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的特殊符號——客家土樓

2020-12-11 萌小喵旅行記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曾經流傳一個故事:美國間諜衛星發現中國福建南部,有許多黑乎乎的圓形建築,中央情報局初步判定為飛彈發射井,軍方大為緊張,隨後派地面情報人員前去偵察,才弄清了原來是福建的客家土樓,虛驚一場。帶著幾分好奇,就去了福建永定、南靖,一睹了中國古建築史上的奇葩——客家土樓的真容。

美國人眼中的飛彈發射井

永定土樓景區離廣州約500多公裡,全程均有高速公路,到梅州後往龍巖方向,走出100餘公裡就是了,節假日自駕遊十分便利。土樓有豐富的文化積澱。在福建,每座土樓都有一個十分儒雅的名字,它或表達了建樓創業者的豪情壯志;或表達了主人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景……土樓建成後,樓名或請達官貴人題字,或請文人騷客落墨,再以石,以磚,以木雕刻後固於門樓上。而遍布於廳堂、廊柱上的楹聯,對仗工整,平仄講究,讀後每每令人深思。

客家土樓終究屬於舊時代建築。舊時代惡劣的生存條件,迫使客家人將住宅建成了一座易守難攻的城,雖然它在一定程度上,獲得了安全的保障,但它也表現出了中國舊時期農民所具有的封閉、保守的心理和思想。

2008年7月6日,在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福建客家土樓作為東方血緣文化倫理關係和聚族而居傳統文化的歷史見證,作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生土夯築建築的藝術成就,它被專家們共同認為具有「普遍而傑出的價值」,最終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 最奇特的土樓——田螺坑土樓群

四菜一湯,香氣撲鼻……

田螺坑土樓群位於福建省南靖縣書洋鎮上坂村,由一座方樓、三座圓樓、一座橢圓樓組成,人們俗稱為 「四菜一湯」 。五座土樓依山勢起伏,高低錯落,疏密有致。居高俯瞰,它像一朵盛開的梅花點綴在大地上,又像是飛碟從天而降,構成人文造藝與自然環境巧妙天成的絕景,給人以強烈的視覺衝擊。

2. 塔下村——被稱為「世外桃源」的古村落

彎彎曲曲的小路穿過人家
流水靜靜地,緩緩的流著……

幽靜的山谷中,一條小溪彎彎曲曲地穿越了村子,兩岸依山而建的土樓和青磚小屋形態各異。石板橋靜靜地跨過溪流,好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我很喜歡唯美的感覺,所以這個村!

3. 裕昌樓——現存最古老的土樓

看!歪歪扭扭的裕昌樓

裕昌樓,也稱東斜西歪樓,建於元代末年,高5層共有房270間, 是現存最古老、最大的圓樓。當你踏進樓門,就能看到全樓迴廊的支柱都是左傾右斜的,似乎只要一陣風吹過——它就會轟然倒下。可是裕昌樓就是這樣,有驚無險,風雨不動地存在了600多年,就好似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歪歪扭扭,有一種藝術美。

4. 雲水謠—— 一條風景優美的千年古棧道

雲水謠:有沒有一種意境美,好夢幻啊!
和貴樓

沿著這條古棧道自東往西走,可以先後到達和貴樓和懷遠樓。據村裡老人介紹,千年以前,生活在這裡的簡氏族人考進士考狀元,都要從這古道出發赴京趕考。這條古棧道所以取名為「雲水謠古棧道」,是因為這裡曾經是電影《雲水謠》的外景地。電影講述的是一對海峽兩岸的戀人,悲歡離合的愛情故事 ,周邊的美感在電影中就可以見識到了。

這些土樓,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一部活生生的歷史書。每一座土樓都有一個屬於它自己的歷史,屬於它自己的故事值得我們去了解。走馬觀花,留下的是審美疲勞的一棟又一棟黃色泥巴房子。若是靜心走進土樓的文化,聆聽那些穿越塵埃的故事,那麼每一座土樓都是一座令人驚嘆的寶藏。

