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三期臨床後拼產能 中國企業進入「戰時速度」:數億產能...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記者 孫源 於玉金 北京報導

全球新冠疫苗研發曙光已現,據世衛組織以及國內公開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20餘款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已進入3期臨床試驗的有7款,其中4款來自中國。

8月18日,國藥集團董事長劉敬楨對外表示:「國際臨床三期試驗結束後,滅活疫苗就可以進入審批環節,預計今年12月底能夠上市。」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疫苗今年底應用應該問題不大。

目前,中國企業新冠疫苗的研發生產已進入「戰時速度」,若三期臨床順利,那麼規模化生產就成為最後一關,除了生產工藝、廠房準備等必要生產能力之外,上下遊產業鏈能否順暢打通也成為關鍵。

產能建設提前開始

據《華夏時報》記者了解,目前,國內各疫苗研發企業一方面進行生產工藝的研發、生產車間改造、質量保證體系的建設,另一方面計劃或已經開始進行提前儲備生產。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相關人士7月23日透露,中國現有13家企業陸續開展了新冠疫苗產能建設,其中9家企業已經獲批開展臨床試驗。

從目前各疫苗研發企業的情況來看,部分企業已經等不到三期臨床試驗出結果、獲國家藥監局的藥品註冊證的時間節點到來,而開始投入產線建設和批量生產。

「如果最終通過了臨床試驗,那麼對於企業來說,新冠疫苗就能提前幾個月的生產時間上市。」一名醫藥行業分析人士對《華夏時報》表示。

以國藥集團中國生物為例,國藥集團中國生物董事長楊曉明近期介紹,中國生物正以「戰時速度」推進高等級生物安全生產設施的建設。目前中國生物生產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庫存量已達四百餘萬份,一旦中國生物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獲準上市之後,可以很快滿足國內龐大的接種需求。

《華夏時報》記者梳理了解到,在新冠疫苗生產方面,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在4月中旬已宣布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生產車間,投入使用後新冠疫苗產能將達到年產1.2億劑。7月1日,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新冠疫苗研發實驗室和生產車間綜合體也宣告落成,該車間設計產能為年產1億劑次。

除此之外,疫苗研發熱門企業康希諾(06185.HK,688185.SH)也宣布目前疫苗的規劃產能為1-2億劑。康希諾已初步建成了疫苗產業化基地一期,二期基地建設資金投入計劃為5.75億元。康希諾方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上億是沒問題的,隨著工藝、廠房的改善,產能也會擴大。」

此外,科興中維也於4月份起在北京大興區開始建設新冠疫苗生產車間,預計投產後每年將供應1億劑新冠疫苗。尚未獲批臨床試驗的華蘭生物(002007.SZ)8月18日也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稱:「我公司新建的新冠疫苗生產車間已經建成,正等待相關部門驗收。」有媒體當日報導顯示,華蘭生物將開展規模化生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重組人5型腺病毒載體)的千升級工藝研究,爭取達到年產上億人份的產能。

僅以上述幾家公司為例,目前在國內市場上已透露產能數據的新冠疫苗生產企業產能合計已達5億劑之多。

疫苗瓶及冷鏈考驗

研發關卡邁過後,若要實現大規模供應,在疫苗的生產、存儲到運輸等環節,還涉及相關供應鏈的配套。其中,市場近期關於新冠疫苗瓶是否短缺的討論一直未停。實際上,由於進入到三期臨床試驗的生產企業尚少,國內大部分企業在研發的同時主要著手成產車間的建設,疫苗包裝瓶供需矛盾的風險還未顯現。

按照中國疫苗行業協會在5月中旬透露數據,我國具備優質疫苗瓶生產的產業基礎,據不完全統計,年產量至少可達80億支,能夠滿足新冠疫苗生產需求。

不過,疫苗包裝瓶的質量標準要求較高,目前國際上普遍要求使用儲藥性能更穩定的中硼矽玻璃。據了解,目前,國內中性硼矽玻璃管主要由德國肖特、日本電氣硝子和美國康寧三家公司供應。

