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嘮叨,是世上最溫暖的惦記

2020-11-09 童夥烏託邦

作者:童媽

(懂貨,有料,會玩!孩子,讓我們更懂生活!了解更多信息,請關注公眾號:童夥烏託邦)


父母的嘮叨,真的不分年齡,

本來以為成家生孩子後,

就可以過上耳根子清靜的日子,

然鵝···

二老每次來我家還是嘰裡呱啦說不停;

尤其是逢年過節,

嘮叨更是翻倍升級,

以至於假期我是能旅遊就旅遊,

根本不想回家忍受嘮叨的「酷刑」。

但,事與願違!

今年疫情讓每個節點都出不去,

再加上之前的雙節同慶,

忍不住在群裡跟朋友吐槽,這才發現··········

爸媽們的嘮叨驚人一致,

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組爸媽。


爸媽叨叨語錄1

/「衣服買多了是穿不掉的」/

……

然而

媽媽每次跟老閨蜜出行,

都要來我們衣櫃裡尋寶;

只要帶著第三代逛街,

瘋狂掃貨都是娃的東西。


爸媽叨叨語錄2

/「營養均衡別挑食」/

……

然而

一旦面對第三代不肯吃飯的問題,

爸媽就沒了底線。

囡囡啊,飯飯怎麼吃得這麼少啦?

還有面面、餃子和餛飩,

再吃點好伐啦?

要麼吃點小餅乾?

或者外婆帶你去吃KFC?


爸媽叨叨語錄3

/「手機玩多了對眼睛不好」/

……

然而

明明爸媽玩手機的時間比你還長,

不重樣的中老年表情包

提醒你記得一日三餐,

還有經常轉假新聞

來提醒你不要受騙上當。


爸媽叨叨語錄4

/「都是出錢買的,為什麼不帶走」/

……

然而

那些沐浴露洗髮水最終

都出現在了你家的梳妝檯上,

盥洗室裡的衛生紙

默默有了酒店的logo,

桌上的果盤,

也赫然擺著昨天酒店裡見過的那串香蕉。


爸媽叨叨語錄5

/「生活省一點是一點」/

……

這一條沒有然而,

爸媽的日常生活就是這樣以身作則。

朋友說起有次去爸媽家吃飯,

家裡一片黑暗,

打開燈才發現,

熱飯熱菜早已燒好擺上餐檯,

而爸媽卻默默坐在沙發上等待。

很多時候,

我們的確不耐煩爸媽的嘮叨,

但其實所謂的嘮叨,

都是愛意滿滿的摩斯密碼。

嘮叨是愛的表現,因為在他們心中,你永遠都是個孩子!

「別人家孩子」只是一種激勵方式。他們更關心的,是我們的身體。

轉發也是一種溝通方式,爸媽多希望可以找到話題,跟我們多聊幾句。

酒店的東西他們都捨不得用,因為他們習慣把好東西都留給我們。

孩子的錢都是辛苦賺來的,他們每省一分都是為了少拖累我們。


心理學家就曾經說過,為什么女性做了媽媽後會變得嘮叨,那是因為愛孩子勝過愛自己。十月懷胎,經歷200多個日夜,才擁有了手中的小生命,傾盡一切去保護,是人性使然。


如果你曾跟在蹣跚學步的孩子悉心守護,你當明白父母的憂心;

如果你曾因為教訓叛逆期的小調皮而紅過眼眶,你當明白父母的苦心;

如果你曾因為孩子不小心受傷而發過脾氣,你當明白嘮叨的意義。


…………


這世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遇相聚,

唯獨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為了分離。

因為我們無法陪伴他們走到最後,

所以我們會在有限的時間裡,

反覆提醒他們照顧好自己。

重陽節就要到了,

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陪伴在父母身邊,

不要因為怕聽嘮叨而刻意迴避。

其實,我們也可以用嘮叨的方式回擊,

別省吃儉用、

別扛小毛小病、

多吃點營養品……

他們是愛嘮叨我們的爸媽,

他們也曾是被爸媽嘮叨的孩子。

所有充滿愛意的嘮叨,

都是這世上最溫暖的惦記。

願全天下的父母身體健康!

爸爸媽媽,我們愛你!

