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李女士的兒子今年5歲了,正在上幼兒園,最近一段時間,孩子在吃飯時候的表現讓李女士感到非常的疑惑,一般家裡的三餐都是自己精心準備的,但是孩子卻嫌棄家裡的飯菜不如幼兒園。
兒子對李女士說,他更加想吃學校裡的飯菜,幼兒園裡的飯比家裡的好吃多了。
李女士覺得非常的不解,幼兒園的夥食再好也肯定比不上自己精心準備的三餐,同時也覺得非常的不服氣,於是就去找到兒子的老師,想要詳細的了解幼兒園的夥食情況。
而等看到老師發來孩子們的午餐照,李女士更加不解了,孩子們的午餐並不是非常的豐富,甚至也並不是非常的特別,只是平平淡淡的家常菜,但是照片裡的孩子們個個都吃得津津有味,吃得滿臉的開心,這讓寶媽難以置信。
實際上孩子們的吃飯狀況與很多因素有關,當然,其中飯菜的好吃與不好吃的程度佔很大因素,但是用餐習慣和氛圍也相當的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家長都非常操心自己孩子的吃飯情況,當孩子吃飯的時候,都會不斷的督促他,給孩子不斷的夾菜,其實這樣的行為反而會給孩子培養一個不好的用餐習慣。
首先不斷地催促孩子吃飯,會讓孩子對吃飯感受不到熱情,沒有自主性,而家長經常給孩子夾菜,這一點其實不提倡,因為孩子想吃什麼,應該由他自己來決定,而且也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吃飯習慣,自主進食,吃飯本身就應該是一件主動的事情而不是被動的。
在幼兒園裡面,由於是孩子們一起用餐,因此幼兒園自然有較為嚴格的用餐管理制度,孩子們都要乖乖地規規矩矩地按部就班,這也是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用餐習慣。
而大家一起吃飯,氛圍會特別好,讓一個不愛吃飯的孩子好好吃飯可能是一件比較棘手的事情,但是,如果身邊的小朋友都在乖乖地吃飯,那麼,他也會受到感染,對吃飯產生興趣,參與到愉快用餐的行列裡去。
上周我去給我的孩子送衣服,湊巧他們正吃完午餐在吃飯後甜點,我發現老師們對每一個吃完飯的孩子都毫不吝嗇地表揚和誇讚,被表揚的孩子會非常非常地開心,其他的孩子看到也會受到很大的鼓舞。
我家孩子就屬於和你吃表揚和鼓勵這一套的,老師表揚他吃飯吃的很乾淨,他回家就會高興地向我炫耀,而且在餐桌上還會叮囑我和他爸爸不能剩飯,要吃乾淨,這就是良好的用餐習慣。
一旦孩子養成了良好的吃飯習慣,孩子好好吃飯就不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情,即使是最簡單的食物也會讓孩子吃的津津有味,孩子吃飯也會變得更加主動。
在一些短視頻平臺上,也常常能看到一些很會教育孩子自主進食的父母,孩子吃東西一開始總是弄得滿桌子滿身都是,吃完一頓飯就像是打了一仗,但是他們不會幹預孩子,而是選擇飯後收拾殘局,當孩子養成自主進食的習慣,吃飯就會變成一件很快樂的事情,而家長們的擔心也就煙消雲散了。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小C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