記者了解到,當前不少新冠疫苗研發企業已經開始排隊訂購疫苗瓶。強生公司已經從美國康寧公司訂購了2.5億個疫苗專用玻璃瓶。德國肖特已經接到了10億個玻璃瓶的訂單,是其現有產能的2倍。

媒體報導顯示,目前中國已獲批進入臨床階段的七個新冠疫苗研製項目,疫苗瓶材料均採用德國肖特出品的中硼矽藥用玻璃,其中部分項目直接選用了肖特製造的疫苗瓶。

德國肖特7月31日宣布,其公司提供的中硼矽玻璃可製成多達20億劑新冠疫苗藥瓶包裝。「肖特已將硼矽玻管的產能增加了40000噸,可為額外生產68億隻標準注射劑瓶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除此之外,記者了解到,在國內疫苗瓶企業中,有中硼矽玻璃瓶產出的主要是山東藥玻(600529.SH)、正川股份(603976.SH),但中硼玻璃瓶在兩家公司產品結構中均佔比較低。目前這兩家企業還未有大量新冠疫苗瓶訂單的出現。

正川股份方面8月20日透露,截止目前,公司並未收到有關新冠疫苗瓶的批量訂單。山東藥玻方面也對外表示未接到新冠疫苗瓶訂單。

值得關注的是,在中硼矽藥用玻璃方面,國內企業能否實現進口替代?正川股份8月19日發布的半年報提及,公司上半年引進的國外中硼玻璃窯爐技術和設備項目,預計今年下半年投產。據了解,該項目年產能5000噸左右,投產後公司將擁有中硼矽藥用玻璃管生產能力,部分中硼矽藥用玻璃瓶原材料/半成品實現進口替代,減少進口依賴。

山東藥玻公告稱,公司在上半年進行了中硼矽玻璃管的自主研發。通過不斷調整,各種缺陷有所減少,但不穩定,距離批量、穩定生產還需要一段時間。

此外,新冠疫苗的冷鏈運輸或是最後一個難關。一旦疫苗研發獲批上市,就必須推進全球範圍內的疫苗接種,不過,疫苗冷鏈運輸存在較高的門檻,對整個冷鏈運輸系統的設備及技術要求極高。

上述分析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疫苗對溫度非常敏感,從生產到使用的每個環節都可能因溫度不符合規定而失效。儲運溫度超出2℃-8℃,疫苗就要被銷毀。所以,普通的冷鏈物流企業跨界疫苗冷鏈運輸存在著一定壁壘。從疫苗冷鏈所需要的設備來看,涉及醫用冷藏箱、低溫轉運箱、物流車等硬體,涉及醫用設備,物流企業需持證上崗。