相關焦點

  • 土樓是客家文化的象徵
    今年春節,胡錦濤總書記親臨永定考察客家土樓,讚譽「客家土樓是中華文化瑰寶,是大家庭、小社會和諧相處的典範」,並叮囑土樓人家「一定要把祖先留下的這份珍貴遺產守護好、傳承好、運用好」。福建土樓源於客家,根在永定 追溯土樓之淵源,首先得了解客家之淵源。
  • 福建土樓代表作,一座霸王樓,一座王子樓,正宗客家文化
    說到世界上各種千奇百怪的古建築,中國的土樓就是其中之一,宛如一座飛碟之城,其奇特的建築風格聞名海外,令人嘆為觀止。今年寒假要是有到南方福建來旅遊的朋友,帶上你的相機,不要錯過這個擁有氣勢最磅礴土樓的所在地,永定。
  • 客家的來歷 客家土樓建築的特色介紹
    然而在福建的西部我見到了最令人震驚的民居建築——客家土樓,其外觀既可以與古羅馬雄偉的競技場相媲美,又讓人懷疑許多現代體育館的設計是不是受了它的影響。由於土樓獨特的造型,龐大的氣勢及防潮抗震等優勢被譽為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神話般的民居建築。  客家的來歷  要想真正認識土樓,不得不從客家文化說起。
  • 福建永定土樓:深山裡藏著的「客家家訓館」
    央廣網龍巖7月29日消息(記者張子亞 實習記者萬存靈 福建臺林露 龍巖臺肖燕)「現在我們來到的是慶成樓,這裡也是客家家訓館,它在2014年建成開放,去年開始進行優化升級改造,今年一月份已重新對外開放。」
  • 客家故裡,土樓之鄉,福建永定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永定是「紅色搖籃」、「客家故裡」、「土樓之鄉」,境內溪流分屬汀江、九龍江、梅江三大水系,奇特的方圓土樓,秀麗的八景風光,古樸的民俗風情,融合成一幅絢麗的畫、一首動人的詩,使人如醉如痴。永定土樓,主要集中在湖坑和下洋兩鎮,現開發出來的土樓群分為洪坑土樓群、初溪土樓群、高北土樓群、南溪土樓群等。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福建永定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
  • 福建風情丨永定土樓——客家文化的結晶 卻源於對戰亂年代的恐懼
    1960年代冷戰時期,福建土樓被美國誤認為是核彈發射井,用間諜衛星拍下無數圖片,經過20年的研究始終無法破解這些「核彈發射井」的機密。直至1980年代,才證實「核彈發射井」原來是福建南部客家人世代居住的土樓。
  • 四川成都周邊也有客家土樓,距市區二十多公裡,可惜土樓夜晚閉館
    動漫《大魚海棠》中,那被一串串燈籠籠罩的客家土樓,尤其是在夜晚的時候,讓無數人對客家土樓充滿嚮往,當然覓幽域也是如此。當懷著好奇心去網上查閱資料的時候,卻發現這樣的土樓常見於廣東和福建這樣的沿海城市,對於很多喜歡土樓的內地遊客來說,無疑是一種遺憾。
  • 走進龍昌樓,體驗客家文化代表性建築土樓
    2008年,以永定客家土樓為主體的福建土樓申遺成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土樓,是客家先民傳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物,是世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結晶。在中國數次歷史動蕩引發民眾大遷徙的過程中,客家先民遵循「天人合一」哲學理念,就地取材,與青山、綠水、田園風光為伴,建成適宜人居、功能多樣、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居所,展現出東方建築智慧的獨特之美。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對客家土樓獨特的民居魅力愈感興趣,不知道你是否也有過住宿土樓的體驗? 筆者今次體驗的土樓是福建南靖龍昌樓。
  • 土樓梅州卻有特色,客家古建築圍龍屋,感受民族歷史文化!
    這次,給大家安排的,是一條橫貫福建、廣東的文化旅遊路線:福建永定-廣東梅州大埔-興寧。這是一條以感受客家文化為主的線路,而線路的最大看點則鎖定在客家建築代表:土樓和圍龍屋上。沿著客家先民的遷徙之路,看這一路南下客家建築的特色和變化,來感受這一程歷史文化。眾所周知,客家其實是早年居住在中原的先民,由於戰亂等各種原因而被逼南遷。
  • 福建土樓:亂世中的巨堡,見證血與火、智慧與財富的往昔
    > 而是或圓或方 如同一個個幾何符號 散落在梯田之側 外界對土樓的了解時間非常短暫 人們直到1950年代才知道 它是福建西部永定縣客家人的住所 所以得名「客家土樓」 到了1980年代人們發現 福建南部漳州的10個區縣也有土樓
