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白鹿原電視劇六十多集,我感覺最可憐可悲的不是田小娥,而是冷秋月。
田小娥有兩個真心愛她的男人,享受過真正的夫妻生活,也體會過一個小家庭的溫暖,雖然命運波折不斷,受苦受難,但從精神層面來說,她曾經幸福過。
而冷秋月就完全不同了,冷秋月自始而終從沒享受過愛,冷秋月受到的教育,絕對的好,如果穿越到現在也是一頂一的賢妻良母,人長得也漂亮,可惜了一條鮮花就用那麼個繩子吊走了。
冷秋月的要求也非常簡單,只不過想給鹿家生個大胖小子,能在白家立穩腳跟,安安靜靜的在鹿家替兆鵬照看好公婆,不管鹿兆鵬在外面幹什麼,也不在乎鹿兆鵬在外面有沒有女人,她只想跟著鹿兆鵬做夫妻,屢次求破處而不成,想盡各種方法同床而不得。
鹿兆鵬為了自己的理想,為了自己的信仰,可以什麼都不顧,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可對於自己的媳婦冷秋月就有點不近人情,就感覺那麼的心胸狹窄。
我重點分析一下誰該為冷秋月的死負責:
一、鹿兆鵬,雖然鹿兆鵬說吊死冷秋月的不是那根繩子,捅死田小娥的不是那把梭鏢,他在暗示都是那萬惡的舊社會造成的兩位女性的死亡,封建殘毒,愚昧的觀念,確實害了冷秋月,可我感覺最應該對冷秋月的死負責的就是鹿兆鵬。
鹿兆鵬哪裡都好,就是對自己的媳婦不好,一個有才華、有學識、有信仰的人,死都不怕,就是怕跟自己的媳婦冷秋月同眠共枕,躲了又躲,藏了又藏,你說這大男人怎麼能這樣呢,對自己的媳婦就那麼的狠心。
雖然鹿兆鵬和冷秋月不是一路人,也可以說是新舊兩類人,但是做為夫妻來說,還是應該盡到夫妻之禮,給她個一男半女的,也好讓冷秋月在鹿家站穩腳跟,也好讓冷先生在村裡有個臉。
與其說是封建思想和封建社會弔死了冷秋月,不如說鹿兆鵬的心量狹小,不近人情逼死了冷秋月,守活寡的滋味只有當事人最清楚最難熬。不願做棄婦的冷秋月就這麼被一根繩子收走了,不知道鹿兆鵬的心裡有沒有鬼。
二、冷先生,也就是冷秋月的父親,這個父親當的也是不合格的,雖然小的時候就給孩子定下了這門親事,可是隨著孩子長大了,各人的發展都不同,新舊社會激烈交替,新舊思想激蕩,這冷先生就是守著這個老思想不放,把女兒嫁過去就是失職,讓自己的女兒在鹿家守活寡受罪更是失職,給自己的女兒下猛藥致啞更是禽獸不如。
做為父母都會為自己的兒女幸福考慮,自己的女兒如果在婆家受了氣,過的不好,要靠娘家人,靠爹娘為自己撐腰呢,可冷先生呢,也不打也不鬧,仍是讓自己的女兒從一而終,還要自己的女兒守婦道守好活寡,孝敬好公婆。明知自己的女兒被逼瘋了,瘋瘋癲癲胡言亂語,為了讓她閉嘴竟然下猛藥致自己的女兒成為啞巴,你說世界上哪裡有這樣的爹呀。
對於冷秋月的死,冷先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三、鹿子霖,鹿子霖做為鹿兆鵬的父親,他能不明白自己的兒子當時已經心高路遠了,還要連蒙再騙,糊弄著把兒子從城裡騙回來,又導演了一出苦情戲,為了自己的老臉硬是讓自己的兒子鹿兆鵬騎著高頭大馬娶回了冷秋月。
鹿子霖為了讓鹿兆鵬娶冷秋月過門費了很多心思也經歷很多周折,但總歸來說人是娶來了,為了能讓小兩口同房又是想出很多鬼點子,做為父親哪裡能總是給兒媳出那麼多主意的,經過多次的折騰,冷秋月沒有享受過一分鐘的愛,更沒有破過處,沒能如願給鹿家生兒育女,倒騰來倒騰去,把冷秋月倒騰瘋了,一個女人家那裡能有那麼厚臉皮求睡呢,又尋死又覓活的,只是為了能和自己的男人睡一覺,經多次嘗試失敗後,誰又能不自卑,誰又能不瘋呢。如果把我擱那裡我早就瘋了。
鹿子霖可以看作鹿兆鵬和冷秋月結合的導演,如果不是他也許這些悲劇不會上演,硬是把兩人湊合到一塊,最終還是害了冷姑娘。
最後,一根繩子吊房上,帶著自卑帶著哀怨帶著痛苦離開了這個世界,願望是鹿兆鵬百年以後能埋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