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幼兒園之後,媽媽對孩子的吃穿住行都很在意。幼兒園的老師除了要正常的教學以外,還要照顧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問題。
孩子只在幼兒園吃了一頓飯,媽媽們也很在意在幼兒園吃什麼,希望吃飽吃好有營養,而且孩子在長身體,只要營養均衡,才對孩子都有好處。
現在通訊設施發達,幼兒園老師跟家長都有一個群,幼兒園老師每天都會把孩子的午飯分享到群裡,這樣也讓家長放心孩子在幼兒園的食物,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摩擦。
近來,因為一張午飯照片,老師和家長發生了很大的矛盾。
一位幼兒園老師,班上一共有30多位小朋友。那麼多孩子的數量也讓老師感覺到有很大的壓力,因為總是會有照顧不周到的時候。但是最大的壓力還是來源於小朋友的家長們。
這一天,老師按照慣例將孩子的午餐發到了家長群裡,讓家長看一下。每次發出之前都會仔細檢查有何不妥的地方,防止家長們挑刺兒,但是有一天的一張簡單的照片還是引起了一位媽媽的不滿。
因為媽媽看到老師發到群裡照片兒,勃然大怒,直接問到:這飯菜能吃嗎?老師看到這種情況,立馬私信了這位家長,了解一下他發火的原因。
這位媽媽認為,孩子的飲食不美觀,然後老師立馬解釋道,因為孩子在幼兒園吃屬於大鍋飯,很多的時候並沒有家裡的擺盤那麼精緻,但是在營養和味道上都是很正常的,不會去剋扣孩子們的飲食。
一番解釋之後,這位媽媽並沒有罷休,反而鬧到了園長那裡。質問院方一年3萬多的學費,孩子在學校就吃這樣的飯菜嗎?最後雙方也沒有達成一致的協議,園長給出的辦法就是,如果接受不了,這裡建議給孩子辦轉學。
這位媽媽如此激動地去質問幼兒園的飲食,小編還是理解的。因為畢竟這個幼兒園的學費一年就高達3萬塊錢,家長心理預期,孩子的飲食應該是既美觀又營養的。其實這頓飯在觀賞性上確實差了一些,並沒有達到媽媽付出高額學費的心理標準。
在某種程度上,這位媽媽的質疑並沒有錯,但是他的做法並不是很好。有一種很激進的方式去解決這個問題。雖然他的請求是合理的,但是解決的方式卻是錯誤的,這樣的方式很容易造成幼兒園和家長的矛盾,讓本身就緊張的家長和幼兒園的關係更加緊張。
給家長去監督幼兒園是一個正確的,但是我們要用正確的方式去解決,而不是一些過激的行為去強制性的溝通這個問題。
1、規範吃飯時間
幼兒園是規定的時間吃飯,過了這個飯點就沒有吃的了。孩子由於一上午的活動也消耗了很多體力,所以都會在規定的時間內把飯吃完。
而且對於不能獨立吃飯的孩子來說,幼兒園是沒有老師幫忙餵飯,只能自己吃,這也可以鍛鍊孩子規範的使用餐具,和獨立吃飯的能力。
2、保證孩子的營養攝入
其實幼兒園的午飯是大鍋飯,跟食堂的感覺差不多。所以沒有辦法在外觀上保證一定的精美。但是幼兒園的他也都會根據孩子的營養所需,從而為孩子進行配餐,讓孩子從中汲取足夠的營養和能量。即使沒有那麼好看,但是營養也是足夠的。
1、多和孩子溝通
關於孩子在幼兒園有什麼問題,其實最清楚的就是孩子。你想要知道幼兒園怎麼樣,孩子在幼兒園呆的如何?最直接的就是問當事人感覺如何。幼兒園今天做的飯是否好吃啊?環境氣氛是否好,老師教了什麼?這些都可以從孩子嘴裡問出來。
2、多和老師溝通
我們從孩子那裡得知了問題,如果家長不是很滿意,就一定要跟多和老師溝通,但是溝通要注意方式,不要用非常激進的方式。通過老師的溝通一起去解決這些問題,從而達到雙方都滿意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