相關焦點

  • 新冠疫苗規模化生產前夜:13家企業已布局產能建設
    截至 7 月 23 日,中國已有 13 家企業陸續開展了新冠疫苗產能建設,其中 9 家企業已經獲批開展臨床試驗。其中,僅中國生物在北京、武漢兩地建設完成的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年產能即達到 2.2 億劑。值得注意的是,疫苗上市之前,對於病毒變異與疫苗安全性的擔憂也與日俱增。
  • 國產新冠疫苗目前進展如何?產能有多大?
    各家企業的研發和生產情況怎樣,供應量能否保證呢?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目前進展如何國藥中生(2個疫苗):「(國藥中生研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三期臨床試驗截至目前已有5萬人接種,應該說很快就能拿到結果。」康希諾與軍科院陳薇院士團隊:「(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三期臨床目前已經入組受試者超過萬人。」康希諾生物股份公司董事長宇學峰介紹,到目前為止,沒有報導一例急性安全性事件。在巴基斯坦等地開展的三期臨床試驗於9月開始,目前進展順利。
  • 4個新冠疫苗進入臨床三期試驗 我國疫苗何時上市?如何定價?你想...
    4個新冠疫苗進入臨床三期試驗 共6萬名受試者接種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副司長田保國介紹,已經有13個疫苗進入了臨床階段,其中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兩種技術路線共4個疫苗進入了三期臨床,4個進入三期臨床實驗階段的疫苗,總體上進展順利,截至目前共計約
  • 我國新冠疫苗產能明年至少達20億劑 國際大單湧向中國
    當天,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負責人毛俊鋒表示,到目前為止,3家疫苗企業已經圓滿完成了今年的新冠疫苗產能建設任務,同時也通過了多部門聯合組織的生物安全檢查,應該說已經具備了規模化生產的各項條件,目前能夠滿足現階段重點人群的接種需求。而據《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明年,僅5家正進行Ⅲ期臨床試驗的疫苗企業的產能就將達到20億劑。
  • 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啟動國際臨床三期試驗 預計最快今年底或明年初上市
    儀式上,中阿雙方現場籤署了相關臨床合作協議,標誌著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國際臨床試驗(Ⅲ期)正式啟動。這是中國原創的疫苗首次在國際上開展Ⅲ期臨床研究,是中國新冠疫苗在海外開展的第一個臨床試驗,開啟了新冠疫苗國際合作新篇章。據介紹,4月12日,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聯合研發的新冠滅活疫苗全球首家進入Ⅰ/Ⅱ期臨床試驗。
  • 國藥集團新冠疫苗三期臨床試驗提速,入組接種人數已近3萬
    目前我們已經進入最後一個階段,即三期臨床試驗,大概三個月左右能完成臨床試驗,同時進入最後的審批階段,疫苗可望在今年年底前上市。」國藥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劉敬楨告訴記者,「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在北京和武漢的兩個新冠滅活疫苗生產車間,目前合計年產能2.4億劑。面對國內外抗擊疫情的巨大需求,我們正在進一步擴大產能。」
  • 多國藥企擴大新冠疫苗產能 近期短缺難以避免
    中國工信部已經成立新冠疫苗生產保障工作專班,每周調度重點企業產能建設進度。目前中國國內有18家企業根據各自新冠疫苗研發進展,陸續開展產能建設。國產疫苗產能有保障一名熟悉國產疫苗生產情況的人士1月5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生物在北京生產基地設計年產能為1.2億劑,目前正在全力生產。
  • 中國新冠疫苗加快上市,三期臨床試驗已啟動,多種疫苗已準備就緒
    據中國生物官方消息,近日國藥集團宣布最新研發的新冠疫苗已經有了新的進展,滅活疫苗將會在阿聯開始國際臨床的三期研究試驗。此次中外臨床合作協議的籤訂,也標誌了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的國際臨床三期試驗合作正式啟動,也是中國原創的疫苗首次在國際上開展三期臨床研究。疫苗的臨床試驗一般是分為三期:一起主要是對它的安全性進行評估;二期主要評價它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對免疫程序進行更深層次的探索:第三期則是要在更大範圍的人群中評價疫苗是否安全有效。
  • 三個新冠滅活疫苗亮相服貿會,最快年底上市,產能6億劑
    ,兩家企業展出了三個新冠肺炎滅活疫苗。據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三個疫苗均已進入Ⅲ期臨床階段,如果試驗順利年底可上市,三個疫苗累計生產能力預計可達6億劑。中國生物:若試驗順利疫苗年底可上市在國藥集團展區,新冠病毒核酸分子檢測試劑、新冠滅活疫苗等產品也悉數亮相,其中,兩款新冠滅活疫苗均已進入Ⅲ期臨床試驗階段。
  • 復星全球合作mRNA新冠疫苗,海外三期臨床最終有效性高達95%