相關焦點

  • 世上最大的恩情,莫過於父母的養育之恩
    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回首往事,日子中竟全是斑斕的光影,曾經,父母將你捧在手心,把無私的愛全部奉獻給了我們,你是否依然還記得?是否還記得,你討厭父母的嘮叨,無意間,你和父母之間產生了隔閡,可是總要等到失敗後,才知道父母講的都是金玉良言。是否還記得,翅膀還未硬的你,卻想擺脫父母,展翅飛翔。可是總要等到自己受傷後,才知道父母的懷抱是最溫暖的避風港。「羊有跪乳之情,鴉有反哺之義」。
  • 對待父母的態度,是世上最厲害的算命
    「百善孝為先」,對待父母的態度,是你最真實的人品,也是世上最厲害的算命。善待父母,足以改命。對父母好,一生無憾。那人突然想起了大師的話,猛地跪下:「媽……」父母,就是我們的佛。生活,從來都不是轟轟烈烈的,但父母所給予我們的細水長流的感動,例如那雙因著急開門而沒穿鞋的腳。每每想起,都能讓人感到溫暖。
  • 世上最厲害的算命!(強烈推薦)
    用聖賢的文化,溫暖整個人間化地球為道場,讓人間當下化天堂!每一個人都想要長壽的秘訣,世上最靈驗的延壽是護生。>世上最便宜的幸福是,隨緣就好。不抱怨父母嘮叨,是孝順;不在意父母的小毛病,是孝順;面對父母有一個好臉色,同樣是孝順;……
  • 父母的嘮叨是為了孩子還是自己?孩子應對父母嘮叨的三種模式
    最典型的就是關門。你會發現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你的孩子開始進家後,就回到他自己的房間,關上門。因為他不願意再聽父母的嘮叨。更極端的大家都能想到,那就是離家出走。可能你會發現,孩子早晨在家還好好的,怎麼就離家出走了。他們面臨家長的控制,家長的嘮叨,關門可能已經沒有辦法滿足孩子逃跑的需要,他只能離家出走。
  • 12招密技讓父母不再嘮叨
    此時,孩子的自我評價開始擺脫成人,由原來的偏主觀情緒,逐步開始客觀。父母若再像以前那樣批評教育,孩子就覺得未得到父母的尊重,容易產生對抗情緒。    父母的嘮叨儘管產生的原因會有多種,但嘮叨終究是一種負面情緒,也是一種焦慮的表現。當家長面臨孩子的問題,採取了嘮叨的說教方式,會對孩子造成巨大的傷害,並失去孩子對自己的信任。
  • 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導,但不喜歡父母的嘮叨!
    其實,這種嘮叨在教育中起不了什麼作用。孩子需要父母的指導,但不喜歡父母的嘮叨。那麼,指導與嘮叨有什麼不同呢?一、指導是親切的,是言簡意賅的;嘮叨則往往會有責怪、警告的成份。二、指導是一種促進,是引而不發,鼓勵孩子獨立處理問題;而嘮叨常對孩子表現出不尊重和不信任。
  • 世上最厲害的算命(強烈推薦)
    1世上最厲害的算命叫因果所有命運2世上最靈驗的延壽叫護生每一個人都想要長壽的秘訣,世上最靈驗的延壽是護生。世上最便宜的幸福是,隨緣就好。不抱怨父母嘮叨,是孝順;不在意父母的小毛病,是孝順;面對父母有一個好臉色,同樣是孝順;
  • 父母總是忍不住嘮叨孩子,怎麼辦?
    據相關調查顯示,嘮叨是80%以上家長的通病,也是幾乎100%孩子反感父母的缺點。孩子最反感父母的六大行為排行榜中,「嘮叨」竟位居第一!「每次只要一聽到媽媽的嘮叨,我就把自己的門鎖住,再在耳朵裡塞上小紙團……」「很多話講一遍就夠了,但他們總是嘮嘮叨叨,沒完沒了。雖然我也知道他們嘮叨是為了督促自己,但說的次數多了,心裡就覺得煩。」
  • 有一種幸福叫:被人惦記(說的真好)
    而被光照亮的那個人,此時,一定感到很溫暖和幸福吧~因為,被人牽掛著、關心著、惦記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知乎上有個問題:你遇過最溫暖的瞬間是什麼?「這世上,錢能買得到奢侈品。但最奢侈的是,你用多少錢也無法買到,一顆真正惦記你的心。」要相信,這世上,總會有一些人,在悄悄愛著你。
  • 父母越是嘮叨,孩子越發叛逆?背後的「超限效應」要予以重視
    愛嘮叨仿佛是多是父母的通病。父母嘮叨的本質是想讓孩子更好,但他們沒有意識到過分的嘮叨其實存在著潛在的危害,可能會讓孩子陷入&34;。何為&34;?2、孩子抗拒父母的嘮叨父母的嘮叨本質是出於對孩子的愛。但是往往多數父母不能把握合適的度。年幼的孩子聽多了父母的嘮叨自會覺得不耐煩,並且很難理解父母的深意。
  • 李玫瑾:「低層次」的父母總愛嘮叨,「高層次」的父母自有高招
    李玫瑾:「低層次」的父母總愛嘮叨,「高層次」的父母自有高招不少父母錯把高頻率的嘮叨當成關心,即使孩子明顯表現出不適與厭煩,也直接將異樣情緒視為關愛孩子卻不能被接納理解的狀況從孩子幼年時就難以休止的嘮叨會潛移默化地對他們的身體和心理帶來嚴重創傷。父母總是對孩子嘮叨,對孩子有何影響?