  • 《大魚海棠》取景福建土樓,沒想到成都這個古鎮也能看到,太美了
    看過《大魚海棠》的人一定會對片中那個美麗的土樓印象深刻。說起福建土樓,很多人都不陌生,去這個省旅遊,土樓景區也幾乎是必去的。因為奇特的造型、奇絕的工藝,成為這個省最出名、最耀眼的象徵性符號。但在四川成都的洛帶各鎮你也可以看見這樣的土樓,這個小鎮也是成都人周末休閒的好去處。
  • 福建南靖土樓旅遊自助遊
    福建南靖土樓旅遊自助遊說到福建省,便會想到我國漢族傳統民居瑰寶「土樓」,一座「土樓」其實就象徵著一部鄉村家族史。幾千座奇特的建築散落在山間、溪水邊、田埂上,成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還曾被美國的偵查衛星誤以為是中國的大型核反應堆,令人啼笑皆非,如今其中一些「土樓&rdquo位於南靖縣山城鎮環城路,終點至書洋鎮土樓接待中心,全長約40.2公裡。
  • 福建旅遊官員赴臺推介 客家風光迷醉臺南鄉親
    福建旅遊官員赴臺推介 客家風光迷醉臺南鄉親 2013年04月03日 10:39 來源:東南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客家土樓: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
    客家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民居建築,是我國古代建築的一朵奇葩,它歷史悠久、風格獨特、規模宏大、結構精巧。對於福建的土樓,其實早有預謀,只是沒有機會成行。上世紀五十年代建「世澤樓」,後於六十年代又建「僑福樓」等一批土樓。其中處於核心位置的承啟樓是土樓中規模最大、環形最多的圓形土樓,被稱為「福建土樓王」。眾土樓和大自然融為一體,呈現一幅美妙的田園風光。
  • 「苗慄土樓」:因鄉愁而起(圖)
    這座完全仿照福建土樓建造的土樓,寄託了當地客家人的思鄉之情,也展現了獨具魅力的客家文化和原鄉特色——採訪地點:臺灣苗慄縣「勸君切莫過臺灣,臺灣恰似鬼門關,千個人去無人轉,知生知死都是難;就是窖場也敢去,臺灣所在滅人山,臺灣本系福建省,一半漳州一半泉……」近日,由臺灣新古典舞團創作的大型客家音樂舞劇
  • 中紀委網站刊播福建龍巖客家家訓第二集:訓以治家 "八德"育人
    原標題:福建龍巖客家家訓(二):訓以治家 "八德"育人           福建龍巖客家家訓館簡介   「客家家訓館」位於福建省龍巖市永定區湖坑鎮洪坑村慶成樓內,創立於2014年6月,為全國首家客家家訓館。
  • 百年客家土樓成驚豔四座的度假行館,青普重新定義度假生活
    福建南靖2017年7月31日電 /美通社/ --福建南靖塔下村在距離180年前,曾是3個大家族的群居院落。錢姓家族第二代長子從南洋經商榮歸故裡,才重又修繕了其中的兩棟。時至今日,它毗鄰著名的田螺坑「四菜一湯」,距離雲水謠古鎮也不過30分鐘車程,它低調含蓄毫不聲張。小橋流水,土牆灰瓦,石磚青苔,淳樸鄉民,悠然安靜,這裡似乎百年未變。這尚不知名的院落卻吸引了青普的目光。
  • 八閩之子:福建土樓技藝大師徐松生
    八閩之子:福建土樓技藝大師徐松生 首批確定的傳承人一共226名,涉及民間文學、雜技與競技、民間美術、傳統手工技藝、傳統醫藥等5大類134個項目,福建省10人榜上有名,其中福建土樓第四代傳人徐松生,成為龍巖市唯一的國家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1953年8月14日,徐松生出生於永定縣下洋鎮初溪村餘慶樓,7歲遷居藩慶樓。1968年初中畢業後,年僅15歲的他就跟隨父親參建下洋月流村四層方樓紅陽樓。
  • 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大型民居,中國傳統民居的瑰寶——土樓
    其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品類最豐富、保存最完好的,是福建土樓。福建土樓起源於唐朝陳元光開漳時的兵營、城堡和山寨,成熟於明末、清代和民國時期,是閩南地區自唐以來「外寇之出入,蟊賊之內訌」的特殊社會環境的產物。
  • 走近客家建築,感受濃濃客家文化
    客家建築即是客家民居。客家民居有三種樣式:客家排屋、客家圍屋、福建土樓,在建築美學視野中,客家民居有千姿百態的建築造型。客家民居與其他地區的傳統民居建築一樣有共同特點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內採光;以木樑承重,以磚、石、土砌護牆;以堂屋為中心,以雕梁畫棟和裝飾屋頂、簷口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