    復星全球合作mRNA新冠疫苗海外三期臨床最終有效性高達95%。 11月18日,輝瑞和BioNTech表示,臨床試驗的最終數據顯示,其共同研發的新冠疫苗在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率達95%[1][2],並且沒有造成嚴重的副作用。
  • 阿斯利康暫停新冠疫苗三期臨床試驗,專家稱不良反應與疫苗使用的...
    據悉,阿斯利康和牛津大學於今年5月合作開發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AZD1222,是目前全球進入臨床三期試驗的9個疫苗中的一個。牛津大學研究團隊7月20日在《柳葉刀》上發表的AZD1222疫苗I期/II期臨床試驗研究結果顯示,納入1077名健康成年人中,該疫苗可以耐受並產生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穩健免疫應答。
  • 新冠疫苗上市時間取決於三期臨床 很大可能性今年年底上市
    新冠疫苗上市時間取決於三期臨床 很大可能性今年年底上市 【新冠疫苗上市時間取決於三期臨床】今天(8月23日)下午,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張雲濤介紹了該公司新冠滅活疫苗的研發進展。
  • 新冠疫苗接連傳利好,概念股機會又來了(附股)
    據國藥集團9日消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衛生和預防部當日宣布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製品研究所研發的新冠病毒滅活疫苗在該國進行註冊,並公布該疫苗在三期臨床試驗中有效率為86%。近段時間以來,新冠疫苗接連傳來重磅利好。
  • 新冠疫苗共接種約6萬名受試者 4個新冠疫苗進入臨床三期
    目前,我國的疫苗研發工作總體上是處於領先地位,我們每條技術路線都有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疫苗,已有13個疫苗進入了臨床試驗。其中,滅活疫苗和腺病毒載體疫苗兩種技術路線共4個疫苗進入了III期臨床試驗。4個進入III期臨床試驗階段的疫苗,總體上進展順利,截止到目前共計接種了約6萬名受試者,未收到嚴重不良反應的報告。初步顯示了良好的安全性。疫苗研發臨床試驗分I、II、III期。在上市前,III期臨床試驗一定要證明能夠達到認可的疫苗保護效力標準。
  • 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青島首次找到充分證據鏈!6.1億劑新冠疫苗來了...
    發布會現場(圖片來源:中國網 楊佳 攝)從發布會透露的信息來看,我國目前已經有4個疫苗進入臨床三期,6萬人接種無嚴重不良反應。預計到今年年底,我國新冠疫苗的年產能能達到6.1億劑。從已經接種的出國人群的效果來看,沒有出現感染案例。會上,國家衛健委對新冠疫苗如何定價也有回應。
  • 國藥中生新冠疫苗2021年產能可達到10億劑
    日前,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曉明介紹,國藥中生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目前已經在10個國家和地區開展三期臨床試驗,近6萬人入組試驗。隨著二期車間本月內建成,2021年將實現新冠疫苗產能10億劑。
  • 進展最快國產疫苗!國藥中生新冠疫苗在阿聯獲批上市 明年產能...
    此前,中國國藥集團下屬的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下稱「國藥中生」)在該國提出了註冊申請。  實際上,從已公開的消息來看,國藥中生的新冠疫苗為目前國內進展最快的一款,早在11月25日,中國國藥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石晟怡就對外表示,已向國家提交了新冠疫苗上市申請。《華夏時報》記者向國藥中生相關負責人核實相關進展,截至發稿對方未回復。
  • 中國生物製藥入股科興中維 進入中國新冠疫苗研發生產 加速生物...
    (原標題:中國生物製藥入股科興中維 進入中國新冠疫苗研發生產 加速生物製藥全產業鏈布局)(2020年12月7日,香港訊)– 中國生物製藥有限公司(「中國生物製藥」或「集團」,股票編號:1177)宣布,投資5.15億美元於北京科興中維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 全球首個新冠滅活疫苗Ⅲ期試驗正式啟動 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上市
    這是中國原創的疫苗首次在國際上開展Ⅲ期臨床研究,中國新冠疫苗在海外開展的第一個臨床試驗,開啟了新冠疫苗國際合作新篇章,對於推動疫苗早日投入使用、造福人類,邁出了關鍵一步。中國駐阿聯大使倪堅在致辭中表示,國藥集團中國生物新冠滅活疫苗獲批啟動臨床試驗,是全球最快進入人體臨床試驗的疫苗之一,為人類戰勝新冠疫情帶來了希望和曙光。
  • 新冠疫苗來了,它將如何保護我們?
    新冠疫苗全球競速,我國處於第一方陣據世界衛生組織(WHO)12月8日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在研的新冠候選疫苗有214款,52款候選疫苗進入了臨床研究階段。目前,我國已有15款疫苗進入了臨床試驗,其中5款進入了三期臨床試驗,數量位於全球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