  • 被父母不停的嘮叨的孩子,長大性格會怎麼樣?
    ②、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有的家長總會把自己的夢想放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成為一個鋼琴家,成為一個大畫家,成為一個藝術家,一心想把孩子培養成為最成功人,如果孩子無法按照父母預設好的軌道前進,家長就會開始苦口婆心地「強化教育」。
  • 嘮叨,是最不走心的關心
    尹建莉父母學堂著名家庭教育專家《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作者如果要說嘮叨不是出於關心,肯定是有失偏頗的。但這關心解決的到底是孩子的問題還是父母的問題,卻不是人們通常想當然的結論。於孩子而言,其隱蔽的危害,遠超它帶來的關心。那麼,是不是不嘮叨,父母的關心就無處安放了呢?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既表達關心,又不局限孩子的成長?
  • 夜讀| 最傻的嘮叨
    最傻的嘮叨(節選)作者 / 馬於玲(原載《廈門日報》城市副刊)>親愛的寶貝們:有人說世界上最傻的事,就是對年輕人掏心掏肺地講道理。那麼老師就是世界上最傻的人,在這離別的筵席上,還有一個問題、兩句囑咐想要跟大家講。一個問題是「大學四年你打算怎麼度過?」
  • 父母的嘮叨讓孩子厭煩?換個「嘮叨」的方式,孩子會更加積極主動
    父母們有沒有耳熟能詳的感覺?這些「至理名言」,無一不是出自父母的「發明創造」,只不過無緣斬獲諾貝爾金獎。 為什麼父母們喜歡「嘮叨」?似乎對於自己的孩子,父母總會有一種不放心,不滿意,通過語言告訴孩子應該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孩子按父母說的去做了,父母才感覺自己受到了重視。其實,父母要的,是一種安全感,說白了,就是心裡踏實。
  • 娶了愛哭又愛嘮叨的女人,婚後的每一天都像是在「渡劫」
    愛情的世界沒有對錯,只有合不合適,點擊右上方的「關注」,由我為你講述這世上的愛情故事。叔叔是爺爺奶奶最小的兒子,他和爸爸相差17歲,比我大了6歲。我的整個童年,都圍在小叔身後打轉。爬樹、抓泥鰍、彈弓打鳥,這些全都是小叔手把把教我的。小時候犯了錯,小叔也沒少替我背黑鍋。很多時候,我覺得他根本就不是長輩,更像是我的大哥。小叔性格活潑,即便後來結了婚,卻還是調皮的像個孩子。
  • 青春期孩子愛「頂嘴」 父母如何才能不嘮叨
    對此,專家指出:這是孩子進入青春期的正常表現,如果你聽到孩子頻頻有這樣的反應,那說明——他打算獨立了。青春期的孩子 正在為獨立作準備「青春期的孩子要為獨立作準備,因此他們想在心理上跟父母作分離,表現出來的就是強烈的獨立意識。」資深心理諮詢師沈之菲認為,孩子青春期的「親子對抗」是有積極意義的。
  • 跟孩子嘮叨講大道理,大多是"低層次父母",一流父母這樣教孩子
    很多孩子一提到父母就說&34;。當他們長大後,他們可能明白這是父母的良苦用心,但當他們年輕時,他們會感到這是一種擔憂。李玫瑾教授還認為,6歲以前,父母的嘮叨是&34;,但當孩子12歲時,父母的嘮叨是&34;。一、換人進行教育,減少孩子的疲憊感。家裡的許多母親會很嘮叨,但她們發現自己的話不如父親的話有效。其實,這是因為孩子們厭倦了母親的話語,不再注意母親的話語。
  • 嘮叨的多是「低層次父母」,高層次父母這樣教育孩子
    調查結果還顯示,50%以上的學生覺得父母囉嗦「非常煩」。、和孩子講大道理,高層次的父母從不會和孩子囉嗦。教育孩子,比起嘮叨、囉嗦,聰明家長有更好的方式。孩子嫌父母囉嗦怎麼辦?育兒寶典給出四大妙招!妙招一,更換指令。
  • 請珍惜嘮叨你的父母,因為你真的很賺
    那個愛嘮叨你的人,總是見縫插針地出現在你生活中的每個角落。他們把無法說出口的愛,化作生活中的嘮叨,滋養你長大。其實,在成長的過程中,有個嘮叨的父母,人生真的是非常賺。可我們總是嫌父母嘮叨,把他們的話都當作耳旁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當我們撞到南牆後,回頭想想,父母的話其實還是蠻有道理的,可我們已經悔之晚矣。在人生路上,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困惑,有了父母的嘮叨,就等於多了一個解題人,多了一份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