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媽咪育兒微課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孕16周,是準媽媽們都非常期待的一個時刻。因為從這周開始,很多準媽媽即將能感覺到胎動。寶寶的第一次胎動,輕微的就如微風划過水面一樣,但卻足以讓初次懷孕的準媽媽心潮澎湃、欣喜若狂。
琳琳已經懷孕4個多月了,這天晚上,琳琳吃完晚飯感覺有些累,就上床躺著了,突然琳琳感覺自己的肚皮動了一下,起初她以為自己感覺錯了,然後就把手放在了肚子上面,竟隱隱約約地能摸到胎兒在裡面蠕動!天哪,第一次胎動的感覺,琳琳興奮地尖叫起來。
想必很多父母第一次感受到胎動的時候都是和琳琳一樣,心情是非常激動的。準媽媽在感慨生命的奇妙的同時要繼續做好孕期的保健工作,才能確保母子的健康和平安。
胎兒現在的身長大約有16釐米,體重達到了200克左右,看上去像大人的拳頭般大小。現在的胎寶寶開始學會輕輕地打嗝了,這是呼吸的先兆,但是準媽媽是聽不到胎兒打嗝的聲音的,這是因為胎兒的氣管裡面充滿了羊水,而不是空氣。再過幾周,胎寶寶就可以做很多動作了,比如握拳頭、眯起眼睛來斜視、皺眉頭、做鬼臉等,胎兒也開始會吸吮自己的大拇指了。
準媽媽現在的體重可能已經增加了2-4.5千克。子宮大約有250克了,羊水也在增加,大約有250毫升。血量和羊水的增加,胎盤和胎寶寶的支撐系統以及變大的胸部使準媽媽的體重增加。在本周,有些媽媽就可以感受到「第一次胎動了」。但大多數人要等到18周才感覺到。如果準媽媽是第一次懷孕的話,可能要到20周才可以感受的到。
那麼胎動是什麼感覺呢?有的準媽媽把它形象化為「蠕動」或者「飄動」。也有的準媽媽把它形容為小魚在「咕嚕、咕嚕」吐泡泡,真的是好玩極了。一般來說,每個人對胎動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所以很難總結出規律。如果準媽媽暫時還沒有感覺到胎動也不要驚慌,等到20周後還沒有感覺的話,可以去醫院諮詢醫生。
進入孕16周後,準媽媽的飯量明顯增加,可以每天分4-5次吃飯,既可以補充營養,又可以改善因吃的太多而胃脹的感覺。為了配合胎寶寶的生長發育,孕媽媽可以為自己加餐一些小零食,如紅棗、瓜子、板慄、花生等低熱量、高營養的食物是很好的選擇。
本月,準媽媽對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等的需求明顯增加。因此,準媽媽每周要至少一次選食一定量的動物內臟,因為它們不僅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而且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除此之外,準媽媽也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魚肝油來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D。
飲食堅持「四少」原則:
少鹽:準媽媽的飲食中要少放鹽和醬油,而且要少吃醃製食品,每日用鹽量不要超過6克。鹽攝入過多,會增加腎臟負擔,引發妊娠水腫和高血壓等疾病。
少油:炒菜放過多的油會讓食物不易消化,產生腹脹和便秘問題,還會讓人體內堆積脂肪,所以在烹飪的時候要少放油,每日用油不超過20克。
少糖:準媽媽的飲食中也不宜加糖,本來孕媽媽的飯量就有所增加,再多加糖的話會導致血糖升高,引發妊娠糖尿病。
少辛辣刺激:刺激性的調味料要少用,它們會容易刺激腸胃,引起腹瀉或者便秘等不適症狀。
懷孕4個月後,準媽媽的腹部會日漸隆起,所以準媽媽除了繼續補充必要的營養外,也要開始注意適當地控制體重了。
①少食多餐,注意運動。
此時的準媽媽處於胃口大開的階段,但飲食上也不能過於放縱,應該注重各種營養的平衡攝取,避免暴飲暴食。吃飯的時候要細嚼慢咽,這樣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也能有效地控制食量。飯後要運動,散步是最好的運動方式,但準媽媽要注意勞逸結合,累了要多注意休息。
②學會自我檢測胎動。
孕16-20周,大多數的孕媽媽可以感受到胎動。胎動的次數、快慢、強弱可以提示胎寶寶的安危,胎動正常表示胎盤功能良好,輸送給胎寶寶的氧氣充足,小生命在媽媽子宮裡愉快地生長著。如果胎動12小時少於10次,或一小時內胎動少於3次,這時候孕媽媽不可掉以輕心,應立即就醫。
③多和寶寶聊聊天。
研究表明,父母經常與胎寶寶對話能促進嬰兒出生後語言方面的良好教育,所以準媽媽準爸爸要為胎兒進行語言胎教,多和寶寶聊聊天。準父母和腹中胎兒對話的時候,要注意語調要平靜輕鬆,可以將一天之內的生活講給寶寶聽,把快樂的情緒帶給寶寶,必然會對出生後的寶寶有非常好的作用。
【今日話題】
準媽媽們,還記得寶寶第一次胎動時的感覺嗎?歡迎留言分享你們的感受。
我是媽咪育兒微課堂,每天分享一些孕產和育兒知識,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