成都龍泉驛區的洛帶古鎮,也是偶然看見了這裡也有座客家的土樓,便是欣喜若狂,但礙於國慶節人太多,就沒有進去土樓了。如今,趁著周末空閒的時間,和朋友再一次來到了洛帶古鎮,這座有「中國西部客家第一鎮」之稱的小鎮裡,主要有廣東會館,湖廣會館,江西會館等,遺留了許多客家人往日的氣息,但這些,都不是此程的重點。重遊這裡,由於時間有點久,記憶淡忘了許多,從客運站下車,在古鎮中逛了許久,才找到客家土樓。
  • 客家土樓民宿:旅客遠方的家
    近日,龍巖市永定區文旅部門負責人在接受採訪時說,永定區突出獨特的客家人文和富有特色的鄉土氣息,打造 「讓人記得住鄉愁」的土樓民宿,讓土樓民宿成為旅客遠方的家。  土樓民宿成「網紅」  永定是世界文化遺產地、國家5A級旅遊風景區,遊客接待量由土樓「入遺」時的2008年的138萬人次增加到2018年的960萬人次,10年增長了6.96倍;旅遊總收入由2008年的9.5億元增長到2018年的109億元,10年增長了11.5倍。
  • 攀登丹霞地貌-南越王山,品嘗正宗客家大盤菜
    來個國醫國藥養生真溫泉泡泡,爽爆棚,鬆弛神經,消除疲勞,一身清爽,舒服,溫泉水公園時刻帶你回憶童年,清澈見底,周邊全是綠野田園,養眼又清涼,一家人一起玩水更嗨福源寺 ,禪修養心+祈福還願+禮拜諸佛福源寺是一座客家圍屋式寺廟,將客家土樓建築文化與傳統佛教建築相結合
  • 福建土樓代表作,一座霸王樓,一座王子樓,正宗客家文化
    說到世界上各種千奇百怪的古建築,中國的土樓就是其中之一,宛如一座飛碟之城,其奇特的建築風格聞名海外,令人嘆為觀止。今年寒假要是有到南方福建來旅遊的朋友,帶上你的相機,不要錯過這個擁有氣勢最磅礴土樓的所在地,永定。
  • 電影《大魚海棠》的場景,在成都能看見的客家建築,遊客搶著要去
    這座建築只有在福建才能看到,是福建的特色建築,但是,這座建築物在成都也能看到,而且,在洛帶的古鎮。客家建築、居民土樓在洛帶古鎮的客家建築中,可以看到海棠的身影,因為客家做生意,所以很多客家都在這裡做生意,我很懷念故鄉,千裡之外,基於鄉愁,客家不得不在這裡突起,這是客家土樓的由來,正因為如此才有這個最有特色的客家建築,站在客家的土樓裡,像走進了「大魚海棠」的場面,一定會忘記回去。
  • 福建永定土樓:深山裡藏著的「客家家訓館」
    央廣網龍巖7月29日消息(記者張子亞 實習記者萬存靈 福建臺林露 龍巖臺肖燕)「現在我們來到的是慶成樓,這裡也是客家家訓館,它在2014年建成開放,去年開始進行優化升級改造,今年一月份已重新對外開放。」
  • 「苗慄土樓」:因鄉愁而起(圖)
    這座完全仿照福建土樓建造的土樓,寄託了當地客家人的思鄉之情,也展現了獨具魅力的客家文化和原鄉特色——採訪地點:臺灣苗慄縣「勸君切莫過臺灣,臺灣恰似鬼門關,千個人去無人轉,知生知死都是難;就是窖場也敢去,臺灣所在滅人山,臺灣本系福建省,一半漳州一半泉……」近日,由臺灣新古典舞團創作的大型客家音樂舞劇
  • 走近客家建築,感受濃濃客家文化
    客家建築即是客家民居。客家民居有三種樣式:客家排屋、客家圍屋、福建土樓,在建築美學視野中,客家民居有千姿百態的建築造型。客家民居與其他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築一樣有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簷口見長。
  • 福建風情丨永定土樓——客家文化的結晶 卻源於對戰亂年代的恐懼
    這段奇聞軼事,形象的反應出福建土樓的獨特。永定土樓,是一種以客家人群居生活而建造的「堡壘式」民居建築,主要分為方樓與圓樓兩大體系,它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獨特的建築風格,精妙絕倫的結構設計,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奇的山區民居建築。
  • 客家土樓: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
    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民居建築,是我國古代建築的一朵奇葩,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對於福建的土樓,其實早有預謀,只是沒有機會成行。到龍巖已是第二天早上,乘21路車到汽車站,坐車到高頭,正式開始此次土樓之行,近兩個小時才到達高頭鄉,也是此行的第一站——高北土樓群:它依山傍水,以青石板小道貫穿其中的土樓,此處大多為江氏後代居住,江氏祖先「江百八郎」與元代中期從今龍巖上杭縣遷至高北,明嘉靖年間始建「五雲樓」,後因樓內人口過於密集,於明崇禎年間開始建承啟樓。八十年後承啟樓建設完工。
  • 客家文化的沉澱——土樓,建築藝苑中的一朵奇葩(一)
    在加拿大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包括振成樓在內的位於永定、南靖、華安3個縣的46座福建土樓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會議上,專家指出福建土樓獲得通過的原因是它是東方血緣倫理關係和聚族而居傳統文化的歷史見證,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生土建築的藝術成就,具有普遍而傑出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