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視覺中國
臨近中秋,微信朋友圈又多出一項新產品:DIY月餅。
從朋友圈曬出的照片可以看出,大家月餅製作的場景各有不同,有的在烘焙館,有的在家。
DIY月餅漸漸被年輕人追捧,不僅能夠減壓,還是拉近情誼的好幫手。
近些年,DIY月餅已經成為年輕人的生活潮流。中秋將至,烘焙館DIY月餅的生意也開始火熱,一些烘焙館的預約已經排到了25日以後。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選擇自己在家做月餅,電商平臺上月餅模具,近30天能有十幾萬元的銷量,社交平臺上也能看到許多人曬DIY月餅照片。
周末一個老師要帶10個學員
記者走訪長沙幾家烘焙體驗館發現,大多數烘焙館都支持DIY月餅,但這種DIY項目需要提前預約,旺季的時候可能要排號。而月餅作為一種時令性很強的食品,通常在中秋前兩三個月才開始預約。
「最近來做月餅的很多,特別是周末,有時候一個老師要帶十來個學員。」五一商圈一家烘焙體驗館店員告訴記者。他們家DIY月餅的團購價是158元/人,可以做8個75g的月餅,有多種口味任意挑選,這個價格跟大多數烘焙店一樣。來烘焙體驗館預約做月餅的人,已經排到了9月25日,其中有4天都已約滿。店員告訴記者,前段時間剛有公司來預約場地,準備在烘培店舉辦中秋團建活動,帶著員工一起做手工月餅。
相比起預約滿滿的烘焙體驗館,有的體驗館近期已經不接任何DIY訂單了,店員告訴記者,因為中秋節快到了,他們都在忙著做自己的月餅訂單。大多數烘焙體驗店是既做甜品零售,也接DIY訂單的。由於DIY的客源不太穩定,客戶集中在周末到訪,平時的主要收入都靠做甜品零售維持。
記者通過體驗發現,烘焙店裡製作月餅實際上是一個容易的操作,店員會先將材料備好,告訴客人麵皮和餡料的比例,客人只需照著做就行了。旁邊還有烘焙老師時不時會給出指導,當客人遇到不會做或者不願意做的步驟時,老師通常會代他做完。於是,一些動手能力差的人也能「做」出好看的成品。
DIY月餅更多是享受體驗過程
除公司團建活動,還有一些家長會帶著孩子過來體驗DIY月餅,大多數都是年輕女孩來做烘焙。火車站附近一家烘焙館的老闆告訴記者,一般會以DIY月餅作為禮品送給親朋好友,或是自己在家吃,一些微商也會送粉絲DIY月餅。「中秋節送大品牌的月餅都比較貴,小品牌又送不出手。DIY月餅雖然不貴,但代表了一份心意。」老闆向記者介紹。
相比黃金地段烘焙店的價格,這家店的價格實惠很多,團購價是98元/人,可以做8個50g的月餅。
這位老闆還提到,去年中秋節前夕,有位女孩來他們店裡做月餅拿到公司去賣。女孩告訴老闆,想減輕房貸的壓力。其實,這家烘焙館也接受月餅成品訂單,但每個月餅會比客戶DIY的貴1元至2元。「因為客人自己做就省了勞動力嘛。」老闆笑著說。
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無添加、純手工成為健康和品質的代名詞。長沙一些主打純手工的網紅月餅店,一到中秋排隊景象十分壯觀,甚至還有黃牛在一旁賣起了月餅票和高價月餅。對於DIY月餅的用戶來說,更多是享受這種體驗,或是將它作為一種社交活動。
老師用月餅拉近師生距離
一位網名為「貓貓如意」的女孩告訴記者,有段時間電飯煲蛋糕特別火,她就試著做了一次,但口感比平時吃到的蛋糕差遠了,於是就網購了烤箱研究做蛋糕。後來,她還學會了製作月餅。「貓貓如意」說,她前幾天已經網購了幾種餡料,還有月餅禮盒,準備周末抽時間自己做,「看著手裡的東西從原材料變成成品,那種感覺特別滿足」。
像「貓貓如意」這樣在家做月餅的女孩還有很多,淘寶上搜索「月餅模具」,排名第一的商品近30天的銷量達19.6萬元,前十名中,最少的月銷量也有6萬多元。搜索「月餅」的百度指數,發現自7月起,「月餅的做法」、「月餅製作」、「家庭月餅簡易做法」等關鍵詞的搜索量呈攀升狀態。抖音平臺上也開始推DIY月餅做法的相關視頻,一些商家通過視頻教程賣月餅模具等周邊產品。
微博上,一位名叫「小耳朵是個太陽」的網友曬出DIY月餅的圖,並在配文中寫道:「最近焦慮得不行,做DIY月餅減減壓。」可見,不少人製作DIY月餅是去體驗過程的。
記者還了解到,湖南大學有位研究生導師,每年中秋前夕都會帶著自己的學生一起做月餅,到今年持續了五六年。這位老師的學生告訴記者:「研究生階段,同學之間接觸通常比較少,每年做DIY月餅會讓師生之間拉近距離,新生也能很快融入集體中。」除此之外,他們還會把做好的月餅用禮盒包裝寄給在外地工作的師兄師姐,也不失為一種溝通情感的方式。
提醒 不要盲目追捧所謂的「私房月餅」
據新華社電國慶假期和中秋節即將到來,月餅等傳統節日食品,旅遊、餐飲等消費類別成為「雙節」消費熱點。對此,消費者協會提醒廣大消費者,要理性選購商品和服務,倡導綠色節約的消費方式,謹防各類消費陷阱。
消費者協會提醒,消費者在選購月餅時,要選擇正規的商超和市場,不要隨意在無證照食品攤點、流動商販處購買,謹防購買無廠名、無廠址、無生產日期和來源不明的月餅。網購月餅時,儘量選擇正規網站或知名品牌廠家的官方網站,不要盲目追捧純天然無添加劑的所謂「私房月餅」。
在選擇外出旅遊時,消費者一定要選擇信譽有保障的正規旅行社,選擇正規的網上旅遊平臺,警惕「釣魚網站」;要注意籤署正規出行合同,對旅遊景點、食宿場所、出遊線路以及其他重要事項要在合同中明確列出,條款詳細,權責清晰;在疫情防控期間,消費者應提前考察旅遊地的一些旅遊方面政策規定和旅遊消費信息,謹慎前往,確保安全;不要輕信商家的各類旅遊宣傳噱頭,遠離低價旅行團的誘惑,避免旅遊團變成購物團。
同時,消費者在外就餐時應選擇證照齊全、信譽好的餐飲服務商家訂餐,點餐前注意查看菜單價格,留意是否明碼標價或事先詢問價格和收費標準,提防「低價高收」等消費陷阱。消費者用餐不僅要注重餐飲衛生,還要根據用餐人數合理點餐,倡導「光碟行動」,剩餘餐食主動打包。
消費者協會提醒,在「雙節」期間,消費者要保留好消費相關票據和有關憑證,當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時,及時向有關部門及消協組織投訴,以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瀟湘晨報記者粟霜晴長沙報導
【來源:瀟湘晨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